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1.jpg
欧人监狱

    现用途;筹备改建青岛司法博物馆
    曾用途:青岛市公安局看守所
    所在地:常州路25号
    业主:胶澳帝国法院
    建造期:1900年前
    现状:楼体保存,局部残破塌陷
     
     这间羁押犯人的监狱应是德国当局在青岛建造的司法建筑物中较早完成的一栋。从史料上看,它建成的时间要早于胶州法院和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
     据《德国在胶州地区的技术设施与建设事业发展备忘录》1899年度至1900年度的记载,青岛欧人城区的设施,本年度内有了很大的进展。新的学校已经在动工改造,监狱楼已经完工。天后宫东侧的监狱建设时,已被命名为威廉皇帝岸的今太平路一带尚未进入大规模的开发,德国军事管理当局仅在原清军首领章高元的总兵衙门后建起了一栋临时性的两层德国第一邮政代理处建筑,以便于数百名占领军士兵和最早到来的一批商人们的通信。实质上,这一后来成为欧人区行政边缘区域的青岛山涧河入海口附近,原为华人集中区,围绕总兵衙门已形成小规模的市镇中心,但随着欧人监狱的建成,这一传统格局被改变了。依照1898年9月2日首次在德国国内通过媒介公开的青岛城市规划,这里将以这栋监狱建筑为标志,将新城市的行政、住宅区与更东边的别墅区区分开。而在监狱建成的同时甚或是更早些时候,使用瑞典木材预制的总督早期私邸已在规划的别墅区建成了。
     资料显示,欧人监狱专门羁押被判徒刑或违警受拘禁处罚的欧洲籍人犯,由租界帝国法院管理,时称欧人监狱。监狱建成同年,青岛巡捕局对今湖北路29号原清军海滩营房进行改造,用作巡捕局看守所和临时监狱,羁押华籍人犯,时称华人监狱。随后,在1904年至1905年11月间,当局在华人监狱附近建造了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
     欧人监狱是一座规模不大的两层建筑物,设计时看上去目的明确。建筑砖砌外墙,仅在主体的边角和窗户的顶端赋予简单的装饰,以免得使整个建筑显得过于简陋和沉重。两层楼房之间的外墙上被饰凸起的装饰线条,环绕整栋建筑。建筑的一端建有与主体相连接的圆形塔楼,使建筑的重心向这一方向倾斜,但这一设计看上去好像是为了打破建筑的对称格局而加上去的,显得有些生硬和比例失调。塔楼有规律地交错开有若干小型窗洞,内有47级螺旋楼梯,上覆坡度很大的尖顶,顶盖与塔楼上部中间饰有砖砌装饰。值得提及的是,监狱大楼的设计者也许是为了使建筑与周边的中式天后宫及总兵衙门相协调,少见地在屋顶的飞檐上引入了上翘式闽南民居形式,使大楼平添了一丝温暖的情趣。这种试图与东方文化主动交融的努力,随后就在德国设计师建造的大量城市建筑中消失了,究其原因,一是设计师数量的增加和建筑工程的繁多使设计者无暇寻找这种联系;再者就是随着统治的稳定,使德意志精神难以阻挡的成为建筑文化的主流。
     从现存的照片资料上可以看出,当时的欧人监狱还没有围以高墙,仅建有低矮的护栏。看上去象一栋德国乡间的大磨房。然而,这间磨坊里存的却不是谷物,而是些对帝国法律充满了不敬的旅者。依照《南京条约》的规定,外国人不受中国法律制约,中国法庭不受理对外国人的诉讼。至1917年,德国公民一直享受这种殖民特权。
     监狱建成前,天后宫和总兵衙门是海湾东部最为触目的两个建筑群,但监狱楼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稳定的布局。与楼体相连的塔楼的尖顶锐利地刺向天空,迅速使其成为城区东部的新标志。
     在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建设的同时,1904年,李村华人监狱建成启用,被判拘留3个月以上的华籍刑事犯在此执行,原巡捕局看守所遂成为专门羁押违警人和未决刑事犯的场所。1907年,巡捕局看守所在原址建成启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这间欧人监狱也不断扩建,并不仅限于羁押欧洲籍人犯。日占青岛后,当局又在原基础上增建了东楼监室4栋,新建筑保持了原有的建筑风格,给人以森严、封闭的感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