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七篇 城市防空
第一章 机构队伍
第一节 防空机构
旧时防空机构 南京国民Gov第一次统治青岛时期,为防备日军的空袭,于1935年成立了以市长沈鸿烈为首的“青岛市防空协会”,下设宣传、研究、训练、总务4个组,1个防护团。防护团设消防、警报、灯火管制、交通管制、避难管制、掩护、警备、工务、配给9个股。各区成立防空协会分会,下设防护区团、分团。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伪青岛特别市公署慑于盟军(中、苏、英、美、法军队总称)飞机的威胁,成立了“青岛市防空指导本部”,下设指导、警备、防火、救护、配给、防谍、宣传、清扫8个班。各区设防空指导支部,派出所设警防分团,分团下设班组。
人民防空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岛市建立了人民防空机构。此后,人防体制不断加强,日趋完善。
1950年2月21日,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决定成立青岛市防空治安委员会,由第三十二军参谋长赵一萍任主任。警备第四旅旅长邓龙翔和青岛市公安局副局长周鸿恩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指挥部,赵一萍兼总指挥,邓龙翔、周鸿恩为副总指挥,傅春僧(警备第四旅参谋长)为参谋长。是年12月,鉴于美国将侵朝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中共青岛市委决定,由市党、政、军主要领导组成青岛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对外称青岛市人民防空指挥部。主要成员有:赖可可(市委书记)、赵一萍(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王少庸(副市长)、周鸿恩。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周鸿恩兼主任,仲成、马黄汉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宣传、组训、治安、伪装、掩蔽、救护、警报8个兼职处。各区、局、大专院校和崂山分别建立分指挥部,相当县级的企业也建立了防空指挥机构。
1954年9月,根据公安部的要求,中共青岛市委决定成立“青岛市公安局防空处”,对外挂两个牌子,即“青岛市人民防空指挥部”和“青岛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办公室”。处长李仲升,下设秘书、业务组织、工程技术和宣传教育4个科。是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青岛市人民防空委员会”正式成立,对外称“青岛市人民防空指挥部”,主任崔介(副市长)、副主任陈士珍(海军青岛基地防空司令部副司令员)、衣吉民(市公安局局长)、王云九(市建设局局长)。人防委的正、副主任亦是人防指挥部正、副指挥。办事机构设在市公安局,对外仍称“青岛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办公室”。1956年10月,增补丁韬(市公安局局长)、石风 (市城建局局长)为副主任。
1958年6月,市人民防空委员会调整,王锡三(副市长)为主任,增补马敬铮(市公安局局长)为副主任。是年,国务院批准公安部关于撤消各级人民防空机构的报告。中共山东省委鉴于青岛地位重要,决定保留原人防机构。1959年7月,中共青岛市委根据中共中央精简机构的精神,决定将市公安局防空处缩编为防空科,科长林军,对外仍保留原两个名称。1960年5月,调整孙刚(副市长)为主任,增补邓和山(青岛军分区司令员)为副主任。
1962年,台湾国民党军队企图窜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战备形势紧张,中共青岛市委决定将市公安局防空科恢复为防空处,处长王华峰。同时,决定在市计划委员会内设“青岛市战备办公室”,对外称“第二办公室”,许善义(市计委副主任)兼主任。办公室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要害部门的战备工作和资金、物资的保障,并负责与军队的联系。是年7月,增补秦镜(某部队副部队长)、何传修(市人武部部长)、侯季五(市公安局局长)、张景美(某守备部队副参谋长)为副主任。1963年12月,调整赵西林(副市长)为主任。
1965年,市防空指挥部增设政委、副政委、参谋长、副参谋长。政委张敬焘(市委第一书记),副政委郑干(市委副书记),参谋长何金山(市人武部副部长),副参谋长王敬坤(市公安局副局长)。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人防机构处于半停顿状态。1968年2月,市公安局实行军管,防空处受治安处军管组领导;备战办公室受市生产指挥部和市人武部双重领导。
1969年3月,苏军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中共中央发出战备指示。10月,青岛市革命委员会为加强对人防战备工作的领导,决定成立“青岛市人防战备领导小组”,组长齐威(某部队部队长),副组长李元荣(市革委会副主任)、王金锁(北舰副参谋长)、何传修。同时决定将设在市公安局的防空处和设在市革委会生产指挥部的备战办公室合并,成立“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战备领导小组办公室”,定为市革委会的职能部门,由市革委会直接领导,承办全市人防战备工作。人员由军队和地方共同组成,以军队为主。办公室驻龙山路10号。市革委会决定,何金山负责主持办公室全面工作,并先后从青岛驻军调来房福盘(某部团长)、王世荣(某部船运大队政治处主任)、陈维华(某部团政委)分别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办公室下设:秘书、政工、指挥、人防、战勤5个组。各区和崂山县均在区、县革委会统一领导下,吸收区、县武装部和有关部门,组成战备领导小组,下设战备办公室,由区、县武装部领导;各大企业事业单位也在上级革委会统一领导下,由一名革委会负责人参加,吸收专职武装、保卫干部,组成3人战备领导小组;各机关、学校、街道办事处根据上述原则,成立相应的战备领导小组。
1970年4月,市战备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组长史世屏(青岛警备区政委),副组长李元荣、张华(北舰政治部主任)。市战备领导小组下设“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战备办公室”和“青岛市革命委员会疏散人口办公室”。战备办公室主任何金山(兼),副主任先后有房福盘、王世荣、王云九、李克、陈维华、丁如、兰陵。办公室驻湖北路17号乙。是月,市革委会为落实山东省第二次人防会议精神,决定成立“青岛市地下干道工程总指挥部”,负责领导修建青岛地下干道工程任务,总指挥兼政委何金山(原市人武部副部长)。至1975年底,副指挥先后有房福盘(青岛警备区施工办公室负责人)、王云九(原副市长)、丁如、张殿军、李农、郭朝玺(某部团长),副政委先后有宋绍中(市城建局军代表)、李克(原市委秘书长)、兰陵、林政春、许一峰、高正平(北舰训练处副处长)。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政工、材料、设计、施工、总务5个组。各区、局、驻青单位分别成立分指挥部,下设施工连。10月,总指挥部由山东海洋学院内迁驻湖北路17号乙。
1972年6月,市战备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组长裴维增(青岛警备区司令员),增补邓和山(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为副组长。
1975年3月,根据中共山东省委、济南军区党委联合下达的通知精神,“青岛市战备领导小组”改为“青岛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组长刘众前(市革委会主任),副组长裴维增、李树荣(北舰副司令员)、郭士毅(市革委常委)。“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战备办公室”改为“青岛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市革委会一级机构列编,仍有部分军队人员参加办公室工作。各区、局、崂山县、各大专院校,已建立人防机构的单位,同时作了相应的改变。未建立人防机构的企事业单位,相应地建立了人防机构。是年11月,市革委会为统一领导,将市地下干道工程总指挥部的工作归并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扩编为105人,其中行政编制45人,事业编制60人,军队参加7人,设秘书、政工、作战训练、工程、财务、物资、计划设计7个科。各分指挥部亦作了相应的归并。同时,办公室主任进行了调整,主任赵瑞明,副主任先后有何金山、李克锐、李农、高正平、郭朝玺、陈维华、张殿军、王正仓。
1977年1月,市人防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先后增补赵汇川(北舰副司令员)、马连辉(青岛警备区司令员)、李秉政(副市长)为副组长。
1978年5月,调整于安生任市人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先后增补柳明之、王昆、李步经、刘国儒(青岛警备区工兵处处长)为副组长。1979年4月,增补赵明甫(市委常委)为副组长。
1980年1月,中共青岛市委批准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作为市革委委办一级的机构列行政编制。下设指挥(包括通信)、工程、财务物资、政工、秘书5个科,编配干部40名,工勤人员3名。另设3个事业单位:勘察设计科,编配干部15名;工程维护对,编配干部、工人45名;通信对,编配干部、警报通信人员、电话员20名。市内5区、崂山县及部分局、大型企业设立了人防办公室。
1981年5月,调整李秉政(市长)任市人防领导小组组长,先后增补张宣(市委常委)、宋玉珉(副市长)、修仁道(市人武部部长)为副组长。12月,调整王昆任市人防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1982年5月,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各级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均改为“人民防空委员会”的通知精神,撤消“青岛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成立“青岛市人民防空委员会”。主任李秉政(市长),副主任张宣、赵汇川、杨希明(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修仁道、宋玉珉。同时将“青岛市人民防空领导小组办公室”改为“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仍作为市Gov的职能部门列编。编配行政人员30人(部队参加5人),下设秘书、政工、指挥、工程计划、财务物资5个科。另设勘察设计科、通信站,编配事业人员40人。各区、局和崂山县、各大企业的人防机构也作了相应的改变。
1983年机构改革中,根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青岛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仍在市Gov列编;各区和崂山县人民防空办公室仍在区、县Gov列编;各局、各大企业人防办公室仍保留。1984年9月,市人防办公室主任进行调整,主任王正仓。是年10月,市人防委成员进行调整,主任臧坤(市长),增补刘惠卿(北舰副司令员)、丛俊滋(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为副主任。1985年12月,增补朱洪禧(北舰副司令员)、王泽沛(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王树莱(北航副参谋长)、王正仓为副主任。
1986年10月,国务院批准青岛市为计划单列城市,市人防办公室仍作为市Gov的职能部门列编。翌年3月,秘书、政工、指挥、工程计划、财务物资科均改为处。各区人防办,除市南区仍在Gov列编外,其他区、崂山县先后划归城建口领导。各局、直属大企业人防办公室相继并归或设专人负责,有的撤消。市人防办内部机构,实行政企分开,将人防勘察设计科改为人防设计科研室,定为事业单位,编制15人,自负盈亏。
1987年4月,郭松年(市长)任市人防委主任。1989年10月,市人防委成员再次调整,主任俞正声(代市长),增补田怀端(市长助理)、初兴孔(青岛警备区副司令员)、吴兴发(北航副参谋长)为副主任。
1990年1月,经市Gov批准,市委、市Gov电话总机班与人防通信站合并,对外称“市委、市Gov机关通信站”,对内称“人防通信站”,定为副处级事业单位,编制30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