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一篇 公园
第一章 综合性公园
第一节 公园建设
青岛中山公园位于青岛市市南区,东北依太平山,西北靠青岛山,西南临汇泉湾,面积73.3万平方米,年游客量200万人次,是青岛市唯一的综合性公园。
公园西南侧地势平缓,明朝即有渔户聚居,清朝初期已形成小村落,清朝中期归斩山村(现湛山村),位于台东镇清溪庵以南,清溪庵每年正月的庙会称“萝卜会”。因该村落在庙会会址前,故定名为“会前村”。章高元率兵设防胶澳后,会前村归胶澳总兵衙门管辖。1901年,德国胶澳总督府收买太平山、青岛山进行造林,1904年又强行收买会前村,将360户渔民迁走,辟建为植物试验场。
1914年11月,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1915年,在植物试验场东北侧建“忠魂碑”,并修筑通往“忠魂碑”的游览路,在路两侧栽植百余株日本樱花,定名为“旭公园”。青岛人称其为“樱花公园”。同期,又在林地西南侧建起动物笼舍,养有熊、鹤、鸭等动物。
北洋Gov统治青岛时期,公园由胶澳商埠督办公署接收。1923年3月,该公园定名为“第一公园”。同年,对第一公园开始进行规划建设,春季在公园西部造人工湖,建木曲桥和湖心亭,称“小西湖”。又在公园内修道路,辟花圃,铺草坪,建花坛,并建造小型喷水池1座。夏、秋,在公园内建起两幢简易观赏温室,合计面积为340.92平方米。1929年4月15日,南京国民Gov接收胶澳商埠,为纪念孙中山先生,5月22日接收专员公署下令将第一公园改名为中山公园。
到1949年,在中山公园内新辟花圃多处,整修了原有的熊笼、禽笼,新添猴笼2处,鹿棚圈、豹笼舍各1处。
1953年,在公园内建成芍药园、玉兰园、月季园等专类植物园。1954年,公园又增添了熊、狼、猴等动物。1956年在公园樱花路东侧建占地1 380平方米的桂花园,栽植金桂、银桂、刺桂共66株。同年又在北部建成具有民族建筑风格的牡丹亭,建筑面积为354平方米。并在儿童乐园建设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圆顶柱亭1座。1957年,对原月季园进行改造,扩建后的月季园占地?2 960?平方米。1965年,市人民委员会发动全市各部门义务劳动,在公园东北部太平山脚下建成面积为10 400平方米的人工湖。同时还在临近公园果园处建成面积为3 300平方米的小水库1处。1970年将公园西南门废弃,在小西湖南侧修建新西门。1972年改建公园南大门。同年,在公园南部辟地3 400平方米,从南方引进毛竹、刚竹、紫竹,建起竹园。1974年,在公园南大门内建成雕塑喷泉。1977年在樱花路东侧建起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茶食厅1座,面积为500平方米。同年还在儿童乐园建起儿童游乐设施电动转盘1座。
1986年,在公园南部建大型观赏温室,面积为1 500平方米,用以举办室内花卉和艺术品展览。1987年,对儿童乐园地面全部进行硬质铺装,并增添了碰碰车、小火车、多样滑梯等儿童游乐设施。1988~1990年,陆续将公园的二级路进行花岗岩石板铺装,共铺路面6 500平方米,拆除动物笼舍,铺草造园,初步形成了花卉展区。同时扩建了儿童乐园,增加了滑行龙、双人飞天、碰碰船、摩天车等大型游乐设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