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一篇 驻军与军事机构  
第三章 国民革命军

第一节 海空军部队


  第三舰队  1928年4月6日,日军炸死张作霖。1930年9月18日,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拥护南京国民Gov。蒋介石随即将奉系海军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舰队,任命沈鸿烈为司令,谢刚哲为参谋长。辖舰艇部队,2个陆战队,1个教导队。1931年12月16日,沈鸿烈改任青岛市市长,谢刚哲继任第三舰队司令。1933年,原渤海舰队的海圻、海琛、肇和3舰官兵因与原奉系海军不合,开赴南京转隶国民革命军海军第一舰队。
  1937 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0月1日,蒋介石任命沈鸿烈为青岛陆、海军总指挥。时日军从华北大举南进。12月4日,蒋介石电令沈鸿烈实行不抵抗政策,伺机撤离青岛。12月18日,沈鸿烈下令炸毁9家日资纱厂。12月21日,首批部队撤离。12月25日,沈又令海军将停泊在青岛港的“镇海”号等7艘军舰和港务局的“飞鲸”号等5艘小火轮沉在大港至小港的航道上。12月27日,沈鸿烈率海军陆战队(不含第二十一队)、舰艇官兵、保安队清洁队、警察局等6个总队共9000余人,撤离青岛开往鲁西南。海军教导队长唐静海率海军教导队、陆战第二十一队,分乘江清江亨、利捷、利绥号军军舰和华甲号运输舰开往马当要塞。

   青岛海军  1945年8月,侵华日军战败投降。9月,原威海伪海军司令鲍逸民率舰来青,任海军司令。
  
  海军第二基地  1946年在青岛成立,司令董沭曾。辖海防第一舰队、第二舰队和刘公岛、烟台、长岛山3个巡防处。辖区北迄安东卫(现丹东市),南至连云港,包括全部渤海及黄海北部。

  海军第二军区司令部  1948年5月1日,海军第二基地改为第二军区司令部,直属海军总部,司令高如峰。8月14日,原第一舰队司令梁贻序继任。

  海军训练团  1945年12月22日在青岛成立。1947年并入海军军官学校。

  海军军官学校  1945年冬在上海成立。1946年移驻青岛。是年冬将重庆海军学校并入。首任校长蒋介石(兼)。1948年3月,魏济民升任校长。

  青岛空军站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空军第九地区司令部驻济南,辖济南、青岛、德州、坊子、城阳5个站。青岛空军站站长陈宝川。驻站单位有:空军第五大队第二十五中队(飞机三十余架),第二十七中队(飞机三十余架);空军第二供应中队,中队长于宗谦;空军青岛导航台,台长叶长骏;空军第一二三电台,台长沈光荣;空军第二十七油弹库,库长陈茂同;空军青岛情报所,负责人何乃盛。

TOP

第一篇 驻军与军事机构  
第二章 北洋Gov军

第二节 奉系军阀部队


  
  第八军第二十九旅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军阀部队战败,奉系军阀部队入鲁。1925年1月4日,奉系将领张宗昌派第八军第二十九旅旅长毕庶澄率部入青。9月,毕庶澄兼任渤海舰队司令,吴志馨为副司令。9月15日,“肇和”、“同安”舰官兵要求请饷。26日,毕庶澄登舰发饷,并将“肇和”、“同安”舰分别更名为“澄和”、“效安”。

  胶东剿匪司令部  1925年10月,山东省卫队旅第三团兼胶东剿匪司令部。团长尹德山任司令兼青岛戒严司令部司令,统辖青岛市保安大队。11月,毕庶澄驱逐尹德山,接管部队,接任其职。

  山东海防司令部  1925年11月,毕庶澄升任山东海防总司令兼第八军军长,集驻青陆、海军大权于一身,部队扩大到2万余人。

  东北渤海舰队  1926年11月,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大元帅府令东北海军舰队司令沈鸿烈率海防舰队来青,与渤海舰队和编为东北渤海舰队,毕庶澄任司令,沈鸿烈任副司令。1927年3月,毕庶澄在江苏与国民革命军北伐军作战失败被山东督军张宗昌枪毙。4月,张宗昌自兼东北渤海舰队司令,沈鸿烈、吴志馨为副司令。“澄和”舰、“效安”舰恢复原名。

  胶东防守司令部  1927年4月,山东督军张宗昌委山东省卫队旅长祝祥本为胶东防守司令部司令,兼青岛戒严司令部司令。1928年4月,张宗昌被国民革命军战败,驻青部队除海军和地方武装外,均由青岛开往内地。1929年11月,祝祥本部被国民革命军接管。

  海军总司令部  1927年7月19日,东北渤海舰队改番号为海军总司令部,辖第一舰队(驻青岛)和第二舰队(驻长山列岛)。张宗昌兼任海军总司令,沈鸿烈任第一舰队司令吴志馨任第二舰队司令。

  海军总司令公署  1927年11月,北洋Gov在青岛设海军总司令公署,沈鸿烈升任海军总司令。公署下设军衔、军械、军需、军医、轮机、秘书、参谋、副官8个处;统辖第一舰队(舰队长凌霄,辖海圻、海琛、肇和、镇海、同安、华甲6舰);第二舰队(舰队长袁方乔,辖定海、永翔、楚豫、江利、海鸥、澄海、海霆、海燕等10舰);江防舰队(驻哈尔滨);海军陆战队第一、二营,教导大队,飞机大队,保安大队,海军陆战队初级军官养成所,海军陆战队军士训练所等。1928年7月,海军总司令公署由青岛移驻沈阳。

TOP

第一篇 驻军与军事机构  
第二章 北洋Gov军

第一节 直系军阀部队


  1921年11月12日,太平洋会议(又称华盛顿会议)召开。1922年2月4日,中日两国代表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条约第三条规定,日军六个月内从青岛撤走。
  1922年2月21日,北洋Gov外交部电告山东督军田中玉:“胶济沿线日军即将撤退,请速挑选干练警察或军队接防。”3月8日,《中日胶济铁路沿线撤兵协定》正式签字。从4月14日起日军开始撤退,山东保安队接防,至5月6日,胶济铁路全线接防完毕。
  1922年12月2日,中日双方决定,正式交接青岛。10日,举行交接仪式。
  
  保安警察部队  1922年11月30日,北洋Gov派鲁案善后督办、鲁案中日联合委员会委员长王正廷偕程立率胶澳商埠保安大队、水上警察部队、武装行政警察部队由坊子来青岛接收。
  胶澳商埠保安大队,由陆军第五师组建,辖4个步兵中队、1个骑兵队、共640人。骑兵中校陈韬任大队长。
  水上警察部队,由西北军第十一师选调,共300余人。张丽生任水上警察署长。
  武装行政警察部队,由北京选拔的警察干部200余名和坊子集训的学警800余名合成。程立任警察厅长。

  第五师第十旅  1922年12月1日,山东省长兼胶澳督办熊炳琦协助王正廷来青接收,随带陆军第五师第十旅行担负警察任务。为不违背“商埠不应驻兵”的规定,十旅官兵全部换上警察服装进驻市区。
  
  临时剿办岛匪司令部  在日军准备撤离青岛,中国军队尚未进城之际,岛城土匪活动十分猖獗。1922年12月1日成立“临时剿办岛匪司令部”,由第十旅兼,旅长孙宗先为司令。12月10日,孙宗先招抚了土匪孙百万所部1000余人,改为胶东游击总队,督办熊炳琦委孙百万为司令。翌年2月24日,孙百万部移驻坊子。

  保安处  1922年12月10日,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设立保安处,处长梁上栋,统辖保安大队,下辖4个中队。翌年3月,撤消保安处,督办直接统辖保安大队。1924年4月,高恩洪就任胶澳督办,保安大队增设第五、六中队。1925年1月,将保安大队改为保安第一大队;另增设保安第二大队,转辖愿保安大队的第五、六中队。2月,又增设第期中队。10月山东省Gov将保安队划归山东省卫队旅第三团,由胶东剿匪司令兼第三团团长尹德山接管。保安第一、二大队改编为该团第一、二营。1928年7月,第三团撤离青岛。继之又新建保安大队,设大队长1人,辖第一、二中队,由商埠局直接指挥。

  胶东剿匪(防守)司令部  1923年1月,“临时剿办岛匪司令部”改为“胶东剿匪司令部“,仍由第十旅兼,旅长孙宗先兼任司令。3月,胶东剿匪司令部改为胶东防守司令部。1924年4月,孙宗先升任第五师师长,第二十团团长王翰章继任第十旅旅长兼胶东防守司令部司令。6月,胶澳督办高恩洪以”商埠不应驻兵“为由,请令吴佩孚撤消胶 东防守司令部。王翰章奉命率部移驻潍县。是年,直、奉两派系军阀开战。11月,因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山东督军郑士琦宣布山东中立,遂派王翰章任第五师师长,率部离青返驻潍县。
  
  渤海舰队  1923年11月5日,孙中山的广东军Gov护法舰队司令温树德叛变,率楚豫、永翔、同安、肇和、海琛、海圻、豫章7舰,由广州北上投靠直系军阀吴佩孚。豫章舰因途中机器故障被福建海军截往长江舰队。余舰于12月抵青。吴佩孚令胶署银行支给开拔费50万元,每月饷额12万元。翌年5月,授番号为渤海舰队,温树德任司令。司令部设参谋、副官、轮机、军需4处,驻莱阳路8号。1924年9月,温树德任海军副司令。11月15日兼任胶澳商埠督办。

  军警督察处  1924年5月,因驻青陆,海军与警察部队经常发生摩擦,为改善关系,加强督察,合组军警督察处。处长关际雯。翌年11月,军警督察处撤消,改为胶澳商埠督察处。

  军事发审处  1924年6月,田霈奉命来青组建“直鲁豫巡阅使署军事发审处”。7月29日,任命田霈为直鲁豫巡阅使驻青军政执行长官。11月,撤消军事发审处。

TOP

第一篇 驻军与军事机构
第一章 清军



1.jpg
(总兵衙门)
  
   清Gov为御外患,1891年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广武前营、广武中营、嵩武前营、武中营驻守青岛。置总兵衙门于青岛村(今青岛市人民会堂址),担负青岛地区防务。4营清兵分别驻守在今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青岛海洋大学体育场、青岛市公安局、青岛海洋大学五校门处。练兵场设在今自来水公司处。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为抵抗日军对辽东半岛的侵略,章高元奉清Gov之命,于11月13日率嵩武军8个营赴盖平(县),抗击进犯日军。1895年,章高元奉旨率兵返驻青岛。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曹州“巨野教案”为借口,派兵侵占青岛。章高元奉令未予抵抗,撤离城区至市郊。12月20日,章高元奉清Gov旨令撤离青岛,开赴烟台,青岛为德军侵占。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