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一章  青岛·下关市

第一节  结好由来


  1974年,下关市市长井川克己和下关市议会曾向日本日中友好协会本部提出与中国某一城市结为友好城市。随后,日中友好协会多次向中日友好协会表示这一愿望。1979年5月9日,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为团长的“中日友好之船”访问日本。在下关市市长泉田芳次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廖承志副委员会在讲话中宣布:中国的青岛市愿意同日本的下关市结成友好城市。从此,双方采取积极步骤,为缔结友好城市频频协商。
  1979年7月下旬,下关市Gov派出副市长名和田源俊为团长的先遣团来青岛,就缔结友好城市协议书的有关事宜与中方进行会谈,双方商定由青岛市革命委员会外事办公室和下关市Gov国际交流室为两市友好交往的窗口。同年10月2日,以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刘众前为团长垢青岛市友好访问团到下关市访问。3日,在下关市民会馆举行了《青岛市和下关市友好城市协议书》签字仪式。刘众前主任和泉田芳次市长分别代表两市Gov在协议书上签字,并互赠友好锦旗。
  青岛市赠下关市友好锦旗的题词是:“中日人民友谊长存”。
  下关市赠青岛市友好锦旗的题词是:“日中友好万古长青”。
  从此,两市开始了友好往来的新篇章。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一章  青岛·下关市

第二节  友好交往


  互访 青岛市和下关市结成友好城市之初,共同商定按照对等原则,每年各派相应的人数到对方访问、考察,以不断增进了解和友谊,促进合作。同时,还商定互访费用负担办法是:在双方出访人数基本相等的情况下,两国间旅费由派出方自理;在对方国家访问期间的食宿、交通费用由受访一方负担。
  1979~1990年,青岛市出访下关市的团组,依次是: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刘众前、市长李秉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治文、市长臧坤、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秉政、市长郭松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今吾、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鹏、市长俞正声等,先垢率友好访问团、经济贸易代表团、城市管理考察团及其他专业考察、交流团组,共31个,245人次。另有到下关实习、进修的学生和技术人员17批61人。与此同时,下关市来青岛访问的有:市长泉田芳次率领的4个友好访问团;高见法文、藤野松芳、末藤义之率领的下关议会友好访问团及37个专业考察、交流团,共404人次。
  在两市结成友好城市一周年、五周年时,泉田芳次市长均率团来青岛访问,在青岛举行了庆祝活动。两周年时,李秉政市长率团前往下关市访问,在下关市举行了庆祝活动。
  1989年10月3日,是青岛市与下关市结成友好城市10周年。为了友好关系的深入发展,应下关市Gov的邀请,以市长郭松年为团长的青岛市友好访问团访问下关。在下市民会馆为两市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举行盛大的庆祝大会,郭市长还为“青岛市出口产品展览会”、“青岛明清书画展”以及两市共同筹办的“青岛——下关十周年友好交流展”、“青岛、下关中小学生书画展”,举行了剪彩仪式。这次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日本新闻界作了大量的报道。
  两市互访的友好访问团,双方都给予了较高的礼遇。青岛市出访下关市的友好访问团,山口(下关市隶山口县)知事平井龙出面会见。顺访东京时,受到山口县籍的官房长官、外务相安倍晋太郎,厚生省大臣林义郎和文部省大臣田中龙夫的会见。泉田芳次市长4次率团来访,山东省四届省长白如冰、苏毅然、梁步庭、赵志浩以及省顾委副主任刘鹏、刘众前均予会见。顺访北京时,先后受到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邓颖超、廖承志和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王震的接见。邓颖超同他们合影留念,廖承志同他们共进早餐,王震宴请了他们。泉田芳次市长第四次率团访问青岛顺访北京时,中日友协会长孙平化、中国对外友协副会长王效贤等在北京会见了市长一行。
  荣誉市民、友谊树
  荣誉市民 青岛市和下关市结成友好城市后,获得下关市Gov授予下关市荣誉市民称号的有7人:刘众前(1979年10月3日)、李秉政(1981年10月3日)、李治文(1982年4月21日)、臧坤(1983年10月26日)、王今吾(1989年4月3日)、郭松年(1989年10月3日)、俞正声(1990年5月31日)。
  下关市Gov向他们分别颁发了荣誉市民证书、证章,并赠送了金钥匙和银碗。
  1984年11月3日,泉田芳次市长第三次率下关友好访问团访问青岛时,青岛市Gov授予泉田芳次青岛市荣誉市民称号,并向他颁发了荣誉市民证书和印章,后又赠予金钥匙一把。这是青岛市第一次授予外国人荣誉市民称号。
  友谊树 植友谊树是青岛市和下关市友谊长存的象征。1979年10月3日,刘众前主任在下关市签署《青岛市和下关市友好城市协议书》以后,在埠头公园植友谊树——樟树(樟树是下关市市树)一株。同年11月7日,泉田芳次市长来青岛市访问时,在青岛市人民Gov门前街心公园西北角栽植友谊树——雪松(雪松是青岛市市树)一株,并立有石刻标志。
  1981年10月,李秉政市长率友好访问团在下关市庆祝两市结为友好城市两周年时,又植友谊树——樟树一株。1983年10月,臧坤市长率友好访问团访问下关时,在下关市美术馆内植友谊树——樟树一株。
  1989年4月,王今吾主任访问下关时,为刘众前、李秉政所植友谊树浇水。同年10月,郭松年市长率友好访问团在下关庆祝两市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时,在下关市美术馆院内,同泉田芳次市长共植友谊树——樟树一株,并为两市缔结友好城市10周年纪念石揭幕。
  1990年5月,俞正声市长率团访问下关市时,在下关市美术馆院内同泉田芳次市长共植友谊树一株。
  贸易、旅游、投资
  贸易 两市结为友好城市后,为了增进下关市民对青岛出口商品的了解,1981年10月,在青岛市和下关市结成友好城市两周年之际,青岛市派出物产展览组在下关市举办了“山东省暨青岛市物产展览会”。展览会除商品展销外,还有即席书画、篆刻展销和文艺表演。在为期9天的展览中,当地和外地观众达8万多人次,商品销售额达7474万日元。
  1989年10月,青岛市在下关市大丸商场举办“青岛市出口商品展览会”,共展出200多个品种。为期6天的展览会,商品成交额达241万美元,同45家商社代表进行洽谈,签订了15项合资合作项目。同时,在日本下关美术馆举办了“明清画珍品展”。
  1990年,青岛市对下关市的外贸出口,主要是食品、水产、矿产和工艺品四大类,年出口贸易额达500万美元。
  旅游 为了发展两市的旅游业,1980年在下关市市长泉田芳次的倡导下,经双方商定,下关西日本商船株式会社开辟下关——青岛海上不定期航线。同年10月,日本客货两用船“理想之国”号满载600多名日本游客首航青岛;到1990年,先后抵达青岛19个航次,游客达5800多人次。
  投资 进入80年代,为发展两市的经济合作,双方不断派出团组进行考察和商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1989年下关市有关商社在青岛投资兴办了两处企业:一是“青岛山口兴业有限公司”;一是“青岛港关物产有限公司”。山口兴业有限公司系独资企业,投资150万美元,加工花岗石建筑材料,返销日本。港关物产有限公司是合资企业,投资45万美元,主要从事河豚鱼、海胆、赤贝等水产品的捕捞、养殖、加工和运输。
  花木、活水族交换 青岛市同下关市于1980年和1984年先后两次交换有各自城市特色的花木和活水族。青岛市赠下关市各种树苗470株,活水族40尾;计有:千头柏30株、白皮松30株、紫薇90株、海棠30株、碧桃30株、金钱松30株、喜树30株、水杉200株、黄姑鱼10尾、黑鱼君10尾、亻录鳍10尾、铅点豚10尾。下关市赠青岛市各种苗木710株,栽培在太平山下植物园内。活水族5950尾,放养在青岛水族馆内。计有:樱花500株、金松10株、红枫100株、木兰100株、珊瑚礁200尾、热带鱼200尾、真牡蛎1850尾、黑鲍鱼1850尾、红海参1850尾。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一章 结好由来
第二节  友好交往

青岛市和下关市友好城市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和日本国山口县下关市,怀着中日两国人民要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共同愿望,沿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开拓的广阔道路,为不断地增进相互间的友好往来,加深了解和友谊,积极开展经济、贸易、文化、教育、体育、科学技术和市政建设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市的繁荣。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睦邻、互助合作关系作出贡献,双方一致同意,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正式结成友好城市。

    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下关市长
    签字 刘众前       签字 泉田芳次?
    公元一九七九年十月三日  于下关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二章  青岛·长滩市
第二节  友好交往

下关市简介


  下关(即马关)市,建于1889年,位于日本本州最西端,三面环海,风景秀丽,自古以来以海、陆交通的要塞而闻名,是一座商业、水产品加工、农业、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城市。
  全市总面积223.59平方公里,人口26.4万人。年温差、日温差较小,年平均气温16.4℃,最高气温33.7℃,最低气温零下1.7℃,年平均降水量1762.5毫米。由于自然条件较好,历史上地震等自然灾害甚少。
  下关市是山口县最大的一个城市,其主要政党有自民党、社会党、公明党、民社党、Our Party。另外,还有众多的社会团体,如下关市日中友好协会、下关市妇人友好协会、青岛会、琴岛会等。
  下关市的工业主要分两大类。一是以水产品加工为中心的食品加工业;二是以造船为中心的运输、机械器具制造业。该两类产品的上市额占全市产品上市额的49%,成为下关市工业的支柱。其工业特点是临海型工业多,内陆型工业少。
  下关市的农业为城市近郊型。除了盛产水稻、蔬菜、花卉、水果之外,乳牛与家畜业、水产业及水产品加工业也比较发达。近几年来,由于水产资源的减少及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产量一直没有新的突破。平均每年产量约12万多吨。下关作为“河豚之乡”闻名全国,河豚产量占全国90%。
  下关市的商业在山口县产业中占很大的比例,商业的年销售额占整个山口县25%,商店及从事商业的人数居山口之首。
  下关市的进出口贸易自古以来比较发达,其主要出口产品有机械、轮胎及化学工业品等,主要进口产品有水产品、纺织品、机械等。进出口国主要是韩国和美国。
  下关市的海陆交通十分发达。铁路、公路、水路构成了下关市的交通网。山阳本线、山阴本线贯穿了整个下关市;关门铁路隧道及关门桥使下关市与九州岛相接;“山阳新干线”横贯下关市通往东京。下关市作为日本的西大门与世界90多个国家通航。下关市与其姊妹城市韩国釜山直辖市的“关釜渡轮”,每天对开两艘,成为目前日本载客量最大的国际航线。1980年,下关市还与青岛市开通了海上不定期航班。
  下关市重视教育事业,共有各类大专院校6所,高级中学12所、初级中学18所、小学校29所。下关市比较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具有多种社会福利中心及敬老院。
  下关市虽然没有自己的广播电视台和报社,仅发行半月刊《潮风》、《市政要览》等。但日本12家新闻单位在下关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中有《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NHK下关放送局、KKY山口放送局等。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二章  青岛·长滩市

第一节  结好由来


  1984年3月,山东省省长梁步庭在与美国美洲银行驻北京代表葛林会晤时,提出希望从美国选一个城市与青岛市结为友好城市。同年4月,中国对外友协获悉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表示该州长滩市“愿与青岛市结为友好城市”。为此,中国对外友协同意两市结好,并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1985年4月12日,青岛市市长臧坤率青岛市友好访问团一行5人抵长滩市访问。当日,在“玛丽女皇”号游船举行了建立友好城市的签字仪式。青岛市市长臧坤和长滩市市长厄尼·凯尔分别代表两市Gov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和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长滩市政官员、各界代表和洛杉矶、加利福尼精致州的上层人士及华侨200多人出席了签字仪式和庆祝活动。访问团访问长滩后,顺访了洛杉矶、纽约、华盛顿和旧金山,于4月26日回国。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二章  青岛·长滩市

第二节  友好交往


  青岛·长滩市结为友好城市后,双方进行了旨在促进了解和友谊的互访交流活动。1985年6月,长滩市市长厄尼·凯尔首次来访即和青岛市市长商定:一、青岛市和长滩市分别建立“青岛——长滩(长滩——青岛)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促进会”,以促进两市经济贸易合作关系的发展;二、青岛市派人参加一年一度在长滩市举办的“太平洋沿岸国家和地区贸易展览会”;三、长滩市派人参加在青岛市举办的“山东省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洽谈会”等等。双方的首次会谈,为两市交往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85~1990年,青岛市组团出访5次,长滩市组团来访14次,总人数近70人次。两市不仅有Gov代表团的互访,也有非官方团体的互访;不仅有商业贸易往来,而且有学术文化交流。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二章  青岛·长滩市
第二节  友好交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青岛市和美利坚合众国加利福尼亚州长滩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和美利坚合众国长滩市,根据中美建交公报的基本原则,为促进两市和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决定建立友好城市关系,通过两市间的友好往来,为中美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青岛市和长滩市将在新的友好基础上开展两市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在经济、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科学技术、旅游和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的交流和合作,促进青岛市和长滩市的繁荣。
  本协议自两市市长签字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二日在长滩市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市长   美利坚合众国长滩市市长
  签 字 臧坤         签 字 厄尼·凯尔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二章  青岛·长滩市
第二节  友好交往

长滩市简介


  长滩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西部,濒临“圣·彼得罗”湾。面积约为126平方公里。属海洋性气候,长滩的气候温和,冬天几乎无降雪,夏天无酷暑。
  据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统计,该市人口361334人,白人占74.7%,黑人占11.3%,西班牙人占14%;其中亚裔占5.4%。长滩市的历史并不太长。1809年,人口只有564人。1907年,城市人口增至2万人,1911年长滩港开始运营,1921年陆地和海岸一带均发现了石油,港口的运营和石油的开采,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发展,长滩人口激增。
  长滩的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每年的财政预算为10亿美元,石油业、港口、旅游业等发展迅速。长滩蝗主要工业有石油工业:开采、炼油、加工;飞机制造: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制造公司。该公司雇员1.3万多人。港口:举世闻名的长滩深水码头,始建于1911年,可停靠总载重量16.5万吨的货船。1981年共装卸4200艘船,其中70%为集装箱船。装卸货物4800万吨。
  1960年,长滩市商品零售额是5亿美元,到1980年增至17亿美元。
  1981年,长滩市人均年收入为10536美元。
  长滩市拥有港口、机场和铁路运输线,离洛杉矶很近,出入十分方便,再上自然资源丰富,海滩多,海岸线长,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娱乐场所众多,因此其旅游业极为发达。
  长滩市有悠久的旅游业传统。1981年,共接待游客250万人次,比1980年增长27%。
  除了自然风光、海滩,该市拥有如下设施:
  一、“长滩国际会议和娱乐中心”,内设1.5万个座位的表演场,9万多平方英尺的展览大厅,3000多个席位的剧场等等。可用来召开国际会议,举办展览会、歌舞节等。
  二、“玛丽女皇”号游船。该船于1926年交付使用。80年代,莱泽有限公司买下了这条船的经营权。该公司花了1000万美元的巨款,用于装修、改造,使之不仅拥有可招待20人左右的小宴会厅,而且还有可容纳1000多人的大厅,供人们举行大型的招待会。来长滩市观光的游客,无不以一游该船为快。
  三、“八引擎大飞机”。该机机身为木制,停在一个圆顶的铝制大厅里。里根总统曾参加为该厅首次使用而举行的庆祝活动。“玛丽女皇”号游船和“八引擎大飞机”相距不远。1983年共有260万人次参观了上述游船和飞机。
  四、与游船和巨型飞机遥遥相对的是一座由布里昂特·莫里斯公司经营的“海滨渡假村”,这是坐落在海边的大型购物、娱乐中心。
  五、长滩市还拥有多处高级宾馆,如“假日旅馆”、“希尔顿酒店”、“金帆旅馆”等。
  据市政官员比较保守的估计:1983年,仅旅游业一项收入就达1亿美元。
  长滩的教育比较发达。长滩市成人中有60%受过高等教育。长滩拥有长滩联合教学区、加州州立大学长滩分校、长滩大学,1981年共招生12万人。还有多所专业技术学校和30多所私立中小学,共有6万多学生。
  长滩有自己的交响乐团、轻音乐团和歌剧院,这在美国城市中是不多见的。
  长滩的卫生保健设施在美国也是比较好的。6所私立医院有2000个床位,还有美国海军所属的“地区医院”,计有床位1400张。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三章 青岛·阿卡普尔科市

第一节  结好由来


  1985年,阿卡普尔科市市长阿尔丰索·阿尔古丁在会见中国驻墨西哥大使时曾表示,阿卡普尔科市希望与中国某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中国驻墨西哥使馆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均推荐青岛市与之结成友好城市。
  1985年8月17~27日,阿尔古丁市长率阿卡普尔科市友好访问团一行12人访问青岛。21日,在青岛市汇泉宾馆举行了青岛市·阿卡普尔科市建立友好城市签字仪式,青岛市市长臧坤和阿卡普尔科市市长阿尔古丁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和墨西哥合众国阿卡普尔科市建立友好城市协议书》。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发来了贺电。山东省副省长刘鹏出席了签字仪式,并宣读了省长李昌安的贺词。
  阿尔古丁市长一行访问青岛后,顺访了北京、济南、上海。在访问北京和济南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刘庚寅、山东省副省长马长贵分别会见和宴请了客人。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三章 青岛·阿卡普尔科市

第二节  友好交往


  1985年11月18日,青岛市市长臧坤率青岛市友好访问团一行5人,赴阿卡普尔科市作为期12天的友好访问,同行的还有由9人组成的艺术小组,参加了在阿卡普尔科市举办的“中国之船博览会”,在会上作了艺术表演。为纪念两市建立的友谊,阿卡普尔科市把“中国之船博览会”所在地一条街,命名为“青岛街”。臧坤市长出席了“青岛街”揭幕仪式。市长一行还顺访了瓜达拉哈拉、迪斯拉、塔斯科和墨西哥城。
  臧坤市长在访问期间与阿尔古丁市长进行了会谈,双方表述了如下意向:一、1986年互派一个3~5人的旅游考察组,就旅游资源开发和业务经营进行交流;二、青岛市对在阿卡普尔科市开办中国餐馆有兴趣;三、阿卡普尔科市希望青岛在对虾养殖、水稻种植、陶瓷制作方面提供技术帮助。
  两市市长还就互访团的费用负担达成协议,决定采取国际间旅费自理,在对方国家访问期间,费用由受访一方负担的办法。
  继臧坤市长出访,1986年、1990年,青岛市副市长宋玉珉、张先平分别率团出访了阿卡普尔科市。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三章 青岛·阿卡普尔科市
第二节  友好交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和墨西哥合众国阿卡普尔科市建立友好城市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和墨西哥合众国阿卡普尔科市,根据中墨建交公报的基本原则,为了进一步增进两市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决定建立友好城市关系,并通过两市间的友好往来为中墨两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双方同意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在经济、文艺、科技、体育、旅游、市政建设和双方感兴趣的其他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推动两市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促进青岛市和阿卡普尔科市的共同繁荣。
  本协议自两市市长签字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于1985年8月21日在青岛市签订,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西班牙文写成,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岛市长     墨西哥合众国阿卡普尔科市长
  签字  臧坤          签字 阿尔丰索·阿尔
                     古丁

TOP

第三篇  友好城市  
第三章 青岛·阿卡普尔科市
第二节  友好交往

阿卡普尔科市简介


  阿卡普尔科市,地处北纬16°15′53″,西经99°49′19″。阿卡普尔科湾背靠南马德雷山脉,面迎太平洋,成倒斗型海湾。全年气温在20~35℃。据1985年资料,有人口125万,其中城市人口100万,农村人口25万。全市面积2000平方公里。
  1930年,阿卡普尔科市居民仅2万人,由于旅游业的带动,该市迅速发展,定居人口急剧增加。
  阿市如今是墨西哥最大的旅游中心。每年接待400万游客,其中一半是外国人,一半是本国人。外国游客以美国和加拿大最多。阿城的旅游收入约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1/3。全市100万人口中直接从事旅游业的占70%,如果把间接为旅游服务的人算在内,达到85~90%。
  早在1946~1952年,米格尔·阿莱曼总统提议在这里建旅游中心时,就开始了三项工程:开辟首都墨西哥城——阿卡普尔科公路,沟通首都同这里的联系;修筑海堤和码头,供国际客轮停靠;修建海滨大道,为市内交通开辟了一条干线。经过近40年的发展,阿市的海陆空四通八达,国内、国际飞机航班每周有200架次。
  阿市服务行业的经营方针很有特色。他们的口号是“为各种口袋服务”,以适应各种游客的消费水平,让顾客各得其所。所以,这里有昂贵丰盛的佳肴,也有经济实惠的小吃,既有豪华的宾馆,也有普通的客栈。80年代中期,全市有餐厅、咖啡馆、酒吧间近300家,旅馆、客栈500多家,可同时接纳近4万名游客。
  有为孩子们准备的儿童乐园、岸上水晶宫,也有为老年人设置的棋室、钩鱼处,还有对青年人具有吸引力的潜水、滑水、乘快艇、骑水上摩托等水上和水下活动项目。一般人则可以搭上大小不同的游艇在海上兜风。阿卡普尔科湾面积不大,入口处女巫角和鹰头角象两扇天然屏障,挡住了太平洋上的惊涛骇浪,使湾内的水面平静如镜,岸上游览项目也丰富彩。有赏月、看日出、坐古老马车游夜市等富有诗意的活动。也有骑马、看斗牛、跳降落伞等激动人心的项目。最有地方色彩的是观看“悬崖飞人”。这个精彩而惊险的节目,由当地土著艺人表演。表演者肩披红绸或手举火把,从35米高的悬崖峭壁上一个接一个往大海深处跳。
  由于阿卡普尔科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它在1532年即成为墨西哥最早的通商口岸,也被认为是西半球同中国最早通商的港口。墨西哥学者认为:中国同这个“美洲最早商埠”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6世纪70年代。历史学家们根据大量史料认为,西班牙在1570年以后通过菲律宾的马尼拉沟通了新大陆同中国的贸易联系。当时,每年有载着中国丝绸、香料、瓷器、纸张的商船来到阿市港口。这些船虽来自马尼拉,但由于带来的都是中国商品,所以人们称之为“中国之船”。这种贸易持续了近两个半世纪。最后一艘“中国之船”到达那里是1815年。现在这里各界都希望恢复往日同中国交往的传统,并把每年11月17日定为“中国之船节”。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