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上世纪70年代初的某个大白天里,贮水山西峰的半截身子上突然耸起了一座直插云霄的大铁塔,它像一把巨大的达摩克里斯剑猛然地刺向了那灰蒙郁闷的城市天空。一时间全城老小倾巢而至气喘吁吁的登上那高阔绵长的“一百单八蹬”大石阶、举目仰望这敢与巍峨山峰争高低的大铁塔。当然,它也成了那个特殊年月寂寞星空下少有的霓虹闪耀的一道靓丽景观。
     站在南北地上远眺贮水山容颜,它那突起在岛城中央高地上的东峰西峰宛如马鞍之状,所以聪明的先人们形象地给它起了个名字:马鞍山。史载大明王朝曾在山上建烽火台,故当年的土著也叫它烽台岭。百年前,日耳曼人不远万里来这儿垦荒种地时给它起了个德文名字毛奇山。“一战”后,日本鬼子侵占青岛时曾被短暂的称为若鹤山。因当年山上有座“日本神庙”老青岛又给它起了个小名:“大庙山”,尽管大庙早已消亡了,然而今天大家仍习惯的叫它大庙山。身处老城腹地的大庙山比东南边的京山挺拔、比右前方的观象山市井。在大庙山的林子里、电视塔下、大台阶上制造了许多这个城市最为经典的民间笑话、江湖游戏以及坊间掌故。列位看官们请随我到大庙山电视塔下去瞅瞅去转转吧。
     
     
1.jpg
     
2.jpg
     
     30多个春去冬来,晨练的、溜达的、望塔的、来回上下数台阶的形形色色过客在这儿留下了岁月痕迹。晨读的、约会的、游园的、到少年宫排练的男女老少在这里印下了时光踪影。朝九晚五没有公休日辛勤的来上班打扑克的老少爷们建构了这塔下的一道独美风景线。打“够级”玩“老保”的标准规则从这儿颁布,市内四区的顶尖扑克高手在这地上云集。姜师傅、大老章、刘鬼子、老独眼等的老辣牌技曾让各地的“够级”专家们佩服的五体投地,一代代来观摩的、偷技的、拜师学艺的扑克迷们络绎不绝数不胜数。坏笑声、骂娘声、叫好声彼此起伏的从一撮撮人堆里传出,坐在马扎子上或蹲着屁股打牌的、弯着腰和站着看眼的、还有那些“皇帝不急急死太监”的来回看牌的是非者,那一场场一幕幕动感画面早已下载拷进我的记忆磁盘里了。“小李子你为什么不单点一颗?迷汉!”老独眼气愤的骂着联邦。这工夫雪松底下那人堆里忽然传来吵闹声,我忙转头一瞧,瘦的像个猴似的姜师傅火冒三丈的对着一个大块头的青年到:“就你这个臭手还敢跑到大庙山与我打联邦!”“要是今天大老章在早就一马扎子把你砍下山了!”另一个联邦恶狠狠的说……
     我清晰的记得1978年的那个夏日时光,乐队休息时我和伙伴们从少年宫的后墙爬出来跑到塔下的大台阶上疯来欢去。拉小提琴的张刚与吹长笛的王海率先兴致勃勃的玩起了一个游戏。他俩同时蹦着高喊着:“一米二米三,三丈三;骑红马,下江南!”“你们‘市南’玩的不对!最后应该是这样。‘骑红马,上济南!”老台东的我与吹长号的于均一起叫道。在争辩吵嚷得不可开交的当中突然又杀出了四方区吹黑管的明明和拉弦贝斯的大春,他俩异口同声的说道:“你们两个区的说法都不对!”
     正当一头雾水的我们发呆的空儿,他俩牛气哄哄的跳着喊着:“一米二米三,三丈三;骑红马,望京山!”。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