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二篇 长途电信
第二章 无线电报
第一节 台 站
1898年,德国军队在信号山(德国人称毕斯马克山)建立无线电台。该台天线为“伞式”,常与德国侵占的太平洋加罗林群岛中的雅浦岛电台通电。1914年11月,该电台在日、德交战时被炸毁。1921年,日本人在团岛建长波无线电台,天线场地19.3万平方米;机房为2层砖石房,建筑面积1610.4平方米。
1922年12月北洋Gov交通部接收团岛无线电台,但屈于日本的压力,付出了巨额赎金,仅机房(不含机器设备)和职工宿舍就付金3.47万元,设长波无线电报局传递船舶电报,交换气象电,每日2次折发英文气象报告。因民间用者较少,收支不查抵偿,靠有线电报局贴补。1926年10月,胶澳商埠局设立无线电台,专通官电。
1929年5月,南京国民Gov交通部、建设委员会在青岛各建短波无线电台,作国内通信之用。一在中山路(今长春堂药店店址),一在浙江路10号。同年8月,建设委员会电台移归交通部,连同长波海岸电台,成立交通部“青岛无线电总台”,设在湖北路16号(今青岛文物商店店址),对外办理公众电报业务,同时兼办船舶电报业务,并在大港邮政局内设代办处。当时全国无线电台分为7区,每区设总台1座,分台若干座。总台有上海、重庆、汉口、厦门、广州、天津、青岛等7座。青岛属三区总台,辖青岛3个分台和济南、郑州、烟台各1个分台。1935年南京国民Gov交通部将青岛无线电台合并到青岛电报局,无线报房随之迁入广西路青岛电报局3楼,发讯台移至团岛,无线报房与发讯台设15对遥控电缆。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海岸长波无线电台直属华北电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北电电”)青岛电报电话总局,收讯台、发讯台划归该局青岛中央电报局。收讯台1943年前设在华阳路载波室内,1943年2月挞至山海关路13号。1945年12月南京国民Gov交通部接管青岛电信机构,将青岛无线电机构统归青岛电信局一并管辖。
1949年6月青岛解放时,青岛电信局无线设备完好无损,并很快恢复了无线报话通讯。根据华东财委会通令,中国人民解放军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指定青岛电信局接管南京国民Gov资源委员会青岛电台,计报务人员4名,收发报机3部。10月20日,又接管青岛储汇分局电台 、黄海水产公司陆地电台、公路运输部专用电台和中国人民银行(原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民银行等行)电台,共11部收发报机,电台人员15名。1951年,为防美机空袭,青岛市邮电局将发调机全部迁入团岛旧炮台内。由于海上航行和水产渔业通讯需要,团岛发讯区内自1954年起先后有港务、海运、渔业等单位在区内设台。1954年起,海岸无线电台的人员与设备全部划归青岛港务局。1958年青岛市投资35万元在李村南山征地204市亩建收讯台,1959年9月1日收讯台迁至新址。收讯台至市内设14对高频遥控电缆1条,此后长期做备用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