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青岛市志13:社团志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一节 市级组织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妇女大队随解放军入城。山东省民主妇联委派王月村来青,在太平路31号设立办公地点,负责筹备成立青岛市民主妇联筹委会。6月26日召开青岛市各界妇女代表大会,妇女大队长宋兹心传达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与会代表控诉了国民党、美帝国主义对青岛妇女所犯的暴行。大会一致通过取消国民党青岛妇女会,成立青岛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选出委员50人,常委9人,宋兹心为筹委会主任。设宣传、组织、福利3个部。
  1950年4月16日,召开青岛市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青岛市民主妇女联合会。市民主妇联设主席、副主席。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妇女儿童福利部、生产部、秘书处、社会服务组。1951年3月6日,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后,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妇女儿童福利部、生产部、秘书处,撤销社会服务组。1954年3月,青岛市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后,机关设宣传部、福利部、服务部、秘书处。以后撤销组织部、生产部,增设办公室。1957年9月,中国妇女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根据“三大章程”,改称青岛市妇女联合会。1958年6月,青岛市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后,机关设宣传部、福利部、农村工作部、城市工作部、办公室。1963年重设组织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机关工作中断。
  1973年,中共中央、山东省委发出整顿健全各级妇女组织的指示。同年12月建立了由7人组成的青岛市妇女联合会筹备小组,筹备召开青岛市妇女第五次代表大会,恢复市妇联领导机构。组长杨坡兰(任职不久调中央),后牟秀美任组长。副组长岳淑卿、李玉英。1975年12月召开青岛市妇女第五次代表大会,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福利部、办公室。1979年撤销组织部,增设城市工作部、农村工作部。1979年成立青岛市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妇联,由一名副主任兼托幼办公室主任。1981年成立青岛市少年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妇联,由一名副主任兼少儿办主任。1982年市妇联妇运史资料征集小组组成,由市妇联分管主任任组长。
  1984年11月,青岛市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后,机关设宣传部、儿少部、维权部、社会服务部、办公室。下属单位儿童少年活动中心开始筹建。1985年1月重设组织部。1986年8月增设研究室。
  1989年12月,青岛市第七次妇女代表大会后,机关设:组织部、宣传部、儿少部、权益部、社会服务部、研究室、办公室。下属单位儿童少年活动中心。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


  1949年6月青岛妇女大队随解放军入城后,即分赴各区街、工厂企业开展工作,经过9个月宣传教育与组织工作,在全市各行各业中均设女工部和妇女委员,区、街成立民主妇女联合会。1952年,共建妇代会63个,有妇女委员791名,先后批准参加妇联的有128个单位61 872名会员。至1955年初,全市共有50个妇代会,有委员以上干部?1 402?名,620个居民委员会有6 842个妇女小组代表。   1964年全市基层组织经过整顿,城市建妇代会303个,农村建妇代会400个。
  1986年底,全市7个区(市南、市北、四方、台东、沧口、崂山、黄岛)5个辖县市(即墨、平度、莱西、胶州、胶南),共建12个妇女联合会,乡镇街道妇联221个,村妇代会6 067个,居委妇代会837个,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144个,市、镇企业妇女工作委员会667个。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

青岛市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0年4月16~19日召开。出席代表255人,列席代表22人。市民主妇联筹委会主任宋兹心作《九个月妇女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市委副书记薛尚实到会祝贺。大会通过《青岛市妇运方针与任务的决议》和《青岛市民主妇女联合会章程》。选举第一届民主妇联执委会委员51人,候补执委10人。主席曲韶华,副主席宋兹心、冯沅君、王秀珍。
  大会决定:今后要团结全市各阶层各民族妇女协助人民Gov推进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事业,为改造旧青岛、建设新青岛而奋斗,废除对妇女的一切封建束缚,保护妇女权益及儿童福利,积极组织妇女参加文化生活和各种建设事业,以实现妇女解放,争取男女平等。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

青岛市妇女第二次代表大会


  1951年3月6~8日召开。出席代表321人,列席代表37人。市民主妇联主席曲韶华、副主席宋兹心分别作《青岛市一年来妇女工作总结》与《1951年妇女工作任务》的报告。中国纺织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陈少敏和中共青岛市委书记薛尚实向大会作报告。
  大会通过了《一年来妇女工作总结与今后妇女工作任务的决议》和民主妇联组织章程,选出第二届民主妇联执委会委员49人,候补执委9人。主席曲韶华、副主席宋兹心、冯沅君、王秀珍,并成立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青岛分会妇女支会,主席冯沅君。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

青岛市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


  1954年3月28~31日召开。出席代表297人,列席代表108人,市民主妇联主席宋兹心作《青岛市三年来妇女工作总结和今后妇女工作任务》的报告,中共青岛市委委员、青岛市人民Gov副市长崔介作《关于总路线与妇女解放的关系》的报告。大会通过了《三年来妇女工作总结与今后工作任务的决议》和《民主妇女联合会组织章程》。选出第三届民主妇联执委55人,候补执委9人,常务委员15人。主席宋兹心,副主席王少木、丁一、徐彬。大会提出今后妇女工作要贯彻以“生产为中心”的方针,明确妇女解放与生产建设的联系,号召全市各阶层妇女与全省人民一起积极参加国家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建设及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初级阶段改造,为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保护妇女权益及儿童福利,提高妇女政治觉悟及生产和工作能力,争取妇女彻底解放而奋斗。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

青岛市妇女第四次代表大会


  1958年6月25~28日召开。出席代表500人,列席代表100人。市妇联主席王少木作《全市妇女动员起来,为实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初级阶段的总路线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四年来妇女工作总结报告》和《全市妇女动员起来,为实现总路线而奋斗》的决议及修改组织章程的报告,选举市妇联第四届执委59人,候补委员9人,常委11人,主席王少木,副主席赵喜山。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

青岛市妇女第五次代表大会


  1975年12月13~16日召开。出席代表640人,在预备会议上听取牟秀美代表妇联筹备小组作的筹备工作报告。大会开幕后听取和讨论了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众前代表市委向大会作的报告。大会通过市妇联筹备小组为大会起草的《全市妇女团结起来,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斗争》的决议。选出第五届执委69人,常委13人。主任牟秀美,副主任岳淑卿、姜逸华、李玉英。大会确定今后的任务是:继续深入开展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群众运动,进一步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安定团结的重要指示,为实现市委提出的“力争在今后十年内,使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农业总产量突破五亿斤”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

青岛市妇女第六次代表大会


  1984年11月2~6日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出席代表852人,列席代表57人,特邀代表35人。市妇联副主任姜逸华代表五届执委会向大会作了《全市妇女奋发努力,在初级阶段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立新功》的工作报告。中共青岛市委书记王今吾和省委常委、省妇联主任杨衍银到会讲话。通过了有关决议,选出第六届执委84人、常委10人。主任刘秀英,副主任姜逸华、林志伟、金修霜。
  大会通过了成立青岛市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倡议书。
  大会确定今后任务是:要动员和组织城乡广大妇女,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基本方针政策,认识妇女在改革中所肩负的历史任务,解放思想,冲破一切旧观念、旧框框,积极投身到改革的洪流中去,发挥妇女“半边天”的作用,以新的姿态为“四化”建设立新功。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一章 组织机构
第二节 基层组织

青岛市妇女第七次代表大会


  1989年12月25~28日召开。出席代表662人,列席代表75人。市妇联主任刘秀英代表六届执委会,向大会作《全市妇女团结起来为青岛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新贡献》的工作报告。市委、市纪委、市人大、市Gov、市政协、驻青部队及有关部门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郭松年代表市委、市Gov讲话,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俞正声到会讲话。大会通过青岛市妇联第六届执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出第七届执委会委员79人、常委10人。主任刘秀英,副主任刘晓萍、 勇军、高爱民、朱庆兰。
  大会确定今后任务是: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和市六次党的代表大会精神,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充分发挥妇女群众的优势。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多作贡献。要坚持加强“四自”(自尊、自重、自主、自强)教育,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动妇女儿童事业的深入发展,推进妇联的改革和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努力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社会职能明确、充满活力的社会群众团体。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三章 工作纪略
第一节 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建国初期,青岛市有人口916 846人,其中妇女432 406人。市民主妇联的工作方针是以女工为主,团结争取其他各阶层妇女,迅速恢复生产。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作用,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不断对基层妇代会进行整顿。
  1952年冬在街道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同时,对市内67个妇代会,1147名妇代会委员,3 786个妇代小组普遍进行整顿,使妇代会组织进一步健全与纯洁。1955年,在广泛宣传、深入发动的基础上,进行民主选举。新的组织成立后,领导成员中95%以上是职工家属和其他劳动人民,领导成分的改变,使妇代会真正成为团结各阶层妇女的核心。
  1964年,通过学习全国妇联印发的城市妇代会工作条例(草案)和农村妇代会工作条例(草案),进一步健全了基层妇女组织,使大多数妇代会都能成为基层党组织的耳目,居委会、生产队的助手,妇联工作的落脚点,妇女群众的“好娘家”。台东区广饶路妇代会紧跟党的中心工作,在初级阶段教育中使90%以上的人受到教育,60%的居民参加小额储蓄,73%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实行计划生育。     1973年,市妇联筹备小组成立后,集中力量重建、恢复基层组织,并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妇联工作的重点。1979年,对25 000多名妇代会委员进行培训,从组织上对妇联组织进行整顿和充实。1981年,在全市改选妇代会、建立健全代表制,组建街道妇女工作委员会,培训基层妇女干部,并在667个乡镇企业建立妇女工作委员会。妇委会大多数由企业党委副书记分管,厂级领导中有女同志的,则都兼任主任。妇女“五期”(经期、怀孕期、产期、哺乳期、更年期)的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等,均由妇委会负责。通过整顿,农村原有的三类妇代会已有633个升为一、二类,转变率为52%。在市区各街道民主选举妇联班子。在基层妇女组织的班子配备上,农村将有文化、懂科学、善经营、会管理、致富有方的女能人、女专业人员选进妇代会班子。在城市,居民妇代会主任约98%以上由离退休人员担任。为拓宽城市妇女工作领域,市妇联在7个民主党派中,先后建立6个妇女工作委员会。在政协建立妇女工作组,在个体劳协建立妇委会,在女知识分子、女科技工作者、女教师、女领导干部中建立“女知识分子联谊会”、“妇女人才促进会”。在科教文卫系统中建立妇女工作委员会140个。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三章 工作纪略
第一节 组织建设

参政议政


  1950年召开的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中有妇女代表30名,候补妇女代表6名,女学生代表5名。1951年经过土改等运动,在市郊农村有173名妇女当选农协委员,各级农代会中妇女代表占1/3。1952年全市有女干部3 715名,其中参加Gov工作的610名,从事财经工作的900名。市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有女代表302人,占代表总数的18.4%。1954年郝建秀、冯沅君、魏秀英等3名妇女还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6年市内各区均有1名女同志任副区长。市民主妇联主席宋兹心1952年当选为青岛市人民Gov委员会委员,1956年10月任中共青岛市委秘书长,1960年11月任青岛市副市长,1980年任市人大副主任。1975年8月杨坡兰、郝建秀在中共青岛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市委副书记。1980年7月,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守仪在青岛市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会议上当选为青岛市副市长,她还是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1987年全市有干部126 852人,其中女干部37 876人,占干部总数的29%;市直县级以上女干部82人,占7%;中层女干部842人,占14.7%。县级企事业领导班子中女干部54人,占7.2%;科级女干部1 079人,占14.5%;县级女干部8人,占11.43%。在1989年换届中,全市县级女人大代表802名,占代表总数的24.5%;五大班子中有女干部24人,占同级领导干部总数的7.6%,其中党政领导班子中女干部14人,占同级领导干部总数的9.66%。全市12个市区五大班子中均有1~3名女干部,其中11个市区党政领导机构中各有1~2名女干部。有59个市直单位领导班子配备了女干部,占总数的32.2%。1989年换届后,从妇联干部中输送25人进入市、乡两级领导班子。
  1986年市妇联与市委组织部等5个单位联合在全市县属以上公交、基建、财贸等企事业单位的女厂长、女经理、女书记中开展争当优秀女企业家竞赛活动。市妇联通过各类报刊和拍摄《巾帼之光》、《美的奉献》等电视专题片,大力宣传各类妇女典型,同时将专职妇联干部分两批进行岗位培训,结业考试合格者发给岗位培训证书。全市先后参加各种大专班学习的女干部共40名。1986年全国律师统考,有7名女干部参加,5名合格。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三章 工作纪略
第一节 组织建设

统战工作


  解放后全市有修女院11处,1956年剩8处,有修女74名,贞女(姑娘)12名。市妇联派服务部副部长宋健勇配合宗教部门做工作,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加强修女的内部团结,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和生产劳动。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初级阶段改造的高潮中,全市有工商业者家属5 166人,通过走访、谈心,涌现出600余名家属积极分子,以她们为骨干,组成青岛市工商业者家属宣传大队,宣传和带动其他家属积极参加初级阶段改造。1956年3月青岛市召开首届妇女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大会。有7名工商业者家属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会议,16名列席会议。工商界家属肖 卿曾任省、市妇联执委,省、市政协委员。
  1987年积极在民主党派中建立妇女组织,同时在妇联组织中增加知识界和爱国妇女的比例。民建、工商联的妇女平均年龄68.7岁,自成立妇女组织后,工作积极性很高,每年“八一”建军节,她们都到部队慰问,帮助部队开发海岛,改善生活条件。她们还坚持暑期组织少年儿童活动,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三八”红旗集体。市妇联擎天柱冯沅君、刘智白、段超人、金修霜均为市教育界知名人士。市妇联六届执委会吸收港胞张文敏为执委,她每年专程回青参加执委会,并把会议精神带回去,发动妇女为家乡建设做贡献。原国民党台湾行政院院长 孙运璇的养母李蔼如是家庭妇女,80多岁一个人生活,市妇联向统战部门反映后,安排她当市政协委员,每月发给她补助费。她说:“Gov对我照顾这么周到,我真感激不尽,我要把这一切告诉在台湾和美国的儿女。”中国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全国“三八”红旗手郑守仪和海洋大学教授郑柏林被列入《中国名人词典》。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三章 工作纪略
第二节 宣传教育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


  1949年12月,亚洲妇女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市民主妇联在妇女中广泛开展国际主义的宣传教育,各界妇女向亚洲妇代会送展品和礼品890多件。朝鲜战争爆发后,为提高广大妇女群众对抗美援朝的认识,树立民族自尊心,市民主妇联及时在广大妇女群众中开展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发动10多万名妇女在全市开展的“和平签名运动周”中签名。组织控诉美帝国主义的罪行。许多妇女纷纷投书报社,揭露日、美帝国主义种种惨无人道的罪行。1951年1月9日,全市各界妇女3万人及?7 000?名少年儿童,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示威游行,一致通过《青岛市妇女界爱国公约》。同年3月22日,市北区邹平路王福林家响应“家家爱国、人人爱国”的号召,制定第一份爱国公约,短时期内市内6区街道居民的爱国公约达到?107 295?份,占总户数的84.4%。全市有上千名女学生报名参加军干校,有72名女医务工作者自愿报名参加赴朝医疗队。金口一路妇女刘研箴的3个儿子都在学校报名参军,她以“母亲的光荣”为题投书报社,支持子女报考军干校。1950年10月,市民主妇联号召全市妇女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生产运动,女职工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许多模范人 物。其中国棉四厂于花泽、国棉五厂黄人美、国棉六厂郝建秀以及齐鲁橡胶厂王淑娥和她们的小组,都是全市闻名的劳模和模范小组。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发布《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优待烈军属的号召》,6月10日,市抗美援朝分会妇女支会召开扩大会,号召全市妇女积极增产捐献,购买“青岛妇女号”战斗机一架支援前线。市家庭联合会20名姐妹在学习时,刘淑美将自己刻有“花好月圆”的结婚锁片捐出,全组立即响应,当场捐献金银首饰30件,人民币40万元(旧人民币)。捐献活动历时半年,超额完成购买一架战斗机的任务。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三章 工作纪略
第二节 宣传教育

贯彻“两勤”方针


  1957年9月全国妇女第三次代表大会提出“勤俭建国,勤俭持家,为建设初级阶段而奋斗”的工作方针(以下简称“两勤”方针)后,市妇联召开各界妇女代表会,提出以勤俭持家作为开展“五好”的中心,并编印宣传材料发到基层。市内6区共培训报告员268人,组织报告会610场,参加人数95 581人,受教育面达85%。市内各区先后召开勤俭持家经验交流会。当年,全市节约粮食?10 859 362?斤。有118 210户居民改了炉灶,仅下半年即节约煤2 479吨。节约储蓄逐步形成风气,淄川路妇代会202户,除3户救济户外,全部参加储蓄。全市居民购买公债超任务42.55%。涌现出大量的勤俭持家积极分子。
  1959年全市7万余名女职工中有4 276名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1962年1月市妇联召开全市妇女脱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妇联主任联席会议精神时,要求干部在思想上进一步明确长期贯彻“两勤”方针的重要性,加强对广大妇女群众的宣传教育。

TOP

第四篇 青岛市妇女联合会  
第三章 工作纪略
第二节 宣传教育

拥军优属


  1949年8月1日,全国民主妇联发出慰问人民解放军的号召,市民主妇联筹委会除普遍发动外,还以妇联团体名义写慰问信。1950年2月市民主妇联组织军属、新兵家属、拥军优属模范百余人,慰问驻军某部。1964年7月召开三级干部工作会议,贯彻省妇女工作会议精神时,将学习解放军,促进妇女干部思想、工作革命化作为会议的主要议题。
  1985年,市妇联在广大妇女中开展向老山前线战士学习的“十看十比十学”活动,教育妇女学习解放军,通过各种形式慰问老山前线指战员,鼓励他们英勇杀敌,保家卫国。全市设有7 258个拥军优属小组,539个“三八”送温暖小组,农村妇代会成立了2 892个“三八义务助耕队”。莱西县望城镇红旗村妇代会主任李杰民是远近闻名的葡萄大王,她先后帮助12名烈军属和退伍转业军人脱贫致富。市妇联先后配合有关部门为14户参战人员解决住房问题。同年春节前,市妇联成立青岛市前线军人婚姻介绍所,召开前线战士未婚妻座谈会,将她们的座谈录音和倡议书寄往前线。为5对回青结婚的前线战士及他们的新婚妻子举行联欢会,为15名从前线凯旋归来的战士举行集体婚礼,省顾委委员李治文为新郎新娘证婚。
  1985年,市妇联在全市开展“假如我是战士的母亲”、“战士在我心中”为题的拥军优属活动。同年,济南军区和市Gov先后授予市妇联“拥军支前模范”和“拥军支前先进单位”的称号。1986年“八一”建军节前夕,54832部队回访时,赠给市妇联一面“姐妹情励我挺胸沐弹雨,慈母恩壮我杀敌报国志”的锦旗。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