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三篇 军事设施
第一章 兵 营
1891年,章高元率兵4营移驻青岛。设总兵衙门于青岛村(今市人民会堂址)。置广武前营于小泥洼村北侧(今第五人民医院址);广武中营于信号山南侧(今青岛海洋大学体育场址);嵩武前营于青岛村西北侧(今市公安局址);嵩武中营于八关山西北侧(今青岛海洋大学五校门址)。
1897年,德军侵占青岛之初,暂时占用清军兵营原址。自1898年起,先后在清军兵营原址和台东镇、沙子口、李村、沧口等地,建兵营10余处。德军新建兵营后,除保留原总兵衙门外,清军的4座兵营均被拆除。在德军新建兵营中,比较大的有4座,即:“毛尔梯克兵营”(今登州路7号址);“比士马克兵营”(原清军广武中营址);“伊尔地斯兵营”(原清军嵩武中营址);“小泥洼兵营”(原清军广武前营址)。原清军嵩武前营址经修建后,为德军宪兵队占用。
1914年,日军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占用原德军兵营,将“比士马克兵营”与“伊尔地斯兵营”合并,改为“万年兵营“;“毛尔梯克兵营”改为“若鹤兵营“,并新建1座“旭兵营”(今中山公园东侧)。原德军宪兵营房,由日军宪兵续用。日军侵占青岛期间,为达到向内地侵略扩张的目的,还在胶济铁路沿线(东起女姑口,西至济南火车站)设立据点79余处,分别驻扎宪兵和陆军。
1922年,北洋Gov接收青岛。胶防司令部和保安队,分别驻原清军总兵衙门和江苏路17号,渤海舰队司令部驻莱阳路8号。1929年,南京国民Gov接管青岛,海军第三舰队司令部驻莱阳路8号,2个陆战队驻原日军“若鹤兵营”。
1938年日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后,仍占据老兵营和部分公房。为了长期霸占山东,除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屯聚重兵外,侵青日军独立混成第五旅团还在全省16个县设立据点182个。其中,胶县48个、平度9个、即墨48个。
1945年,国民党军队在美军支援下进驻青岛后,置主力部队于青岛市郊和即墨县一带,并在设防地域内修建部分营房。
1949年,青岛解放后,大批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军部队先后进驻青岛地区。各部队除利用部分老兵营和公房外,从50年代起相继在青岛郊区和崂山、即墨县、胶县、胶南等地修建了部分营房。至1990年,青岛驻军共建营房数百座。仅1955年,驻青陆军某部就兴建营房12座,1266栋,建筑面积达36万平方米。1970~1986年,青岛警备区共有营房234座,占地255.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7万余平方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