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青岛市志67:崂山志 第三章 文物古迹 第十节 馆藏文物

第三章 文物古迹

第十节 馆藏文物


  【文物收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在财帛沟、城子等遗址进行盗掘,攫走了一些文物。1949年青岛解放前,崂山山区虽有少量文物出土,但都遭到破坏散失殆尽。青岛解放初期,于1951年9月成立了崂山郊区文物保护小组。1952年春在李家宅头村出土的黑陶,引起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对崂山地区的关注。1956年7月考古学家王献唐率领由省、市、县文物干部组成的发掘小组,在崂山西窑顶进行考古发掘,获得了一些出土文物。嗣后,崂山境内又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4处,但均未进行发掘。其他方面文物,如华严寺保存的《大藏经》、憨山书写条幅、于七画像及罕见珍品元人手抄本《册府元龟》,太清宫保存的《道藏》等,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市文化局抢先转移,而免遭焚烧,现存于青岛市博物馆。各庙宇原存之少量木雕神像、铜神像、字画、经卷等文物,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破坏或散失。1980年春,在法海寺门前发现一批埋藏的残缺石造像,仅取出大小120余件,尚有大部仍埋于地下。1987年,崂山县文物管理所建立后,加强了文物收集和保管工作,馆藏文物逐年有所增加。
  【文物种类】 崂山解放前出土文物皆已散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迄今共出土文物1678件,有陶壶、陶罐、铜镜、铜鼎、五铢钱、铁剑等,其中国家二级文物一件、三级文物35件,大多从几个遗址和古墓中出土,其中由青岛市博物馆收藏709件、原崂山县博物馆收藏978件。
  【《道藏》】 道藏是道教经典的总名。道经的汇集始于六朝,汇辑成“藏”则在唐开元中。藏经刊印始于宋徽宗政和年间的《万寿道藏》,明代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为现今通行本。
  青岛市现存的《道藏》原藏于太清宫的三清殿内。在三清殿正殿神像两侧安放六个乌木大柜,《道藏》放在大柜的抽屉内,每个抽屉放三函,抽屉外面有四字目录,按经卷册数目录存放,便于查阅,共计4787卷,4486册。《道藏》每册长35.2厘米,宽13厘米,厚度不一,每半页5行17字,白口,上下双边。这部完整的《道藏》是明万历二十六年刻本,在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农历十月初三由万历皇帝敕谕赐给崂山太清宫,在《太清宫志》中载有万历皇帝颁赐《道藏》的“敕文”和“敕谕碑文记”。现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大藏经》】 《大藏经》是汉文佛教经典的总称,简称《藏经》,内容分经、律、论三藏。青岛现存的大藏经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刊本。该经是清乾隆年间敕颁,直到清道光年间华严寺续灯法师才去北京白林寺取回,放置在藏经阁内,分装六大箱。现藏于青岛市博物馆,保存完好。经整理统计,共有739函,7718册。每册的封上印有“大清雍正十三年四月初八日”字样。每册书长37.6厘米,宽12.8厘米,厚度不一。每半页都是5行、17字,白口,上下双边。1987年5月移交给青岛湛山寺保存。
  【《册府元龟》】 《册府元龟》是一部大型类书,卷帙浩繁,规制宏富,全书共940万字,保存了大量北宋以前的历史资料。青岛现存的两部《册府元龟》,一部为明刊本,一部为元代手抄本,极为罕见。这两部书原藏于崂山华严寺的藏经阁内。1956年郭沫若游崂山时发现这两部书,带回青岛阅读,鉴定出其中一部是元代手抄本。第一部,封面书签题为《册府元龟》,现有142册,278卷,为卷25~74、卷161~200、卷226~300、卷310~395、卷401~600、卷651~848、卷871~895、卷951~978。因为没有卷首、卷末,不知有无序、跋。这部抄本,用纸为四周单边,每半页10行、18~20字,因系抄本而非刻本,故字数不定。在宋残本《册府元龟》中,374卷18页有张奉国、刘鷂二条,而明刊本没有,现存的这个抄本在第4页有此二条,在18页亦有此二条,故郭沫若鉴定为元代抄本。
  第二部,封面书签题为《册府元龟》,现存74册、372卷。上起卷97,下止卷987,中间残缺,没有序、跋可资参证。这部书每卷都有“横经阁收藏图籍印”,字为阴文篆字。“横经阁”为明代华亭朱大韶的室名,且刊本为四周双边,白口,半页13行,每行24字,故定为明本。
  《册府元龟》现藏于青岛市博物馆,保存完好。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