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二篇 医 疗  
第一章 中 医

第一节 中医队伍


  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有的中医受聘药铺坐堂或受雇商号,也有自设诊室,诊脉开方,设摊问病,为国人治病。1912年前,在胶澳德占区登记的中医私人开业者公仅1名。1914年后,开始有针灸按摩诊所开业。
  北洋Gov统治时期,坐堂中医较多,在黄岛路卫生药房,汶上路云集里、胶州路胶济大药房均有内科、外科、眼科和治疗麻风病的坐堂中医。当时中医铺在市区内共90家,在市外四方6家、沧口9家、李村5家。多数药铺聘请中医坐堂或医药兼施。1929年筹备青岛中医业公会时,有100多名中医。1930年青岛市有照开业中医141人,1934年底增加到321人(其中2名女中医)。1935年中医为363人。但由于南京国民Gov歧视国医限制中医,中医只能称“士”,不准称“师”,中医界举步维艰,流动性大,至年底仅有229人。1940年开业中医有236人。1942年居青德国侨民及社会捐款,由日伪社会局组织“青岛社会局贫民免费中医诊疗处”,设在四方路三江会馆,是年6月开诊,下设8个分诊所免费诊查,只收中药成本费。开业中医已平仅是拜师学徒、得师传口授者,有的中医进入函授院校深造,外地中医院等各级毕业生也来青岛谋生1946年已有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等各级中医院校中医35人。青岛解放前夕,全省各地中医聚集青岛,市区中医达648人,名医荟萃,学派林立,其中以推崇张仲景者较多,清代名医黄元御和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影响也颇深。
  1949年6月青岛解放后,市区有私人开业中医诊所620人,有中医621人(其中工矿保健站1人)。1953年全市591名中医均为私人开业。同年,在自愿结合的基础上,全市组成中医联合诊所6处。1954年市公费医疗疹部成立,为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聘请5名中医组成中医科。1954年12月,青岛市第一届中医代表会议召开,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中医政策,其后各大医院相继聘请中医会诊、授课并开设中医门诊。在此期间,青岛知名中医刘季三、史道生等8人先后被吸收入公立医院。1955年7月,青岛市立医院成立,各科负责人都由中医担任,名国医刘季三任院长。同年市区中医联合诊所9处,1957年增至11处。1961年全市有中医467名,其中394名被选用到各级医院、疗养院、卫生所或工矿保健站工作。1962年市卫生局对全市中医的学识水平和技术能力进行考核登记,经山东省卫生厅批准,确定其中45人为名老中医,并为之配备助手和安排学徒,使其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得以流传。1965年后,由于中医培养工作跟不上,加上“文化大革命”的干扰,部分中医被遗返回农村,市区中医人数逐年减少。1966年有中医308人,1968年减至272人。1976年底市区中医队伍回升增至423人。
  1979年青岛市人事局、卫生局、劳动局根据山东省人事局、卫生局、劳动局指示成立了选拔中医(药)人才领导小组和学术鉴定委员会,从集体所有制和城乡散在的中医人员中选拔人才,以考试选拔出89名中医(其中5名为名老中医),分配到各医疗单位的教学单位,充实中医队伍。至1986年全市中医1319人(市区709人)。1984~1985年各区、县先后办起了5所中医院。青岛市中医院于1984年成立了院属中医研究所,卫生部于同年确定青岛为全国中医现代化研究基地之一。

TOP

第二篇 医 疗
第一章 中 医



  青岛原属即墨县。即墨县历史悠久,中医源远流长,明代黄玉衡,清末黄学礼,世医于致温,儒医房益臣,草医杨有江等谙典善治,著书立说,均为后世所知名。1897~1921年,德、日侵占青岛时期,中医行医当局不予干涉。Gov对中医的管理始于1923年2月22日,胶澳商埠警察厅颁布关于《取缔医生暂行规则》和《按摩术、针灸术营业取缔规则》。6月警察厅对青岛开业中医进行审核统考,合格者发给 营业执照应诊。1929年,青岛市卫生局和社会局先后颁布《青岛市管理医士暂行规则》、《考试中医士暂行规则》等法规,对市区中医重新登记注册,不论水平高低,统称中医为医士。1930年后,每年3月15日举行中医考试,由考试委员会评定成绩,造册上报社会局批准,发给营业执照。营业者门前须挂有社会局制作的磁牌,使用统一规格处方,违反管理规则者交法院惩处。1936年南京国民Gov颁布《中医条例》和《中医审查规则》,歧视、限制中医,引起全国中医的抗议。鉴于此种情况,青岛市Gov以有“特殊情况”为由未予执行,因而青岛的中医未发生风波。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日伪青岛特别市公署卫生局医务管理中医,重新办理营业执照。1942年6月卫生局撤销,中医归社会局保健科医务股管理。1945年南京国民Gov接收青岛,由卫生局聘请何中洲等7名中医组成青岛市中医考询委员会,对全市登记的中医进行考询,核发行医执照。自1945年12月至1948年9月,青岛市卫生委员会及市卫生局先后制定了《青岛市管理开业医事人员暂行规则》、《青岛市限制开业医事人员给照办法(草案)》和《修正青岛市管理开业医事人员规则》等法规,为中医开业行医的章则。
  建国初期,青岛市卫生局通过青岛中医学会筹备委员会的协助,检查全市中医诊所。1953年中共青岛市委统战部如开中医座谈会,听取意见,贯彻党的中医政策。1958年全市有35名中医担任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政协委员。1956年6月28日,青岛市卫生局设立中医科,加强中医工作领导。1963年11月,中医科和医疗预防科合并为医政科。1976年中医科又重新设立。1984年12月青岛市卫生局发布(84)青卫办字354号文件,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发展中医药事业,搞好中西医结合工作,促进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3支力量共同发展。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