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德国侵占青岛后,为舰船通过栈桥运输物资与建筑青岛大港和小港的需要,中山路于1899年修建,分南北两段,南段自栈桥至德县路口,称斐迭里街,属于德国人和欧美人居住的青岛区,多德式建筑,为欧美人的商业中心,洋行、咖啡馆、西餐厅、旅馆、俱乐部等商业设施一应俱全;北段自德县路口至大窑沟,属中国人居住的鲍岛区,开辟略晚,亦为从大窑沟运砖瓦至观海山麓和信号山麓,建造胶澳总督府和总督官邸,称山东街,是青岛的主要商业街,各类商店鳞次节比,俗称大马路。如今,在两路段相接德县路三角地南段,马路宽阔、楼房整齐;而北段马路窄小、房屋低矮,成为殖民地城市明显烙印。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中山路南段改称静冈町,北段改称山东町,也叫新泽町。
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后,把中山路南、北二段合为一体,统称山东路。1929年5月22日国民党接收专员公署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山东路改称中山路。日本第二次侵占领时期此路又复称山东路。1945年日本投降后,恢复了中山路的名称。"文化大革命"期间曾称反修路。1986年9月在中山路与胶州路交叉口建立中山路人行天桥。
中山路是青岛市内的历史最久也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和交通主干线之一。自南至北先后贯穿太平路、兰山路、广西路、湖南路、湖北路、曲阜路、肥城路、大沽路、德县路、保定路、四方路、海泊路、天津路、高密路、江宁路、胶州路、即墨路、北京路、李村路、沧口路等路段。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青岛,以中山路为轴线的中山路商业区已经形成,并辐射到周边的河南路、海泊路、四方路、北京路,形成密集的商业群,福禄寿大戏院(红星影剧院)、山东大戏院(中国影剧院)、春和楼、劈柴院、宏仁堂、盛锡福、亨得利、国货公司、天真照相馆等老字号占据着中山路的黄金地角。因为中山路的商品丰富,价格实惠,是青岛人的“购物天堂”,去中山路购物是岛城百姓生活中的“开心一刻”。当时的岛城人叫中山路为街里,有一首童谣:“小小子,逛街里,买书包,买铅笔,到了学校考第一。”
现在,中山路上著名工商企事业单位有青岛市科技馆、青岛发展大厦、青岛发达大厦、健民药店、青岛民航营业处、青岛文物商店、青岛市人防办公室、山东省彩色摄影中心青岛服务部、第一百盛有限公司、青岛饭店、青岛肯德基快餐店、长青果品店、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分行、中国建设银行青岛分行、红星电影院、青岛市古籍书店、新南京美发店、中华百货商店、中国电影院、工商业联合会、啤酒宫、万年青照相馆、浮德鞋店、盛锡福帽店、天真照相器材行、长春堂药店、青岛海滨食品店、春和楼饭店、亨得利钟表眼睛公司、青岛国贸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环球文化体育用品公司、医药器械商店、宏仁堂药店、青岛外文书店、天府酒家、青岛工艺美术服务部、福生德茶庄、堂邑路邮电局、人民市场百货商店等。中山路是登陆青岛商业市场的一条捷径,成为国内外豪商巨富必争之地。青岛市Gov正在与外资合作,对中山路进行规划、改造,为建设新世纪的现代化商业中心而运筹帷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