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源类型: 住宅
--------------------------------------------------------------------------------------------------------------------------------------------
所在区域: 市区
--------------------------------------------------------------------------------------------------------------------------------------------
详细说明: 房价贵啊
--------------------------------------------------------------------------------------------------------------------------------------------
联系方式: 13582868455
--------------------------------------------------------------------------------------------------------------------------------------------
保障性住房建设,房价过高,房产投资泡沫等消息的不间断轰炸,及中央调控力度的加大,限贷,限购,准备金上调,连番政策下,似乎地产界陷入了短暂的低迷,但诸位千万不要被表现遮迷了眼。且不说每次国家调控之后房产总是强势拔高,只是就目前国内刚性需求所诱导,房价亦不可能跌幅明显。
我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国内大概过去10年内至少有超过6亿人次抱怨高房价,“抱怨”其实相当于潜在需求,或者是对自有住房的一种隐性渴望。从国际上看,住房自有率在60%-70%之间就已经是较高的水平,但就国内而言,渴望拥有自有住房的比例恐怕要更高,主要由于一方面国人固有的“安身立命”思想影响;一方面国内投资渠道狭窄,而房价连年上涨,致使地产商业旺盛;再有就是因为收入分配的不公,自有房产成为大多数中低阶层的最大家庭保障性投资。
但无论是何种目的,房产背后站满了人,这点是不变的。国内的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流动性等因素显著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而且随着人口变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一系列因素都促使着房地产市场继续在未来10年,20年之内保持不衰。
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大致的结论是,10-15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需求将显著放缓。从“几零后”分类来看,中国50后-00后分别有2.03亿、2.4亿、2.17亿、2.22亿、2.09亿和1.63亿人,其中50后、60后和80后都经历了人口高速增长阶段。过去10年间,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人数最多的60后正值事业高峰期,尽管他们赶上了福利分房时代,但改善型需求和投资需求十分旺盛;没有赶上福利分房的部分70后也不得不被迫进入房地产市场首次置业;而人数相对较多的80后相继进入婚龄,他们大多要从原来的家庭中分立出来重新组建家庭,这也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需求。这几重叠加之下,导致过去十年房地产潜在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人口流动性方面来看,随着大学扩招,以及城市化的扩张,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镇,而其中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人口逐渐进入婚姻期,对城市房产的需求在10年之内不会降低。
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国家新轮调控政策确实薄有成效,进入4月份以来,住宅销售比同期偏低不少,升幅也趋于平稳。但之前说过,对于房屋的需要,尤其是投资者以及80后出于“丈母娘压力”“孩子压力”,对于房屋的刚性需求不会变。由此而来催生了新的房屋焦点,商业房产。
似乎当消费者还在限购,限贷中挣扎的时候,地产商,投资者早就将目光移向了商业地产,李嘉诚提出的地段论无需多说,而商业地产的优势还在于,商居结合。国内离家家有车,工作在市内,居于郊区的生活差距有点远,那么其次要选的无疑是居于市中心或者繁华商业地段的CBD楼盘,而商业地产的突出优势就在这里。
尤其当现在住宅房价居高不下,SOHO房产被大多数人所看好,80后的普遍消费观念也诱使商业地产的迅速蹿红,4月份以来新增房产中以诺德广场之类为代表的商业地产所占比重已远远超出之前。所以哪怕住宅房产市场萎靡不振,但基于刚性市场需要下,开发商,投资者以及更多人会将目光转移到其他地产项目。
想让房产市场降温,或许要等到00后成人,具有社会购买力之后,或者中国老龄化程度跟世界发达国家接轨之后了,而这至少需要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