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终于晴天了,下午走在路上,无意间抬头发现天可真蓝啊!急忙赶到江苏路教堂,补上以前因为天气不好没拍成的照片.

从这里拾级而上,上去就是教堂了.

基督教堂是青岛一着名的宗教建筑,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15号内小山丘上,东邻美丽的信号山公园.

教堂由德国胶澳总督府出资,于1908年4月19日奠基,1910年10月23日落成.当时作为在青的德国信徒礼拜的会堂,故又称"德国礼拜堂",又因教堂顶部有高39米的报时钟楼,俗称"钟表楼".

它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占地1000平方米,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钟楼高39.10米,登楼可观赏岛城的海天秀色.钟楼上的巨型钟表,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象是古城堡的一角,让人感觉似乎置身异域.

这是大门.正面和侧面各有两个.

因为今天不是礼拜天,所以正门不开,从侧门近来,再经过这个别致的小门,就到礼堂了.

礼堂宽敞明亮,可容千人之众.

18米高的大厅两侧分为楼上楼下两层,装饰十分精美典雅,置身其中给人以神圣之感,不愧是完美的基督教建筑艺术的佳作.

这彩色的花玻璃真是优雅庄重,让人耳目一新.

侧面的大窗户采光很好,一百年前的设计啊!让人感叹.

这是顶棚上垂下来的大吊灯.

厚墙设计,这房子肯定冬暖夏凉.

这是前面的布道台.旁边有一架大三角钢琴是唱赞美诗伴奏用的.

看到这十字架,马上会联想起为我们舍命的耶稣基督.

这是牧师的布道台.提高了接近三米,可以保证所有的教友都能看到牧师.

这是侧面的大花窗.不禁会想:"为什么只有教堂才有这种花窗呢?"

从礼堂出来,旁边有一个小门,进门顺楼梯而上,大约四层楼的样子,就到了钟楼.

我禁不住好奇,跑上了钟楼,首先看到的就是这钟了.这是钟楼的中心设备,就像我们闹钟的表芯.

这钟还在嘀嗒嘀嗒的走着,准确无误,让人赞叹.

站在这里,我看了好一阵子,这机器在毫不犹豫的运转,齿轮咬合中流逝的是我们的生命.

看到这钟的生产年份了吗?99年了,它准确无误!让我不禁赞叹德国人的技术和维护者的用心了.

每到整点,这大钟就会被敲响,声传十里.周围的居民都不用表了!

上面的钟有一大两小,但这钟楼不让上去,可能是怕危险吧.有点可惜,又有点遗憾.

这是钟楼的窗户,从这里很容易看出这墙有多厚.凭这建筑质量,我评它为"百年大计的样板工程".

从窗户望出去,就是美丽的青岛湾.当年德国人在这里很容易就能看到靠岸的船.

从钟楼下来,看到了记载当年建筑过程的石头,说明这教堂是1908年4月19日开工,1910年10月23日竣工.

这扇窗太美了!我在这里发呆了几分钟,旁边的教友奇怪地看着我.

我好像觉得它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礼拜堂二楼.

从二楼向下俯瞰.

这是教堂的后面.

你注意到天上的云了吗?从这里看过去心灵都为之一动.

我真的庆幸自己的决定了,今天这天空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再来一张,我兴奋地流连了半天,周围好多写生的MM和摄影爱好者.

教堂前的广场平坦宽阔,四周绿树成荫,周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西式建筑,更加衬托出教堂建筑的宏伟.用厚重的花岗岩垒砌的墙基凝重粗犷,使整个教堂的轮廓显得清晰简洁,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

教堂曾于1980年整修后于同年11月2日恢复礼拜,成为"文化大革命"后青岛市第一个正式开放的基督教礼拜堂.该堂亦是青岛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青岛市基督教协会的办公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