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青工青农
在青年工人、农民及社会青年中,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突出对青年的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纪律、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是共青团的重要任务。
1949年,市团工委围绕改造新青岛、建设新青岛,加强对青年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树立国家主人翁的劳动态度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各工厂、企业的团组织普遍发动义务劳动。四方机厂和铁路分局的团组织为迎接十月革命节,发动全厂青年工人和老师傅利用业余时间抢修“中苏友好号”和“新青岛号”机车;青岛汽车修理厂团员青年义务抢修“胜利号”客车;中纺八厂梳棉车间青年义务修好5台梳棉机等。其中,四方机厂10余名青工受全市工人的委托,护送“中苏友好号”机车进京向苏联十月革命节献礼。行前,全厂召开送车进京献礼大会。新团员在车前举行入团宣誓,省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为机车剪彩,市军管会主任向明到会讲话,山东大学教授华岗作《工人阶级与国际主义》的报告。机车驶至永定门车站,受到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苏联驻华大使馆一等参赞史白夫、全总副主席朱学范、全国中苏友好协会总干事肖三、钱俊瑞等人的迎接。
1950~1952年,团市委发动青年工人积极参加红5月生产竞赛、爱国生产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涌现出许多青年模范人物和模范小组,其中郝建秀被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和鼓励。团市委召开专门会议推广郝建秀工作法。仅1951年,全市团员青年就推广创造17种新工作法,增产节约300亿元(旧人民币)。此外,工厂和农村的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爱国卫生运动,扫除四害,讲卫生,更新环境。1952年5~7月期间,青年在卫生突击活动中,挖通和修理排水沟87条,清除万余吨垃圾,修缮了173个公共厕所。在帝国主义的细菌战中,广大青年积极参加防疫,涌现出百余名青年卫生模范。其中,茌平路青年团员叶彩仙被评为全国丙等卫生模范。
1954年1月上旬,团市委号召工厂企业的团员青年学习王崇伦的革新精神,在青年中反响很大。据第一季度的12个工厂统计:青年工人提合理化建议532件,因技术革新受到嘉奖的团员青年91人。4月25日,团市委、市交通公司举行“青年服务线”命名仪式,表彰交通公司6路汽车线团员青年优质社会服务。9月25日,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生产革新者会议,表扬团员青年在技术革新运动中取得的成绩,要求他们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发扬勇于革新精神,继续积极参加技术革新运动。11月15日,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青岛木器厂青年工人徐呈龙“青年技术革新者”奖状,团市委号召全市青年学习他勇于革新的精神。
1955年1月,团市委与有关单位组成农村冬学工作检查组,召开郊区各区扫盲校长、团委书记联席会议,听取各区各校进展情况汇报,走访各个青年学点。通过座谈会、课堂听课和个别交谈等方式进行检查,推动了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学习。3月15日,团市委为帮助青年农民掀起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潮,召开专门会议,号召全市团员青年参加“赠送农村青年一本书”运动,各工厂、企业、机关、学校的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捐书,积极支持。是年5月,团市委召开全市工厂企业团的专职干部会议,要求各基层团组织进一步明确当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意义,把反浪费运动深入开展起来。在反浪费运动中,全市共建青年监督总岗4个,青年节约队134个,青年监督岗350个,为国家回收铁、钢、棉、煤350余吨,提合理化建议4 166件。当年市郊有98%的团员青年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各级社队干部中38.2%是团员青年,1 925名团员青年组成青年生产队74个,15 871人参加了694个青年生产突击队,仅一冬就打机井189眼,积肥2 000余吨,修路123条,长约234里,架电线杆2 246根,植树883 900棵。
1956年初,团市委在青壮年农民中开展赴黑龙江垦荒建设、开发北大荒宣传活动。3月1日统计,有1 122名青壮年农民响应党和Gov的号召报名,市Gov批准104人赴黑龙江集贤县,建立青年集体农庄——“青即第一庄”。是年,团市委鼓励青年农民饲养生猪。有45 000名青年农民担任饲养员、配种员和兽医员,共建青年饲养场815个,养猪5.6万余头,有10个单位和33名个人获养猪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称号。是年1月19日,团市委召开“争取提前超额完成五年计划,加速完成初级阶段改造”誓师大会。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广文到会讲话,要求各界青年积极投入这项伟大事业,做出优异成绩。青年代表在大会上踊跃发言并递交决心书、倡议书。2月27日,团市委召开青年职工提前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誓师大会。会上,动员各个担负农具生产任务的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工厂和手工业合作社立即开展一个全面突击运动,展开青年突击队之间的竞赛,争当“青年生产突击手”和“优秀青年突击组”。会上还成立青年团监督总岗,中共青岛市委工业部副部长郭锐任总指挥,团市委副书记丛林、重工业局副局长丁如任副总指挥。广大团员青年将这一号召付诸于行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仅公私合营企业就组织了356支青年突击队,有6 200多名青年工人参加。据其中8个青年突击队的统计,半年收集废金属8.2余吨,机器零件139件。2月25日,团市委授予国棉七厂青年工人侯秀美为“市青年突击手”称号。侯秀美40个月未出坏筒子,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她是团市委表彰的第一个青年突击手。3月25日,团市委召开青岛市知识青年向科学进军誓师大会。向全市团员青年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总动员。会上,通过了给老科学家的一封信和全市知识青年向科学进军的保证书。
1957年3月13日,团中央发布关于奖励1956年在增产节约钢材、水泥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的青年的决定。青岛纺织机械厂铸工车间浇铸班青年节约队和青岛港务局助理技术员祝德明受到奖励。 1958年1月29日,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反浪费活动积极分子大会,提出“高举反浪费火把,烧掉一切浪费,促进生产跃进”的口号。之后,发出《关于发动团员积极参加反对浪费反对保守运动的意见》,3月中旬,团市委召开增产节约竞赛大会,向全市5 000余名青年职工提出奋战一年,增产节约出一座价值8 000万元,年产16万吨化肥厂的目标。8月29日,团市委遵照中共青岛市委关于“高举红旗,苦干30天,以钢为纲,争取全面翻一番,向国庆献礼”的号召,召开基层团委书记会议进行动员,并从机关各部门抽调团干部,由书记带队分赴台东、四方、沧口3个钢铁生产重点区开现场会,抓重点,抓经验,鼓励团员、青年在建炉和大炼钢铁活动中充分发挥突击队作用。10月30日,团市委召开钢铁行业青年积极分子大会,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王卓青到会讲话,会上,团市委表彰了33个先进单位和71名先进个人,并代表团中央授予青岛木器厂青年工人徐呈龙“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称号。11月初统计,1958年青岛市的团员青年出席第一次全国青年初级阶段建设先进集体、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7名;出席全国机械工会先进代表会议代表1名;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27名;出席全国交通先进代表会议代表4名;技术革新中,受团山东省委奖励者9名,出席省第二次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代表18名;市级标兵5名;被团市委评为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的有10 213名。 1959年3月18日,团市委作出《关于开展青年红旗突击手和青年红旗突击队活动的决定》,要求全市青年职工在以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六比”红旗竞赛中发挥突击队和先锋队作用。4月,团市委组织全国来青青年工人先进经验报告会,青岛市各行业、工种的青年工人与全国先进青工进行座谈、学习、交流经验等活动。9月12日,团市委召开表彰先进青工和先进集体大会,授予王吉山、殷瑞雅、娄锡庄3人以“青岛市青年红旗突击手”称号,授予青岛市自行车厂炼钢第一工段半吨转炉组、青岛铸造机械厂第三车间车工五组、青岛铸造机械厂第三车间三兄弟车床分别为“青岛市红旗转炉”、“青岛市红旗小组”和“青岛市青年红旗车床”称号。11月4日,团市委召开青岛市青工提前和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现场会,团市委书记刘泽民在会上向全市青年职工提出“全市青年总动员。千方百计破关键,苦干巧干20天,提前一个月跨进1960年”的口号。12月18日,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职工向1960年进军誓师大会。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周化南作《浩浩荡荡,锐不可挡地向1960年展开大进军》的报告,团市委书记刘泽民作《力争今年更大超率,誓夺明年开门红》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全市团员青年向1960年进军的决心书,奖励表彰了在高速度跨进1960年运动中做出突出成绩的27个先进集体和21名先进个人。12月30日,以共青团员和青年为主负责施工的青岛第二水泥厂主体扩建工程举行竣工大会。团省委青工部副部长张祥礼、团市委书记刘泽民等参加大会。团市委授予工程建设者“高速先锋”的红旗,此项工程是580多名建设者苦干13个昼夜完成的。
1959年5月12日,团市委召开青岛市农村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发出《共青团青岛市委关于发动全市农村青年学习张以明的革命精神的通知》,授予一年做了657个劳动日的即墨县城阳人民公社小寨子大队第四生产队第三小队长共青团员张以明奖状,并号召全市农村青年向他学习。团市委代表团中央授予崂山郊区青年造林积极分子王赞奎以“绿化先锋”的奖章。年底,团市委奖励了10个养猪先进集体和33名积极分子,发出给全市养猪行业青年的一封信,鼓励养好猪,为社会多做贡献。
1960年1月13日,团市委命名98名青年以“开门红突击手”称号,授予69个青年集体以“开门红先进集体”称号,要求全市青年职工响应市委号召,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大搞共产主义协作,保证第一季度生产“开门红”。1月19日,团市委召开青年职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活动积极分子大会。市委书记处书记周化南在大会上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深入持久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报告,团省委副书记李范,团市委书记刘泽民、副书记丛林也在会上讲话。会上作出《团市委关于在全市青年职工中开展学习和赶上徐呈龙、马学顺、自行车厂青年红旗炉和青岛模型厂青年技术革新小组运动的决定》。并代表团中央授予在高速度跨进1960年运动中获得显著成绩的4个青年先进集体和5名先进个人奖状。5月4日,团市委召开全市青年职工“大战红五月”誓师大会。会上,团市委授予458名个人和153个先进集体“首季胜百日红旗手、红旗集体”奖章和奖状。
1964年2月4日,团市委、市总工会发出《关于在全市职工和广大青年中开展学习四方机厂电镀室小组的联合通知》,要求全市职工和广大青年,广泛展开比、学、赶、帮竞赛,争当“五好”班组和“五好”职工。
1965年4月,团市委在全市青年职工中开展“一红四能手”活动,组织青年在生产中争当思想红和优质高产、技术革新、勤俭节约、服务生产的能手。5月3日,团市委召开“一红四能手”命名大会,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道义和团市委副书记丛林在会上讲话。会上,奖励和表扬了一批先进青年和先进青年集体,命名了一个“四好”团总支部和4个“四好”团支部。
1975年团市委筹备小组建立后,在青年职工中广泛开展增产节约、技术练兵、文明生产、义务劳动活动。是年4月,团市委以学习班形式,组织全市200多个单位的530名青年突击队员,在港务局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学习、生产突击活动,支援港口装卸工作。5月5日统计:全市工业、交通、基本建设等行业,先后成立2 327个由团员青年组成的青年突击队,2.8万名青年参加,在抓革命促生产活动中发挥了突击作用。
1977年4月底,团市委召开现场会总结表彰青年工人开展“增产节约、技术练兵”活动的成果,举办了展览。公交公司6路汽车青年服务线的青工做技术练兵示范表演。
1979年3月,团市委授予徐孟田等68人“青岛市新长征青年突击手”称号。夏季,团市委在中山路62个单位的团员青年中开展“中山路优质服务一条街”活动,组织青年职工文明经商,提高服务质量。团市委表彰了在活动中成绩显著的市场三路蔬菜店、长青果品店、6路汽车青年服务线等20多个单位。
1982年,团市委在工交、基建、财贸系统青工中开展争当优秀学徒工、优秀师傅竞赛活动。年底,有760名青工、188名师傅被评为市级优秀学徒工和优秀师傅。6月2日,团市委表彰在“青年小发明”活动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全市有7名青工的小发明革新项目在1982年全国日用品青年小发明竞赛中获纪念奖,有2个单位、16名青工获山东省小发明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奖,43名青工获得青岛市小发明竞赛一、二、三等奖。
1983年5月3日,团市委命名公交公司电车二队868号车组为“共青团号”车组。1986年4月28日,团市委命名青岛第八棉纺织厂创国优青年生产线为“共青团号”,授予公交公司电车5队958号车组为“青年先锋号”。9月29日,团市委命名青岛市公安局交通处抚顺路交通岗为“共青团岗”,青岛市公交公司6路车队0201号车组为“青年先锋号”车组。团市委与市商业局联合决定,命名青岛国货公司为“青年优质服务示范商店”。1987年1月18日,团中央授予青岛国货公司“全国城市文明经营示范单位”牌匾。
1982~1987年,团市委与市劳动局联合组织5届青工技术比武。1982年首届比武,6万多名青工参加技术练兵,选拔出2 401名青工参加市级比武,415名青工获“技术能手”称号,121名学徒工提前出徒,58名青工晋级。1983年16000多名青工参加了层层比武,参加市级比武的3 339名,250名青工晋级,10个企业获先进单位。1984年1 220名青工晋级,近万名青工参加200个工种的操作比赛。1985年全市15万青工参加选拔赛,7 000多名选手参加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424名青工晋级,536名青工受到一次性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1987年20万青工参加选拔,5 300名青工参赛,480名青工获晋升一级工资的奖励。1987年7月,团中央向全国推广青岛青工比武经验,转发了《关于青岛团市委开展青工技术比武活动的调查报告》。
团市委自1983年连续开展6届青工“五小”(小发明、小改革、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智慧杯活动,第一届有1 200个项目获奖,20人授予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第二届有495个项目获奖。第三届有495个项目获奖。1987年,全市取得“五小”成果5万多项,达到省以上水平的115项,创经济效益2 700万元,团市委被团中央命名为“五小”竞赛先进集体。第五届有130个项目,36个优秀组织者和10个先进单位受到表彰。1990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计委、国家科委、中国科协表彰了第三届全国青工“五小”智慧杯竞赛优秀成果和先进集体,青岛市获“先进城市”称号,铁道部四方机车车辆工厂获“先进单位”,获一、二等奖各1名。
1986~1990年开展的“振兴青岛建功杯”活动,500个集体获市建功杯,5 000名团员青年获市建功奖章。1988年开展“振兴青岛建功杯”竞赛系列活动,其中评选“优秀青年厂长(经理)”活动,有20人获此称号;“青岛市青年日用新产品设计大赛”活动,有199项成果获奖;“争当青年服务新星,争创青年文明岗”竞赛,有50个集体、70名个人分获文明岗和服务新星称号。
1987~1989年,团市委联合市乡镇企业局、市劳动局举办3届乡镇企业青工技术比武。首届有20多万名青工参加,572名青工参加市级5个工种的三级考试,有331名青工获等级证书。第二届有1 600多名青工参加“应知”、“应会”考核,84名青工达到四级工水平,506名青工达到三级工和专业工种的技术水平。1988年12月,团中央转发共青团青岛市委《关于在乡镇企业中开展青工操作技术比武活动情况的报告》。1989年开展的第三届“万家乡镇企业青年操作技术练兵比武”活动,全市3 056名青工参加50个工种的比武,有1 221名青工达到专业双合格,487名青工获《三级工人技术等级证书》。
1989年8月,青岛、哈尔滨、沈阳等3城市团市委联办青工技术交流赛,比赛设哈尔滨、沈阳两个赛区,电工、车工、电焊工、钳工4个工种,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青岛市选拔20名选手组队参赛,夺得电工团体冠军,车工、电焊、钳工亚军,8人获“三城市最佳岗位技术明星”称号。
1989年团市委协同市科委、市乡镇企业局在全市农村开展“青年星火带头人”活动,开展多层次培训,培养青年科技带头人和农村规模经济带头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年底,有4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20人获“优秀青年星火带头人”称号。
1989年11月至1990年,团市委、市旅游局联合开展“青春在旅游业中闪光”主题活动。分优质服务周、报告会、宣传周、义务劳动、征文比赛、评选“青年服务标兵”和“先进单位”等系列活动,全市旅游行业的70多个团组织近千名团员青年参加,有19个单位获先进单位,3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18人获“青年服务标兵”称号。同年4月,团市委、市旅游局为迎接全国第一届旅游行业青工服务技能表演大赛在青举行,组织青岛市首届青工服务技能比武,各基层单位在层层比武选拔的基础上,有23个代表队的108名选手参加了8个工种的比武,有45人获“服务技术能手”称号。6月25~30日,第一届全国旅游行业青工服务技能表演大赛在青岛举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冯军、国家旅游局副局长何光伟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全国28个省、市的30支代表队共160名选手参加了中餐、西餐、客房、总台、外语导游等5个项目的比赛。青岛队获两个单项第二名,团体总分第四名。参赛的5名青年选手被团市委授予“青岛市新长征突击手”荣誉称号。
自1980年以来,团市委坚持召开年度农村工作会议,加强对农村青年工作的领导。1984年团市委在农村青年中开展以“两户一体”(青年示范户、青年专业户、青年联合体)为重点的学科学、用科学活动,有160名农村青年获“两户一体”标兵称号,40个农村团支部获标兵集体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