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来看看~~~~~~


楼主辛苦了呀

TOP

搞什么名堂???

TOP

真是不容易啊~~~

TOP

TOP

很不错,,

TOP

原帖由 winette 于 2009-4-15 12:36 发表
我岂不是白买了这几期的读者^_^qianshui2
没有白买,漫画我没贴上来啊

TOP

原帖由 bell 于 2009-4-15 10:10 发表
我顶你^_^D
谢谢支持~~

TOP

据有关读者反应,有错别字现象,可能是因为手打作者普通话不标准所致,大家见谅

TOP

我岂不是白买了这几期的读者^_^qianshui2

TOP

我顶你^_^D

TOP

57点滴--点滴--感谢谁

感谢谁
  廖 钧

  1895年,英国军事法庭开庭审判一名士兵,他叫哈特菲尔德,在英国女王白金汉宫里担任卫兵,有一天。他值夜班的时候。宫里有重要物品被盗,他被指控在值班时睡着了。按照军法,法庭判处他死刑。
  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他向法庭申辩说:“我冤枉,那天我真的没有睡觉。”
  法官说:“你说你没有睡觉,你有证据吗?比如说,你看见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他想了一下。说:“我听到了,那天深夜的12点钟,议会大厦的大钟敲响了13下。”
  这太荒谬了!那面大钟走时准确,分毫不差,怎么会多敲一下呢?法官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准备驳回申辩,维持死刑判决。
  可是。他的辩护律师却对此提出了异议。他说:“法官先生。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证词,我们应该进行一次补充调查,如果调查的结果和他说的一样,那就足以证明他没有睡觉,如果他在说谎,有了调查结果,也好让他死得心服口服。”
  法官采纳了辩护律师的主张,决定暂缓执行死刑,进行一次补充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原来那天夜里,钟里的一个部件出现过异常,那面钟的确是在午夜12点敲响了13下,有不少人听见了。
  哈特菲尔德于是被宣布无罪释放。
  哈特菲尔德死于1950年,按照他的遗嘱,人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下了如下的文字:感谢上帝,让大钟多敲了一下。使得长眠于此地的人多活了55年。

TOP

56点滴--点滴--纯洁

纯洁
  张  峰

    齐白石当年自称:诗第一,字第二,印第三,画第四。此说影响深远,几成定论。陈子展对此说却颇不以为然,也不顾及白石老人的面子,直言相陈:齐先生的画比他的字、诗、印的水平都要高,是占第一位的,他之所以把画排在最后,是有意以画来抬高其诗、其字、其印。陈子展先生此言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白石老人怒不可遏,指责陈子展瞧不起他。风波过后,纯洁如孩子的白石老人精选了上等田黄刻印赠给陈子展。一直到晚年,齐白石还在夸奖陈子展诚实。
    人都是有缺点的,齐白石这样的大师级人物,也难免被虚荣心困扰。然而,白石老人又是值得我们尊崇的,因为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就毫不犹豫地改正,并能从内心深处感激指出自己错误的人。这种品性,或许就可以称作“纯洁”吧。

--读者只摘录原文的第三部分,原文前两部分见下面--
随 感
  张 峰

真正的朋友
    音乐家亨德尔应邀参加一个假面舞会,因为不擅长跳舞,他坐下来弹钢琴。当时,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斯卡拉蒂也在场,斯卡拉蒂并不认识亨德尔,只听过他那非凡的演奏。当美妙的琴声传来时,斯卡拉蒂一下子惊呆了。他指着那个弹钢琴的人说:“如果他不是魔鬼,一定是亨德尔!”说完走上前去,掀开演奏者的面具,果然是亨德尔。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
    有的人成为朋友是从认同对方的“身外之物”开始的,有的人成为朋友则是从心灵投契开始的。前者往往是名义上的朋友,后者才是真正的朋友。

嘴  脸
    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各部部长人选都有了主儿,唯独农业部部长空缺。林肯让他的朋友们推荐,其中一个朋友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请林肯约见,林肯只和那人谈了十分钟就从房间里出来了,朋友问他怎么样,林肯说不行。朋友说,这人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的啊,你只和人家谈了十分钟,凭什么就说人家不行?林肯直接了当地说:我看不惯他那张俗气的脸。
    在林肯看来,一个人的“嘴脸”在40岁以前自己可以不负责任(因为那毕竟是爹妈给的),但到了40岁以后,就必须对自己的“嘴脸”负责了。林肯认为不学无术的“嘴脸”与经常学习思考的“嘴脸”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如果说一个人的长相是遗传决定的,而一个人的“嘴脸”却更多地源于学识、修养、胸襟、人格。所谓的“狰狞”和“慈祥”,所谓的“高雅”和“俗气”,看似脸上的景观,其实是心灵的曝光。

TOP

55点滴--点滴--半开的花朵

半开的花朵
  柳再义

  沈从文先生说,爱情是半开的花朵。
  半开的花朵,已有芳香,尚存想象。开了一半,未开一半,尤其诱人。古人说,犹抱琵琶半遮面。多么撩人!半开的花朵是羞涩的、迷人的,仿佛回头的顾盼。如此的娇羞。
  婚姻是彻底地看清楚了,一览无余了,而爱情要猜。猜,才有韵味。老猜不中,也会着急。着急了,也不便直白。可以给一些暗示,可以朝前跑一跑。爱情要追,不能跑得太快,太快就追不上了。不能消失了踪影,消失踪影就失去信心了。爱情犹在前面的枝头,那半开的花朵,眨着眼睛,已经不是花骨朵了。花儿已开了,花儿艳丽,花儿清香,最是灿美的时候。可半开的花朵还是含蓄的,不大声张扬的。有露,有藏,半开的花朵行走在花期,一路摇曳迷人。
  等花儿全开了,就没有悬念了。

TOP

54点滴--点滴--生活的补丁

生活的补丁
  仲利民

   邻家是乡下进城打工的,女主人虽然非常能干,可是她家孩子多,丈夫身体又不好,收入有限,从未见过她家孩子穿件新衣,其实孩子们挺渴望能有件新衣服穿,但是在生活的压力下,这是无奈的节俭,吃总比穿更重要,吃饱肚子是头等大事。不过女主人对孩子身上的旧衣收拾得也算干净,有点破损,就会打个补丁。她家最小的男孩2岁多些,对自己胳膊上新添的补丁特别感兴趣,指给我看,“叔叔,这是新的!”那块补丁成了孩子心中新鲜、耀眼的地方,照亮了他身上的旧衣裳,我为孩子心中存有不灭的希望而感动。
--读者杂志只有上面部分,全文还有下面部分--
    生活的补丁也一样无处不在。一次,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名家推荐、名家作序,只是作者名不见经传,随手打开来翻阅,怎么也读不出文字有什么独特的味道,八股一样的说教,还有重复几千遍嚼过无数次的所谓真理,让我对推荐此书的名家很是反感。书如一件别人穿过的破旧衣衫,名家的话却是崭新的补丁,被贴在显眼的位置,诱惑读者掏出口袋里的银子。难道读者都是傻瓜,冲着那块崭新的补丁动心?
  生活中还有许多补丁,缝在岁月的外衣上,却给了我别样的感受,不吐不快。一位新调来的官员,急于做出成绩,命城郊的菜地改成千亩韭菜园,他不管这是小城,消耗不了那么多的韭菜,也不去过问这些地里种出的韭菜是否有销路?他只要划出这片菜园地,然后种上韭菜。看着一大片规划整齐的韭菜地,带领着一帮官员参观,电视新闻播出来了,报纸新闻登出来了,外地官员来取经了,几番折腾,官员还真的弄出了影响升了职。可惜,那片韭菜地却早已荒芜,那么多的韭菜卖给谁啊?老在地里也没有人割。那片韭菜地就像一块巨大的补丁,腐烂的补丁,贴在城市的脊背上。
  我多么希望生活中的补丁能够少一些,甚至绝迹。贫困的家庭通过努力得到逐步改善,旧衣慢慢地换成新衣,不用再打补丁了。掩耳盗铃式的补丁贴在脸上不再是光彩,让其成为一块伤疤,而不是人人皆懂,却人人不说的那件影踪全无的皇帝新装。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