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一篇 化学肥料与化学农药工业  
第一章 化学肥料工业
第一节 氮肥

氮肥工业


  1960年,青岛市投资170万元兴建即墨化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800吨合成氨。1962~1963年,根据山东省停缓建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停建,1964年1月山东省拨款400万元重建,并将设计能力扩大到2400吨。1965年11月建成投产,当年生产合成氨117吨。是年,青岛染料厂回收利用冰染染料废酸混合物生产硫酸铵37吨。1966年,即墨化肥厂合成氨产量突破设计能力,达到3685吨。 
  60年代中期,青岛市Gov采取“就地建厂”、“就地生产”、“就地分配”等措施,使氮肥生产迅速发展起来。1966年,青岛氧气厂合成氨车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1000吨,投产当年生产404吨。1967年,青岛化肥厂合成氨车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5000吨,投产当年生产573吨,翌年增加到2011吨。1969年,平度化肥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年产合成氨3000吨,投产当年生产102吨,翌年增至1919吨。1970年,胶南化肥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3000吨,投产当年生产894吨,翌年增至3063吨,突破设计能力。1971年,莱西化肥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5000吨,投产当年生产509吨,翌年增至3114吨。1972年,胶县化肥厂建成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5000吨装置,翌年生产4238吨。1973年,崂山县化肥厂建成投产,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5000吨,投产当年生产143吨,翌年增至560吨。至此,青岛地区氮肥生产厂(点)由1965年的2个,增加到9个,除青岛染料厂少量生产硫酸铵外,其余各厂点均生产合成氨。1973年,全市合成氨产量达到245万吨。除青岛氧气厂采用该厂副产品氮气为主要原料外,其余各厂均为无烟煤制氨。 
  各合成氨生产厂(点)初期产品均为氨水。1977年,平度化肥厂率先建成年生产能力为4万吨碳酸氢铵生产装置。1980年胶县化肥厂、1983年胶南化肥厂和即墨化肥厂相继投产碳酸氢铵。1984年,全市碳酸氢铵产量达到443万吨,占全市氮肥生产总量471万吨的9406%,取代了氨水长达20年的氮肥主要生产品种地位。其间,生产厂家对碳酸氢铵易分解、结块的弊病进行了工艺改造,使用十五烷基磺酰氯作为添加剂,使碳铵含水量低于35%,达到一级品标准。1986年,平度化肥厂建成水溶液全循环法小尿素生产装置,年产能力为4万吨,投产当年即生产尿素2766吨,开创了青岛市生产高浓度氮肥品种的历史。

TOP

第一篇 化学肥料与化学农药工业
第一章 化学肥料工业



  1959年,青岛肥料厂(青岛磷肥厂前身)采用高炉法生产钙镁磷肥;1965年,即墨化肥厂建成并投产合成氨,产品为氨水,与此同时,青岛染料厂也开始少量生产硫酸铵。青岛市化肥工业开始建立。 
  1966~1973年,青岛氧气厂合成氨车间、青岛化肥厂合成氨车间、平度化肥厂、胶南化肥厂、莱西化肥厂、胶县化肥厂、崂山县化肥厂相继建成,均生产氮肥。其间,磷肥生产厂(点)也迅速增加,除青岛磷肥厂外,胶县磷肥厂、莱西磷肥厂、平度磷肥厂、青岛染料厂、胶县化工厂、胶南海洋化工厂等相继投产。到1973年,全市共有化肥生产厂(点)23个。其中,氮肥厂(点)9个(青岛染料厂兼产硫酸铵),磷肥厂(点)16个(即墨化肥厂兼产磷肥)。全市合成氨产量245万吨,氨水总量为896万吨。磷肥产量达到912万吨,其中,过磷酸钙361万吨、钙镁磷肥47万吨、磷矿粉肥8024吨、沉淀磷酸钙66吨。这一时期,化肥工业受“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的影响,存在相当大的盲目性,普遍存在“吃不饱”(原材料供应不足)和“吃不了”(原料煤利用率低)、规模较小等带来的高消耗、低产出、浪费大、效益差的弊病,资源浪费问题更为突出。 
  青岛市从1975年开始对全市的化肥厂(点)进行调整,对产品质量差、消耗大、亏损严重,生产时断时续难以为继的厂(点)实行关、停、并、转,对基本生产条件、管理条件和效益较好的厂(点),择优进行了技术改造。  1990年,全市化肥厂(点)从1975年的23个调整为7个,化肥产量由1377万吨增加到3541万吨,增长157倍;主要化肥品种碳酸氢铵、氨水、尿素、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生产能力分别达到28万吨、12万吨、4万吨、14万吨和15万吨。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