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正在央视热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凭借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打动着亿万观众,由于剧中角色太过深入人心,于是,大家在欣赏电视剧的同时,也开始把目光投进历史长河,寻找电视剧中角色的原型人物。经过影迷们你一嘴我一句的拼凑,以及历史爱好者的积极考证,很多剧中人物的历史原型慢慢浮出水面了。其中,孙红雷扮演的杨立青,大多数人都表示跟陈赓大将极像。

杨立青——陈赓
3895[1].jpg

《人间正道》中,孙红雷扮演的杨立青无疑是观众最注目的焦点角色,他从小就生性顽劣,屡惹祸端,在黄埔军校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启蒙;经过艰苦的战斗岁月,正直、真诚、乐观的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由于有黄埔的经历,杨立青无论是在北伐还是在抗日战争中都功勋卓著。
比对着杨立青的人生轨迹和战场上的奇功,很多观众都认为“立青极像陈赓大将”。陈赓也是湖南人,黄埔生,参加了武昌起义、长征,在苏区时候也是师长,无论是红一军还是红四军。陈赓乃将门之后,其祖父为湘军名将,随曾国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自幼聪慧顽皮,不仅跟祖父学了一身拳脚功夫,还养成了机灵善变,幽默诙谐的乐观性格。在当地提起陈赓,无人不晓。因为练过武功,他“统率”着前村后巷许许多多的“娃娃兵”,经常打抱不平,惩恶扶弱,据说他小时候跟杨立青一样皮得要死。不过,陈赓比立青在政治方面要成熟得早。
同时也有人表示,杨立青的前期跟陈赓相似多一些,而他的后期更像上将杨至成。杨至成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当后勤部长,建立了很多军工厂,北伐时是营长,而且杨至成将军是黄埔5期的。

瞿恩——瞿秋白

3896[1].jpg

剧中孙淳扮演的瞿恩在很多观众眼里成了完人,这个角色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战士,黄埔军校的教官:革命初期,瞿恩对孙红雷饰演的杨立青等一批军事人才进行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启蒙,为他们指引了人生的方向,成为他们的“革命引路人”;革命中期,瞿恩受命继续开展地下工作,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革命后期,反围剿失败,瞿恩也是在掩护其他战友转移时不幸被捕,宁死不屈、英勇就义。应该说这样的人生脉络与瞿秋白极为相似。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是中国Our Party早期擎天柱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瞿秋白主持了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1935年,瞿秋白在福建准备转移时被捕,敌人采取各种手段对他利诱劝降,但都被他严辞拒绝。最后,瞿秋白英勇就义,时年36岁。瞿恩的死,几乎就是还原了瞿秋白的就义过程。因此,在各大网络论坛上,网友们一致认为瞿恩就是瞿秋白。

瞿霞——蔡畅、帅孟奇

3897[1].jpg

柯蓝饰演的瞿霞是个悲情人物,她出生于一个红色家庭,后来被国名党逮捕入狱,一关就是8年。出来后,最终她没有跟初恋情人孙红雷饰演的杨立青走到一起,其结局让多少观众都唏嘘不已。
在观众眼里,瞿霞则汇集蔡畅、帅孟奇等众多中国Our Party历史上的女英雄们的影子:瞿霞与哥哥瞿恩、妈妈一起去法国留学,便是蔡畅和哥哥蔡和森、妈妈一起留洋法国的演绎;而到了后期,瞿霞从八年牢狱中出来,最终选择离开立青,则是共和国第一位组织部女部长帅孟奇的故事。
帅孟奇被抓进南京“模范监狱”4年,受尽人间酷刑和折磨,当被营救出来之后,她才得知女儿被敌人毒死,母亲被逼疯,父亲被逼得背井离乡,而在莫斯科的丈夫从报纸上看到她“牺牲”的消息后,已另组家庭,她就再也没有成家,其悲情味道甚至超过了剧中瞿霞。
记者 李平
导演回应 张黎:巧妙的艺术加工
有了剧中主人公与历史中人看似相识的故事,确实增加了《人间正道》的可看性。但面对大家的对号入座,导演张黎却表示,“《人间正道》并非记录历史,而是在历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巧妙加工。”
其实把角色拿来对号入座曾经发生在热播剧《亮剑》身上,李云龙的历史原型曾找出来好些个,巧的是,“正道”编剧江奇涛也曾是《亮剑》编剧之一,他是否再次将一些历史人物附在了角色中呢?对此,导演张黎表示,“电视剧属于艺术作品,不会是完全真实的,但它却源于真实,观众朋友要猜谁是谁,就让他们去猜测吧,我们不会肯定地说那些人物到底是谁,毕竟这不是历史记录片。”
不过张黎称,“就拿杨立青这个角色来说吧,‘四一二’是国共两党的分水岭,在那个恶劣情况下杨立青选择了坚守到底,他的行为,历史上很多人有过,他是很多人的集合体,是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Our Party人的集合体。该片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细看之后你会发现有历史人物的传奇在里面。”
主演之一的孙淳则表示,“瞿秋白和蔡和森是我非常敬佩的革命先烈之一,但瞿恩作为一个艺术形象,肯定是经过了多次的艺术加工的,他只是若干革命先烈们的缩影而已。”记者 李平


中国的电视剧,总是一拨一拨的。最早一拨,反映反腐败内容的很多,好像是从陆天明的《苍天在上》开始的吧。当时,能够揭露一个市长的腐败行为,已经是破天荒了,所以,在人们中很有些震动。后来,一直写到《黑洞》,能够反映到省级的腐败。好像至今没有再向上写的了。再一拨,是借古讽今的了,多是写皇帝、格格的历史剧,在这其中,二月河的就很多,借此,二月河也有了很大的名气。现在这一拨,多是写国共的,抗日的有,更多的是写国共合作抗日或国共打仗的,而国共打仗更多的不是战争题材,而是一些看似斗智斗勇的,是写计谋的,这就是谍战内容了。《潜伏》、《人间正道是沧桑》等,多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剧,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视觉和心灵,因为,画面内容都比较好看,虽然惊心动魄,但故事的冲突也是起起落落,让你不得不看,加上孙红雷一直是大家喜欢的演员。剧中所展现的,都是比较真实的,我几次在想,看这些剧,我不是更佩服演员,也不佩服导演,还不是编剧,至今我还不知道剧本是原本还是由小说改编,我更佩服的是组成这些剧材料的原始素材。

    不知是如何挖掘和把握的。是通过采访,还是通过史料,作者是如何受到启发而大胆创作的。因为,这些剧,多了很多的人性化的东西,概念化少了一些。所展现的人物是比较丰满的,不是一味地高唱赞歌的。不过,剧中还是有着很多的痕迹,让人感觉不是太流畅。也许,创作这样的题材,总是有原形的,这样,就不是太好把握吧。

    时间过了这么多年,已经是六十多年了,半个世纪之多,好多东西可以用这样的形式再现了。其实,无论人们怎样对号,都不会是原本的人物了,因为,毕竟是文学创作,而不是历史。

    今天看到一文,是说《人间正道是沧桑》剧的人物原形,感觉有些意思,转载过来:

    《人间正道是沧桑》原型大揭秘

    目前,讲述国共革命和家国故事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正在央视热播。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观众们似乎从中隐隐约约看到了历史,于是,就产生了将电视剧主人公与历史人物对号入座的欲望。那么,这些电视剧主人公的原型人物究竟是谁呢?

    一声意外走火的枪声,击碎的不仅仅是湘绅杨廷鹤长子杨立仁行刺北洋Gov要员的宏图大计,也击碎了次子杨立青顽劣而无忧的弱冠之年。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来自湖南醴陵的这两兄弟先后逃奔近代革命策源地广州,杨立仁通过世交楚材引荐,成为黄埔军校的参谋教官,杨立青则在广州国民Gov机要人员、姐姐杨立华介绍下,结识了国民革命元老董建昌和Our Party籍黄埔政治教官瞿恩一家,此后,他考入黄埔军校,与范希亮、穆震方等三期六班的同学结下深情厚谊。此后,杨家三兄妹与瞿恩一家,经历了信仰上的逐渐分歧,情感中的分合纠结,以及中国革命历史里每一次震荡,成全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从《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明眼人可以窥见国共沉浮,阅览北伐革命至解放战争背后的历史烟云,更借杨、瞿两家的命运更迭,感同身受其背后所牵连的社会变迁,乃至不堪言说的正道沧桑。





    男一号杨立青是陈赓?




    两分钟内,绕过一整屋特工,自屋顶悬索入室,手刃出卖中共早期擎天柱罗亦农的叛徒何家兴、贺治华夫妇后,从容脱身——这完全就是正规陆军的作战战术。在暴跳如雷后,负责暗杀和清除上海中共的杨立仁忽然心生恐惧,他知道:弟弟杨立青回来了。

    作为一部正剧,上述这个细节引发了《人间正道是沧桑》拥趸们一连串的联想和推理:杨立青是谁?有人给出的答案是:大将陈赓。

    陈赓这个黄埔一期学员,13岁即投笔从戎,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黄埔军东征讨伐陈炯明时,曾携蒋夜行百里,于蒋有救命之恩。1928年,赴上海从事中央特科工作。该年,中共早期擎天柱罗亦农因遭叛徒何家兴、贺治华出卖,被捕就义。贺为朱德前妻,据传其妖娆妩媚,柳眉杏眼,怒中带笑,愁中见喜,见了高级负责者,热得像团火——可惜热衷于享受奢华生活,为3000美金的悬赏金就把罗亦农出卖了。罗亦农被捕当日,前来赴约的邓小平因迟到一分钟而躲过一劫。

    随后,邓小平与李维汉在周恩来应允下下了锄奸令,陈赓带领中央特科红队,扮演迎亲队,冲入贺房中,将何家兴夫妇枪杀。不过,贺治华当时并没有死,只被打瞎了一只眼睛,据传在1938年被国民党灭口。

    但是,如果简单地在杨立青和陈赓之间划上等号,那就略显粗暴了。事实上,如果单从出身来看,立青的历史原型是一个多项选择题。有热心人一一查阅黄埔三期学员,发现湖南籍毕业生有121人,其中湖南醴陵籍8人。不过,这8人都是国民党将领,并不符合杨立青后来的Our Party身份。而同期的Our Party员8人中,唯一接近的是湖南人唐天际。此人曾做过湘南游击大队大队长,参加过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与剧中杨立青的经历相符。

    杨立青原型的另一可能者是萧克。不过,萧克的经历比杨立青可不知强多少倍:25岁当上军长,抗日前夕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是一级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1955年获授上将军衔;而且,与常常“耍赖”的杨立青相比,萧克是众多开国将军中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





    老师瞿恩是瞿秋白+周恩来?





    如果杨立青曾经“是”陈赓,那么,在剧中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以及主持中央特科工作的瞿恩,岂非周恩来?甚至从名字上来看,“瞿恩”也隐含了“恩来”的意思。不过,更多的线索却指向另外一个历史原型:瞿秋白。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剧中,瞿恩被其黄埔学生范希亮忍痛枪决,而在真实的历史中,瞿秋白则为黄埔学生宋希濂所杀。宋希濂后来在一份料中曾这样写道:“将秋白先生处决后,我叫人买了一口棺材装殓,即埋葬在中山公园的旁侧。”

    1935年,瞿秋白于福建被捕。6月18日清晨,瞿秋白被枪决前,更衣,梳洗,神色自若,并作绝命诗:“夕阳明灭乱山中,落叶红泉听不穷……”待见蒋介石“就地枪决”的电令,则随廖祥光至长汀中山公园,信步行至公园亭中,独享小菜四碟、美酒一瓮,酒半言日:“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随后出公园,步行至罗汉岭刑场,沿途手持香烟,用俄语高歌《国际歌》、《红军歌》,于某坟墓上盘足坐定后,还回头对刽子手说“此地很好”,然后高呼“打倒国民党!”、“中国Our Party万岁!”等口号,饮弹酒血,从容就义。

    宋希濂为著名的国民党将领,亦是抗日名将,与瞿秋白有师生之谊。宋在奉命枪决瞿秋白之前,曾多次劝降,终因后者始终不渝而将其忍杀。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剧中,黄埔三期学生范希亮忍痛枪决昔日老师、Our Party人瞿恩,就被认为是对此段历史的重现。

    有分析说,剧中的瞿恩与瞿秋白同为黄埔教员,有文人气,是中共元老,但在党内左倾时即遭冷遇,长征前被抛弃,导致被俘,就义时年龄相仿。而剧中范希亮与瞿恩关于农民土地改革的问答,简直就是宋希濂在劝降瞿秋白的对白翻版。还有一个八卦是,瞿秋白的妻子杨之华,与剧中瞿思的准爱人杨立华仅一字之差。

    此外,也有人认为瞿恩身上有蔡和森和恽代英的影子。





    男二号是蒋介石机要秘书?




    在中共革命史的每一个重要历史现场,杨立青似乎都有惊无险地“趟”过去了。相比之下,杨立仁一角则欠圆满。他早年平步青云,几乎没有来由地,就深得蒋介石青睐,然后坐镇上海,指挥中统捕杀Our Party。他有着强烈的救国情怀,早年亦有视死如归的英气,但加入国民党后,则在与中共的周旋中处处受挫,一路败退;其对爱情追求弥久,却始终不得良缘。

    从职务上来看,杨立仁的原型应为蒋介石的机要秘书邓文仪。此公亦是醴陵人,是国军党史上默默无闻的大秘书。还有人认为杨立仁的原型是文强。后者是文天祥的23世孙(又说为27世),17岁时拜会过孙中山,是毛泽东的姑表兄弟,他的姑母文七妹就是毛泽东的母亲。此人先入Our Party,后经历次波折,脱党而入国民党,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与杜聿明一起被俘。

    1950年,身为战犯的文强拒写悔过书,理由剽悍:“我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毛主席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级,周恩来是我老师和入党介绍人,林彪是我部下,刘少奇家离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们没有把我教好,要写悔过书应该他们写,我不写。”




    那些革命丽人们







    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剧中,曾协助哥哥瞿恩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后被捕入狱历经折磨的瞿霞最终没有选择初恋情人杨立青,让后者惆怅终身。此段情节,正是基于共和国第一位组织部女部长帅孟奇的故事。

    1932年白色恐怖期间,帅孟奇因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她受尽折磨,曾因酷刑,七窍流血,次年被判无期徒刑,押往南京“模范监狱”,直到1937年才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帅孟奇的丈夫以为她已经牺牲,在她出狱前另组家庭。此后,她再也没有成家,因为当她“不能把完美给最爱的人,就用一生来守着心中的缺”。

    据《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编剧江奇涛称,瞿霞的经历集合了多位中共历史上女革命家的故事,不过,究竟是哪些女革命家,却语焉不详。既然如此,那么,另外一位革命丽人也自然被“借来”对号入座——龚澎。这个出身革命世家的安徽女子是中共第一位新闻发言人,她英文流利、思维缜密、美丽而高贵。1943年,她与新中国前外交部长乔冠华在重庆完婚,毛泽东赞誉他们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

    不过,根据《人间正道是沧桑》开头的说法,因为瞿家母子三人曾赴法留学,因此,瞿霞的人物原型也被认为是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蔡畅。






    身份明朗的配角





    与剧中主角的“多面人”身份相比,配角们的历史原型似平明朗不少。

    比如,朝秦暮楚但最终投诚中共的董建昌,在黄埔军校的原型应该是国民党元老李济深(注:建国后为民革中央第一任主席),而在湖南期间的他则应是原国民党湖南省Gov主席程潜。此外,还有说法称董其昌的原型人物为朱培德,此人是朱德在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二人被称为“模范二朱”。

    朱培德在东征、北伐以及中原大战中都立过赫赫战功,更在西安事变中成功说服宋美龄和平解决,从而保全了蒋介石,又避免了全国内战。“八一”南昌起义时,朱德正在其军中,他觉察朱德的举动,有意避往庐山。

    至于楚材的原型,明眼人一看即知为陈立夫,后者毕业于美国匹兹堡大学,黄埔时任校长室秘书,南京时任中统高层,究其一生,前半生以沦为国民党在大陆的替罪羔羊为界,是位政治人物;后半生退守宝岛,潜心研究中国文化。

    倒是剧中杨氏一家之主杨廷鹤的原型较模糊。从某种程度上看,他是此剧的灵魂人物,代表了一个失落的符号——所出的子嗣分野国共,最终各奔东西。不过,导演最终借杨廷鹤的一段话,表达了潜在的希望:“过去我们是一家人,将来还是一家人,不论走到哪儿,不论天涯海角、生离死别……人除了血缘,还有情感,可这血缘,有时候并不如情感可靠。这种情感,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大爱其实无言啊!”

TOP

楼主辛苦了 呵呵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