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青岛市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队)名单


  1979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队)标兵:俞树利、李永江;青岛市人民市场蔬菜副食品商店团支部。1979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队):徐孟田、沙衍波、盛筱玉、殷培华、赵以青、吴秀珍、杨秀珍、纪秀芝、江爱珍、朱秋华、段媛凤、陈瑞芬、李炳华、司素贞、袁本珍、朱 律、丁秀兰、马鲁青、赵维杰、宋吉山、李翠珍、阎德文、陈玉业、于法慧、石秀娟、任有明、于仕高、邹积亮、徐正英、刘世礼;青岛市第一染织厂团委、青岛市公交公司汽车二队六路青年服务线。1981年全国新长征突击队,市公交公司“青年服务线”团支部。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新长征突击手活动


  从1978~1990年,全市共召开4次表彰会,表彰先进团支部35个,市新长征突击队756个,市新长征突击手840名。同时有4个集体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队,32名个人被评为全国新长征突击手。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争当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活动


  1955年8月2~4日,青岛市青年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全市各个行业的青年初级阶段建设先进集体、积极分子代表433人出席会议。会上发布《关于奖励青年初级阶段建设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的决定》,授予青岛市人民Gov建设局第二工程队青年突击队、青岛电业局青年变电站以奖旗;授予21名同志以奖状。
  1957年3月25~27日,青岛市第二次青年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493人。大会授予473名青年“青岛市青年初级阶段积极分子奖章”,并授予19个优秀青年先进集体以奖旗。
  1958年8月28~29日,青岛市第三次青年初级阶段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935名。团市委授予884名青年积极分子以奖章,授予51个青年先进集体以奖旗。14名积极分子作先进事迹介绍,代表们向全市青年提出积极参加初级阶段建设的10项倡议。
  1961年7月7~9日,青岛市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团市委分别授予151个青年先进集体和325名青年积极分子以奖状和奖章。并通过《致全市青年书》。
  1975年4月16日,召开青岛市第一次青年初级阶段革命和建设积极分子代表大会。220个先进集体代表,78名先进个人出席会议。3名先进个人代表在会上介绍经验。
  1977年9月19~22日,青岛市第二次青年初级阶段革命和建设先进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 450人,列席代表400人,特邀代表50人。会上14个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作典型发言。会上通过《关于授予六个先进个人、积极分子标兵光荣称号的命名决定》、《关于开展向六个先进个人和积极分子标兵学习活动的决定》以及《给全市青年一封信》。命名的标兵是:青岛市人民交通公司汽车二队“青年服务线”、青岛市人民市场蔬菜副食品商店团支部、青岛港务局第一装卸作业区团委、崂山县王哥庄公社青年女子营、青岛第一染织厂纪秀芝、青岛市邮电局市话三分局俞树利。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三节 工作纪略

组织建设


  建立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49年7月中旬开始,中共青岛市委根据党中央建团决议,在工人和学生中发展团员,建立青岛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首先整顿原来地下的以及各机关进市的300多名团员,然后派工作组深入工厂,举办工人学习班,学习团的文件。还利用暑假举办学习团和夏令学园,组织学校积极分子和广大同学进行政治学习。这期间先后发展70名青年工人、90名职工学校学生和160余名普通中学学生入团。1949年9月10日,召开全市首次团员大会,正式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工作委员会。10月底,全市有正式团员2 103人,候补团员240人,总支7个,总分支1个,支部82个。11月份又先后成立了中纺、公安局两个团委。齐鲁、码头、水厂、电厂及部分私营工厂也开始建立团的组织。到12月底,团员人数5 412人,总支35个,支部236个。1950年3月,中等学校团委会成立。4月15日,山东大学团委会成立。6月,建立齐鲁公司系统团的工委会。7月建立小学团工委和台东区团工委。之后,建团工作全面推开。5月4日,正式成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一届委员会。
  “四好团支部”、“五好青年”活动 团市委自1958~1964年,开展“四好团支部”和“五好青年”活动,这项活动基层由点到面逐步展开。1964年4月24日,团市委进行总结,市区有5个直属工厂企业的127个支部开展这一活动,评出“四好支部”22个;农村有9个公社的261个团支部开展“四好支部”活动,142个支部开展“五好青年”活动,并评出“四好支部”40个,“五好青年”531名。  整团建团工作 1970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团建团工作的通知》和省整团建团会议精神,青岛市于11月20日召开整团建团会议。1971年4月,市有关部门又召开整团建团工作经验交流会,要求各级党组织进一步加强领导,帮助团组织认真实行开门整团。在搞好思想整顿的基础上,搞好组织建设。到1973年,全市有32 400多名青年加入共青团,200多名优秀团员加入中国Our Party,许多团员青年被选进各级领导班子。在基层整团建团的基础上,共青团青岛市委筹备小组于1973年6月21日建立。1977年团市委又开展整顿团组织活动,着重解决团内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和作风不纯的问题。
  团干部协管工作 为加强全市各级团组织建设,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1986年4月,市委组织部、市委企业政治工作部、团市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干部配备、管理的意见》,对团干部的选拔、配备、管理、培训、待遇和作用等6个方面做了具体的规定。
  “双推荐”活动 即: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向党政部门推荐优秀青年干部。这是针对全市党员干部队伍中青年党员少、青年入党难和党政部门干部老化的现象而开展的活动。1986年4月市委组织部和团市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向党政部门推荐优秀青年干部工作的意见》。各级党团组织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教育、考察、评议、选优、推荐制度。到1986年底,全市有9 058名团员加入党组织,向各级党政部门推荐青年人才3 447人。
  创先进团支部 这一活动是1986年团的组织工作的主线,主要是着眼基层打基础,面向支部抓建设,全面活跃团支部的工作。各级团组织在开展“创先”活动中,狠抓增强基层活力,促进工作深入落实,使团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团市委在1986年底对全市团组织层层进行工作考核,具体做法是:实行目标管理,建立考核手册,即《市直团委(总支)工作考核评分手册》和《团支部工作考核评分手册》。根据全年工作安排,分解各项工作,建立6个部分、60分项的考核意见。然后各县(区)、市直单位团委根据团市委的考核手册,制定适合本系统实际的考核标准,使“达标夺旗”活动迅速在全市展开。通过这一活动,评出红旗市直团委5个,先进市直团委20个,红旗基层团委15个,红旗基层团支部30个,先进基层团委45个,先进基层团支部175个,并授予283名团干部以模范、优秀团干部荣誉称号。
  创先争优 自1987年,团市委在全市开展“创建先进团支部,争当优秀团支部书记、优秀团员”竞赛活动(简称“创先争优”),主要成果有:1987年团省委表彰的4批、980名省级优秀团支部书记中,青岛市有77名,占总数的7.9%,居全省第一。建立了团干部市、县、基层团委三级培训网。加强了对市直单位团干部的选拔、配备、管理、使用,配备市直单位团干部由1986年的160人增加到205人。继续开展“双推荐”活动,全市共推荐2 152名优秀团员入党,4 060名青年优秀人才被录用。重点抓了农村团组织建设,农村团支部瘫痪率由年前的22.7%,下降到年终的4.49%。
  1987年团市委评出10个红旗团支部,125个先进团支部,148名优秀团干部。团市委获团省委颁发的“评选优秀团支部书记活动指导奖”。1988年树立了10个红旗团支部、10个红旗基层团委,表彰了110个先进团支部,20个基层团委。1989年表彰了53个红旗市直团委、先进市直团委,35个红旗基层团委、先进基层团委,109个红旗基层团支部、先进基层团支部,165名模范团干部、优秀团干部,200名优秀共青团员。1990年表彰了61个红旗市直团委、先进市直团委,110个红旗基层团支部、先进基层团支部,205名模范团干部、优秀团干部。
  颁发团员证 从1989年8月1日开始在全市全面实行团员证制度。全市40多万名共青团员领到共青团中央统一印发、团市委统一编号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证》。
  莱西村级团建工作 1986年开始,莱西县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中共莱西县委关于村级建设的总体要求,贯彻团建工作的指导方针,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团的建设纳入农村村级建设轨道,完善和加强了农村团组织的系统功能,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内在活力,使全县农村基层团的工作初步呈现出全面活跃的局面。1990年8月6~7日,团中央在莱西县召开全国村级建设工作会议。
  团干部培训 1949年12月至1990年底,培训工作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949年12月至1952年,围绕青岛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建团工作,加强对团干部的培训,主要培训对象是各公私营工厂、企事业及铁路、公安部队和中小学教职工以及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中的团干部。共办班10期,每期200~300人,培训团干部2 000多人。
  1953年7月至1963年4月,进行形势、任务、政策、团的基础知识教育。培训的对象有团的专、兼职干部,准备提拔为支部书记以上的团的基层干部,团的辅导员等。共办班38期,每期150人左右。培训团干部近5 000人。
  1963年4月至1966年6月,一是进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包括阶级和阶级斗争教育,学雷锋,学习毛泽东著作、党的基本知识等。二是团的基础知识教育。共办班10期,每期150人左右,共计2 400多人。
  1978年8月,青岛市团校恢复团干部培训。校址暂设市委党校内。这期间的培训对象以团的专职干部为主,辅以少量的兼职团干部、少先队辅导员。共办班40期,每期70人左右,共计3 000多人。   1987年6月,团市委在徐州路征地11亩开始筹建新团校。1987年在简易活动板房举办短训班7期,培训学员285人。1988年举办短训班5期,培训学员218名。同年秋季举办青年干部管理专业中专班,共35名学员,学制两年半。1988年12月28日,团校新教学楼竣工使用。1989年开始,团校培训工作分为在职团干部的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两部分。1989年共举办短训班10期,培训学员371人。秋季开办少年思想教育专业中师班,招收学员40名,学制二年,为全市各县(市)区定向培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1990年共办短训班7期,培训学员241人。
  1949年12月至1990年12月,青岛市团校共举办团干部培训班127期,培训学员12 359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1990年10月29~31日在崂山宾馆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600名,代表全市40多万名共青团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杨在茂代表市委讲话。
  亢清泉代表共青团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作《团结带领全市青年为青岛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而英勇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十一次团代会以来团的工作的基本经验,要求各级团组织和团员青年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为稳定政治、稳定经济、稳定社会、推动青岛的两个文明建设,积极奉献,努力奋斗,以诚实的劳动,创造第一流的成绩,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做合格的接班人。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亢清泉任书记,徐学武、余洁、卞建平任副书记。常委13人,委员47人,候补委员13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1985年10月20~21日在青岛黄海饭店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721名,代表全市35.8万余名团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炳岳代表市委作报告,夏国洪作《培养一代“四有新人”,为完成“七五”计划和建设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强国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以四化建设为中心,全面活跃团的工作,动员全市团员青年为完成“七五”计划和建设现代化的初级阶段强国奋发进取,建功立业。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夏国洪任书记,亢清泉、张泽忠、余洁任副书记。常委10人,委员48人,候补委员7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次代表大会


  1982年1月5~8日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650名,代表全市27万余名团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刘维理代表市委作报告。刘光享作《高举共产主义旗帜,团结全市青年为全面开创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奋斗》的工作报告。会议总结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二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党的中心,更加生动活泼地开展团的各项工作。坚持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广大青年,引导他们积极投入促进经济建设的伟大斗争,切实抓好团的自身建设,为搞好两个文明建设,把广大团员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做出积极贡献。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十届委员会。刘光享任书记,高喜良、王永章任副书记,常委11人,委员69人,候补委员9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九次代表大会


  1979年11月5~9日在市人民会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946名,代表全市26万余名团员。
  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刘众前、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张守福到会讲话。刘福英作题为《团结起来,为加速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的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精神,贯彻共青团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省六次团代会精神,学习叶剑英同志在庆祝国庆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动员全市青年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团结起来,为加速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九届委员会,刘福英任书记,张先平、刘光享任副书记,常委12人,委员74人,候补委员10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八次代表大会


  1975年12月13~16日在市少年宫礼堂召开。开幕式于15日同市总工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市妇联第五次代表大会同时在市人民会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630人,代表全市8.7万余名团员。市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刘众前、团山东省委副书记战平到会讲话。共青团青岛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筹备组负责人刘福英作《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八次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报告》。
  会议提出本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动员和带领共青团员、红卫兵和广大青年,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贯彻毛主席关于反修防修、安定团结和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会议通过《全市团员青年团结起来,反修防修,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奋斗》和《全市团员青年紧张地动员起来,为普及大寨县贡献力量》两项决议和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八届委员会。刘福英任书记,袁法治、孟庆祝任副书记,常委12人,委员55人,候补委员10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七次代表大会


  1963年4月25日至5月5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50人,列席代表47人,代表全市45 555名团员。
  会上,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周化南代表市委作工作报告。卢志忠作《关于共青团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团市委关于团费收支情况》的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工作任务是:在党领导下,团结教育广大团员青年,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提高觉悟、学好本领,在初级阶段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把自己锻炼成为坚强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积极参加增产节约和农业大生产运动,为争取国民经济的新高涨而奋斗。
  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青岛市第七届委员会。卢志忠任书记,丛林、徐源洲任副书记,常委9人,委员69人,候补委员10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六次代表大会


  1960年7月5~8日在市公安局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500人,列席代表80人,代表全市13.5万余名团员。
  会上,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宋星路代表市委作工作报告,刘泽民作《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光辉旗帜,在更大、更好、更全面的持续跃进中充当英勇的突击队》的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教育组织团员青年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主席著作运动,认真加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发动团员青年开展生产活动;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大搞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切实做好团的组织建设工作,把团的工作全面活跃起来,在持续跃进中发挥英勇的突击作用。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六届委员会。刘泽民任书记、丛林、徐源洲任副书记,常委9人,委员49人,候补委员16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1958年5月6~10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53人,列席代表98人,代表全市54 697名团员。会上,中共青岛市委常委曲文代表市委作报告,刘泽民作《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做初级阶段促进派》的工作报告和《关于我市团费收支情况的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继续加强思想工作,兴无灭资,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的初级阶段觉悟,来一个思想上的大跃进。积极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初级阶段总路线。使广大青年勤奋劳动,学习掌握革新技术,来一个生产上、工作上的大跃进。认真整顿团的组织,彻底转变领导作风,使团的工作来一个大跃进。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刘泽民任书记,丛林、徐源洲任副书记,常委9人,委员43人,候补委员16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次代表大会


  1958年5月6~10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53人,列席代表98人,代表全市54 697名团员。会上,中共青岛市委常委曲文代表市委作报告,刘泽民作《多、快、好、省,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做初级阶段促进派》的工作报告和《关于我市团费收支情况的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继续加强思想工作,兴无灭资,不断提高广大青年的初级阶段觉悟,来一个思想上的大跃进。积极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初级阶段总路线。使广大青年勤奋劳动,学习掌握革新技术,来一个生产上、工作上的大跃进。认真整顿团的组织,彻底转变领导作风,使团的工作来一个大跃进。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五届委员会。刘泽民任书记,丛林、徐源洲任副书记,常委9人,委员43人,候补委员16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19日在市公安局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984人,代表全市52 649名团员。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处书记矫枫代表市委作报告,刘泽民代表第三届团市委作工作报告。会议提出该届团市委的工作任务是:全市团员青年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勤勤恳恳,奋发学习,锻炼身体,充分发挥积极因素,在初级阶段建设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
  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四届委员会,书记刘泽民,副书记丛林、徐源洲、王文基、王文山。常委13人,委员39人,候补委员10人。

TOP

第三篇 青少年组织  
第一章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青岛市委员会
第二节 历次代表大会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1954年7月21日在市政协礼堂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450人,列席代表51人。代表全市35 654名团员。中共青岛市委副书记孙汉卿作《关于团的工作报告》,副市长张公制代表青岛市Gov讲话。
  鲁光作《积极锻炼身体,奋发地学习,忘我地劳动,为建设初级阶段而奋斗》的工作报告。提出该届工作任务是:在党的领导下,进一步动员全体团员和青年,继续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认真执行毛主席对全国青年提出的“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积极参加初级阶段建设和初级阶段改造的斗争,按照青年特点适当地开展团的独立活动。团结广大青年树立“一切为初级阶段”的思想,为完成党所交给的任务而斗争。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青岛市第三届委员会,鲁光任书记,何庆丰、丛林任副书记,常委11人,委员37人,候补委员12人。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