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人与街道的关系有时候颇为奇特:行走的方向往往是固定的,久了,便成习惯。如人们说上海的南京路,多是从黄浦江边的一端开始向里,少有逆行。很长时间里,对早期青岛的中山路,人们的感受亦然。在这条最早开发的道路上,从栈桥开始沿着大街向北走,实质上是一种被规定了的优先权,一种逻辑。显然,这种有些怪异的行走体验不仅仅是一种方位上的取舍,其中更多的是蕴涵了一种不言自明的次序和等级,这则与代表着十里洋场光荣的南京路大不相同。
     
     
      1.jpg

     
     在20世纪初,沿着大街向北走的欧洲人各有各的体验,这其中,两个德国人1910年的感受也许是典型的:沿斐迭里街北行,在右侧先后经过霍恩佐勒路、海因里希亲王路、伊伦娜路。伊伦娜路西面的第二幢房子是胶州图书馆,开放时间为上午9点至晚上9点。在亨利王子路和伊伦娜路之间,左侧是建筑经理的住宅楼,右侧是胶州旅馆和柏伦的住房,《青岛最新消息》的编辑部也设在这里。再向北行,左侧是贝格学生公寓大楼,用于安置总督府学校的外地学生,右侧是瓦格纳的时装商场和阿豪德卡贝克洋行。越过太子路后,首先就是水师饭店俱乐部,这是警卫部队和巡洋舰队的下级军官和军士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是1898年奉普鲁士亲王海因里希殿下的命令建造的,当时他任巡洋舰队司令,抵达青岛后认为要满足驻地德国士兵的这一要求。
     
     F-帕默和M-克里格的行走印象被收入了一本旅行笔记里,成了欧洲人探访这个新兴港口城市的指南。在继续向北的访问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转向东边的一片高地:天主教堂这座漂亮的建筑坐落于总督府移交给教会的一片面积为30000平方米的土地上,1899年至1902年时建成,现由教会和学校使用。在教会的临时教堂里,每个星期日都为部队和平民教团举行礼拜活动。
     
     连续出版的这份青岛指南说,1902年起,随着修女们、弗兰西斯科女修道士们和玛利亚修道士们的到来,教会在这里开设了一所德国女子寄宿学校,还开设了较高级的欧洲人女子学校和幼儿园。学校的校舍有着漂亮的花园,是寄宿生们理想的学习场所。笔记记载说,天主教堂对面是平民看病的福柏医院。1910年时,这间正在建造的医院由医学博士狄帕尔负责。医院内家俱坚固,医疗条件良好,拥有方便病人的诸多设施。医院所有的房间都是朝南的,可以凭窗眺望沙滩和树林。值得提及的是,在这间病人们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医生的医院,如果病人还有特别要求,可向医院的委员会提出。
     
     
     
2.jpg
     
     沿着1910年的中山路大街继续向北走,通过小港的路径过市场大厦和一间中国邮电局,便是中国人的商业和居住区了。旅行指南说,中国的商店1914年2月21日早晨,经过了41天充满期待的海上旅行的百余名前来青岛换防的德国士兵看到了陆地和码头顶端的商业大街。此刻,尚不知道战争已经临近的士兵无疑是兴奋的,他们终于要自己观察这个富于传奇色彩的亚洲的布赖顿了。英国人查里"B"柏狄克在50年后写道:他们把大部分的时光用来逛斐迭里大街,在那里有高档的商店和餐馆,还有各种场所以供消遣。一个由T-塔卡西经营的拍肖像照片的照相馆极受欢迎,塔卡西机智幽默,熟知德国风俗和德国人性格。他的高质量照片和当地风景明信片都可以作为精美的纪念品。还有许多奇异的商店,它们是两种文化气氛的混合物,商店正门挂着正式中文名称,橱窗里的商品却标有德文标签,而且有些名称经常产生误会,但是店主却得意洋洋。逛完所有的商店后,这些新的殖民者经常在水师饭店俱乐部喝几杯酒,然后返回军营,高谈阔论。
     
     离开海洋,沿着财富和娱乐大道向北,这就是1914年前的中山路。是很有意思的,德国人即使不买东西,也可以进去看一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