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九篇 其他产品
第三章 机械产品
第四节 切纸机
1963年2月,刚刚由单县路五金加工厂、南村路五金加工厂和郓城北路机械厂合并成立的青岛机械修配社(青岛电唱机总厂的前身之一),在承接诸城县印刷厂送修的一台联邦德国产对开切纸机任务的同时,利用修理这台切纸机的条件,开始试制切纸机产品。在仅有3台老式皮带车床、1台牛头刨床和大钻床的情况下,坚持土法上马,用钻床代替镗床,用牛头刨、分刀刨代替龙门刨。在兄弟单位的协助下,于同年4月试制出青岛第一台切纸机,定型为DQ203。此后,该厂又组织力量用半个月时间自制了三孔镗床和镗胎等专用设备和胎具。5月,切纸机投入小批量生产。7月,邀请印刷企业的部分技术人员,对切纸机进行技术鉴定。至年底,共生产20台。1964年,该厂为扩大生产能力,购进龙门刨2台、C620车床1台,并自制镗床、摇臂钻床各1台。年底,切纸机产量达到60台,此后,以年60台的产量生产至1968年。
1969年,为加强无线电厂的维修力量,青岛市无线电仪表工业局将该厂并入无线电厂。1971年,无线电仪表工业局考虑需在本系统建立统一的维修力量,决定将该厂从无线电厂分出,成立无线电仪表设备维修厂。
1972年,恢复了切纸机产品的生产。1972~1978年,每年生产60台,共计420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切纸机产量开始上升,1980年达132台,1985年达184台。
青岛从1963年开始试制生产DQ203型切纸机,至1986年累计产量为1439台,虽是以销定产,但产品一直保持畅销不衰,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占有一定的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