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青岛燕儿岛路拆迁签约点公布 居民为抢号场面"惨烈"

2.jpg


4月13日,燕儿岛路二期改造项目在汕头路公布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地点,为了排到靠前的号,现场百余名拆迁居民撒腿狂奔,冲向位于燕儿岛路23号的工人疗养院,繁华闹市上演了一幕“百人千米大冲刺”。13日下午3时许,由三家评估机构作出的燕儿岛路二期拆迁评估价公布:每平方米11200元,比该地块一期改造评估价高出600元。为了防止有人恶意排队卖号,有关部门已经要求拆迁居民准备好身份证和房产证,14日上午9时将进行身份核实。


3.jpg

燕儿岛路二期改造项目效果图


    >>>高度保密

    地点事先仅几个人知道


    4月12日,不少拆迁居民彻夜未眠,因为13日是市南区开发建设局公布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地点的日子。早上6时许,记者赶到位于燕儿岛路11号的拆迁咨询办公室,在办公室旁的小箱子旁 ,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人,其他的都用板凳、砖块等当“替身”排队。“快要公布签订拆迁协议地点了,都跑去蹲点了。”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她被家里安排在这里蹲点,“以防万一”。

    随后记者赶到汕头路与澄海路交会处,这里已经聚集了一百多人。“什么时候公布地点啊?”“谁知道啊,昨天晚上一宿没睡都在这等着呢。”大家边等边互相打探着消息。“签订拆迁协议发号点,只有我们区开发建设局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工作人员说。

    >>>公布瞬间

    “我就跑啊,没命地跑啊”

    13日早上7时,约定公示地点的时间到了。拿着密封件的工作人员一到现场,所有人立即围了上去,工作人员突然“冲出重围”,跑到汕头路7号,还是有拆迁户跟上了。无奈,工作人员艰难地打开密封件封口,准备将公告贴到墙上。

    “燕儿岛路23号工人疗养院!”公告贴出的一刹那,现场所有人瞬间弹开,迅速消失在记者的视野中。更有人开着车,朝目标冲去。速度慢的也开始打电话:“在工人疗养院,快去!”

    记者花了十分钟时间,从汕头路7号跑到位于燕儿岛路23号的工人疗养院,发现现场已经聚集了400多人了。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两地相距1000米左右,大部分人只用了几分钟就赶到了。

    “我就跑啊,没命地跑啊,可还是排到这么靠后的位置。”一位女士排到60号左右,但她还是不满意。

    >>>抢号“大战”

    “老太翻墙比小伙还麻利”

    排在队伍前面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老年人和女性则多集中在队伍的末尾。在工人疗养院内,拆迁办选择了两处已经荒废的平房,作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顺序号发放点。排在最前面的40多人挤在一起,挨着墙支撑着。排在第五位的老太太吸引了很多记者,但老人什么也不说,只说自己70岁,跑得很累。等队形稳定下来,就什么也不顾地趴在前面人的背上休息起来。

    “别以为老太太就跑不过年轻人,我就看到有老太太翻墙过来的,比小伙子都麻利。”排在靠后位置的刘先生忿忿地说。记者注意到,刘先生所指的墙头是个高台,高一米三左右。

    >>>揭秘“1号”

    全家集体作战六处蹲点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个头不高的小伙子,不管其他人发表什么言论,他都不说什么。经记者再三追问,他才说出抢到第一位的“秘诀”,“排到第一个真不容易,我们全家出动蹲点啊。”他说为了能抢到第一位,全家确定了6个可能的地点,家人和亲戚一起出动 。担心晚上突然贴出告示,亲戚朋友整夜没睡,各自坚守“阵地”。记者看到他眼睛里布满血丝。

    由于排在第一号,工作人员维持队伍秩序时总领着他。队伍位置确定后,这位小伙领到居民自制的号码,上面写着“汕头路,1号”。
    >>>高度保密

    地点事先仅几个人知道


    4月12日,不少拆迁居民彻夜未眠,因为13日是市南区开发建设局公布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地点的日子。早上6时许,记者赶到位于燕儿岛路11号的拆迁咨询办公室,在办公室旁的小箱子旁 ,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人,其他的都用板凳、砖块等当“替身”排队。“快要公布签订拆迁协议地点了,都跑去蹲点了。”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她被家里安排在这里蹲点,“以防万一”。

    随后记者赶到汕头路与澄海路交会处,这里已经聚集了一百多人。“什么时候公布地点啊?”“谁知道啊,昨天晚上一宿没睡都在这等着呢。”大家边等边互相打探着消息。“签订拆迁协议发号点,只有我们区开发建设局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工作人员说。

    >>>公布瞬间

    “我就跑啊,没命地跑啊”

    13日早上7时,约定公示地点的时间到了。拿着密封件的工作人员一到现场,所有人立即围了上去,工作人员突然“冲出重围”,跑到汕头路7号,还是有拆迁户跟上了。无奈,工作人员艰难地打开密封件封口,准备将公告贴到墙上。

    “燕儿岛路23号工人疗养院!”公告贴出的一刹那,现场所有人瞬间弹开,迅速消失在记者的视野中。更有人开着车,朝目标冲去。速度慢的也开始打电话:“在工人疗养院,快去!”

    记者花了十分钟时间,从汕头路7号跑到位于燕儿岛路23号的工人疗养院,发现现场已经聚集了400多人了。记者粗略估计了一下,两地相距1000米左右,大部分人只用了几分钟就赶到了。

    “我就跑啊,没命地跑啊,可还是排到这么靠后的位置。”一位女士排到60号左右,但她还是不满意。

    >>>抢号“大战”

    “老太翻墙比小伙还麻利”

    排在队伍前面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老年人和女性则多集中在队伍的末尾。在工人疗养院内,拆迁办选择了两处已经荒废的平房,作为签订拆迁补偿协议顺序号发放点。排在最前面的40多人挤在一起,挨着墙支撑着。排在第五位的老太太吸引了很多记者,但老人什么也不说,只说自己70岁,跑得很累。等队形稳定下来,就什么也不顾地趴在前面人的背上休息起来。

    “别以为老太太就跑不过年轻人,我就看到有老太太翻墙过来的,比小伙子都麻利。”排在靠后位置的刘先生忿忿地说。记者注意到,刘先生所指的墙头是个高台,高一米三左右。

    >>>揭秘“1号”

    全家集体作战六处蹲点

    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个头不高的小伙子,不管其他人发表什么言论,他都不说什么。经记者再三追问,他才说出抢到第一位的“秘诀”,“排到第一个真不容易,我们全家出动蹲点啊。”他说为了能抢到第一位,全家确定了6个可能的地点,家人和亲戚一起出动 。担心晚上突然贴出告示,亲戚朋友整夜没睡,各自坚守“阵地”。记者看到他眼睛里布满血丝。

    由于排在第一号,工作人员维持队伍秩序时总领着他。队伍位置确定后,这位小伙领到居民自制的号码,上面写着“汕头路,1号”。




干嘛非要制造这混乱的局面,政府就没有别的办法啦?

TOP

这个世界太疯狂了~~笑死我了,老太太翻墙比小伙还快

TOP

    评估价每平米11200元

    比一期高600元,将建高档社区


    4月13日下午,市南区开发建设局公布燕儿岛路二期改造项目拆迁区域,住宅拆迁补偿评估单价为每平方米11200元。

    “这个价格是由三家评估机构独立做出来的,应该说是公正、公平的。每平方米比一期高600元,这也反映了周边房价变动等因素。”据市南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三家评估机构是燕儿岛路二期改造项目拆迁人和被拆迁人共同选定的。

    “ 每平方米比一期价格高出了600元,因为有一期的价格比对,早有心理准备,觉得这个价格还可以接受。”拆迁户李大爷告诉记者。“虽然评估价比较高,我们还是选择回迁。”家住澄海路22号的王女士说,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如果选择异地安置或货币补偿还要考虑孩子转学等问题,比较麻烦。”在记者采访的10多位拆迁户中,都选择了就地回迁安置。

    燕儿岛路二期改造地块占地面积12.2公顷,涉及拆迁户数728户,这个片区将建成现代化的商住结合高档社区。“肯定能满足就地回迁安置居民的需要。”市南区开发建设局副局长范晓秋介绍。

    有人排队倒号今天将被清查

    采访中,有拆迁户向记者反映,在排队的人员中有一拨人,既不是拆迁户,也不是被雇来代替排队的,“他们都是倒号的,一个号卖好几千呢。”“前十号最贵了,据说能卖五千元。”拆迁户陈先生说。

    “要是大家都不买这个号,那也没有任何用处。但还是有拆迁户不顾大家利益买这种号。”工作人员无奈地说。“为杜绝这种现象,我们将联合公安等部门对现场进行清查,揪出这些卖号的。”市南区开发建设局副局长范晓秋说。13日傍晚,工作人员在现场公布,14日上午9时起将对排队人员身份进行核实,找出恶意排队倒号的人,并希望排队人员带上拆迁房主的身份证和房产证的复印件。“前期我们都进行了摸底,对拆迁户的信息比较了解。对于没有任何凭证的人员,我们将予以清理。”范晓秋说。

    具体时间安排:15日上午8时开始,在工人疗养院发放签订拆迁协议的顺序号;4月15日开始,开始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1:30~5:30;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期限为4月15日~6月14日;搬迁腾房期限为5月15日~6月14日,临时过渡期限以拆迁补偿协议约定的时间为准。

    ■现场

    20多人排人墙防止有人加塞

    “我们共派出7路工作人员贴公告,保证全部拆迁区域的居民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以保证公正性。”4月13日,市南区开发建设局副局长范晓秋介绍说,虽然说拆迁户排队完全出于自发,但为了保证排队的群众安全,他们提前做了很多准备,如推迟公布发布签订协议顺序号的地点等。但由于开始现场比较混乱,20多名工作人员从7时44分开始搭起人墙,防止有人趁机“加塞儿”。

    带齐棉袄水瓶准备连夜“作战”

    就在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时,施工人员已经将钢管等拉到现场,开始搭建脚手架,到 13日中午12时左右,脚手架搭成。受到场地和排队人数的限制,脚手架被搭成“回行针”的形状。当日下午1时许,400多名现场排队人员按顺序排起长队。

    由于 13日的风力很大,很多排队的拆迁户穿上了棉袄。为了给排队的人挡风,工作人员又在脚手架外围遮了一层篷布 ,“还行,比较暖和。”被雇来替人排队的林先生说。记者看到,林先生准备了电暖包、棉袄、热水瓶等,做好夜晚“作战”的准备。

    文/记者 李晓哲 图/本报记者 何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