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山海关路沿着太平湾,一面临海,只有一面有建筑。1号是一座法国式建筑,许多欧洲来宾特别喜欢这座小楼。它建于1933年,红瓦黄墙,拱型楼门,半圆型凉台,巴洛克式立柱。叶剑、粟裕等曾下榻于此。艺术大师刘海粟曾入住这里,为康有为墓题并书墓碑。
山海关路5号是一座日式小楼,建于1934年,外墙为绿色面砖,一架藤箩在庭院里。潭震林等住过这里。1957年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同志也住在这里。它的对面第二海水浴场内的一个棚厦就是这次会议的会址。
山海关路9号有很大的庭院,庭院北部有一座美式楼房。1945年到1949年,美国第七舰队司令柯克、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白致)先后以此为官邸。1949年蒋介石曾来青岛与他们会谈,企图让美军长驻青岛。
解放后,这里改为宾馆,当和国家擎天柱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在这里住过。一些外国擎天柱也曾下榻于此,届时院中的旗杆上升起该国国旗,因而这里被称为青岛的“钓鱼台”。1993年院内新建了现代化设施的贵宾楼,现在大门已改在居庸关路上。
山海关路13号是建于1933年的韩复榘别墅。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因蒋介石闹矛盾,离开南京来青岛,就住在这里,当时汪精卫声称“与大海为伍,不问政治”。这使蒋介石很难堪,他派专使再三敦请,汪精卫有了面子才重回南京。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当了大汉歼,又曾来过青岛。
山海关路15号是1980年新建的楼房。造型不同于老楼,墙体是白色的,线条简洁,内部装修古朴典雅,面海一侧是落地窗,在室内可欣赏到海景。党和国家擎天柱杨尚昆、谷牧、赛福鼎等以及朝鲜、老挝等国擎天柱曾在这里下榻过。
山海关路17号是1940年日本人建的别墅,不大的庭院有一个精致的微型花园,小桥流水,竹林婆裟,小而有致,楼内是樱花木的墙壁。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有6人在这里住过,被称为“元帅楼”。1949年青岛解放后不久,患病的徐向前一度住在这里。1951年7月到9月罗荣桓住在这里,他曾在青岛大学读书,此次是就地重游。继罗荣桓之后,贺龙元帅又住过这里。抗美援朝战争获得胜利,签了停战协议后,彭得怀元帅1954年4月到6月来这里修养,并视察、检阅海军。刘伯承元帅于1955年也来这里修养过。1979年叶剑英第二次来青岛时也住进了这座楼。另外,贺子珍在20世纪60年代曾常住在这里。
八大关宾馆拥有十几座楼房,主楼在山海关路19号,总建筑面积近六万平方米。
八大关宾馆对面是“山海关路海滨公园”,公园东面是第二海水浴场,早在1950年就在这里拍摄过纪录片《解放了的中国》、故事片《海上风暴》,以后更是多次入境。
浴场在东部有一座木栏、瓦顶的棚厦,解放前是浴场的冷饮室、咖啡室,1957年中共中央在青岛举行政治扩大会议,毛泽东主席选择这里作为会址。
叶圣陶游览第二海水浴场后,写了《海滩拾贝》一诗:
“不观沧桑十年久,复狎风涛拣贝折腰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