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51年7月23日,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成立。山东省民主青联驻青岛办事处代表、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委员谭西三任主任,张贻侠、陆光庭、胡振华、薛艺农任副主任。   1952年6月,市民主青联筹委会在各区设办事处,设组织、宣传、秘书3个组。1953年5月31日,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正式成立,鲁光任主任。是年11月,市民主青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962年6月,在市民主青联第三次代表会议上,决定市民主青联改为市青年联合会,代表大会制改为委员会制。1967年,青联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工作。
  1980年市青联恢复活动,同年5月,召开市青联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第一届代表大会


  1953年11月29日召开,529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听取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长李芸生作的《发动全市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的学习和宣传的情况报告》,通过《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章程》。鲁光当选为该届主席,薛艺农、陆光庭、陆其康、管玉魁当选为副主席。



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第二届代表大会


  1957年2月13日召开,418名代表出席大会。大会审议市民主青联首届委员会工作报告,通过《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章程》。鲁光当选为主席,刘百川、李功九、陆光庭、金宝兴、管玉魁、薛艺农当选为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第三届代表会议


  1962年6月28日召开,468名代表出席会议。会上,听取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王卓青的报告,传达全国青联第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精神,讨论审议民主青联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讨论修改《青岛市青年联合会章程》。并决定青岛市民主青年联合会改为青岛市青年联合会。丛林当选为主席,陆光庭、金宝兴、马绪涛、王世臣、朱琼当选为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四届一次会议


  1980年5月7日召开,150名代表参加会议。青岛市青联因“文化大革命”中断了13年的工作又重新得到恢复。市委副书记、市革委会副主任刘维理、武杰,市委常委、团市委书记刘福英,市政协副主席马绪涛,省青联副主席栾培琴,秘书长杜忠臣等参加会议。会议通过《团结全市青年为实现祖国“四化”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张先平当选为主席,刘光享、金翔龙、李明、余宙文、张积金、武莲芝、胡有谷、牟武金(后补)为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五届一次会议


  1985年5月3~5日召开,161名青年代表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孙炳岳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会讨论通过《青岛市青年联合会章程》。会议通过《团结全市各族各界青年,为统一祖国,实现四化,振兴青岛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高喜良当选为主席,夏国洪、刘举平、赵雪芳、于绍泉当选为副主席。1986年8月,在市青联五届二次全委会上,增补亢清泉为青联主席,张泽忠、余洁为副主席。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六届一次会议


  1989年12月27~29日召开,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在茂代表市委、市Gov讲话,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俞正声作形势报告。市青联主席亢清泉代表五届常委会向大会作题为《高举爱国主义和初级阶段旗帜,团结全市各族各界青年,为夺取青岛市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贡献力量》的工作报告。会议选举产生25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亢清泉当选主席,张泽忠、余洁、赵克志、史忠健、李扬、李乃胜、于绍泉、陈天浩当选为副主席。该届青联由16个界别的180名委员组成。
  1990年12月18日,市青联召开六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同意亢清泉、张泽忠因工作变动分别辞去主席、副主席职务的申请,一致通过由徐学武、卞建平分别担任市青联六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职务。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主要工作


  1951年8月,市民主青年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发动各教会学校学生协助Gov取缔反革命组织“圣母军”,通过在各校学生中广泛的宣传教育,揭露“圣母军”的罪恶事实,使“圣母军”迅速瓦解。  1952年2月,市民主青联筹委会联合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市学联发表抗议书,抗议美帝国主义在中国、朝鲜境内进行细菌战,号召青年积极投身抗美援朝。
  1953年2月,市民主青联筹委会举办市区青年宣传婚姻法培训班,培训学员1 200人,配合Gov宣传贯彻婚姻法。
  1954年,市青联动员青年积极参加私营工商业初级阶段改造,推举出300名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调动了工商界青年在公私合营及合营后的工作积极性。
  1955年5月4日,在青岛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建团5周年之际,市青联举行大型庆祝联欢会,促进各界各族青年的交流与联系,增强“爱国、爱党、爱团”的信念。
  1956年2月2日,市民主青联与团市委召开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市委副书记孙汉卿到会作报告。青联主席丛林在会上表扬了全市工商业青年在公私合营及合营以后的积极作用。会上,选出出席全国工商界青年积极分子大会的代表。6月25日,市青联为进一步动员和促进工商界青年在初级阶段改造事业中的积极作用,发出《关于建立工商界青年“光荣簿”的决定》,以表彰工商界青年在自我改造、生产经营、社会活动中的优异成绩。
  1957年5月30日,市民主青联召开全市科学技术人员座谈会,发动青年科技人员交流推广科学技术,向科学大踏步进军。6月28日,市民主青联举行5 000余名青年参加的反击右派分子大会,动员参加党的整风运动和反击右派斗争。
  1964年3月至1966年,市青联响应党中央号召,广泛发动各界各族青年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学雷锋积极分子大量涌现。
  1980年,市青联接待全国青联首届夏令营。全国青联主席、团中央书记处书记李瑞环等与青年联欢座谈。
  1985年,市青联委员、团市委组织部部长刘玉钦、市歌舞团独唱演员于民刚随全国8省市青联组成的慰问团赴云南前线慰问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将士。
  1986年5月3日,市青联与市文联、青岛日报社举办的青岛市首届青年文学艺术大赛揭晓。大赛历时两个月,收到各种作品2 500多件,直接参赛者1 300人,其中218项作品获奖。大赛之后举办美术、书法、摄影参赛作品展览,并挑选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近300幅于10月18~28日在济南展览,受到省市领导,国内外专家和省市各界青年的高度评价。
  1987年“五四”前夜,青年文协举办“青春音乐诗会”,诗人纪宇应邀出席。市青年美协举办苏海青雕塑露天展。青年美协副会长苏海青以“黄河之源”为主题创作的近20件石雕、木雕、泥塑参加展出。青年摄影家协会与青岛警备区长城彩色摄影服务部、市群众艺术馆联合举办首届“长城杯”青年摄影艺术比赛,优秀作品在栈桥回澜阁展出。青年美协举办“自然与艺术”展览,共展出油画、水彩画、雕塑作品73件,各种珍贵花卉100多盆。
  1988年2月,市青联与团市委、市文化局等7单位联合举办青岛市青年文化艺术大赛,包括“地毯杯”青年美术大赛,有2人获一等奖。“长城杯”青年摄影比赛,以“青岛美”为主题,有5幅获最佳作品奖。市青年歌手大奖赛,近千名专业与业余歌手参赛,两名女歌手分获民族组和通俗组一等奖。另外还举办了青年硬笔书法、围棋、桥牌、大学生交谊舞、影评征文、英语演讲等项大赛。9月24日,市青联举行“赏明月、话改革”仲秋联谊晚会。
  1989年9月13日,市青联举行“为‘七五’建设出成果做贡献”竞赛活动经验交流会和“颂祖国、庆佳节、赏明月”篝火晚会,70多名市青联委员参加,有6名委员作典型发言。
  市青联按照全国青联的部署,1986~1990年在全体青联委员和各会员团体中开展“为‘七五’计划出成果做贡献”及“我为岛城增光彩”竞赛活动。1990年12月表彰了7个先进集体,62名先进个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外事活动


  外事活动 1951年11月6日,市民主青联筹委会邀请苏联、朝鲜等国侨民青年代表200余人,与市各界青年举行庆祝苏联十月革命34周年联欢晚会,并于17日举行青岛青年学生纪念世界青年日、国际学生周大会,全市青年、学生及苏联、朝鲜等国际青年友人600余人出席大会。1952年庆祝国庆联欢大会,市民主青联筹委会组织社会各界青年,包括少数民族、华侨(旅苏、旅朝)青年共18 000人参加大联欢。1957年7月,捷克青年汉学家一行5人来青游览。同时,苏联、越南等8个国家部分留学生来青游览参观,并与海军、华侨学生、各界青年举行联欢和篮球赛等活动。10月,市民主青联先后接待以穗坂正人为团长的日本青年团协议会代表团和以吴波阵为首的缅甸青年代表团。1959年3月7~10日,蒙古青年团代表一行10人在蒙古革命青年团中央常委、团乌兰巴托市委第一书记爱尔顿朝克图率领下,由团中央统战部副部长王传斌陪同来青。1965年7月,越南南方民主解放阵线病员11人来青疗养。1980年6月18日,日本青年代表团一行6人来青参观游览;是年9月17日,日本日中友好九州青年之船首次访华团应青岛市人民Gov邀请来青访问,团市委、市青联领导陪同该团游览崂山,并参观部分工厂、学校、科研单位、生产大队等。19日晚,访华团举行答谢宴会,市长李秉政及市100名青年应邀出席。1982年6月7日,日本青年会议所青年之船访华团一行547人由大连乘“新樱丸”客轮抵青,并同青岛青年一起在中山公园栽植友谊雪松树;6月15日,日本东亚9 006团抵青参观访问;1983年4月7日,市青联接待西德基督教民主大学生联合会访华团,并陪同参观基督教学堂、天主教堂,游览了市容;5月3日,日本青年研修会友好访华团一行7人,在日本外务省顾问、该协会副会长兼理事长法眼晋作率领下,由全国青联副主席克尤木·巴吾东陪同抵青访问;7月28日,由吉布提财政部税收局科长阿罕迈德·吉雷瓦贝里率领的吉布提青年代表团一行3人抵青岛访问;8月9~21日,市青联接待了联邦德国青年联盟巴伐利亚分会代表团一行31人,并陪同游览市容、参观汽水厂、啤酒厂等。8月21日至9月1日,青岛市青少年友好交流团赴日本下关市访问,共14人,团长为市青少年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玉成,副团长为团市委书记刘光享,乘日本“理想之国”号赴下关市。与日方举行青年联欢座谈会、大中学生座谈会。与此同时,日本下关市青年代表团抵青岛访问,团长为失崎八郎;是年9月2日,多哥青年农民工作者考察团一行3人来青考察;1984年11月12~29日,团市委副书记王永章参加中国青年代表团赴日本访问;1985年7月,应团中央邀请,尼日利亚青年工作者考察团一行6人,由团中央、团省委有关人员陪同来青访问参观;1986年5月10日,马里全国青年联盟代表团一行4人来青访问;7月14日,全国青联与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农村青年参与社会发展训练班抵青参观访问。
  1987年1~11月,市青联接待9个日本访华团,946人。1988年9月15~17日苏联大学学联代表团一行7人来青访问。1989年2月15~25日,青岛市青年工作考察团一行5人,应邀对日本下关市访问;1990年3月22日,“苏联青年之船”旅游团一行371人来青访问,在青活动两天。8月4日,日本下关市青年研修团一行11人,乘日本“理想之国”号游船抵达青岛市访问。11月5~10日,非洲布基纳法索全国少儿辅导员代表团一行2人来青访问。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二章 青岛市青年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所属协会


  青岛市青年摄影家协会 1983年9月成立,宗旨是宣传两个文明建设,活跃青年文化生活,促进摄影事业发展,提高青年摄影艺术水平。有会员50人,会长任锡海。
  青岛市青年美术家协会 1985年成立,宗旨是团结美术工作者,促进和活跃青岛市青年美术活动,为青岛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有会员75人,会长赵德伟。
  青岛市青年书法家协会 1985年3月成立,宗旨是团结广大青年继承、发扬传统书法、篆刻艺术,为初级阶段精神文明服务。有会员90人,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在茂任名誉会长,贺中祥任会长。
  青岛市青年文学家协会 1985年12月成立,宗旨是坚持党的“双百”方针,繁荣文学事业,活跃青年文化生活,培养文学新人,团结文学爱好者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有会员90人,会长李明。
  青岛市青年医务工作者协会 1986年7月成立,宗旨是团结和组织全市医务青年,提高医学科学水平和普及医学知识,为两个文明建设做贡献。有会员66人,市立医院院长王训颍任名誉会长,李扬任会长。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1949年6月5日,华东学联驻青办事处正式成立。谭明甲任华东学联驻青办主任。1949年6月17日,市学联筹备委员会成立,由省青联华东学联驻青办事处、山东大学、青岛一中等10个单位的代表组成市学联筹委会,谭明甲任筹委会主任。1949年11月26日,青岛市首届学生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1955年,全国学生第十六届代表会议修改学联章程,各高等学校学生会直接受全国学联领导。团中央提出“除部分大城市仍保留学联组织外,其他省、自治区等均可撤销学联机构”,市学联随即撤销。
  1965年8月3日,团市委申请恢复市学联。1966年1月9日,召开全市89所大、中学校学生会主席联席会。推选出29个委员单位的代表,组成青岛市学生联合会。同年2月1日,市学联召开四届一次委员扩大会议,选举产生市学联第四届委员会。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联工作停顿。
  1985年5月4日,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五届委员会主席团单位。主席单位: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副主席单位:山东海洋学院、青岛化工学院、青岛轻工业学校、青岛师范学校、青岛第二中学、青岛第一职业中学;委员单位32个。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青岛市首届学生代表大会


  1949年11月26日召开,全市24个中等以上学校的学生代表145人出席会议,代表全市14 000名学生。会议总结解放后5个月的学运工作,学生代表介绍了学运经验。大会通过《青岛市学联组织章程》、《青岛市学生运动当前任务》,指出当前主要任务是:团结广大同学,为建设新青岛而努力。大会选举产生青岛市学生联合会。刘卓被选为市学联主席。


青岛市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


  1950年10月底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335人,代表15 000余名学生。大会总结11个月以来的工作成绩,上届学联主席刘卓介绍交流工作及学习经验。大会选举产生学联执委会,张贻侠被选为市学联主席。



青岛市第三届学生代表大会


  1953年2月22日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409人,列席代表71人。大会通过《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章程》、《青岛市学生联合会执行委员会选举法》,任世英为市学联主席,副主席6人。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1966年1月9日,根据全国十八届学生代表会决定和团省委的指示,市学联召开89所大、中学校学生会主席联席会,推选出29个委员单位的代表组成的学联第四届委员会。2月1~5日,召开四届一次委员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有269名。会上选举产生市学联第四届委员会,李效良当选为主席,副主席7人。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


  1985年5月4日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90名,列席代表50名。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炳岳主持大会并讲话。团市委书记刘光享致祝词。会议审议和通过市学联第四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通过《青岛市学生联合会章程》(草案)。选举产生青岛市学联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会由32个单位组成。李航当选为主席,副主席6人。
  1987年10月,市学联五届三次会议改选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王剑为市学联主席。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政治活动


   1949年11月26日,青岛市首届学生代表大会期间,在山东大学图书馆举办青岛学生运动史料展览,展示青岛学生在中国Our Party领导下进行抗日救国、反美蒋斗争的史料。
  1949年12月16日,组织教员学生代表2 000余人,在万国公墓举行纪念青岛反甄审运动和费筱芝牺牲4周年纪念会。市军管会、文教部、教育局、团工委、市青联、市学联等单位的代表到会讲话。团工委还举办反甄审运动及费筱芝牺牲史料展览会。
  1950年7月23日,市各教会学校反美爱国运动代表会议发出《宣言》,抗议美帝国主义利用精神鸦片对中国青年学生进行毒害的罪行。12月,市学联召开反美爱国运动大会,学生代表310人参加会议。会上,代表们痛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表的侮辱中国人民的滥言,控诉美帝的文化侵略,澄清学生中的亲美、学美、恐美思想,树立中国青年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并在学校中掀起抗美援朝的高潮。团市委召开“动员大中学校学生参加解放军军事干部学校”会议,市内各大中学校、工厂设军干校报名处,青年、学生争相报名。12月底,全市21所学校的报名人数达4 382人。有505名学生和126名青年职工被批准参加军干校。1951年1月,又进行了第二批招生。到2月份,全市共有1 155人参加军干校。
  1952年1月,市学联组织“三反”运动学生宣传队,市学联设立指挥部,领导全市宣传活动,该队由山东大学和全市各中学的学生组成,共有12个大队,4 000人参加。
  1985年12月4日,团市委、市学联召开青岛市纪念“一二·九”运动50周年报告会,全市8所高等院校和部分中专、中技、中学的学生1 000多人参加大会,当年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南路总指挥、时任民革市委主任王桂浑作报告。
  1988年5月1日,团市委、市学联开展“社会实践一日”活动,有2 000名大、中专学生在栈桥一带,通过咨询、便民服务,向社会展示他们在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中取得的成果。
  1989年暑假,各大中专院校团组织根据团市委、市学联的部署,针对大中学生思想状况,开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民主法制、爱国主义、初级阶段、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和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政治教育。
  1990年5月3日,市党政领导邀请大学生代表座谈。出席座谈会的有市委书记郭松年、副书记刘镇、市长俞正声,学生代表23名,座谈会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题。
  1990年7月12日,中共青岛市委、市Gov办公厅,转发团市委等单位《关于组织青岛市大学生参加省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意见》,组织青年学生参加山东省“国情省情考察营”、“重点工程劳动营”和“科技兴鲁建设营”。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文体活动


  1951年1月27日,团市委、市学联举办大中学校春节文娱晚会,参加的13个学校共演出26个节目,选出《夫妻观灯》、《诺多尔江边》、《好姐妹》等参加省青年业余文艺会演。
  1951年,团市委、市学联利用暑假组织各校中学生开展夏令乐园活动。全市集中成立3处乐园,分设在一中、礼贤、文德3校。学生们通过读报、听报告和各种文体活动,提高爱国主义思想,加深学校之间、同学之间的联系和友谊,约13个中学的1 800名同学参加活动。
  1960年2月,市学联举办大中学生文艺会演。参加会演的有市内、郊区的大专院校、中等学校49所,共演出102个节目,其中学生创作的节目63个。2月14日,举行授奖大会,33个优秀节目获奖。  1987年“五四”青年节期间,举办“青岛市首届大学生艺术节”,市学联组建的“大学生艺术团”和13所高校1万多名大学生参加,历时10天。艺术节包括革命历史歌曲大联唱、征文比赛、校园歌曲创作精英赛及器乐、武术、书法、摄影、时装、健美等活动。
  1989年4~6月,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团市委、市学联及各高校共同举办“青岛市大学生校园文化博览会”。共举办跨院校竞赛项目8项,各院校开展的文化、体育、文艺活动130多项,参加活动的大学生近10万人次。?7月10日,?团市委、市学联表彰了6个优秀承办单位,13个先进组织单位和13名优秀组织者。
  1986年6月28日,成立青岛市大学生艺术团,省长李昌安发来贺电。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三章 青岛市学生联合会
第三节 会务活动

其他活动


  1957年3月24日,全国学联主席胡启立向山东大学和青岛医学院学生会的干部传达全国学联第十六届二次全会精神,提出学生会的主要任务和青年学生的努力方向。
  1959年1月,市学联勤工俭学产品元旦献礼馆开放,共分4个展室,向社会展示全市学校勤工俭学所取得的成绩。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市级机构


  1959年5月10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队部委员会成立,这是中国少先队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少先队市一级的领导机构,是中国少先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简称“少工委”)的前身。1961年根据团省委电话指示,少先队青岛市队部停止活动。
  1965年团省委根据团中央九届二中全会决议精神,决定区、乡及市各级队部要改选。1966年1月,团市委提出改选建设市少先队队部。
  1966年1月18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队部第二届委员会产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组织由红小兵组织替代。
  1978年6月6日,按照共青团十大的要求,经市委同意,青岛市红小兵组织改称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先队组织恢复活动。
  1985年10月24日,召开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1989年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二届委员会。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基层组织


  1953年8月,队龄儿童80 498名,大队267个,中队1 119个,小队3 320个,队员34 210名,辅导员1 236名。
  1955年1月统计,普通中学18所,其中队员6 886名,大队辅导员18名,中队辅导员266名。市区小学78所,共有学生71 649名,队龄儿童54 309名,队员20 879名,大队辅导员78名,中队辅导员669名。崂山郊区共有小学89所,学生30 844名,队龄儿童24 604名,队员12 669名,大队辅导员90名,中队辅导员418名。另外全市还有31所文化补习学校,共有学生7 708名,队龄儿童4 903名,队员?3 463?名。
  1965年12月底统计,全市建队772个,市区225个,农村547个。市区队员213 543名,农村队员84 683名。总辅导员225名,市区209名,农村16名。中队辅导员4 861名,市区2 972名,农村1 889名。  1990年12月底统计,全市建少先队3 108个,城市170个,农村2 938个。少先队员总数668 371名,市区10万名,农村568 371名,大队辅导员2 661名,中队辅导员18 565名,校外辅导员6 783名。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少先队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1959年5月10日在团市委礼堂召开,全市中、小学校的426名少先队员代表30万少年儿童参加会议。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王卓青、副市长孙刚以及驻青陆、海军部队领导机关,市教育局、团市委、总工会、妇联等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王卓青代表中共青岛市委讲话,团市委书记刘泽民向大会作《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共产主义的优秀接班人》的报告。
  会议选举出少先队青岛市队部委员会。队长杨淑兰,副队长3人,委员17人。表彰和奖励少先队组织中涌现出来的26个优秀集体。通过致西藏小朋友的一封信。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少先队青岛市队部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扩大会议


  1966年1月18日在市少年宫红领巾剧场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市队部委员及县区队部委员会正、副大队长,市区各中、小学少先队大队委员会的正、副大 队长等近200人。团市委副书记徐鸿顺在会上讲话。会上改选了少先队青岛市队部,选举产生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队部第二届委员会。队长谢丽萍(青岛二十中学),副队长3人,常委7人,委员17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四章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工作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1985年10月24~26日在黄海饭店举行,这是“文化大革命”后,少先队组织的第一次代表会议。由团市委、市教育局联合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400名,代表全市83万少年儿童,74万少先队员和2.7万名辅导员。
  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炳岳到会讲话,共青团青岛市委副书记张泽忠作《面向21世纪,培养创造型的新人才》的工作报告。
  会议酝酿讨论并通过团市委、市教育局协商提交大会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青岛市第一届工作委员会组成方案。张泽忠任主任,副主任3人,委员23人。会议还通过《关于表彰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少先队中、小队,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的决定》,表彰市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01名,优秀少先队中、小队100个,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17个。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