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德占领青岛后,首先是建兵营、修炮台,仅大型炮台就有5座,会前角的炮台被称为第一炮台。民间流传着种种修炮台的的传说,有的说修炮台的中国人在炮台完工后全部被杀死;有的说德国人将中国工人送上海轮在海上转了两天登陆修炮台,修完后再登上轮船,以后下船,其实仍在青岛。这些传说有的被写进青岛游记,但还有待证实。
这座炮台有25厘米口径加农炮2座,18厘米口径加农炮3座,依着山势依次排列,全是可以旋转的炮位。德国战败后成为观光的名胜,并曾是青岛第一景观,凡来青岛的观光游客,都会首选到此一游。康有为于1917年第一次来青岛,游览这里后写有《青岛会前石矶望海观潮高至数丈奇观也》一诗。
炮台的石壁上有许多血迹,清楚可见。厨房里有一锅牛肉,多年来早已成为肉干。著名诗人王亚平写过一首诗《一锅牛肉》,是他的成名作。
会前,到20世纪20年代写作会泉,从南海路至炮台的滨海马路叫会泉路,20世纪30年代会泉又写作汇泉,马路随之称汇泉路。
汇泉路5号是突出海上的青岛游艇俱乐部,这是一座形似豪华游艇的小楼,造型独特。上世纪初,青岛已开展了帆船运动,后又有了游艇,国内及居住在东亚的一些欧洲人常来青岛进行海上帆船活动。这座俱乐部是会员制,会费昂贵,成为会员也是身份的象征。澳运会帆船比赛在青岛举行不是偶然的,这一运动在青岛已有百年的历史。
汇泉路7号是著名的东海饭店,这是海滨饭店之后又一座大型假日旅馆,规模、设施比海滨饭店又进了一步,七层大楼,设有电梯,地下室是健身房,第七层有露天咖啡厅,放映电影。大楼南部有专用海水浴场,在海上建了挡浪堤。开业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东海饭店被征军用。
抗日战争期间,随着日本军事的节节失利,日本统治者搜刮铜器、铁器,汇泉炮台的5门大炮全部被拆下去,被青岛“日钢”熔化为铁水,5个炮台成了5个大窟窿。
解放后,东海饭店作为招待所,粉碎“四人帮”以后,邓小平同志来青岛,在这里举行的海军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的保证》,是有历史意义的文献。
汇泉路上曾有白马饭店、可乐饭店、亚细亚旅社等小型旅馆,因位置好,夏季旅客云集。
著名剧作家洪深写了一部反映青岛历遭德日统治的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由电影皇后蝴蝶主演,就在汇泉路20号拍摄外景。
解放后,汇泉路上的几座小楼是青岛疗养院的疗养楼,茅盾、王观澜等住过汇泉路20号,吴玉章、李立三等住过汇泉路22号。
著名作家、文化部长茅盾1955年7月在北京参加了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后,利用休假的时间来青岛,住在了汇泉路20号。下榻之后,推开窗扉,面前碧波万顷,遥看错落有致的红瓦绿树,他称赞不已。在青岛,茅盾应当时市委宣传部之邀,在中苏友好馆(中山路1号)参加文化界座谈会,在会上做了发言。又应当时市文化局邀请,观看了有“胶东之花”之称的茂腔,他对戏曲如何继承传统的问题作了重要发言。
在青岛,茅盾还为《茅盾短片小说集》写了“后记”,他认为这里是十分适宜写作的,但他已忙得没有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