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七篇 农业机械
第一章 拖拉机与农业运输车
第二节 农业运输车
青岛解放前,没有专门生产农业运输工具的工厂。大量的农村运输基本上靠人力和畜力,少量使用的木制独轮人力车和简易马车,都是农村铁匠、木匠和城市手工业者分散生产的。
建国后,青岛市人民Gov十分重视发展农村运输,农业运输机具的制造得到迅速发展。1956年开始的中国农村初级阶段建设高潮,带来了改革运输工具的高潮。1956年,青岛车辆制造厂研制成功人力胶轮车。至80年代末,手推胶轮车、畜力胶轮车、农用挂车等半机械化、机械化运输工具,均建起了专业生产的定点工厂,生产已初具规模;农用小型机动三轮车也已研制成功并投产。青岛楼山农机厂成为山东省最大的农用挂车专业定点厂。
1949年,青岛市内少数私营的自行车企业开始改制手推胶轮车。
1956年,青岛市42家私营工商业户合并组建成公私合营青岛车辆制造厂,研制成功700型和350型两种人力胶轮车,当年生产了1.98万轮,成为山东省第一家专业生产农业运输机具的企业。
1958年,山东省人委号召农业运输战线实现车子化、胶轮化,青岛市又组建起第二、第三车辆厂,进一步扩大人力胶轮车的生产。1961年,莱阳水集修配厂(今青岛第二挂车厂)开始生产农用挂车,当年生产105辆,成为青岛市最早生产农用挂车的企业,但未形成生产能力和组织专业化生产。1963年,青岛车辆制造厂在第八机械工业部的支持与协助下,研制成功JL650型(双轮)、JL325型(单轮)两种型号人力胶轮车,被定为全国标准力车型号,并在1964年8月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会上获得了奖状和奖金。同年,成立了全国手推胶轮车行业组,共有29个成员厂,该厂被八机部定为组长单位。至1965年,该厂人力胶轮车的年产量已由1956年的2万轮跃上了年产超过50万轮,为市郊农村运输实现车子化、胶轮化奠定了基础。
1966年,在全国掀起支援“三线”建设的热潮中,青岛车辆厂(原青岛车辆制造厂)在聊城建立分厂。1970年,青岛红旗车辆厂分建临沂车辆厂,专业生产手推胶轮车。
1969年,青岛楼山农机修配厂成立,1970年开始研制生产农用挂车,生产发展迅速,品种和产量逐年提高。至1979年末,年产量已达到3073辆,比1971年增长了17.8倍,产品品种发展到6个,成为山东省机械工业厅挂车定点厂。在此期间,该厂还试制成功7JX800、7JX600两种型号的畜力胶轮车,大批量投产。
1970年,莱西农机修造厂(莱阳水集修配厂更名)为适应轮式拖拉机迅速增长的需求,重新生产与拖拉机配套的农用挂车,并逐步发展为山东省定点的挂车专业生产厂,改名为莱西拖车厂。该厂与中国农机院山东省农机所联合试制的7C-2、7CC-2、7CBH-2三种型号挂车畅销山东省各地。
1973年,平度县农机修造厂(今青岛第一挂车厂)开始生产农用挂车,品种不断增加,7C-5型5吨挂车为主导产品,最高年生产能力达到2500辆。1977年,该厂研制成功7CC-9型9吨自卸挂车,系国内最大的农用自卸挂车,1982年获农机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至1979年末,青岛市专业生产农业运输机具的企业已增至5家,青岛车辆厂、青岛韧铁厂专业生产人力胶轮车,年产60万轮;青岛楼山农机厂、平度拖车厂(今青岛第一挂车厂)、莱西拖车厂(今青岛第二挂车厂)专业生产农用挂车,年产量超过6000辆,挂车品种增加到8个,分别与泰山-12、?泰山-25、?泰山-50和泰山-100四种型号的轮式拖拉机配套。
1980年,青岛车辆厂生产的JL650型人力胶轮车获山东省、部优质产品称号。1982年,该产品被列为山东省“六五”计划期间重点技术改造项目,累计投资203万元,改建金工车间2186平方米,新建磷化车间和变电室467平方米,新添设备74台(套),年生产能力由100万轮提高到130万轮。1982年该厂人力车产量达到110万轮,创历史最高水平,占全国26个力车行业成员厂年总产量的10%。至1985年,该厂已累计生产人力车1700万轮,人力车配件4亿件,产品在国内29个省、市畅销不衰,并出口尼泊尔、越南、老挝、南也门、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家。
青岛第二农业机械厂是生产畜力胶轮车的专业厂,平度县属集体企业,1984年划归青岛市领导。1984~1989年累计生产畜力胶轮车3992辆,1984年为最高产年(2016辆)。1985年以后,产量逐年下降,1989年只生产了30辆,同年因产业结构调整,并入青岛第二齿轮厂,并停止生产畜力胶轮车。
1984年,莱西钢圈厂(今青岛第一钢圈厂)开始生产机动三轮车,当年生产113辆,产量逐年增加,1988年达到1028辆。1990年后,产量出现下滑,产品滞销。1984~1990年,累计生产小型机动三轮车3610辆。
1986年,青岛第二挂车厂开始生产机动三轮车,当年生产480辆。1989年,青岛大华机器厂投产机动三轮车,当年生产了79辆。1990年,青岛车辆厂亦投产机动三轮车,当年生产50辆,从而使青岛市生产机动三轮车的企业增加到4个。
1989年,青岛脱粒机厂兼产小型农用挂车。1990年,青岛汽车配件一厂亦兼产小型挂车,使农用挂车生产企业增加到5个。至1990年,青岛市农村运输机具已形成人力胶轮车、畜力胶轮车、农用挂车、机动三轮车等多品种结构的生产规模。年生产能力为:手推胶轮车130万轮、畜力胶轮车2000辆、农用挂车1.3万辆、小型机动三轮车?1200?辆。至1990年末,青岛市农村运输机具制造企业共有10家,其中机械工业系统5家(专业制造厂),职工3272人,固定资产2637万元,工业总产值6488万元,亏损总额176万元。青岛车辆厂生产的梅花牌JL650型手推胶轮车、青岛第一挂车厂生产的雪峰牌7C-5型5吨农用挂车、青岛楼山农机厂生产的楼山牌7C-1.5型1.5吨农用挂车分别荣获山东省、部优质产品称号;青岛楼山农机厂生产的楼山牌7CH-1.5型农用挂车1988年获部优产品称号,并成为全国农用挂车重点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