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五篇 园林植物  
第一章 树木种类
第二节 一般树种

竹类


   
   青岛地区各种竹类共有10余个品种,多分布在崂山的一些小环境中,在市区能生长较好的只有箬竹、小花竹,其他品种因无特殊小环境,生长都不理想。 
  箬竹 在青岛市区庭院中多有栽培,是假山、小景配置的良材。在青岛地区生长情况优于其他竹种。 
  小花竹 原产日本。青岛市于20世纪初引种,百花苑内有一部分,生长良好。此竹种也作为地被植物运用。 
  淡竹 多生于崂山,生长情况良好,城区栽培较少。 
  金怀玉 是崂山特有的一类竹种,其株干大部分为金黄色,唯独在叉枝的凹陷处为碧青色,因而得名,被视为竹中珍品。此竹在崂山分布不广,仅在华楼宫前的夕阳涧内有一片竹林。   

TOP

第五篇 园林植物  
第一章 树木种类
第二节 一般树种

藤本类


   
  常绿藤本 
  青岛地区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常绿藤本树种的耐寒性差,故应用与栽培品种不多,其中有3种络石因耐寒性差而多作盆栽,露地栽培的仅有两种。 
  常春藤(菱叶常春藤) 原产日本。青岛市于20年代初引种,中山公园常春藤廊有一株大常春藤,树龄在50年以上,生长良好。80年代,青岛植物园开始大量繁殖,成为垂直绿化及地被的优良木本材料。 
  石血(崂山络石) 该树种为崂山野生的常绿藤本植物,常生长于阴湿山坡的石缝中,攀缘于山坡岩石上,很能适应当地气候。青岛市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少。此树种耐阴耐寒,是发展青岛地区垂直绿化和地被的优良用材。 
  落叶藤本 
  蔷薇类 品种较多,有大花、小花及不同的花色,而且绝大多数都有芳香味,是庭院、石坡、篱墙、护栏绿化的主要植物。青岛地区对蔷薇类运用时间较早,范围也很广泛。60年代起多应用于新建住宅的花墙、透墙及围栏中,效果很好。 
  木香 是著名的观赏花木,开花繁茂而有芳香,在青岛地区应用也较广泛,多用于花廊、棚架、花篱等。 
  云实 中山公园曾盆栽于温室内,70年代始栽于露地环境,通过扦插繁殖小苗栽在植物园,生长情况极好。80年代,青岛从南方引进种子,繁殖数株,栽于百花苑等处。该树种花期在夏初青岛的少花季节,花开满树,观赏效果极佳。 
  紫藤类 紫藤类因播种繁殖,所以变异品种较多,花色、花型变化丰富。在青岛地区栽植时间较久,30年代的别墅式建筑周围多有配置,仅中山公园1处就有七八个不同品种。是花廊、花架、花棚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藤本植物。 
  扶芳藤 为半常绿直立或蔓生灌木,常攀附他物之上,作为假山、墙壁等处的垂直绿化材料,也作为地被材料。青岛地区山坡、沟边等处均有生长,因尚无人工专门繁殖,所以应用在园林方面作专用材料还较少。 
  南蛇藤 为野生藤本植物,常生于山坡灌丛或石缝中。青岛地区野生较多,在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少。 
  爬山虎 常攀缘在墙壁和岩石上,是垂直绿化的极好材料。市区自30年代起就较大数量地运用在公馆、别墅建筑的绿化配置方面,取得较好的绿化效果。80年代,青岛大力发展垂直绿化,许多单位的建筑物墙体及沿路墙壁采用爬山虎进行垂直绿化。 
  五叶地锦 原产于美国,青岛有少量引进,未广泛运用。 
  凌霄 花大且色彩鲜艳,花期长,是棚架、假山、枯树、墙垣等方面运用的攀缘材料。在市区应用不多,崂山的道教庙殿中多有栽培。崂山太清宫三皇殿院内有一株凌霄,根部寄生在一株树龄为2 100年以上的圆柏树的基部,距地1米处,攀树干而上,成为奇观;崂山另一道教庙殿明霞洞的玉皇殿院内有一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凌霄古树。 
  在青岛地区的凌霄品种中,另有一种原产于美国的美国凌霄,数量不多。还有一种是中国凌霄和美国凌霄杂交品种,在青岛市也有应用。 
  金银花 为半常绿藤本植物,攀缘于篱垣、花架、花廊等用作垂直绿化,附在山石上,植于沟边,爬于山坡作为地被植物。青岛地区于60~70年代曾作为中药材推广栽培,多见于庭院及篱栏上应用。此树种抗虫害能力较差,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少。 

TOP

第五篇 园林植物  
第一章 树木种类
第二节 一般树种

灌木类


  常绿灌木
  海桐 耐寒性不强,在青岛越冬需辅以避风措施。70~80年代,气候趋暖,城市中高楼林立,为该树生长提供了较好条件,加之该树耐修剪、抗二氧化硫性较强,花朵洁丽芳香,入秋果实裂开露出红色种子,颇美观,故多被运用到园林绿化配置方面,青岛新建绿地应用尤多。青岛疗养院理疗部院内有一株海桐,系引入最早的,树龄在50年以上。
  蚊母 耐寒性差,在青岛市小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此树对土壤要求不高,发枝力强,耐修剪,对烟尘抗力强,枝叶密集,树形整齐,在中国南方能长成大树,而在青岛则为灌木状。市区中山公园、植物园、李村公园等都有栽植,其他地方应用较少。
  石楠 喜温暖气候,尚耐寒,在青岛地区可以越冬(在风口处生长不良)。圆形树冠,枝叶浓密,早春时嫩叶呈鲜红色,秋冬果实呈红色,是美丽的观赏树种。青岛地区栽培数量不多,主要栽植于公园及八大关风景区内。80年代,新建的绿地多有栽植运用,观赏效果较好。
  黄杨 青岛地区运用较普遍,多作为绿篱或修剪成球形栽培,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多以灌木的形式出现。在市区30~40年代建起的部分庭院中,黄杨能长成乔木。在崂山太清宫、明霞洞有树龄700~800年的黄杨数株,明霞洞院后的5株长势良好,太清宫的两株中一株已经死亡,另一株也濒于死亡。
  80年代后期,青岛的一些苗圃曾试验引种朝鲜黄杨,因立地条件和树种的适应性等原因,生长不理想而没有发展起来。
  枸骨 青岛有少量的引种。此树种枝叶茂密,叶形奇特,入秋后红果累累,鲜艳美丽,是良好的观叶兼观果树种。市区较大树株在青岛空军疗养院院内,生长情况良好。
  茶树 耐寒性较差。1958年,青岛市首次从安徽引种5 000株茶树苗,因适应性差而失败。1959年从浙江引进种子进行繁殖栽培试验获取成功。1963年,青岛市正式辟建茶园,生产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青岛绿茶,深受好评。此项成功获得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此后,崂山林场辟建茶场,生产出较高质量的崂山绿茶。茶树在园林绿化中也作绿篱植物,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价值。
  山茶(耐冬) 青岛地区的山茶是中国山茶自然分布的最北端,青岛近海的长门岩岛、大管岛、小管岛、千里岩岛都有山茶生长。长门岩岛上的山茶群里树龄在600年以上的就有549株,崂山太清宫三官殿院内的山茶“绛雪”,树龄已有600余年。山茶花期长,又在冬季少花季节开放,为青岛地区实现“四季有花”的园林规划提供了最好的树种,极受人们喜爱。1988年3月确定山茶(耐冬)为青岛“市花”。
  桂花 因其叶茂花香,很受人们喜爱。桂花及其变种在市区的公园、庭院中常见栽植,也有不少市民盆栽于家中。中山公园桂花园有60余株桂花,每到中秋,花香满园,观赏价值很高。崂山太清宫院内有数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桂花。
  法国冬青 因其耐寒性较差,在青岛地区虽然早有栽植却未能普及。80年代起,应用逐渐多起来,栽于背风处生长很好,尤用于遮蔽墙体栽植,效果优于其他树种,是美化挡土墙、石墙的极好绿化树种。
  千首兰 原产北美洲。该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引植范围较广。青岛市园林绿地中已普遍使用,在文登路的汇泉广场段,以千首兰作为花坛行道树,既不影响游客的视界,又有较好的绿化效果。
  大叶胡颓子 青岛海滨及沿海岛屿有野生自然分布。80年代初,从长门岩岛引种繁殖后,生长良好,已逐渐应用于市区园林绿地。
  此外,还有万峰桧、球桧、鹿角桧、金叶桧,为圆柏的栽培变种,因其树形和叶色各具特点,成为青岛市绿地常用的树种。
  
  落叶灌木
  牡丹 牡丹花大而美,色香俱佳,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中国民间自古将其作为象征富贵的观赏名花。在园林中常用于不同品种汇集于一处的专类园,以求争奇斗妍的群植观赏效果。青岛曾分别于30年代从河南洛阳、50年代从山东菏泽引种于中山公园内,都因土质条件较差,生长不理想。80年代中期青岛海滨风景区又从山东菏泽引种40余品种的牡丹,在八大关内辟建了一处牡丹专类园,有不少品种因对土质要求过高,适应性差而死亡,生存下来的成为青岛市第一批引种成功的牡丹。
  小檗 在青岛市的公园中有少量栽植。小檗的变种——紫叶小檗是深受欢迎的园林、公共绿地绿化树种,既是观叶、观果树种,又是良好的刺篱材料。
  腊梅 是观赏性极高的冬季观花植物。青岛市各大绿地中均有栽培。崂山太清宫西客堂院内有一株树龄在50年以上的腊梅,是青岛地区的珍品。
  八仙花(阴绣球) 是庭院常见花卉,其特点是花球大、花型美,在市区绿地花坛中经常应用。
  溲疏 青岛市自20~30年代已引种繁殖,是城市园林绿地常用的观花树种。
  太平花 青岛自80年代引种栽培,生长良好,是应用前途较好的观花植物。麻叶绣球 市区各公园及一些居民庭院多有栽培。青岛还有一种棱叶绣线菊,为麻叶绣球与三桠绣球的杂交变种。
  日本绣线菊(粉花绣线菊) 原产于日本。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从事园艺的日本侨民带来栽培繁殖,虽引种较早,但数量不多,中山公园内有较少几株。
  珍珠梅 为庭院常用的观赏灌木,青岛市自80年代中期后有较大数量的栽培,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广泛。
  火棘 青岛有两个品种,在初夏开花,白花繁密,入秋果红如火,美丽可爱。青岛地区较早运用于园林绿地中,但数量不多。80年代中后期,各公园、绿地大量栽培,是良好的观花观果树种。  贴梗海棠 该树种属早春叶前开花,花色艳丽,是一种很好的观花树种,在青岛地区栽培较为广泛。崂山的一些道教庙殿院中也有栽培。大崂观院内有1株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树,冠幅:南北方向7米,东西方向6?5米,是青岛地区最大的1株。
  月季花 因花期长,品种多,花色艳丽,香味浓,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城市园林布置的好材料。青岛地区栽培月季的历史较早,应用很广泛,民间栽培经营的花卉也是以月季为主。20~30年代,郊区的中韩、枯桃等村的花农就有丰富的栽培经验。1988年3月,将月季花列为青岛市的市花。
  棣棠 因其花、枝、叶俱美,观赏价值较高,成为城市园林绿地中良好的树种,在青岛地区应用很广泛。
  榆叶梅 为早春叶前开花的观花树种,青岛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相当广泛,是绿地、花坛的主要树种之一。
  紫荆 早春繁花簇生,枝间姹紫嫣红,观赏效果甚佳,在青岛地区园林绿地较多应用。
  锦鸡儿 花、叶均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市区各公园均有栽培,80年代中后期公共绿地应用逐渐增多。
  美丽胡枝子 此树种萌芽力强,耐修剪,为秋季观花树种。常用于防护林下部及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青岛市区公园、山地中均有生长。
  紫穗槐 青岛地区多作为荒山、荒地、盐碱地及低湿地的造林树种使用。
  文冠果 该树种花序大而花朵密,春天白花满树,是珍贵的观赏兼油料树种。市区植物园内有引种,应用尚不广泛。
  扁担木 常见于平原或丘陵、低山灌丛中。青岛地区山地灌丛中常有分布。
  木槿 该树种于夏秋季节开花,花期长且花朵大,花型与色彩品种相当丰富,是良好的观花灌木。青岛市较早栽培,应用于公共绿地及路边花坛,观赏效果较好。
  石榴 原产伊朗和阿富汗,汉代引入中国。石榴既是很好的果树,又是良好的庭院观赏树种,其树姿优美,枝叶秀丽,花色红艳且花期较长,开花期又是在青岛地区少花的夏季,对城市园林增色不少。市区很早就有庭院栽培,80年代起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绿地、行道树,也有少数盆栽经过修饰作盆景。崂山华严寺后殿院内有两株树龄在250年以上的古树。
  红端木 红端木茎枝终年呈鲜红色,进入秋季树叶也变红色,与其他树种配合应用于园林绿地中,色彩突出,对比鲜明,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市区应用尚不广泛。
  连翘 该树种为早春叶前开花,花色金黄可爱,是极好的早春观花灌木,又是常用中药材,在青岛地区的公园、绿地、花坛栽植相当普遍。
  丁香 该树种枝叶茂密,花美而香,是庭院应用最广泛的花木树种之一。市区各公园及一部分别墅式庭院中多见栽植。崂山北九水风景区的蔚竹庵院内有一株树龄在130年左右的紫丁香古树。青岛地区还有一批丁香的变种——白丁香,分布于市南区、市北区的旧式庭院。
  小腊 该树种为半常绿植物。特点为枝叶茂密,花色白而有香味,是较好的绿地树种,80年代青岛市栽培较为普遍,成为绿地常用的灌木树种。
  迎春 该树种开花极早,与银芽柳配植在一起,独成风格,早报春光。青岛地区常应用栽植于山坡、崖头、岩边等处。发展立体绿化,常用于石墙顶部与爬山虎配合遮挡墙体,起到良好作用。
  海州常山 多生于山坡、路旁、溪边,为夏秋季观花、观果树种。青岛地区海岸边及路旁有一定数量的栽培。
  天目琼花 该树种叶浓绿,果鲜红,花美观,果序可作插瓶用。市区公园、公共绿地有部分栽培。
  金银木 该树种枝叶丰满,初夏开花并有芳香,秋季果实变为红色,既可观花又可观果。常用于市区公共绿地。
  锦带 该树种花朵茂密,花色艳丽,花期长,是城市公共绿地常见的花灌木之一。青岛地区应用相当广泛。
  海仙花 其观赏性质有似于锦带,但观赏价值不如锦带。市区早有栽培。
  猬实 该树种着花茂密,花色娇艳,系国内外著名花木之一。青岛市于1986年开始引种试验成功,已在绿地少量应用。
  糯米条 该树种花序大而密集且有芳香,是较好的观花灌木,唯耐寒性较差。青岛市于1986年开始引种试验成功,在城市绿地有少量分布。

TOP

第五篇 园林植物  
第一章 树木种类
第二节 一般树种

乔木类


  常绿乔木
  女贞 原产中国及日本。其特点是萌芽力强,耐荫、耐修剪,生长快,能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烟尘,但耐寒性差,在青岛地区越冬稍受冻害,有时落叶。是工厂厂区优良的抗污染绿化树种,也用作绿篱、行道树。在青岛市应用不多,70年代后稍趋广泛,是有发展前景的环境保护树种。
  红楠 此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有耐寒力,是楠木中最耐寒的品种,能在海岸、石缝和瘠地生长,有较强的耐盐性及抗潮风能力,很适合在青岛生长。青岛地区较大的两株生长在崂山太清宫神水泉一侧,长势良好。
  华山松 树体高大,挺拔苍翠,冠形优美,生长较快,是理想的庭院绿化用树。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抵抗能力,但因耐瘠薄能力差,故应用不多。
  白皮松 为中国特产。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高,在中性、酸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均能生长,深根性,颇抗风,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树冠为圆头形,冠幅美丽,在绿地孤植或散植都有很好的观赏效果,是珍贵树种之一。因生长较慢,繁殖少,没有广泛应用。崂山太清宫小停车场南有一株树龄300年的古树。
  侧柏 是适应能力极强的一种树,对土壤选择不严,在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都能生长,耐贫瘠、干燥、水湿、严寒,在山岩、石缝中亦能生长。其栽培变种甚多,青岛市应用较多的有千头柏、金叶千头柏等,是应用广泛的绿化树种。崂山有数株树龄在700~1 000年左右的古树。  日本五针松 原产日本。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期间,住在黄台路一带的日本侨民引来一批,栽于庭院,80年代因管理不善相继死亡。80年代中期后多从南方引进盆栽,作为观赏盆景,中山公园、百花苑内都有百年左右的大五针松。
  赤松 主产于中国东北、日本。枝干虬曲,树形优美,寿命长,是良好的风景树。崂山风景区内分布较多,崂山华严寺的“抱塔松”、白云洞的“蟠龙松”、太平宫的“华盖松”都是树龄300年以上的赤松。“抱塔松”和“蟠龙松”相继于1959年、1960年因受松干蚧虫害死亡,崂山太平宫门前的两株是崂山树龄最长的赤松。胶南六汪镇墨得水村有3株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树。
  柳杉 为中国特有树种。因其耐寒能力不及日本柳杉,青岛仅有少量栽植。
  杜松 产于中国、朝鲜、日本等地。此树有较强的抗海潮、抗风的能力,对土壤要求不高,是青岛地区良好的庭院树种之一。
  广玉兰 原产北美洲。此树叶大而厚,有光泽,花大而芳香,树姿雄伟壮丽,为良好的城市绿化观赏树种。此树的耐寒性差,在青岛地区栽培需有小气候条件或在冬季采取防寒措施。青岛市在建国前就有少量栽种。崂山太清宫东客堂院内有一株30年代栽植的广玉兰,具有较强的观赏效果。80年代,青岛市在公园、游园中批量栽植,不少单位庭院也引种此树;由于绿化观赏效果好,引种量呈上升趋势。
  
  落叶乔木
  金钱松 为中国特产。与南洋杉、雪松、金松、巨杉并称为世界5大公园树种,是珍贵树种之一。此树喜温暖多湿气候和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质土壤,抗风力强,不耐干旱不耐水涝,不适应盐碱地生长。金钱松树形高大,树姿优美,入秋后叶色金黄,观赏效果甚佳。青岛市于1969年从杭州引进,有选择地在中山公园、八大关绿地内零星栽植。
  落羽杉 原产北美洲及墨西哥。青岛于70年代自南京引来栽植。此树极耐水湿,宜栽水旁。树形美观,叶丛好似羽毛,非常秀丽。入秋后,叶呈古铜色,是良好的秋色叶树种,群植于水岸边有防风护岸的作用。
  毛白杨 树高、冠大,叶片呈深绿色,微风中能发出声响。在青岛地区生长态势优于其他树种,适于庭院、行道、公路两侧栽植。清末章高元在青岛设总兵衙门时就有栽植,人民会堂处还有树径近1米的毛白杨树,长势一直很好。
  胡桃 原产伊朗及小亚西亚一带,西汉时张骞通西域时带回内地。此树树冠庞大雄伟,花和果实挥发的气味有杀菌、杀虫作用,是良好的疗养院绿化树种。市区疗养院内甚多,胶州铺集镇保存有一株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古树。
  枫杨 树冠宽广,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根系深广,萌芽力强,生长快,对土壤要求不高,既耐水湿又耐旱。用以庭院、绿地栽植。青岛有零星分布。
  槲树(菠萝叶) 耐干旱,抗烟尘及有害气体,深根性,萌芽力强,在市区山林中混生,是山林绿化树种。
  麻栎 对土壤要求不高,耐干旱,适应山地、丘陵地生长,是山林绿化树种。崂山华严寺周围有一群树龄均在300年以上的麻栎。
  栓皮栎 耐干旱、瘠薄,不耐积水,抗旱、抗风能力强,寿命长,树形雄伟,浓荫如盖,是良好的绿化观赏树。为青岛市厂区、风景区绿化和营造防护林的主要树种之一。
  桴栎 耐干旱,耐瘠薄,能适应山坡、丘陵地带环境,是青岛市荒山造林和营造防护林重要树种。
  榆树 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和轻度盐碱土,萌芽力强,不耐水湿,耐修剪,主根深,侧根发达,抗风和保土能力强,为青岛市行道树、庭荫树、防护林及“四旁”绿化用树。
  榔榆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肥沃土壤,具有耐干旱瘠薄性,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均能生长,观赏价值较高。孤植、丛植也作行道树,经过培育、修剪及加工后还用以作树桩盆景。
  糙叶树 树形美,树荫浓,是极好的庭荫树种。崂山太清宫有一株唐代的糙叶树,树龄已过千年,浓荫覆盖的地面广及数亩,被称为“龙头榆”,长势良好。
  枸树 适应性强,能耐干冷和湿热气候,耐干旱瘠薄,也能生于水边,生长快,萌芽力强,抗烟尘,少病虫害,是厂区及荒山坡地绿化的好树种,亦用作防护林及庭荫树。
  无花果 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和小亚西亚。此树对土壤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和石灰性土中均可生长,能耐旱,病虫害少,是居民区庭院绿化的极好树种,市区居民庭院多有栽植。
  拓树 耐干旱瘠薄,为喜钙树种,多生于山野路边或石缝中,抗海潮、抗风能力极强,多为灌木状丛生,小青岛上有数株已长成大树。是海岸、乱石山坡地带绿化的良好树种。在即墨移风店乡沙埠村有5株树龄在600年以上的古树。
  杜仲 适应性强,有相当的耐寒能力,在酸性、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枝叶茂密,树形整齐,用作行道树及庭荫树。杜仲树皮为名贵中药材,青岛早期就有栽植,莱阳路8号院内有长成的大树。60年代,青岛市为发展中草药而大批引进,在公园、游园及庭院栽植,青岛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王凤亭研究“杜仲树大面积环状剥皮再生技术和组织学研究”成功,解决了前人一直没解决的杜仲取皮后死亡问题,曾获部级医药技术二等奖。此树种既可作为观赏树又可作为经济树。
  木瓜 喜温暖气候,要求土壤排水良好,不耐低温、水湿和盐碱。此树花美果香,是庭院树中的良好选材,市区公园、游园及庭院内多有栽植。崂山风景区内道教庙宇太清宫、白云洞、华楼宫院中都有百年以上的木瓜树,是良好的观果树种。
  杜梨 极耐干旱、瘠薄及碱土,深根性,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在干旱、盐碱地尤为适宜。此树花为白色,极美丽,常被植于庭院中观赏。青岛市山坡荒地中均生长。
  红叶李 整个生长期内树叶都是紫红色,为主要的观色叶植物,是绿地树群色彩调剂的良好树种。市区各公园、游园、居民区庭院、小型绿地多有栽植。是青岛市园林绿地常用的树种。  臭椿 适应性很强,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耐中度盐碱土,对酸性、中性和石灰质土壤都能适应,对二氧化硫和烟尘抵抗能力强,树干高大,树冠开阔,秋季红果满树,是良好的庭院、行道树种,也是有空气污染的厂区绿化主要树种。胶州市营房镇马家辛庄存有一株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
  楝树 对土壤要求不高,在酸性、中性、钙质土及盐碱土上均可生长,稍耐干旱、瘠薄,也能生于水边。寿命较短,30~40年即衰老。树形优美,花淡紫色且有淡香,叶形秀丽又耐烟尘,病虫害少,管理简单,是良好的厂区绿化树种,亦可作庭荫树和行道树。
  香椿 适合生于深厚肥沃的沙质土壤,在中性、酸性及钙质土中均能正常生长,萌蘖能力极强,生长快,栽培管理简单,是丘陵及平原地区绿化重要用材及“四旁”绿化树种。市区庭院中常见栽植,因树叶有特殊香味,人们多采食其嫩叶芽,故不多见大树株。是良好的庭院绿化树种。
  乌桕 耐寒性较差(在青岛市可越冬生长),有一定耐旱和抗风能力,耐水湿,对土壤适应范围较广,寿命长。树冠整齐,秋季树叶红艳美观。植于水边、湖畔、山坡、草坪,也作庭荫树或行道树。市区太平角庭院内及崂山太清宫都有栽植。
  盐肤木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和寒冷,不择土壤,不耐水湿,深根性,萌蘖性很强,生长快,为荒山瘠地中常见树种。秋季树叶变为鲜红色,果实熟时为桔红色,可用于点缀公园及山林风景,有明显的季相特点。
  火炬树 原产北美洲。1977年北京植物研究所由美国引进,后由北京引入青岛。此树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盐碱,能生于干旱、石砾多的山坡荒地。根萌性极强,是良好的护坡、固堤及固沙树种。秋季叶果均呈鲜红色,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树种。80年代初市区各山头多栽植此树,观赏效果甚佳。
  桃叶卫矛 对土壤要求不高,耐干旱也耐湿,根蘖萌发力强,抗风能力强。此树枝叶秀丽,是良好的庭院绿化树种。
  三角枫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偏酸性、中性土壤。较耐水湿,萌芽能力强。秋季树叶变为色,颇为美观。适用于庭院、行道及护岸树。
  鸡爪槭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此树园艺变种甚多,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入秋叶色变红,色艳如花,尤为美观,是名贵的观叶树种。青岛市公园、游园等绿地内多有栽植。
  七叶树 喜气候温和,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土壤。深根性,生长较慢,寿命长。树干耸直,树冠开阔,有良好的遮荫效果,叶大而形美,花色白,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一般作庭荫、行道用树,市区应用较少。
  无患子 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在酸性土、钙质土中均能生长,为低山地、丘陵及石灰岩山地所多见。树形高大,树冠广展,绿叶稠密,是良好的庭院绿化树种。
  黄山栾 耐干旱瘠薄,抗烟尘,为深根性高大乔木。顶生圆锥形花序,花色黄,秋季少花时节开放,果实成熟前为紫红色,形似灯笼,甚美,为观花观果的良好树种。用作庭荫树、行道树和风景树。市区公园及部分绿地中有栽培。
  南京椴 树干高大,树冠整齐,枝叶茂密,遮荫效果好。花为乳白色,味芳香,是良好的蜜源植物。用作庭荫树、行道树。
  梧桐 喜深厚、肥沃而湿润的土壤,不宜在积水洼地或碱地栽种。树干端直,树皮光滑碧绿,叶大形美,用作庭院观赏树及行道树,市区公园及庭院中多有栽植。
  喜树 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在青岛幼苗期内需有防寒措施方能安全越冬,成树后不需采取措施即可正常越冬。常用作庭荫树、行道树及“四旁”绿化树种。
  刺楸 对气候适应性较强,多生于山地疏林中,生长快,叶大干直,树形壮观。为园林孤植树或庭荫树,是低山区造林的良好树种,市区公园及疗养区内有部分栽植,崂山风景区内有百年以上的刺楸。
  毛来木 常散见于向阳山坡及岩石缝中,耐干旱,栽培管理简单。常用于庭院及行道树栽植。
  灯台树 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的耐寒性。树形整齐,侧枝层层铺展,树冠成圆锥形,状如灯台而得名。树形好,孤植于庭院、草坪处观赏,可为行道树,景观效果良好。
  柿树 树形优美,叶大荫浓,秋季树叶变红,果实渐熟时由黄变红,冬季叶落后,果还可留在树上,特别美观。植于庭院或成片栽植,是良好的观叶、观果、用果的经济树种。
  君迁子 作柿树砧木用树,对瘠薄土、中碱土及石灰质土地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寿命长,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树干挺直,冠形圆整,荫浓,用作庭荫树、行道树或湖岸栽植。
  白腊树 70年代青岛曾自天津引入杂交品种,用作行道树、庭荫树及涝洼处绿化用树。青岛市常见栽培,但多为丛生,而无大树。
  流苏 树形整齐,花序大而美,用作庭院观赏树和风景树。青岛市区及崂山风景区内多有栽植,崂山太清宫、明霞洞、华严寺、明道观、大崂观(现工商干校)院中都有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此树还是青岛地区用以嫁接桂花的砧木。
  玉兰 花大,洁白而芳香,是著名的早春观赏木本花卉,据《诗经》载,春秋战国时就有栽培,市区各公园绿地及庭院内多有栽种。崂山上清宫、白云洞、太平宫、大崂观、华严寺等庙院中都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在青岛地区栽培的还有二乔玉兰、发氏玉兰及玉兰的变种——紫花玉兰、重瓣玉兰等,多分布在公园及市南区的一些庭院和疗养院内。
  厚朴 为中国特产的树种。叶大荫浓,花大而芳香,皮是名贵中药,常作庭荫树,青岛市最大的一株在天后宫后院内。
  海棠 为著名的观赏树种。其变种——重瓣粉海棠花为粉红色,花大,重瓣,是此树种中观赏之佳品。在青岛市较普遍应用于公园、绿地中,青岛海滨八大关风景区内的宁武关路两侧用此树作行道树,每年春季,吸引成千上万的游人到此赏花,市区各公共绿地也相继采用。
  垂丝海棠 此树种花繁色艳,花朵下垂,是著名的庭院观赏花木。青岛市于1986~1988年引种,多分布在公园及新建居民小区绿地。
  梅 梅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其树姿、 花态、花色、花香俱佳,且花期较长,品种繁多,自古以来就被文士青睐。梅花最宜植于庭院、草坪、低山、“四旁”及风景区,既可孤植、丛植,又可群植、林植。在私家园林中以梅作前景,松作背景,竹作客景,梅与松、竹配合构成“岁寒三友”的景观。在青岛露地栽培梅的数量不多,居民以梅桩盆栽为主。中山公园内原有10多个品种的梅花,因管理不善,所剩无几。崂山太清宫三清殿院内现存一株“银边飞朱砂”,树龄已300年以上,是中国梅花中的极品,也是国内独一无二的珍稀品种。
  桃 栽培变种、变型甚多。青岛市除栽培品种优良的食用桃外,还普遍应用了观赏价值较高的变型品种:碧桃、绛桃、洒金碧桃、垂枝桃、紫叶桃、白碧桃、红碧桃、绯桃、寿星桃等。这些变型的品种,花色多变,花大而艳丽,姿态各异,紫叶桃不仅可以观花,还有观叶效果,将桃的变种运用到城市绿化树种中,丰富了城市园林观赏效果。青岛八大关风景区内韶关路两侧用桃花树作行道树,每年春天,桃花盛开,色彩艳丽,成千上万游人观赏,赞不绝口。

TOP

第五篇 园林植物  
第一章 树木种类

第二节 一般树种


  在城市园林绿地植物中,除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外,还有数百个树种在城市绿地中发挥作用,在时间、色彩、形体及观花观叶效果上补充骨干基调树种的不足,成为园林绿地植物群必不可少的成员。
  

TOP

第五篇 园林植物  
第一章 树木种类
第一节 重点树种

骨干树种


  
  骨干树种 主要有15种。 
  银杏 为中国特有之世界著名树种,落叶大乔木。其树姿雄伟壮丽,叶形美,寿命长且少病虫害。因树大荫浓,适作庭荫树、行道树或孤植树。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常见的绿化树种之一。多用于寺庙殿前左右对植,青岛市区天后宫、海云庵、浮山所南阁庙、于姑庵、黄草庵等都有古银杏,树龄长的近600年,短的也达300年以上。崂山风景区内千年以上的有数株,600年以上的多达10余株。1986年,占青岛市区行道树总数的1%。 
  黄连木 属落叶乔木。其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根系深、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芽力强,寿命长,很适合在青岛生长。黄连木树冠开阔,树姿雄伟,树叶繁茂而秀丽,入秋叶色变为深红或橙黄色,果实不成熟时呈红色,具有良好的观赏效果,既可群植亦可孤植,用作庭荫树、行道树。崂山太清宫外有一片黄连木古树林,树龄都在150年以上。 
  青朴 属落叶乔木。其适应性强,深根性,抗海风和海雾,树形树冠姿态美。小青岛上有数十株。崂山风景区内有数株,树龄在300年以上。青朴可孤植亦可群植,是丘陵地带、庭院及小块绿 
  五角枫 属落叶乔木。其适应性强,深根性,抗风雪能力强,耐烟尘及有害气体。枫叶入秋呈红色,可群植,是理想的庭院树种。小鱼山公园南坡有市区最大的一片枫树林。60年代以来逐渐被用作行道树,八大关内的嘉峪关路即用此树作行道树。 
  榉树(光叶榉) 属落叶乔木。其树形高大雄伟,枝细叶美,有观赏价值,可孤植亦可群植,用作庭院树、行道树。青岛早期就有栽培,中山公园、榉林公园、百花苑较多,是理想的观赏树种。 
  国槐 属落叶乔木。喜干冷气候,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在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均能生长,但在干燥贫瘠的山区和低洼处生长不良。其萌芽力强,深根性,耐烟尘,寿命长,枝叶茂密,树冠匀称,是良好的庭荫树和行道树种。平度市郭庄乡朱家庄有一株国槐树龄已达1 300余年。 
  国槐的变种龙爪槐,小枝长而下垂,观赏价值高,常被作为装饰性树种。 
  合欢 属落叶乔木。耐干旱、贫瘠,但不耐水蚀,适应性颇强,生长较快,树姿优美,外形雅致,盛夏绒花满树,有香有色,小叶昼展夜合,是美丽的观赏树种。宜作庭荫树、行道树。80年代在青岛市小绿地内、居民区周围大量栽植。 
  泡桐 属落叶乔木。其树干挺直,树冠宽阔,深根性,生长快,花大而香,是“四旁”绿化的良好树种。青岛市自60年代从菏泽大批引入,栽植于庭院、游园及道路两侧。 
  柳树(旱柳) 属落叶乔木。其发叶早,落叶晚,喜水湿,耐干旱,适应性强,在干瘠沙土、低湿河滩和弱盐碱地都能生长。根系发达,萌芽力强,能固土和抗风,树皮在受到水浸时能很快形成新根,枝条扦插繁殖成活率高。因病虫危害,故市区的柳树长势一般较差。 
  柳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水体配置的风景树种,河岸、湖边大都栽植,配以草坪、水景,能生清静幽雅之效果。 
  垂柳 属落叶乔木。因其枝细低垂,随风飘摇,大量用作河、湖岸边风景树。青岛市区及平度、即墨、莱西、胶州、胶南等地广泛用于公园水体配置树种。 
  水杉 中国仅存。为孑遗树种,被称为活化石,属针叶落叶乔木。1946年在湖北利川县神农架发现。青岛市于40年代末引入。该树种树干通直,树冠呈尖塔形,喜温暖潮湿气候,在青岛生长良好。中山公园花卉园内两株及桂花园南侧一株为最早引入的,后又陆续引植,中山公园、汇泉广场北侧、崂山太清宫、北九水都有片林,胶南县选用为行道树,观赏效果极好。 
  圆柏 为常绿针叶乔木。其适应性强,能生于酸性、中性及石灰质土壤中,对干旱、潮湿以及多种有害气体都有抗力,寿命极长。崂山太清宫两株圆柏树龄都在2 100年以上,是青岛地区最老的古树。 
  圆柏的栽培变种、变形极多,青岛地区常见的有龙柏、万峰桧、鹿角桧、球桧、圆柱桧等,这些常绿树种不仅具有圆柏的适应性,而且可以修剪整理成各种不同的树形,是青岛市绿化的重要树种。 
  樱花(日本樱花) 原产日本,20世纪初在青岛旭公园(今中山公园)引种栽植,观赏效果甚佳。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大量繁殖。青岛在庭院、公共绿地及行道、居民区绿地中广泛栽植,成为主要观花树种之一。 
  紫薇 为落叶灌木、小乔木。喜温暖气候,在青岛地区生长良好。其耐旱,萌蘖性强,生长较慢,寿命长,花色艳丽,花期长,有“百日红”之称,是青岛少花的夏秋季节的观花树种。紫薇树干弯曲窈窕,富有观赏价值。中山公园、市区庭院以及崂山各道教庙院内多有栽植。太平宫、上清宫、太清宫栽有百年树龄的紫薇。 
  大叶黄杨 俗称冬青,原产日本,属常绿阔叶灌木、小乔木。其适应性强,常绿、耐修剪,扦插成活率高,是城市园林绿地中用作装饰图形、绿篱的最佳材料,已广泛栽培。20~30年代建成的庭院均栽有大叶黄杨,并已成小乔木。

TOP

第五篇 园林植物  
第一章 树木种类
第一节 重点树种

基调树种


  基调树种 主要有5种。 
  刺槐 俗称“洋槐”。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后引入的落叶乔木,该树耐干旱、贫瘠,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绿化见效快。在较短的时期内即在青岛地区繁殖起来,青岛百姓以其花朵泡水当茶饮。后繁育引向全国各地。刺槐是青岛早期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早期的行道树也多以刺槐及其变种无刺槐为主。刺槐根系浅,易被风刮倒,寿命短,因其木质抗水性强,成为当地渔民造船的材料。1986年,刺槐占行道树总数的31.4%,此后逐步为其他树种代替。 
  法桐(悬铃木) 是与刺槐同期引进的落叶乔木,适应性强,生长快,寿命长,树大荫浓,耐修剪,是理想的行道树和庭荫树种。1986年,行道树中法桐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7.5%。 
  黑松 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引入的常绿针叶乔木,耐盐碱,抗海风,适应性强,宜于海岸、山地栽植。20世纪初期,青岛市海岸防风林及各荒山造林多以黑松为主,鲁迅公园内黑松林婀娜多姿,成为青岛海滨一大景观。市内各山头上植树多用黑松,靠近海边的行道树也常使用。    雪松 为青岛市的市树。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引入的常绿针叶乔木。树体高大,树形优美,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1976年北京建毛主席纪念堂,专程从青岛选送40株大雪松植于纪念堂周围。雪松实生苗优于扦插苗,极受全国许多城市青睐,国内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有从青岛引种的雪松。 
  杨树 属落叶乔木。青岛市早期种植的杨树,多为德国侵占初期引入的加拿大白杨。其适应性强,生长快,寿命短。青岛市早期的行道树多选用此树种。1986年,占行道树总数的19%左右。汇泉广场周围原有一大片加拿大白杨林,终因树势退化而伐尽。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