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青岛旅游志│旅游资源└ 市区资源└ 其他景观

第一篇 旅游资源  
第一章 市区资源

第五节 其他景观


  青岛市博物馆 位于鱼山路37号,属地方历史博物馆。占地24亩,总面积为3600平方米,陈列面积1800平方米。
  博物馆原是“青岛红4字会”所在地。其会址建筑融合了不同的建筑风格,从而形成独特的综合性建筑群。黄瓦红墙之内有三进院落。
  第一进院落为罗马式建筑。塔楼造型典雅、圆形廊柱、回廊精巧,半圆形穹顶、小天使雕塑,营造出特有的庄严神圣。
  第二进院落为民族建筑形式。前有山门,内有大殿。山门三门并立,中门宏大。门上书有“沟通五教共驾慈航,渡化君伦同登道岸”的楹联。山门殿现已辟为书画陈列室。庭院内露天陈列许多珍贵文物,其中两座石碑分列两侧。一为半圆形螭纹造像碑首,顶部雕有4条矫健的蟠螭,造型极为生动。另一座为长方形半圆首“龙泉寺记”石碑,因日久年深,碑文字迹已无法辨认。
  山门后为坐落在台基上的九楹大殿。殿宇高大宏伟,重檐斗拱,顶覆黄色琉璃瓦,是青岛仿曲阜孔庙大成殿规模最大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两侧配殿红墙绿瓦,与大殿一起辟为展厅。庭院内松柏苍翠,中心建有八角牡丹亭。亭内安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南极考察全体官兵赠送青岛人民的南极石。此石于1985年2月20日取自南极纳尔逊岛,刻于太平洋赤道。
  第三进院落建筑,高耸的塔楼带有明显的阿拉伯式建筑风格。
  解放后,该建筑群被辟为青岛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5万余件,以明清书画居多。古代陶瓷、玉器、印章、历代货币、善本书也颇丰。建馆以来,先后举办大小型展览数百次,接待观众210万人次。

  北朝石造像 陈列在青岛市博物馆庭院内,大小4尊。坐南面北,东西并列,居中是两尊面带笑容,衣角翻飞的大石佛造像。造型基本相同,各重30吨,高1丈8尺,故俗称“丈八佛”,佛像身躯前倾,头作高内髻,大耳下垂过于常人。右手前伸,左手下垂,手心向外,作“施无畏与愿印”,双足跣立于刻有尖状复瓣莲花的方石座上,莲花座下置四方形的须弥座,底座中间刻有一裸身侏儒,两手扶地,坦胸鼓腹,头顶花盘,两侧又各刻一罗汉守护,并有手弹琵琶的伎乐侍从浮雕。
  大石佛造像两侧,是两尊小菩萨石造像,造型服饰亦基本相同,只是手势呈对称状。各高3米,均双足赤立于刻有肥大单瓣莲花的方石座上,头像皆为用水泥后配,胸前都带有项圈。其中一尊左手前伸而微微扬起,右手轻松下垂持一桃形环状物,立于右侧。两尊皆为阿弥陀佛的挟持菩萨,一是“大势至”,一是“观世音”。
  4座石造像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原安置在临淄县龙池村西北龙泉寺内。20年代后期,日本人准备将4尊石造像劫走,后迫于形势,只将两尊菩萨头部盗去。1930年,四方机厂厂长栾宝德获悉,遂派人用专车把石造像从淄河店车站运来青岛,并配上两个水泥制的菩萨头像,置于四方公园内供人参观。1979年7月,石造像迁至青岛市博物馆内。
  1977年,山东省人民Gov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岛山炮台遗址 青岛山炮台又称京山炮台,位于青岛山。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在青岛山南北各设一处永久性炮台,南炮台设野炮4门,北炮台设野炮2门及机关炮2门。山内筑有隧道暗室。炮台居险设于山腰危岩处,居高临下,与太平山、贮水山炮台组成一道防务屏障。1914年日德之战中炮台被毁,留有遗存。
  1984年,青岛市人民Gov将青岛山炮台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拟整修对游人开放。

  海云庵 位于四方区海云街1号,又名大士庵。始建于明朝。据传,建庙前该处曾是大鹤鸟群居栖息的地方,定名“海云庵”有“海为龙天地,云是鹤家乡”之意。庙前的街亦称为“海云街”。
  庙宇原由三个大殿、钟鼓楼、山门等建筑组成,庙内奉观音菩萨、老子、关羽、鲁班等12尊塑像。1924~1926年,海云庵曾由民间两次化缘翻修。1982年12月,海云庵及院内银杏树被列为市级保护文物。1990~1991年,四方区Gov筹资120万元对海云庵进行修葺,基本保留了历史原貌。现占地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由三个大殿、东西厢房、鼓楼、山门组成。外观特色为明代庙宇建筑,庙内有三块碑刻,一为四方区Gov所立,余为历史所留。
  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为海云庵庙会,也是著名的海云庵糖球会

  革命烈士纪念馆 位于湛山南坡。始建于1977年4月,1982年4月1日落成,总占地面积53.79亩。主要建筑有纪念堂、革命烈士群雕、烈士事迹陈列馆,呈“品”字形分布。
  革命烈士群雕“山河魂”是全市青年义务劳动和募捐筹资,于1987年4月5日建成。群雕采用青岛浮山优质白色花岗岩,用石87块,总重1630多吨。雕像高9.7米(含基座为10.5米),宽6.8米,厚5米,底座占地412平方米,其规模之大居山东省之首、全国第三。群雕两侧各有一座造型相同的烈士事迹陈列馆,保管和展出王尽美、邓恩铭、李慰农、郭隆真、刘谦初、严力宾等革命烈士的事迹和珍贵文物。上方为主体建筑——纪念堂,仿照北京毛主席纪念堂的式样建造,高大庄严,是举行悼念活动的主要场所。
  纪念馆环境幽美,松柏和花木环绕,广场宽阔,上百级台阶使纪念堂显得宏伟高大,令人肃然起敬。是青岛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也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重要景点。

  康有为墓 位于浮山之阳,大麦岛村北山。康有为去世后,曾由吕振文撰书墓志铭,安葬于崂山区枣儿山(亦称象耳山),“文化大革命”中遭严重破坏。1984年,山东省人民Gov征得康有为家属同意,在青岛前海浮山之阳重建康有为墓。1985年该墓建成,占地1.5亩,花岗石围墙,由康有为门生刘海粟撰书“南海康公墓志铭”,立碑于墓前。1985年10月27日,在新墓地举行了康有为迁葬和墓碑揭幕仪式,全国政协、省、市有关领导及康有为亲属100余人参加,康有为亲属亲手将其遗骨安放于新墓穴内。
  1992年6月山东省人民Gov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王献唐墓 位于康有为墓东侧。王献唐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考古学家,精于考古、文字、音韵、版本之学,一生著述多达50多部。1960年病逝,90年代中期迁葬于青岛。

  中国神话洞 位于四方区鞍山二路。1991年10月1日对外开放,是以中国古代神话为主题的人造旅游景观。
  神话洞总面积1万平方米,入口处为一铸铜浮雕——盘古开天地,高14米,宽17米。洞以假山覆盖。1992年,中国神话洞被青岛市民和游客评为“青岛市十大景观”之一。

  龙山时空遂道 位于信号山地下人防工程内。面积近4000平方米,分为“远古奇观”、“海底世界”、“遨游太空”三大艺术景区。

  南山中医魂雕塑公园 位于四方区鞍山二路北端,与神话洞相邻。建于90年代初,是一座反映中国传统中医学成就为主要内容的山头公园。园内遍植花木,山坡上矗立各种雕塑。有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孙思邈的大型石雕,有人体器官及针灸穴位的雕塑,有肌肉健美的男人体和线条优美的女人体铁铸雕像,以及许多与中医学相关的系列雕塑。

  洞天水上乐园 与神话洞一路之隔。游览主体为长400余米、水深1.3米左右的地下长河,河水最宽处10米。洞内气候温和,四季恒温,按照春、夏、秋、冬设景,建有码头、游船、小桥、石径等。游人可泛舟,亦可徒步。

  于姑庵 位于错埠岭村东南。原名“黄德庵”,相传为唐代道士袁天罡与同母异父兄弟李淳风所建,后衰落。明初,于姓人氏在此安身立户,渐成村落,名“错埠岭”。其家族有一女子出家修道,在原黄德庵旧址上重建庙宇,取名“于姑庵”,属道教临济派,至今已逾500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和1943年,曾两度重修扩建,共有殿宇房舍25间,建筑面积达1200平方米,改为佛教尼姑庵,内建四大天王殿、三圣殿、观音菩萨殿、地藏菩萨殿等,每年正月十一举行庙会,香火甚盛。解放后,于姑庵香火日衰。至60年代,已无往昔之面貌,殿宇被改作宅用。现存有两株古银杏粗壮高大,枝叶繁茂。

  薛家岛 位于胶州湾西海岸黄岛区境内,与团岛隔海相望,相距2.26海里。东、南、北三面环海,海岸线长54公里。薛家岛形状如飞凤,又称“凤凰岛”。相传古时有一只金凤凰飞赴天廷参加百鸟盛会,飞抵胶州湾时,为美丽的海岛风光和淳朴的渔家民风所陶醉,乐不思飞,振翅落入胶州湾南侧,遂成薛家岛。
  薛家岛山海相连,风景秀丽。岛上金沙滩、银沙滩是著名海水浴场,金沙滩全长3公里,呈月牙形南北展开,滩平沙细,风小浪静,水色透明。兴建有度假村、更衣室、宾馆等。夏秋之季,专程来此度假者络绎不绝。年接待中外游客20余万人次。
  “黄庵日出”、“朝海古刹”、“上泉晓钟”、“渔嘴雪浪”、“石雀海鸣”、“凤凰戏珠”、“志门夕照”、“凤凰山色”为薛家岛八大景观。

  竹岔岛 位于薛家岛东部海中,面积1.032平方公里。传说该岛古时野竹成林,与脱岛、大石岛、小石岛一起将海水分成几个海岔,故名“竹岔岛”。亦有说古时一渔船在附近海面遇难,夜间不明方向,循鸡鸣之声登岛得救,故又名“鸡鸣岛”。竹岔岛是国际钓鱼基地,享“黄海宝石”之称,年接待游客万余人。

  连三岛 位于薛家岛岛南,北临银沙滩,面积1.6平方公里,由三个小岛组成。三小岛潮落俨然一体,故名连三岛。该岛环境幽美,空气清新,风景独特。

  窟窿山 位于黄岛东端,三面环海,海拔163米,面积2平方公里,与市区南部隔海相望,是胶州湾的重要门户,古、近代均曾在此布防,建有古炮台、观海楼、跑马场等。唐朝时曾建有朝海寺、上庵庙等庙宇,现古迹正按规划逐步复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