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一篇 旅游资源
第二章 崂山资源
第十四节 夏庄景区
法海寺 位于石门山西麓的源头村东。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元代延?二年(1315年)首次修复,其后修缮难计。1956年,青岛市人民Gov曾拨款修缮,“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改为小学。现拟修复。
现法海寺遗址是1934年重修后的规模,占地约12亩,分前后两院。前院建大雄宝殿,殿前有两座重修寺庙的碑记,西碑为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重修时所立;东碑为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重修时所立。大雄宝殿供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后院殿堂供奉如来、菩萨、地藏王,东西墙壁有记述释迦牟尼生平的彩绘壁画。殿堂外檐下面,东西各有一座石碑上书“清”、“规”二字,东墙上还有一块汉白玉碑刻,是法海寺的庙规碑。山门外面靠南院墙有东偏殿供奉龙王,西偏殿供奉关帝。
院内大雄宝殿前两株银杏,东侧高27米,胸径1.8米左右,树龄在1000年以上;西侧为后来补植,树龄也在200年以上。寺处路边还有一株银杏,树龄也近1000年。后殿院植有柏树4株,其中一株发生变种,叶片扁、圆、长、针各形俱存,被称为“四样柏”。
法海寺西侧,原有寺僧的塔院。“文化大革命”前塔院内有3座墓塔,一座是元代泰定年间的住持圆通和尚墓塔;另两座是明代永乐年间寺僧广进和玉柱和尚的墓塔,现已毁废无迹。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正月十五有盛大庙会,寺院从明代开始对外进行“祈晴”、“祈雨”活动。
丹山、少山 位于法海寺附近。果树多,风景秀丽,是赏花佳地。春日花开,满山上下,桃红李白,灿烂如锦。逢假日,游人如织。“碧霞丹丘”为30年代青岛十景之一,两山30年代曾各建有一座观花亭,少山亭毁于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丹山亭毁于50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