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二篇 广播电视
第一章 无线广播
第二节 广播宣传
青岛解放后的头3年,广播宣传总的任务是为恢复和发展生产服务。1950年1月7日,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向全市各级党委发出《关于加强广播工作的通知》,指出“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为市委直接领导的电台,其工作方针,应服务于全市总的工作方针,服务于恢复和发展生产,服务于干部和广大群众教育,活跃并充实干部群众文化生活,宣传形势和政策,传达全市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决定、指示、命令、通知等文件,交流经验,指导工作”。在这段时间里,青岛人民广播电台通过自办节目,紧紧围绕中共青岛市委每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宣传。在接管青岛时,电台曾反复广播约法八章、入城纪律和军管会、市Gov的布告、法令,以及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擎天柱的论著,有力地配合接管工作的进行和革命秩序的建立。接管工作结束后,电台大力宣传恢复和发展生产,歌颂广大职工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中的政治热情、巨大作用和先进典型,如连续集中报道了全国著名劳动模范郝建秀和国棉六厂细纱车间郝建秀小组的事迹(其中郝建秀曾多次来电台作广播讲话),以及青岛市著名劳动模范青岛纺织机械厂工人刘同诰、国棉四厂工人魏秀英、冀鲁针厂工人张作良、青岛针织厂工人吴美芳、四方机厂工人徐学高、建筑公司王吉芳小组、铁路机务段一五四二包乘组等模范事迹。同时,还宣传报道了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胜利开展的情况,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动员、鼓舞青岛市人民的政治和生产热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br> 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共中央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这个时期,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提出的宣传中心和指导思想是:重点宣传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以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人民,引导人民群众为建成初级阶段社会而奋斗”。广播宣传的任务是,动员全市人民进行初级阶段建设和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级阶段改造。1956年毛泽东主席《论十大关系》传达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提出的宣传报道思想是,发挥沿海工业的作用,从人力、物力等方面支援国家重点建设和内地建设。为实现这一任务,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运用各种广播宣传形式,集中报道了青岛市工厂企业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技术革新运动,宣传了各条战线劳动模范、技术革新能手的先进事迹。其中,有全国劳动模范国棉六厂值车工吴桂云、杨坡兰、国棉五厂值车工闫秀美、青岛邮电局报务员高祀田、染料厂副厂长王吉庭、运输公司徐樟、农业劳动模范李信森、刘永焕、杨喜堂、曲同芳等人的先进事迹。还报道了技术革新能手四方机厂工人高玉山、铁路工人王明德、修船厂工人毕可勤、橡胶总厂青年技术员王守俊等先进事迹。这期间,还宣传了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了胜利开展和完成“三大改造”任务的情况和成就。为了使全市人民深入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以及系统地向干部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先后举办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通俗讲座》、《政治经济学讲座》、《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讲座》、《哲学讲座》等,并转播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广播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讲座》。为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发挥广播深入千家万户的特点,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还定期邀请党政领导、劳动模范、著名学者和各界有影响的人物来电台做广播讲话,仅1954年就邀请110人。“广播大会”是当时电台常用的一种宣传形式,如当时全市开展的增产节约劳动竞赛运动、技术革新运动、贯彻《婚姻法》等,都举行过广播大会进行宣传。每次广播大会有几万、十几万人收听。这些宣传都起到了鼓舞教育群众、推动工作、促进生产的作用。
<br> 1957~1966年是国家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初级阶段建设的十年。1958年5月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编委会在贯彻第五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时提出:“广播是党在思想战线和政治战线上一个重要武器”,“广播是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服务的,是为初级阶段和共产主义服务的”;“它的方针是保卫祖国,‘为灭资兴无’,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为多、快、好、省建设初级阶段服务”;“它的任务是教育和团结人民,揭露和打击敌人,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的工作必须服从党的绝对领导”。这个时期,电台的宣传报道指导思想是,以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初级阶段”的总路线、总任务为指针;“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为依据,大力宣传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1964年,电台编委会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是对全市人民群众进行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以及初级阶段、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根据以上指导思想,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共青岛市委的领导下,依靠各级党委和全台编播干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运用新闻、通讯、录音报道、录音讲话和文艺广播等形式展开了宣传。首先报道了全市人民在中共青岛市委和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各条战线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宣传了大批在初级阶段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其中连续集中报道了全国青年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技术革新标兵、青岛木材综合加工厂工人徐呈龙革新技术的先进事迹和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张式瑞等先进事迹。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时,电台举办了特别节目,集中宣传了青岛市各条战线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录音访问《四方机厂在飞跃》、《好啊!繁荣的青岛港》,录音报道《飞跃发展的纺织工业》,录音讲话《十年来蓬勃发展的水产事业》,通讯《巨大飞跃——介绍青岛汽轮机厂今昔》、《楼山后的新面貌》和织布能手徐桂花等典型报道;还编播了《不断前进的郝建秀小组》,《青岛市农业战线十年来的光辉成就》,《社办工业遍地开花》等消息。1959年底和1960年初举办了“英雄讲坛”节目,邀请全国青年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技术革新标兵、四方机厂工具车间工人马学顺、全国著名先进集体郝建秀小组组长王秀英、出席全国群英会的先进集体青岛建筑公司王吉芳小组组长王吉芳、全国先进生产者青岛水产公司155号渔轮船长杨志圣、市先进生产者妇儿商店售货员张玉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蕴珊、自行车厂党总支书记钟顺先、胶南县海青公社党委书记王善考等来电台做广播讲话,介绍他们的先进思想、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1959~1960年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还举办了有关单位党委专为电台编写的专题节目,其中有国棉四厂党总支编写的《关于加强管理,开展增产节约》,冀鲁针厂编写的《增产节约浪头高》,棉织五厂党总支编写的《革新闹翻天,棉布堆成山》,南华小五金厂党总支编写的《英雄面前无难事,革新花开朵朵红》,橡胶六厂党委编写的《笨重操作机械化,全靠党的好领导》,市农业机械局编写的《支援农业机械化,机械工人责任大》,市立医院编写的《群众路线的红花硕果》,以及青岛二中编写的《一朵盛开的教育之花》等。依靠有关单位党委编排专题节目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贯彻全党办广播的一次尝试,影响较深,效果较好。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电台除重点宣传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外,还宣传了工业支援农业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革命精神,为鼓舞全市人民战胜困难,推动初级阶段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1964年,电台大力宣传了雷锋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先进事迹,向全市人民进行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报道了全市各行各业学雷锋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1964~1965年是大学毛主席著作、大学解放军、大鼓革命干劲的两年。在此期间,电台连续报道了各行各业,特别是工厂学习解放军大鼓干劲、振奋革命精神取得的好成绩。在集中宣传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同时,又宣传了全市向王杰学习的活动,并突出报道了修脚工王秀群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等。1966年初,《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表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长篇通讯和《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社论以后,电台迅速报道了全市开展学习焦裕禄的活动。后来,又及时报道了全市人民学大庆、学铁人王进喜的活动。
<br> “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岛的广播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多年来积累的好传统、好做法、好经验被践踏,一些受群众欢迎的节目受到批判被停办。新闻节目以“横扫四旧”,“大批判”为中心,“假、大、空”充斥广播,由于受“左”的错误影响,也播了一些违背事实的报道,宣传了许多错误的理论和观点。文艺广播除了几个样板戏和少数歌曲外,其他被当做毒草一律禁放。在极“左”思想指导下,广播宣传严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损害了广播电台在群众中的声誉。
<br>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青岛市广播电视局党委领导全局干部、群众,特别是编辑、记者,反复集中学习和认真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和十二大确定的纲领、任务和政策,以及中共中央(1983)37号文件《关于批转广播电视部党组〈关于广播电视工作的汇报提纲〉的通知》和第十次、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拨乱反正,逐步肃清“左”的影响,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端正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使广播宣传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期间,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中共青岛市委的领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二大确定的纲领、任务、政策为指针,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为依据,围绕市委、市Gov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结合青岛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重点城市的特点,大力报道了全市各条战线在新的历史时期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上来的事迹和典型。重点宣传了青岛市国民经济的调整,以及即墨县官庄、留村公社等一批实行农村生产责任制后发生巨大变化的典型。突出报道了青岛市改革开放的进展和成就,并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了搞好经济改革和引进消化的典型。运用典型事例,集中宣传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思想。1983年集中宣传了200多位在工作中艰苦奋斗、献身“四化”、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模范党员、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同时宣传了各行各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经验和做法,以及端正党风、批判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的成果。这些宣传对促进青岛市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和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推动青岛市的改革开放都起到积极作用。
<br> 为了提高宣传的质量和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社会效益,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宣传采取了以下措施:第一,在内容上从过去强调宣传为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服务,转移到为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加强了经济的宣传报道;第二,摆脱“左”的束缚,打破过去只能进行正面宣传,不能或只能少量揭露问题,只能播出政治和经济新闻,不能或只能少量播出社会新闻的老框框,注意更多地播出群众关心的有关社会道德、社会治安、交通秩序、市场物价、食品卫生、饭店、菜店、商店的服务质量,以及医疗卫生、家庭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典型事例,使宣传报道贴近群众和生活,使歪风邪气得到了揭露和批判,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仅1982年电台就收到群众支持、感谢的来信和电话达5 000多件次;第三,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和特点,坚持“走自己路”的方针,以新闻改革为突破口,改革和调整节目结构,带动其他节目的共同提高。同时增加新闻和专题节目播出次数,增加教育性和服务性节目,增加带音响的现场报道,力求在“新、快、短、活、强”方面显示出广播的特长,以吸引广大听众,使广播更好地为初级阶段建设和群众服务;第四,在宣传报道中强调准确、全面,避免片面性。经济报道力戒就事论事,加强党性原则,正确舆论导向,强调针对性和思想性。通过以上改进,电台各类节目越办越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