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八篇 农村能源
自70年代末期,青岛市革命委员会根据国家召开的有关沼气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崂山县召开了全市沼气建设工作会议。中共青岛市委发出《关于建立沼气办公室的通知》,决定设立沼气办公室,负责研究制定沼气发展规划和措施,检查督促和指导各地办沼气的工作,总结交流和推广办沼气的经验,以及组织开展沼气科研工作。
市科委随即组织成立了由4人组成的青岛市沼气办公室,各县(区)和人民公社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除崂山县外其他各县(区)还建立了沼气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科委、计委、经委、农委、煤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为进一步加强沼气工作的组织领导,1979年12月12日,中共青岛市委又下发了青发[1979]264号文,将沼气办公室划归中共青岛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领导。根据中共青岛市委的决定,市科委于1980年1月正式将沼气办公室移交给中共青岛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随着各级沼气办公室工作任务的增加,由单一的沼气建设发展到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开发和利用,1984年初,根据山东省委办公厅和省Gov办公厅鲁办发[1983]24号文件精神,青岛市农业委员会将沼气办公室更名为农村能源办公室,青岛市所属各县(区)也随之更名。其中归属县Gov领导的有平度县和莱西县,归属县科委领导的有即墨县和崂山县,归属农业局领导的有胶南县、胶县和黄岛区。
为适应农村能源建设的需要,青岛市农村能源办公室于1983年创办了自负盈亏、集体性质的农村能源研究所及能源实验厂,1984年又在崂山县中韩镇创办了青岛市崂山农村能源服务公司。
1983年青岛市沼气办公室开始对全市的沼气池进行普查,并登记造册。加强了对沼气的管理,采取了扶持政策以及提高池温、保持合理的气箱和适当的fH值,实行三连通(沼气池、厕所、猪圈)、四勤(勤进料、勤出料、勤搅料、勤检查)、五配套的(沼气灯、沼气炉、沼气灶、压力表、开关)的管理使用措施,运用国家颁布的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池等,至1986年建池的成功率达到了98%以上,沼气池的完好率达100%,全市已建有沼气池20354个。自1978年沼气办公室成立以来,其他农村能源也有很大的发展。至1986年共安装风力发电机110台、装机容量达38.8千瓦,风力提水机1台、灌溉面积100亩;推广太阳灶17台;太阳能热水器1560平方米;太阳能干燥器66平方米;太阳能电池200瓦。另外,省柴节煤灶已有长足发展,全市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灶50.1万户,推广省柴节煤炕42.7万铺。
由于农村能源事业的发展,对缓解农村能源紧缺的状况,遏制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培肥地力,开发庭院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发展农村经济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