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一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青岛市土地利用目标,1988年确定全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
  耕地 1988年有耕地568992公顷,到2000年减至549751.70公顷,年递减3.43‰,用于各项建设用地25907公顷。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1076.80公顷,交通用地2150.20公顷,水利建设用地2680公顷。新开发耕地6666.70公顷,实际减少耕地19240.30公顷。
  园地 1988年有园地72886.57公顷,到2000年仍为72886.57公顷。规划期间,有1284.40公顷园地用于建设用地,同时开发园地1284.40公顷。
  林地 1988年有林地105334.40公顷,到2000年增至114000公顷,增加8.20%。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 1988年有城镇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123299公顷,到2000年增至161934.70公顷,增加31.30%。其中,占用耕地21076.80公顷,园地1145.90公顷,林地2494.20公顷,水域7006.60公顷,未利用土地6281.20公顷。
  交通用地 1988年有交通用地40842公顷,到2000年增至42999.60公顷,增加5.30%。
  水域 1988年为116443.60公顷,至2000年调整为121060.50公顷,增加3.90%,同期居民点及独立工矿占用现有水域7006.6公顷,净增4616公顷。
  未利用土地 1988年为82520.10公顷,到2000年减至47687.20公顷,减少42.2%。其时,新开发的土地有6666.70公顷发展为耕地,6281.20公顷发展为城镇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631.90公顷发展为交通用地,1403.00公顷开发为水域。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一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二节 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1990年,青岛市土地利用地域分区为环胶州湾城郊港口工商金融发展区、胶州湾两翼沿海渔业林业旅游发展区、中部平原粮油发展区、山区丘陵林果矿产发展区4个区域。
  环胶州湾城郊港口工商金融发展区 该区环抱胶州湾,含胶南、胶州、黄岛和崂山的15个乡镇和青岛市区,全区总面积107422.78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9.7%。其中,非农业用地63945.29公顷(其中,工矿居民点31886.36公顷,交通用地2946.61公顷);农业用地43477.49公顷(其中,耕地33763.47公顷,园地3481.88公顷)。区内有胶济铁路、308国道、204国道、烟青一级公路、济青高速公路、环胶州湾一级公路;有全国第五大港青岛港(年吞吐量3034万吨)、流亭机场等,集铁路、公路、海运、空运及运输管理为一体。此外,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崂山及东亚第一大天然浴场金沙滩均坐落在其中,旅游资源丰富。
  环胶州湾公路的中诏城镇棘洪滩开辟为外贸仓储和外贸加工工业城镇。红岛作为外储海上过驳口岸及仓储用地,增加其工矿居民点用地,作为生长点沿生长轴发展,以带动周围地区发展,并做好其城镇总体规划。
  西岸应增加其路网密度,加强黄岛经济开发区与腹地的联系,并参照工业化城市特征组织经济开发区的用地,将其建设成胶州湾西岸的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地域的发展。
  胶州湾两翼沿海渔业林业旅游发展区 该区可利用养殖的浅海滩涂资源绝大多数为水深0~-10米的浅海。耕地后备资源为荒山、荒地、荒水共计59000公顷,低产田58666公顷,工矿居民点14519.38公顷,交通用地4008.1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为0.073公顷。
  亚区(1)北自即墨市金口湾,南至崂山区沙子口镇,含崂山、即墨的8个乡镇,土地总面积78037.93公顷。其中,耕地25747.77公顷,滩涂1725.6公顷,林地19891.11公顷。
  亚区(2)位于青岛西南部沿海地区,含胶南县的9个乡镇,土地总面积79229.2公顷。其中,耕地34050.22公顷,滩涂4098.2公顷,林地8225.1公顷。该区拥有10米以内浅海资源74266公顷,滩涂资源15800公顷,二者共有90066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为22666公顷,已利用11240公顷。该区地处沿海,旅游资源丰富,东部有崂山沿海游览线、即墨温泉疗养区和马山旅游区,西部有灵珠、琅琊台、斋堂岛、沐官岛等名胜。
  中部平原粮油发展区 该区位于青岛市中部,地处胶莱河以东,胶济铁路线以北,烟青公路以西,烟潍公路以南,包括平度、莱西、即墨、胶州4个县(市)的77个乡镇,土地总面积488531.5公顷,平原面积占全市平原的94%以上,海拔高度在50~100米之间。主要过境河流有大沽河、小沽河、白沙河、泽河和北胶莱河,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气候条件优越,光照比较充足,而且雨热同季,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全市最大的粮棉油菜生产基地。1988~1990年,平均粮食单产达8295公斤/公顷,花生单产比全市平均花生单产高出255公斤/公顷。粮食、油料、棉花总产分别占全市的55%、46.2%和98%。“四荒”面积仅占全市“四荒”面积的2%。交通用地22301.5公顷,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4.6%;水域面积47722.89公顷,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9.8%。
  山区、丘陵林果矿产发展区 该区包括三个亚区:以崂山群脉为中心的东部山丘亚区,以大泽山、青山为中心的北部山丘亚区,以铁橛山、大珠山为中心的西南部山丘亚区。该发展区有果园33576.2公顷,林地58407.29公顷,宜种花生地45171.13公顷,人均占有量分别为238平方米、413平方米和320平方米,分别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7倍、2.1倍和1.49倍。人均耕地1405平方米。
  东部山丘亚区 位于青岛市东部崂山一带,主要包括即墨市和崂山区的9个乡镇,土地总面积50522.8公顷,海拔相对高程一般在400~600米,土地类型以棕壤为主,间以部分砂姜黑土。大于0℃的积温为45220~4580℃,年均降水700~760毫米之间,雨季多集中在6~9月份,但春旱和秋旱时有发生。区内分布有膨润土、重晶石、花岗石、麦饭石等非金属矿产。
  北部山丘亚区 位于青岛市北部的大泽山、青山一带,主要包括平度东北部和莱西西北部的20个乡镇,土地总面积152547.02公顷。该区海拔高度多处于50~150米之间,地貌以低山、丘陡为主,土壤类型以棕壤为主。土层厚度一般在30厘米,地力较差,坡度较大。大泽山脉海拔相对高度100~200米,水土易流失。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大于0℃以上的积温为4430~4530℃,年平均降水量在700~720毫米之间。适宜种植花生、果树、地瓜等作物。其中,山前平原和河谷地水分充足,土地肥沃,是该地区粮食、蔬菜的主要产地。该区非金属矿藏丰富,有大型的大理石矿、膨润土矿、沸石矿,中型珍珠岩数处。石墨呈鳞片状,可选性好,质量极佳,是中国晶质石墨的主要产区。黄金矿藏已探明储量2吨,保有贮量1.85吨,远景贮量7吨,分布于该区的两条成矿带。
  西南部山丘亚区 地处青岛市西南部,主要包括黄岛区、胶南县、胶州市的21个山丘区乡镇,土地总面积154028.95公顷,耕地面积72926.43公顷,园地面积10644.8公顷,林地面积20581.84公顷。区内地貌类型基本上以低山丘陵为主,低山主要分布在胶南市的大珠山、小珠山和铁橛山一带,其余多为丘陵和山前平原,海拔高度在200~4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大于0℃以上的积温在4530~4545℃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720~780毫米。土壤类型以棕壤为主,间以部分潮土,土层浅薄,肥力较低,适宜发展林、果、牧业。主要有膨润土、珍珠石、重晶石、萤石、硅石等非金属矿。

0.jpg

1.jpg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一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三节 土地利用控制用地分区


  土地利用控制用地分区,是根据土地的特点和土地的自然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而确定的用地主导方向控制区,其作用一是达到用地功能定位,使土地管理具体化;二是控制和防止不合理用地;三是明确土地利用分工,协调各业矛盾;四是根据土地属性,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1990年,青岛市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适宜性评价图、各用地部门专项规划和图件、美国陆地卫星——5号TM数据磁带制作的1:10万遥感影像图等资料,通过叠置转绘、综合平衡将全市土地划分为农业、园地、林业、城乡建设、沿海盐土改造和水产养殖以及特殊用地共6个用地分区。
  农业用地区 包括宜农耕地和宜农荒地,区域内以农业用地为主体,含有少量林地、园地和非农业用地。该区土地面积为808866.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2.80%。其中,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502000公顷,占该区农业用地的62.10%,是青岛市粮棉油菜的主要生产基地,基本农田保护区的保护范围为:粮食作物保护区、粮棉轮作保护区、粮油轮作保护区和蔬菜保护区。该区用地方向是:切实保护区内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园地用地区 是青岛市果树、桑园和茶场用地区域。该区土地总面积为87866.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90%,分布于山地丘陵中下部的斜坡、缓坡地和山前平原。该区土地利用的限制因素是水分不足,果树品种老化、产量低,出口商品少,服务体系不健全,果园管理水平不高,投入不足,经济效益不佳。该区土地利用的方向是:建立健全综合服务网络,努力提高广大果农和技术人员素质,搞好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果树生产的不断发展。
  林业用地区 该区是青岛市发展林业、水土保持、改造生态环境所需要的用地区域,包括林地面积和宜林地,区域内含有零星非林业用地。该区土地面积为131266.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1.80%。主要分布于崂山、大泽山、大珠山、小珠山、铁橛山等地。青岛市林业除崂山和大泽山外绝大多数林区密度小,防护能力差,生态效益亟待提高。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是;落实《森林法》,切实加强管理,建设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地、风景经济林区,中西部平原洼地农田林网,北部丘陵水土保持经济林区,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城乡建设用地区 该区是青岛市城乡建设发展需要用地控制区(至2000年)。该区土地面积为67066.7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建设空前繁荣,城市建设占地规模急剧增加。为切实做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在满足必要的建设用地前提下,严格执行按计划和项目审批土地制度;在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步伐的同时,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土地市场的培育和管理。对于商贸房地产用地实行出让、转让,在市区的繁华地段,积极推行土地招标、拍卖。城镇用地要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的要求,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沿海水产养殖用地区 指沿海滩涂和可改造利用的盐土面积。该区土地面积为15933.30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43%。分布于丁字湾、胶州湾、吉利河河口、横河河口和即墨沿海。该区的土地利用方向是:通过植树种草,改造盐土,并加大投入,放宽政策,提高科技水平,发展水产养殖业。
  特殊用地区 主要是指旅游用地区和自然保护区。该区为复区,主要含在林业用地区的和其他有关区内,面积122086.6公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旅游交通问题,大泽山、铁橛山等地,其自然景观价值非常高,但由于交通条件比较差,丰富的旅游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其次是游览内容不够丰富,淡旺季节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高;再次是风景区内违章建设、乱砍滥伐树木、环境污染等现象比较严重。
  该区土地利用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一方面加大开发措施,通过Gov筹资,吸收外资等手段,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规划,丰富游览内容,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旅游者参观游览。另外,强化景区管理,制止一切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让有限的资源更好地为游人服务,带动经济发展。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


  《青岛市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基期为1990年,规划期为1991~2000年。应实行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约为502000公顷。一、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为161333.33公顷,占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的32.1%,分为三个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44340公顷,占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的27.5%;二级保护区,面积为114973.33公顷,占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的71.3%;三级保护区,面积为2020公顷,占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的1.3%。二、粮棉轮作保护区面积为64000公顷,占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的12.75%,分为两个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44666.67公顷,占粮棉轮作保护区面积的69.8%;二级保护区,面积为19333.33公顷,占粮棉轮作保护区面积的30.2%。三、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为203333.33公顷,占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的40.5%,分为三个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面积为32800公顷,占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的16.3%;二级保护区,面积为108333.33公顷,占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的53.28%;三级保护区,面积为62200公顷,占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的30.59%。四、蔬菜保护区面积为73333.33公顷,占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的14.61%。
  平度市在规划年应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为173866.67公顷,占该市耕地面积的92%。一、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为33800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11266.67公顷,二级保护区22533.33公顷。二、粮棉轮作保护区面积为64000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44666.67公顷,二级保护区19333.33公顷。三、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为61200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8866.67公顷,二级保护区21000公顷,三级保护区31333.33公顷。四、蔬菜保护区面积为14866.67公顷。
  即墨市在规划年装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为95266.67公顷,占该市耕地面积的88%。一、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为41800公顷。二、粮棉轮作保护区面积为39466.67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3800公顷,二级保护区26200公顷,三级保护区9466.67公顷。三、蔬菜保护区面积为14000公顷。
  莱西县在规划年应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约77200公顷,占该市耕地面积的92%。一、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为24933.33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8973.33公顷,二级保护区15960公顷。二、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为40933.33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18933.33公顷,二级保护区15733.33公顷,三级保护区6266.67公顷。三、蔬菜保护区面积为11333.33公顷。
  胶州市在规划年应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为67466.66公顷,占该市耕地面积的88%。一、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为27866.66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12133.33公顷,二级保护区15733.33公顷。二、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为26933.33公顷。其中,二级保护区21200公顷,三级保护区5733.33公顷。三、蔬菜保护区面积为12666.37公顷。
  胶南县在规划年应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约74066.66公顷,占该县耕地面积的92%。一、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为29533.33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7600公顷,二级保护区21000公顷,三级保护区933.33公顷。二、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为32533.33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1200公顷,二级保护区23600公顷,三级保护区7733.33公顷。三、蔬菜保护区面积为12000公顷。
  崂山区在规划年应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为13333.33公顷,占该市耕地面积的55%。一、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为3200公顷。其中,二级保护区2133.33公顷,三级保护区1066.67公顷。二、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是2133.33公顷。其中,二级保护区533.33公顷,三级保护区1600公顷。三、蔬菜保护区面积为8000公顷。
  黄岛区在规划年应保护的基本农田面积约为800公顷,占该市耕地面积的13.8%。一、粮食作物保护区面积为200公顷。其中,一级保护区6.67公顷,二级保护区173.33公顷,三级保护区20公顷。二、粮油轮作保护区面积约133.33公顷。其中,二级保护区66.67公顷,三级保护区66.67公顷。三、蔬菜保护区面积为466.67公顷。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二节 盐业用地


  1990年,青岛市盐田面积11021.3公顷,按有效公顷单产38.9~49.65吨计算,一般年可产原盐42~53万吨。
  根据青岛盐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要求,1990~2000年分两个阶段在盐场外滩扩建新的盐田,扩建总面积为3477.6公顷。其中,青岛南万盐场24公顷,青岛东风盐场1345.4公顷。其中,青岛东营盐场300公顷,胶南县龙泉盐场7公顷,即墨市大桥盐场1801.2公顷。这些土地主要用于四个方面:一是建设部分结晶池,扩大结晶面积。二是利用盐场周围海域浅滩,扩大晒水面积,增加卤源,增加产量。三是重建3座扬水站,进一步解决个体户乱建虾池堵塞纳潮沟道的海水供应。四是充分利用扩滩的有利条件做到一水两用,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八五”期间盐田有效面积可达11546。8公顷,较好年景万元有效单产69.29吨/公顷,可生产原盐79万吨。到2000年末,盐田有效面积将达到13880.7公顷,初步测算平均市亩单产可达5.28吨,每年生产原盐109万吨。仅原盐一项计算产值15800万元,可实现利润2180万元、盐税2180万元,一年利税可达4360万元。并可利用晒盐后的老卤年生产氯化钾15570吨,溴素1557吨,氯化镁155.7吨。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三节 水利建设用地


  1990年,青岛市共有水利工程7万多项,总占地面积约为41911公顷。一、水库及拦河蓄水工程13933公顷。其中,水库占地最多,24座大中型水库就占地1万公顷,约60%是耕地;小型水库占地约3933公顷;拦河蓄水工程主要是占用原有河床。二、大口井、平塘占地926公顷,每眼大口井占地1亩左右,每处平塘平均占地3亩,大的5亩,占用地基本全是耕地。三、防洪工程占地10733公顷,基本全是耕地。四、排涝工程占地4193公顷,主要干、支、斗排水沟及田间排水沟,全部占用耕地。五、灌溉工程占地8173公顷,全市万亩以上的灌区有51处,干、支、斗渠占地6666公顷,其余小型灌区及扬水站占地约1333公顷,全部占用耕地。六、水土保持工程占地3953公顷,主要是水土保持林草占用,占地基本是荒地。
  青岛市按水利工程分类规划,2000年新增水利占地约6887公顷,其中水库、引水工程占地1666公顷,平塘、大口井占地920公顷,防洪工程占地566公顷,除涝工程占地451公顷,灌溉工程占地1091公顷,水土保持占地2193公顷。2020年新增水利占地13025公顷,其中水库、引水工程占地5034公顷,平塘、大口井占地987公顷,防洪工程占地3739公顷,除涝工程占地140公顷,灌溉工程占地860公顷,水土保持占地2265公顷。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四节 电业建设用地


  1990年,青岛电业总共用地约151公顷。其中,耕地28.84公顷。具体分布为:黄岛区6.17公顷(其中耕地3.17公顷,占51.4%),崂山区7.67公顷,青岛市区40.17公顷,平度市32.09公顷,莱西县16.33公顷(其中耕地15.87公顷,占97.4%),胶南县14.09公顷(其中耕地9.8公顷,占69.6%),胶州市18.01公顷,即墨市16.47公顷。
  青岛市规划到2000年电业用地增加632.12公顷。其中,耕地24.91公顷,具体分布是:黄岛区3.89公顷;崂山区4.67公顷;青岛市区409.13公顷;平度市15.19公顷;莱西县增加10.92公顷,其中耕地7.87公顷;胶南县增加17.79公顷,其中耕地17.04公顷;胶州市增加2.77公顷;即墨市增加167.04公顷。
  青岛市市区和即墨市用地量增加最大。市区用地增加的主要项目是青岛发电厂变电站的扩建。到“八五”期末,青岛电厂一期工程规划占地288公顷。“九五”期末,青岛电厂二期扩建工程规划占地111.33公顷。到2000年,总计增加占地399.33公顷。即墨市用地增加的主要项目是柴岛核电站,占地149.92公顷。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五节 铁路建设用地


  青岛市辖区内有两条运营干线—胶济线、蓝烟线。胶济线在青岛市辖区内有20个车站,运营里程为139公里。蓝烟线在青岛市辖区内有5个车站,运营里程为71.6公里。规划修建的胶黄线(胶州~黄岛)全长39.57公里,设3个车站。胶济、蓝烟线承担着山东省70%以上的客货运输任务。胶黄线是青岛前湾港的配套工程,主要解决晋煤外运兼办杂货。
  胶济、蓝烟两线在青岛市区占地总数1219.97公顷,其中,生产用地为1133.16公顷,生活用地84.5公顷,其他用地2.13公顷。胶黄线设计用地209.64公顷,其中生产用地197.09公顷,生活用地12.55公顷。
  铁路用地共分3大类,14个地目。“八五”期间青岛市区将征用住宅用地13.33公顷。“九五”期间需征用82公顷,其中生产用地58.67公顷。在生产用地中,沙岭庄客车整备、存车场用地12公顷(填海地),扩建楼山货场用地6.67公顷(耕地),女姑口站新建站舍及到发线、货物线用地3.33公顷(耕地),修建南泉(联营)货场18.67公顷(耕地),扩建蓝村货场14.93公顷(耕地),蓝村胶济、蓝烟线立交疏解线3.07公顷,生活用地在青岛让区内占用耕地23.33公顷。2020年共需征用土地166.67公顷。其中,生产用地100公顷(耕地),生活用地66.67公顷。胶黄线设计用地约209.55公顷。其中,生产用地197公顷,生活用地12.55公顷。拟定“八五”期间增设段场,需征用16.67公顷。“九五”期间增加两个会让站,需征耕地4公顷。2020年需要建复线征地133.33公顷(耕地)。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六节 林业用地


  规划范围 1990年青岛市林业区划,规划区分为:东南沿海低山丘陵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风景林、经济林区。该区包括崂山区、即墨市东部、胶州市南部、胶南县、黄岛区全部。该区地处沿海又是旅游观光重点区,在林种设计上应以防护林为主,同时因地制宜发展风景林、经济林,在树种设置上力求多样化,除选用一些常用造林树种外,还要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选用一些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达到乔、灌、草结合,提高旅游景点绿色覆盖度。
  中、西部平原洼地为农田林网、农林间作、用材林区。该区规划要求1993年完成林网化建设,对现在林网要加强管理,一些达不到林网化标准或树种不适的林网,要逐步加以完善或改造,提高林网防护和经济效益。区域范围内大河沿岸河滩、阶地应建成青岛市木材生产基地。
  北部丘陵为水土保持林、经济林区。
  造林规划 规划全市到1993年全部完成宜林荒地(滩)造林任务;全部完成林网化建设,“八五”末完成间作任务;完成疏林补植、改建。全市有宜林地11375.80公顷,其中荒山(滩)6165。40公顷,疏、残林5255。30公顷,规划完成后,全市林地面积可增加到181237.20公顷,林网覆盖面积增加到20127.60公顷,问作覆盖面积增加到6536.80公顷,村镇树木覆盖面积增加到54613.80公顷,林木覆盖总面积达到262515.30公顷,林木覆盖率由20.6%增加到24.64%,“九五”末林木覆盖面积达到265029.1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25%。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七节 蚕茧业用地


  青岛市蚕茧业用地规划分为“八五”和2000年两期。“八五”蚕茧业用地规划为:到1995年,全市桑园面积保持在5000公顷,蚕茧产量5000吨,成龄桑园单产达到每公顷1500公斤,收入每公顷达到15000元以上;全市建成莱西、即墨、平度三个蚕茧基地。在桑园发展上,坚持适当集中,重点发展的原则,在莱西的望城、李权庄、院上、绕岭、姜山、夏格庄、日庄、韶存庄、马连庄、河头庄等10处乡镇,即墨市的七级、刘家庄、普东、移风、乔家屯、段泊岚、大官庄、大祉庄、长直、牛齐埠等10处乡镇,平度市的的兰、昌里、灰埠、崔家集、王家站、门村、张家坊、李园、三堤、前楼等10处乡镇,胶南县的张家楼、塔山、寨里、泊里、大村、铁橛山、胶河、宝山等8处乡镇集中发展。到2000年全市桑园面积达6000公顷,蚕茧产量达到1万吨,蚕茧总收入到1。2亿元。在桑园发展上,仍集中在上述重点市、重点乡镇发展。
  规划到1995年新上3个年产生丝各210吨(加工1500吨鲜茧)的缫丝厂,建成3~4个中型织绸厂,同时配套印染、服装、复制中国等深加工项目,使青岛市真正成为茧丝绸全面配套,协调发展,具有较高创汇能力的茧丝绸生产基地。到2000年,继续完善茧丝绸的全面配套。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八节 矿业用地


  青岛市矿业用地规划分为原有矿山发展用地和新增矿山山地规划两部分。
  原有矿山发展用地规划 青岛市的大型矿山主要有平度市的青岛电子材料厂石墨矿、旧店金矿、官庄石墨矿,莱西县北墅生建石墨矿、南墅石墨矿,青岛华寿饮料有限公司即墨麦饭石矿,以及崂山区和黄岛区的石料采石场。青岛市的矿山扩建用地[包括五县(市)两区]在1995年增加32.30公顷,2000年增加14.30公顷。
  新增矿山用地规划 90年代前期将不会有大型的矿山上马,预测1995年新增矿山的土地占用将增加63公顷,2000年增加用地11.3公顷。其中包括新增的石料开采用地。1995年规划增加用地95.3公顷,2000年规划增加用地25.6公顷,共计120.9公顷。

TOP

第五篇 土地规划  
第二章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第九节 建材工业用地


  1990年末,青岛市建材行业县以上企业54个,分布在市区(包括崂山区)27个,即墨市1个,胶州市6个,胶南县5个,平度市7个,莱西县8个。在54个企业中,系统内企业42个。
  青岛市建村工业用地规划是:充分发挥青岛市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非金属矿产品,调整产品结构,发展和推广轻质、高强、节能的新材料及多品种高档次的装饰材料,重点发展石墨及深加工产品,石村及石村制品,水泥及水泥制品,平板玻璃及深加工产品,石棉制品及石棉水泥制品等。建立以南墅石墨矿为龙头,崂山、平度为主体的花岗岩开采加工出口基地;在黄岛开发区建设百万吨水泥粉磨站,建立以黄岛开发区为龙头,胶南、胶州为主体的水泥生产出口基地;利用外资在女姑山附近建设年产273万重量箱浮法玻璃生产线。
  到2000年,规划中的26个独立工矿企业,需要增加用地148.7万平方米,其中耕地64.3万平方米,未利用土地43.7万平方米。另外还有部分园地、林地、水域。新增用地分配情况是:崂山区新增用地8.8万平方米,主要用于产品科研基地,增加高标号早强水泥,开发新型建筑材料,扩大花岗石生产;即墨市改造即墨水泥厂,扩大料场,扩大生产规模,需新增用地2万平方米;胶州市拟引进外资生产建筑陶瓷,扩大水泥生产规模,新增用地4.5万平方米主要是填平低洼地;胶南县新增用地1.8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扩大水泥生产规模;平度市土地利用、内涵外延并举,以内涵为主,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全市22个项目有20个项目靠内部挖潜改造旧厂房,充分利用闲置土地。逐步淘汰红砖,以新型高效节能的透辉石为原料生产墙地砖和马赛克。相应建设年产5万吨的透辉岩矿。建设年产1万立方米的花岗石矿山。扩大青岛电子材料厂矿山规模,到2000年末其需增地38.5万平方米。山东南墅石墨矿需增地59.7万平方米,其中,耕地36.8万平方米,非耕地22.9万平方米。主要用于排废4.5万平方米,排尾15.3万平方米,选矿改造10万平方米,新产品开发10万平方米,尾矿库改造11.3万平方米;铺设管道修筑水沟,火车站拓宽增地5.3万平方米;职工生活区扩大3.3万平方米。另外,规划在黄岛开发区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15万平方米,利税8737万元、创汇3800万美元的百万吨水泥粉磨站。拟在女姑山附近投资9000万美元,建设年产273万重量箱、占地20万平方米,年实现利润5252万元、创汇3780万美元的浮法玻璃生产线。
  土地利用规划1990~2000年,全市建材工业逐渐形成以青岛料石总厂、大理石厂和崂山、平度石村工业和平板玻璃工业为轴线,以莱西、平度石墨工业和以黄岛、胶南、胶州水泥工业为两翼的生产、出口基地的总体格局,带动新型材料石棉制品、玻璃钢制品等行业发展,形成比较完整的建材工业体系。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