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全国假日办发布《2009年国庆节中秋节假日旅游统计报告》称,在今年国庆节中秋节8天假日期间,全国共接待旅游者2.28亿人次,比2008年“十一”黄金周增长28.5%;实现旅游收入1007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旅游者人均花费支出441元。专家称,旅游者以中低收入居民为主体。但事实情况却是,这些支撑着旅游业发展的中低收入者们,其辛苦赚的钱一不小心就会被导游潜规则了。

  近两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思想上的转变,旅游产业格外兴旺,导游成为了市场的核心人物,而他们提前进入高收入阶层的事实,以及坊间流传导游赚钱“三十六计”,不得不让我们对旅游行业的良性发展表示担忧。2006年年底,深圳导游邬敬民写书自爆导游宰客内幕,这本名为《叫我如何不宰你》的书引发了旅游界“强震”。而就在今年8月,网上又出现一篇名为《80后女导游自爆行业内幕》的帖子,让很多网友吃惊的同时,也半信半疑。

  那么,导游究竟是无法信任,还是值得同情,已成为当前旅游市场的焦点。

  》围堵计
  你走到哪里,都会有这些导游“围堵”,不断给你塞旅行社的名片“下次旅游,我宁愿自助,也不会被导游忽悠了”,何女士是一名教师,她假日期间到某著名海滨城市旅游的时候,彻底和导游“亲密”了一回,这也是何女士第一次接触导游行业。何女士没有跟团,和爱人孩子一家自行购买火车票去旅游,在宾馆安排妥当后,何女士一家三口开始在大街上散步。令何女士吃惊的是,满大街都是“导游”,你走到哪里,都会有这些导游“围堵”,不断给你塞旅行社的名片,弄的何女士收也不是,不收也不是,答复基本是统一的:“价格可以优惠,服务周到。”这些大街上的散兵游勇有男有女,都自称是正规的旅行社。何女士发现,这些散发的名片中,很多是同一家旅行社。而且这些“导游”态度很不好,如果你拒绝收取名片,会遭致粗话,结果,何女士收了20多张旅行社的名片。

  》中介计

  这个司机是旅行社的中介,名片上的是中介机构,而不是旅行社何女士挑了一家旅行社,何女士收到这家旅行社的名片最多,何女士认为,既然这家旅行社派出这么多人在马路上发广告,应该可信度高一些。何女士拨打名片上的电话,约好出发的时间,但并没有谈拢价格,对方承诺8点有专车来接人。第二天8点,一辆破旧面包车开到事先约定的地点,司机自称是专门来接人的,何女士一看这辆车,就拒绝上车。该司机称,这辆车是专门来接人的,把游客送到市内统一发车地,有专门车辆和导游负责游客事务。这个时候,何女士才知道,这个司机是旅行社的中介,名片上的是中介机构,而不是旅行社。知道这种情况后,何女士对价格提出异议,通过侃价,90元一人,包括景点门票和车费。这辆旧面包车随即拉着何女士在市内的各个旅馆拉客,一共拉了10来位游客。何女士通过侧面了解,这10来位游客的价格各不相同,有120元的,有150元的,最高的是180元一位。后来,一个多小时后,司机把这10来位游客拉到旅行社的客车上。这个时候,何女士才知道,这些游客大都是通过这种中介方式组成的。而且没有任何发票,也不签订合同。由于当时时间紧张,何女士看到车上人挺多,就没有提出退团一事。

  》便宜计

  一袋20多元的海鲜,导游推荐的商店买来的价格是40多元“我对导游景点游玩的时候,没有什么质疑的,关键是购物”,何女士说。何女士介绍说,导游是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女孩,看起来很善良。在吃中午饭的时候,导游给司机说了一个地,车上游客没有任何人熟悉,所以无人发言,司机七拐八绕,把游客拉到一个比较偏僻的饭店就餐。导游发给每个人一张票,20元一人,按说,这个价位不是很贵,可何女士不明白,吃饭的时候为什么要给每个人发一张票。回到北京后,何女士通过和同事交流旅游心得才知道,导游要凭借这些票去饭店领取回扣。

  在返回的途中,导游用甜美的声音说,既然来了,买点当地土特产是必不可少的,不要随便到商店购买,防治上当受骗,路边的更不能买,当时,何女士觉得这个导游说的很在理,当时对她评价还是不错的。并说导游推荐的商店一般价格合理,质量能有保障。司机把游客拉到一家大的海鲜市场,同样的是,导游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票,并说,拿着票结账,每位游客可以打折。就冲着导游“价格合理,质量能有保障”一说,何女士买了300多元当地生产的海鲜产品。

  可回到住地后,何女士发现,自己宾馆楼下的海鲜比导游推荐商店的要便宜的多,一袋20多元的海鲜,导游推荐的商店买来的价格是40多元。“那时,我心里感觉挺不是滋味的!”何女士说。

  》挂靠计

  我们圈内自嘲导游是“三无”工作,一无工资、二无保险、三无合同历云是山东济南人,曾经在济南和山西两地做导游,入行3年后她选择离开,谈及离开的理由,历云说:“我觉得我是个比较善良正统的女孩,很难接受导游行业的一些潜规则,但是在这行里如果你不接受这些,就很难生存,这就是所谓的游戏规则。”

  历云告诉记者导游的基本工资很少,一般是在500到1000元左右,甚至有些地方的旅行社根本不发给导游工资。我们圈内人自嘲导游是“三无”工作,一无工资、二无保险、三无合同。旅游分淡季和旺季,赶上淡季的时候,旅行社生意不好做,如果长期雇佣很多导游的话,那么他们就会干赔钱,因此旅行社是不会养导游的。导游一般考下导游证后将资料挂靠在导游服务中心,旅行社需要人的时候会直接在导服中心挑选。合作一般也都是短期的或者是临时的。这样一来,大多数旅行社都不会和导游签合同,因此也就不存在给导游上保险和发工资的问题。

  》抽费计

  “旅行社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会要求导游在带团前先上缴人头费”

  “没有工资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可怕的是每次带团前导游都要先赔钱再挣钱,但至于钱能不能挣来,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历云无奈地说,“旅行社为了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的利益,他们会要求导游在带团前先上缴人头费。所谓人头费,就是根据你所带的团队人数,按照一个人多少钱的标准去收取。举个例子,如果你带的这个团是30人的团,一个人是30块钱,那你就要在带团前一次性付给旅行社900元的人头费,否则你就没有权利带这个团。可以说这是旅行社的霸王条款。很多人说导游没有好心眼,总想从旅客身上挖钱,问题是我们只能赚旅客的钱,不然我们不但挣不到钱,就连自己垫的人头费都要搭进去。”

  》回扣计

  所谓的自费和购物项目就是导游吃回扣的重点,也是他重点为游客推荐的项目吃回扣是导游挣钱最直接的方式。旅客们不难发现国内、国际游无论是哪条线路都会有自费项目或者是购物项目,所谓的自费和购物项目就是导游吃回扣的重点,也是他重点为游客推荐的项目。历云透露,如果是自费景点,一般门票较贵,但导游会强烈推荐,在旅行车上就会告诉游客们接下来要去的景点很值得一去,然后绘声绘色地将该景点夸大一番,最后告诉旅客去不去由大家选择,但既然来了就别错过,否则回去后会给自己留下遗憾。一般这样说,大多数旅客都会掏钱去看看的。自费景点门票一般会按团体票出售给旅行团,但是导游不会告诉游客团体票的价格,只会按原价收取,那么剩余的钱导游自然就放进了自己的腰包里。历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多数景点的团体票是打7折的,如果一张门票60元,打7折后的价格就是42元,如果旅行团有30个人,那么原价就是1800,折扣价是1260元,那么导游就可以从中获取540元的利润。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导游“加点儿”,“加点儿”是导游们的行话,所谓加点儿就是增加行程单以外的景点,导游除了获取票价上的利润外,他们每个人还会得到旅游景点发给的相应回扣,一般这个回扣按着导游所带的游客数量算,通常导游从中也能挣到100到300不等的钱。

  大家最熟悉的导游吃回扣的方式要属旅游购物项目了。购物项目一般会安排当地的特产,以食品或工艺品等为主,价格相对于非旅游景点比较贵。历云透露,大多数旅游商店会按照旅行团购买金额的总数给导游提30%的回扣,如果该旅行团购买了2000元左右的东西,导游就可从中提600元。有的比较大方的旅游商店是按照“人头+购物”的方式给提成。通常一个人头按10元计算,如果游客再买了东西,导游会再得到一份20%-50%不等的提成,提成比例按游客所购东西决定,其中工艺品的价格昂贵,提成高达50%。

  》老乡计

  利用“老乡关系”引诱游客购物以宰客一网友发帖说,去年我带我妈跟团去玩,回来时,导游顺道就把我们带进了一家珠宝行。店员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交谈中,店员看似漫不经心地问我们是哪里人,当得到徐州人的答案时,店员惊呼道:“啊呀,我们老板就是徐州人,老乡啊!”果然,一会儿老板就出来了,一口一个老乡,感叹异地闻乡音真是缘分!原本老板表示要请大家吃午饭以尽地主之谊,在得知因为行程安排我们必须赶在中午前离开时,老板当即拍板:“让利老乡,所有珠宝一折。”我们这个旅游团里阿婆阿公比较多,大家一听这么便宜,个个都欣喜万分,争先恐后地购买。

  上了火车,我们还在美滋滋地念叨这次遇上老乡捡了个大便宜呢,却听到隔壁那个北京的旅行团也在说什么老乡一折优惠。怪了,那老板明明是咱徐州老乡啊!结果,几个旅游团的人一对就发现有问题。一个火车上,但凡去过那家店的,都享受了老板的“老乡优惠”,同样的珠宝从两千到八百,价格差异惊人。显然,其中必有猫腻。一下火车,我们整个团就急忙找了个地方做珠宝鉴定,结果发现我们买的东西全是假货。

  利用“老乡关系”引诱游客购物以宰客,游客就常常会“巧遇”自己的“老乡”后,以昂贵的价格买回一文不值的玉器。设置“老乡陷阱”,近年已成为旅游业熟知的骗购方式。“利用老乡关系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在导游业不是秘密”,导游海玉(化名)说。比如导游会把游客拉到一个卖纪念品的商店里,这时,会有业务员上来热情招呼,很熟练地和游客套近乎,并询问游客是从哪里来的,一般售货的业务员第一步必须搞清楚游客的来路,因为跟团游客一般都是一个地方的游客。当得知游客的来路后,这个时候,业务员会装作很惊喜的样子说,我们老板也是啊。然后装作很激动的样子走进里屋去叫老板,如果你北京的游客,就会出来一位北京的老板,如果你是辽宁的游客,就会出来一位自称是来自辽宁的老板,这位“老板”会亲热地用当地方言和游客套近乎,并装作批评的样子数落业务员,坚持卖给老乡的纪念品一定要便宜。海玉说,她经历过一次,20多元所谓玉镯,卖出了2万元,一般老年游客和情侣游客比较容易上当受骗。导游的回扣一般最低5%吧。

  》隐私计

  你打听导游的收入,无异于暴露他的隐私,最好还是别问了“作为导游会经常泡吧、参加网友聚会”,历云说,导游一般接一趟活能休息很长时间,有活旅行社就来通知,没有活就休息,有时候一休息就是几个月,有的甚至半年都没活,为了生活,只能靠潜规则。但导游的收入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隐秘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说,关于导游的收入问题,几乎每天都有不同人询问,带一个团能挣多少钱,可以说这是在侵犯他人隐私。没有导游会告诉你其收入多少,这时你千万不要责怪别人不真诚,要怪只能怪你自己问的问题太愚蠢。“对于靠灰色收入生存的导游来讲,你打听导游的收入,无异于暴露他们的隐私,同时你也触犯了导游的潜规则。”

  》美人计

  为了赚钱,不惜以身体为代价,甚至和全陪、司机、游客发生不正当关系历云告诉记者,有时候光靠拿回扣根本挣不到太多的钱,因为现在一般每个团都会有当地的全陪跟着,另外还有司机,而他们辛苦拿到的回扣还要和他们分,挣的多还好,如果挣得少的话,每个人最后根本就分不到多少钱。“记得有一次带了一个团,团里几乎没有人愿意去自费项目游览,购物地点也没人愿意下车,最夸张的是这个团竟然自己带干粮,退了旅行社定的所有餐费。遇上这样的团,只能自认倒霉,带这个团导游只能从每位游客身上拿到25元的回扣。因此,导游行业里也分豪华团和垃圾团。”历云以自己的经历介绍。“通常导游把北京、广东及港澳团称为豪华团,因为北京人和广东人比较大方,愿意消费,港澳团基本上每天都会按天给小费,多的时候,一天能够收到300元的小费,少的时候也有100块。而河南、河北、上海团则被称之为垃圾团或者农民团。而上海团即使有钱,消费也比较保守,小气。”

  历云还向记者透露,能否接豪华团一般不看工作能力,主要还是要看你和对方全陪的关系如何。如果关系好的话,对方在组团发单前就会注明要哪位地陪讲解。历云说,“很多导游为了讨好那些豪华团的全陪,就会在带团时和全陪发生不正当的关系。”

  历云告诉记者这样的情况在导游圈里很普遍,甚至有的导游为了挣钱还会和司机发生关系。旅行社没有自己的旅游大巴,一般是靠租车。带团时导游会先付给司机一半的租金,带团结束后,如果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或突发事件,导游则会把剩下的钱付给司机。而导游途中所收的任何回扣都要和司机一起按比例分成,这样他们之间就存在着利益关系。

  “有的导游为了少分给司机些钱或者少付些租金,便会主动勾引司机,和司机发生关系。大多数司机都禁不住勾引,最终女导游就会以此来少给司机车费和回扣。”历云无奈地表示,其实从全陪和司机那里克扣的只是小钱,对于导游来说最大方的还是游客。特别是业内的女导游,经常会遇到男游客提出的无理要求。


精华帖子。

TOP

细读全文,说的大实话。

TOP

我观察了一下,很多导游的外貌平平,那就更要努力了。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