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市北27马路市场将合法化 摊贩不必再"躲猫猫"

为马路摊点颁发合法“身份证”,靠做小买卖糊口的商贩不用再和城管玩“躲猫猫”。10月20日,市北区在全省率先推行公共区域设摊管理试点工作,在取缔区内14个占道、扰民摊点的基础上,另为章丘路、吉林支路、长春路等公共路段的27个露天摊点正式“开绿灯”,允许流动摊贩持证进入并对其进行市场秩序管理。

>>>堵

    严防死守收效甚微


    记者10月20日从市北区召开的城市管理相关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在人行道、社区广场等公共区域自发形成的“马路摊点”41处,除了8个由Gov指定给特困人群创业的民生市场之外,其余30多处均为没有法律法规支持的“地下市场”,其经营者因被指称为“无证摊贩”,长期经受城管驱赶、工商取缔的“颠沛流离苦”。

    “有条件的都想开大店、做大买卖,可当下还有大批人没能力进入正规市场,只能靠走街串巷的方式养家糊口,怎么办?”市北区城市管理执法局监察科负责人刘守杰表示,对于这一部分小商贩,过去城管部门的做法是靠运动式、突击式、严防死守式等“人海战术”来堵,但收效甚微,其矛盾面却日益显现。

    “就拿今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来说吧,失业者、外贸企业员工、大学生走上街头淘生存,他们的经营摊位你究竟取缔不取缔?”刘守杰表示,为了这一部分人,市北区2007年开始尝试开辟民生市场,但摊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经营需求。

    >>>疏

    27个摊点转为合法

    为此,从本月开始,市北区城管、交警、民生创业中心、工商等多个部门将尝试“变堵为疏”的方式,首次划出27个流动摊点为合法经营区域,在全市率先迈出承认马路市场合法化的第一步。

    这27个摊点由西至东遍布全市北区,分别分布于胶州路、章丘路、吉林支路、大港纬二路、长春路、台东三路等地段的人行道,绝大多数都是依托商贸圈、居民聚集区自发形成的,其周边缺乏快捷便利的购物市场,居民需求强烈,经营态势呈现供需两旺。


>>>扶

    特困低保入市免费


    据介绍,27处占路市场中有民生市场8处、临商市场(临时商贩市场)19处,其中民生市场,经营者以市北区困难家庭成员为主,其余摊位则以临时商贩、外来务工者、普通下岗失业者等为主。

    “只要是市北区的低保户、特困户,入场经营不收取任何费用,其余经营者则收取每天10元以下至30元不等的卫生管理费用。”市北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即日起,有意进入27个市场经商创业的市民,均可就近前往各街道办递交申请,待街道办登记审查之后,领取到由市北区Gov办理的“入市经营证”即可开张经营。

    >>>管

    取缔14个占道市场

    “市北区共有6600多户特困家庭,是全省特困家庭最多的一个区,我们鼓励有能力的家庭踊跃前往流动市场经商创业。”市北区副区长车永忠表示,市北区城管执法局、工商局、各街道办、民生创业中心等多个部门都将协助管理好流动市场,在卫生、交通安全、市场秩序方面,为流动摊贩和市民创造安全良好的消费环境。

    据介绍,27个合法“马路市场”共有早市5处、日市6处、夜市16处,其经营时间分别为早6时至8时、早8时至晚6时、下午4时半至晚10时(10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开闭时间提前半小时),具体开市时间也可根据不同市场经营状况来定。

    另外,为了整治市场环境、维护城市主干道交通安全,市北区当日还正式取缔了14个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其分布位置分别是儿童公园、乐陵路与桓台路、临沂路、汤山路、郭口路与姜沟路、明霞支路、辽北路与嫩江路、大名路、菜市一路、威海路、山东路、辽阳西路、富源广场、富源街等。记者 高一靖

TOP

■各方反映

    摊贩:不用再和城管躲猫猫


    “不用再和城管躲猫猫,这个政策早该实施了。”10月20日下午2时,在刚刚开张的胶州路露天市场,经营着两个外贸服装摊点的摊贩刘东旭告诉记者,他今年51岁,儿子两年前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为了筹措每年近万元的学费、生活费,早已从企业退休的他又带病上阵,和妻子倒卖起服装、饰品等低价外贸货来,每月能有七八百元收入。“我们租不起店面,在外风吹日晒倒在其次,主要是这个市场原来不允许流动商贩摆摊,城管隔三差五来查,搞得我们像打仗一样紧张。”

    与刘东旭临近的摊主董女士表示,自己卖的袜子、内衣等也就几块钱利润,“但这些东西买的人很多,不是人人都上得起大商场消费。”董女士说,自己诚实经营、不赚亏心钱,她举双手支持市北区城管划分合法马路市场的做法,“即使收取一定费用我也愿意”。

    专家:给低收入者脱贫机会

    针对市北区承认马路摊点合法化的做法,青岛市社科院研究员、山东省人口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同昌表示,让流动摊贩找到合法的生存空间,意义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顺畅道路交通,更是给予低收入群体有利政策和机会、让其靠市场、靠创业脱贫致富。

    “现在我们的城市有一个现象,叫做贫困人群‘凝固化’,就是贫困人口只接受救济、捐赠,缺少机会真正融入社会竞争、最终脱贫致富,低保一吃数十年、甚至遗传给下一代。”刘同昌认为,市北区的这一做法,正是在尝试改变这一现状,让城市公共资源的配置方式向弱势群体倾斜。

    至于一部分人提出的流动摊贩会带来食品卫生、伪劣产品“冒尖”等后果,刘同昌则认为,这些可以通过工商、城管、卫生等部门联手监督、指导、整顿等有效管理方式来解决。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TOP

真好,这回不用打游击了,以前八点之前都是拎着东西在那坐着那些人,等城管休息了才敢摆出来

TOP

按家门口的市场经历了自由市场——退路进市——摆地摊——现在又合法了~
便民,才是最好的~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