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青岛市志30:二轻工业志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一章 洗衣机 电风扇

第一节 洗衣机


  1979年5月,青岛东风电机厂在生产直流电动机、电葫芦、小型鼓风机、小型电风扇的基础上,依据市场的需求,开始研制洗衣机。当年,研制出5台新样机,经试用,达到设计要求。同年9月投入批量生产,年产1.5公斤单缸洗衣机650台。自此,青岛市开始有了自己的洗衣机产品。1980年4月,青岛东风电机厂与青岛工具四厂合并,成立青岛日用电器厂。当年生产洗衣机1.2万台,并研制出3.5公斤滚筒洗衣机。1981年4月,又研制出XPB1.5—1—3型的琴式洗衣机,当年生产1.59万台。1982年3月,青岛产洗衣机经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鉴定,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轻工业部的规定标准。6月,参加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举办的全省洗衣机展销会,获新产品二等奖,在山东省同行业产品评比中名列第二。是年洗衣机产量达0.86万台。1983年,由于青岛产洗衣机容量小、外观造型粗糙、结构设计不够合理、工艺专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在山东省同行业产品评比中败下阵来,造成产品积压,当年只生产8632台。
  1984年,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专门组织人员对洗衣机的生产进行总结,吸取教训,对洗衣机的生产重新作出部署,确定由技术力量较强的红星电器厂重新组织生产。1985年1月,青岛红星电器厂加挂青岛洗衣机厂的牌子。10月,兼并青岛地毯三厂。同时由上级确定投资1526万元,工人集资170万元,与日本夏普公司签订合同,引进该公司具有80年代先进水平的洗衣机设备和技术项目,并从日本购进三洋株式会社产3.3公斤半自动双缸洗衣机散件,组装生产青岛——夏普洗衣机推向市场,受到用户好评。1986年引进设备全部就位,经安装调试,很快投入大批量生产,当年生产青岛——夏普洗衣机12688台,打开了市场。是年,青岛生产洗衣机的职工有875人,创工业产值2622万元,实现利税376万元。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一章 洗衣机 电风扇

第二节 电风扇


  1984年前,电风扇生产在青岛是个空白。1984年,青岛红星电器厂开始试制FTA—750毫米排风扇和台式鸿运扇。1985年,青岛红星电器厂与广东南海二轻机械厂搞横向联系技术合作,开始批量生产家用吊扇、台式鸿运扇,青岛市开始有了自己生产电风扇的企业。由广东分工制造900毫米、1050毫米家用吊扇和300毫米台式鸿运扇的零部件,青岛红星电器厂生产部分零部件并负责组装。同时,与南京电子工程学会签订制造鸿运扇的全套模具,与香港承昌有限公司签订制造豪华型三用鸿运扇和座钟型台式鸿运扇的塑料件模具,与广东中心塑料厂、顺德电器厂签订鸿运扇塑料件、电动机等生产协议、合同。使青岛红星电器厂具有了生产高档豪华三用鸿运电风扇的能力,当年产各类“六月雪”牌电风扇6.6万台。其中,排气风扇6198台,鸿运扇20638台,吊扇39164台。1986年,生产电风扇14.3万台,吹风机7.7万台。产品投入市场,被抢购一空。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二章 电冰箱 电冰柜

第一节 电冰箱


  1948年,青岛有波兰人经营维修电冰箱的业户雇用1个长工、3个临时工,为大饭店和外国人在青岛的住家维修电冰箱。
  1956年,原来为私人雇用的6位电冰箱修理工人,组成青岛市电冰箱修配生产组,后转为青岛市电冰箱修配生产合作社,开始设想生产电冰箱,终因技术有限而告终。1959年,青岛市电冰箱修配生产合作社并入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电机厂,派人到天津参观学习电冰箱的生产技术,也因技术力量、设备条件差,半途而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与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组织家用电器生产大会战,1979年3月,青岛市日用电器厂首次试制成功仿北京“雪花”牌150升和60升电冰箱,填补了青岛市电冰箱生产的空白。1980年,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在烟台召开家用电器会议,确定青岛市为山东省电冰箱定点生产地区。之后,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确定青岛市日用电器厂生产家用电冰箱,青岛市医疗设备厂生产300升电冰柜。1984年,经青岛市经济委员会批准,将青岛市日用电器厂改称青岛市电冰箱总厂。同年6月25日至7月27日,由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轻工业部、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等组成青岛电冰箱考察小组,赴联邦德国、意大利进行考察,与联邦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订了(84)MMG—12350CD电冰箱生产《技术与经济合作》合同,引进电冰箱生产专用技术和生产设备,总投资额1830万元,年产能力28.5万台,合同于当年9月12日生效。
  另外,1984年3月,青岛电冰箱总厂利用原有设备生产BY150升型电冰箱20台样机,并于1985年2月由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和中国家用电器检测中心站主持进行鉴定,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轻工业部标准,从而进入批量生产。年产各式电冰箱16613台,产品一次合格率达93.6%。该产品当年与次年参加新加坡、匈牙利、苏联等国举办的国际经济贸易展览会,受到参观者好评。同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先后派出20名技术人员去联邦德国利勃海尔公司进行技术培训和学习。同时,青岛电冰箱总厂购置联邦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生产的电冰箱散件5万台,进行试组装。1985年11月,从联邦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的15条电冰箱生产线到厂,并立即组织安装、调试。1986年下半年投产,生产202升琴岛——利勃海尔电冰箱50353台,出口外销11753台,打开了青岛电冰箱走向国际市场的通道。当年,创工业产值7648万元,实现利税1083万元。青岛电冰箱总厂在全国各省市建立维修服务部35处,冰箱的社会返修率降到1.2‰,多次被评为用户信得过产品。同年,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二章 电冰箱 电冰柜

第二节 电冰柜


  1981年,青岛医疗设备厂开始研制电冰柜的生产,仿制BYD300升电冰柜,10月仿制成功,试产79台。产品由山东省第二轻工业厅委托青岛市第二轻工业局进行鉴定,认为主要技术性能合格,具备批量生产条件。1982年,生产电冰柜322台,开创了青岛市生产大型冰柜的先河。同年,青岛医疗设备厂改称青岛电冰箱厂。为提高电冰柜的生产能力,1983年增置各种机械设备157台(套),同年产量达到1779台。1984年,青岛电冰箱厂更名为青岛冰柜厂,专业生产容量较大的冰柜。1985年6月,青岛冰柜厂与丹麦得贝公司签订合同,引进该厂先进生产技术与设备,总投资2920万元,当年产电冰柜4109台。1986年产7100台,创工业产值1070万元,实现利税95万元。青岛产的琴岛—得贝四星级豪华节能电冰柜有F38S—386升卧式冰柜,FF40—325升双门、双温、双机组立式冰柜,SC451CST—372升透明门立式冷藏柜,FF30—274升双开门、双温立式冰柜。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三章 电热器具

第一节 自动恒温冲洗器和淋浴器


  1981年,青岛纱管电镀厂开始研制生产自动恒温冲洗器。1982年,生产4347台,此后逐年增多。1984年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7.5%。同年,该厂研制自动恒温淋浴器,当年生产843台,因销路不畅,被迫停产。年末,青岛纱管电镀厂更名为青岛电镀中心厂。1985年生产自动恒温冲洗器8017台。之后,自动恒温冲洗器受外地产品冲击,生产开始滑坡,1986年仅生产自动恒温冲洗器5794台。同年,青岛电镀中心厂的灯具车间划出,成立青岛灯具厂,自动恒温冲洗器生产,由该厂经营。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三章 电热器具

第二节 电热褥 电熨斗


  电热褥 1980年,青岛电器厂开始研制单人和双人用电热褥。1981年投入生产,当年产13736床。在山东省新产品评比中获三等奖。产品投放市场,受到客户欢迎。因产品畅销,被一些企业仿制,大量投放市场,这些产品虽然无变压器,不安全,但价格却非常低廉,因而使青岛电器厂生产的电热褥受到冲击,出现滞销,生产滑坡。1983年开始压缩产量,1984年生产2000床后,被迫停产。
  青岛红星电器厂1981~1984年也生产过电热褥,终因市场过剩而停产。1985年,因滞销、积压,生产电热褥的单位先后停产。市场一度又出现供应紧张,市北区属青岛电热器厂拾遗补缺,恢复了电热褥的生产,当年生产了3000床,1986年产5000床,缓解了市场的需求。
  电熨斗 1980年,青岛纱管电镀厂开始生产功率为300瓦的电熨斗,产品加热快、保温时间长,节电10%~30%,当年产700台,1981年产2595台。但由于制作工艺达不到设计要求,销路不好。1982年只产162台,1983年停产。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四章 照明器具

第一节 灯  具


  1979年,青岛纱管电镀厂试制落地灯,当年产2419台。1980年、1981年分别生产1.65万台和1.51万台,投放市场后,深受欢迎。另外,青岛光明灯具厂生产日光灯座,实行以销定产,每年生产3万台,1985年只生产1万台。同时,为满足人们的需求,青岛纱管电镀厂先后研制生产出高档台灯、吊灯、壁灯,并为工矿企业生产了工矿灯。到1985年,该厂共生产各种灯具4.21万只。为了开拓新产品,该厂先后又研制出茶色玻璃灯、吸顶灯、调光台灯等新产品,并学习上海技术,生产礼花吊灯和TD3A型无极调光灯。因产品质量不过关产品无销路,又加外地产品涌入青岛,青岛灯具生产受到挤压。1986年,青岛电镀中心厂的灯具车间划出,建立青岛灯具厂,当年生产各种灯具4.61万只。因价格比外地产品高而造成积压,使青岛的灯具生产处在一种艰难的境况中。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四章 照明器具

第二节 手电筒


  1973年,区属街道企业青岛电筒厂开始试制手电筒,年产塑料皮手电筒5~10万个。1979年之前,产品由青岛百货批发站收购包销。由于产品质量差,销路不好,造成积压,1979年后,百货批发站不再收购包销,由厂家自找市场,困难更大。1980年仅产2万个,1981年停产。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四章 照明器具
第二节 手电筒

青岛市二轻工业家电业情况表
1.jpg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四章 照明器具
第二节 手电筒

青岛市二轻工业家电业基本情况表
1.jpg

TOP

第五篇 家用电器  
第四章 照明器具
第二节 手电筒

青岛市二轻工业家用电器获奖情况表
1.jp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