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21455
- 名望
- 1158 点
- 铜币
- 5815 枚
- 优惠券
- 203 张
       

|
(作者:陈若雷)
第一条:不要在成都人面前夸你们那儿有洋人街。成都几乎所有小区都住得有鬼佬或鬼佬家庭,在成都的红砂村、幸福梅林和东篱菊园等绿色生态片区,有不少农家小院长住着租房的各国散装诗人、艺术家和银发一族。在那里,你不但能看到成片薰衣草,而且冷不丁在竹林盘深处,还能听到多国籍邻里管弦乐队的合奏和鬼佬在行进中吹响的苏格兰风笛。
第二条:当成都人猛夸成都私家车保有量“雄踞”全国第二的时候,如你不想污染谈话的友好氛围,不要说你在成都大街小巷看到的都是下力和奥托。何况此话也不尽公正,大街上一天中要不要还是有点奔驰、宝马或林肯开过去的,就是码不准是不是公务员的车。无论如何,成都人的心态是,我现在的钱不够,就先买个重庆托托儿来耍哈儿散。
第三条:不要对成都男人把他的老婆叫做“老孃儿”而感到惊奇,以为他老婆比他年龄大很多似的。如你在街头与一位四十来岁的成都爆烟子老头儿晤谈正欢时,可能他眼中突然会显出惊恐的表情说:“遭了,我老孃儿来了!”你掉头一看,说不定款款而来的却是个80后螓首蛾眉的窈窕女郎。
第四条:当成都人在你面前抱怨他老婆周期性地揪他的耳朵、罚跪搓衣版的时候,你千万不要对他表示同情,更不要去安慰,免得中了他下的套。因为他洋洋得意的下一句话往往是:“我那个婆娘死歪万恶得很,你们千万不要去招惹她哦。”
第五条:不要试图在成都学说四川话,因为成都人更喜欢与外地人说普通话,上至省长、市长、下到街上摆地摊、擦皮鞋的,都是满口的椒盐普通话。去年,都江堰的灾民刚从地震废墟中被刨出来,他们热泪盈眶地给救援队和温总理说的,就是四川椒盐普通话。
第六条:不要在成都人面前抱怨天气,成都虽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终年滋润,但老是夜里下雨白天阴,连紫外线都少得很,但那是中国独有的免费天然SPALOUSPA PAR AQUA(SPA)孵化器,看看成都那些明眸皓齿、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美眉,就由不得你不信。
第七条:不要以为成都的五星级饭店、大餐厅的四川招牌菜回锅肉才是最好的。这些大餐厅给你端来的回锅肉,实际上比成都人幽默为“苍蝇”馆子的回锅肉味道绝对差得远,最多一个样,但五星级饭店的价钱一份是200元,大餐厅20元,“苍蝇”馆子只收8元。
第八条:不要怀疑成都最好的小吃往往在背街小巷里。只有那里才有真正资质的三大炮、板凳抄手、肥肠粉、牛肉豆花、军屯锅盔,红星兔丁等小吃。成都人往往会从城西走到城东的旮旯角的“苍蝇”馆子,只是为了吃一份张凉粉或肝腰合炒。
第九条:不要凭着对川菜的一知半解,你就在导游带你去的春熙路或总府路的龙抄手、夫妻肺片和赖汤圆的餐馆里,抱怨他们的成都小吃不正宗。这时,也许服务小姐彝胞阿露阿卓当即就会走过来,非常悲壮地对你说:“这是特供外地的‘川菜’粉丝的,成都本地人不会到这儿来的。”
第十条:不要找街上的行人或穿黄马甲的交通协管问路,免得走弯路,因为他们大都不是成都人。你得去问交警或巡警,千万记住:城中心几乎只有警察才是成都本地人。要么就是因Gov拆迁、要么就是把城里的房子出租给店铺或打工仔,成都的原居民早就搬到成都的一、二环路以外去了。
第十一条:不要怀疑成都人自我解套的唯物辩证法功力。512地震灾难确实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惊吓和悲伤,但不久就听到成都人说:“北川、广元、茂县那些狗日的几千家非法小水泥厂、小造纸厂和小化肥厂都遭震垮了,难怪一年来成都的天都是蓝蓝的,龟儿子太阳也出得多了哦。”
第十二条:不要以为成都人喜欢打麻将是为了赌博,他们都不会打大,就是个玩儿。在成都邛崃茶马古道旁的平落古镇河边,在成都的虹口浅水湾,一到盛夏就摆起十几里长的遮阳伞和麻将桌,大把成都人挽起裤腿,把脚泡在凉凉的溪水里,喝茶搓麻,摆龙门阵,每天在那里嘻嘻哈哈的,夏天不完,绝不回城。他们绝不赌博,就是个耍,警察城管在不在,都一样。
第十三条:不要犹豫去调侃成都的美眉或姆姆打麻将,她们会对你说:“下了班,电视又没有好节目,全是名人当媒子(托儿)的骗钱广告,不打麻将又抓子(做啥子)嘛?”她们坚定地认为:过日子就是打麻将,嫁人是找个地方打麻将,离婚就是换个地方打麻将。
第十四条:成都人有本事把任何严肃的事情都变得好耍。当外地人经过成都的小街,听到人声鼎沸,乐曲声声,稀里哗啦,你不要以为那里是游乐园或是麻将馆,说不定那里正在办丧事哩。只见灵堂布棚一长溜,麻将几十桌,通宵达旦,接连几天,邻居被闹得睡不着,还不好说得,也干脆下楼一起打,美其名曰“打丧火”,比过年还好玩。
第十五条:遇到此时此境,旅游者不必因有死者而心情沉重,你可以径直走进去探个究竟,成都人认为来者都是客,他们会给你让座,敬一支香烟夹在你的耳朵上,甚至立马有人在那边喊你:“过来嘛,三缺一!”只见灵堂里遗像高挂,哀乐和摇滚轮流播放,死者在墙上的遗像框里,笑眯眯地看着亲朋放扛,家属下叫,好友点炮,“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一派庄子鼓盆而歌的哲学境界。
第十六条:不要怀疑成都人临危不惧的气概,去年五月他们打麻将时,听到外面有人喊地震了,罗幺妹跑到窗前看了看,回到麻将桌非常镇定地对张幺姑说:“是对面的那栋房子在晃,我们这儿没得啥子,来,八万!”
第十七条:想真正了解成都,你一定得去府南河畔泡泡露天茶馆。成都人坐在竹椅上,端着盖碗茶,边打麻将边摆龙门阵两不误。茶馆和麻将在成都是河蟹共生,不可分割的,他们可以三个人打,四个人打,五个人打,甚至六、七个人同一桌打,而且成都的麻将有“一往无前”、“刮风下雨”、“血战到底”、“血流成河”等等打法,可谓五花八门。
第十八条:在成都的茶馆里,你千万不要冒皮皮说自己是什么处局级、总经理,同桌的是什么卖红薯、下岗的,在这里,茶一上桌,没有贫富,没有尊卑,全部打平。如果你坚持说你是处局级或总经理的话,没有一个成都人会正眼张视你,反把自己搞得蔫索索的。成都有宜人的气候,众多的美食,养眼的美眉可能就在邻桌嗲声嗲气地说话。你自然而然就会放松下来,宠辱皆忘,真正去享受生活。成都人认为,一定要尊重你的生命,你妈怀你生你也不容易,你只能活一次,不要把自己整得那么累。
第十九条:在成都,凡1--50岁的男性都可以被叫作“XX娃”,他们绝对不会生气,还答应得脆生生的。当你在成都喝茶的时候,如果同桌的王三娃突然条声幺幺地对茶博士吼一声:“刚进来的张大爷的茶钱,我给了!”这时,你千万不要感到惊诧,这是他们几千年传下来的礼信。
第二十条:成都人无论男女大都是时事迷,喝茶的时候必看报纸。在河滨的丽日和绿荫下,成都人可以捧着几份报纸,从清早读到晌午;如果你下午还从那里经过,兴许你还能看到他们就茶水用过卤肉锅魁午餐后,还坐在茶馆里津津有味地看着那几张报纸。
第二十一条:成都的市骂除“瓜娃子”、“狗日的”等外,一般都不会那么难听,往往都要转点弯,他们骂人SB,会说:“你咋个那么弹啊”,或“你娃脑壳里头有乒乓哇?”成都人骂人最厉害的是:“你龟儿子咋跟肉丸子差不多啊!”你可能不解,其实他是在骂你该千刀万剁。
第二十二条:不要在成都人面前提重庆的事,成都人认为,打秦皇汉武之前起重庆就归成都管,已经有二千多年了。现在从四川版图上猛地划出去,重庆崽儿一下子就从“川B”变成“渝A”不说,而且开口闭口就是“你们四川人”、“我们重庆人”什么的,虽然他们嘴巴凶点,但自古历史的四川血脉还是砍不断的。如此的缘分和宿命,已经成了成都人心中永远的痛。
第二十三条:成都对重庆的爱恨情仇的最新非官方民调:成都人认为重庆闹成直辖也不容易,分家时搭配了那么多筋筋吊吊的国家级贫困县,那些千里之外、月亮都晒得死的坡坡县份拐来弯去全划给了重庆,而小平的广安近在咫尺却留在了四川,023又抓子嘛?你以为直辖有好安逸嗦?
重庆直辖后大搞“去四川化”,所有机构和单位都换成了重庆招牌,但又故意留下四川外语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等一耙拉单位的名字至今坚决不改,市井的成都人善意解读为:是不是重庆人要留点念想啊?
四川和成都每一次开人大会议,成都的人民代表都提议要把这两块牌子从重庆要回来,但重庆崽儿直辖都十多年了就是坚决不还。这就意味着,四川如要配套成龙,填补空白,开办省一级的外国语学院和美术学院,就已经失去了相关的冠名权。成都人脑壳都大了,未必你重庆崽儿非要逼得成都开办“重庆外国语大学“和”重庆美术大学”嗦?
第二十四条:不要以为成都人和重庆人有多深的“梁子”,其实都是些“武侯祠和渣滓洞哪个好”的口水战。打全国足球联赛那几年,重庆崽儿场场必包几十辆大客车,飞叉叉地赶到成都来助威。记得那年全兴打天津时,好几千重庆崽儿在成都体育场看台上光着胴胴,惊抓抓地吼:“四川队,雄起!”“川军川军,威震乾坤!”“天津天津,脚杆抽筋!”现在想起来,若雷还是把持不住泪蛋蛋直流。
第二十五条:不要因为成都的居住小区里重庆人扎堆,而错误地以为你到了重庆江北的观音桥。据了解,有经济实力的重庆人,不少都已经在成都买了套房子给双亲养老,他们对父母说:“老汉儿,老母亲,这边冬天毛毛雨,夏天热死人,爬坡上坎的,你们年龄大了,熬不住。成都的天气不燥辣,路又平,肉菜都相因,那边的重庆人也多起来了,一样好耍的。你们先搬过去,让做儿的尽份孝心,免得人家鑿背脊骨。过几年钱挣够了,我们就跟朵搬过去哈。”
第二十六条:不要对成都到处都是“格老子”、“逗头”、“空了吹”的重庆话感到困惑。重庆人在成都买房的连年飙升,重庆地产商也纷纷到成都来建小区,他们高高挂起“重庆人买重庆人建的房,肥水要流自家田没商量”的横幅,把成都人乐得象过节似的,见天就往他们的售楼处钻。现在,川渝合作品牌的工商业产品发展势头,猛得不摆了。他们两兄弟现在都搞醒豁了:川渝联手,才能双赢。
第二十七条:如非至爱亲朋或生意关连,不要轻信成都人和重庆人会请你吃饭。但两地的方式各异:成都人要罗嗦些,他会把你强行欢送到门外才说:“再耍哈儿散,要不,你们吃了饭再走嘛?”重庆人是汉人中的“少数民族”,耿直,厚道,原生态,重庆人的处理方法就不同。他们与你刚一谈完,立马就会硬刺夺棒地对你说:“斗楞个,你走散!”只有六个字;精炼。
第二十八条:别看成都人平常都是些温情主义者,但你不要低估他们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的血性。山姆那年精确炸毁我驻南大使馆后,成都人的抗议行动堪称全国之冠。几千成都人把美领馆围得水泄不通,要不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中国武警的英勇护卫,成都人用数根长竹竿捆绑加长,再插上火把,站在树杈上协力伸出去,隔着几十米的距离,真能把美领馆旗杆上的星-条旗给点燃了。
第二十九条:成都女人在关键时刻显示的“钢火”也不可小觑。前不久,有个成都美女在一偏僻的公交站等车,被两个流氓动手动脚,再三调戏,气得美女柳眉一竖,从手袋里掏出几张百元大钞,往五、六个也在等车的农民工手上一塞,说:“兄弟,帮我把这两个流氓收拾了,你们一人一百!”农民工一拥而上,当即把两人打翻在地,呵嚯连天地叫,然后,美眉才从容招来一部出租车,绝尘而去。
后 记:
若雷在重庆多年,应算半个重庆崽儿,即使现在任选一天与我从袁家岗35中学走到杨家坪的直港路,一路上与若雷打招呼的起码会有十来个重庆人或更多,若雷在成都反而不敢这样冒皮皮。
前一段时间,不少朋友要若雷写写成都的城市性格、市民秉性、民俗风情、尤其是成都与重庆的情感波澜等等,要求既有人文深度又有可读性,还说“此文非君莫属”。若雷觉得这题目太大,至于可读性方面,若雷尚可尽力,但有没有人文深度,见仁见智,确实不好说,所以迟迟没有动笔。
若雷在国内外不少城市都长住过,但以北京、深圳、成都和重庆住的年头为最久,对这些地方不能说不了解。因故搜索枯肠,两易其稿,现奉上于诸君之前。文章好也罢,不好也罢,但绝对是若雷综合成渝两地方言写成的原创。诸君读后如若觉得有味有益,既严肃又好耍,则幸甚。
from:陈若雷的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