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提起石湾村,不能不提及一下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名宦蓝田写诗赞颂这里:“古庵正依黑尖山,居民来就水泉甘”;他表示要“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虽然他没有真的在这里住下,但起码表明他曾被石湾村所陶醉过,萌动了“卜居”之思。
     石湾村沙子口镇Gov所在地仅2华里,南与姜哥庄相毗连,北依连绵起伏势若蟠龙的群山。有着崂山地区最早摩崖刻石的烟台山就傍近村的东北角。石湾村中有一条河,其中一段正块花岗岩的河床上有一碗状的天然蚀洞,泉水从中汩汩涌出,清冽甘美,沁人心脾也就是蓝田所说的“水泉甘”了。由于人们都称颂这个天生的石碗,久而久之,村子便被称为石湾。从石湾往西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行进二华里左右,就是一座“石湾庵”。据说石湾庵与栲栳岛村东的“潮海院”是同一派系,是海潮院的分庵,大概在“业务”上受其领导吧。石湾庵正对着黑尖山,这也就是“古庵正依”之说了。石湾庵现已毁圮,但那三棵银杏树依然华盖亭亭,高耸云天,很受石湾村民的爱护。
     石湾村现有居民498户,1576人,以曲姓为主,主要从事养殖捕捞和种茶植果,也有一部分人从事工商企业。据说当年曲氏先祖是定居在姜哥庄,石湾村二世祖兄第三人中的“山”相中了石湾地区,便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到这里来垦山造地,栽桃植树,艰苦创业。这位先祖志行高洁,性情淡泊,厌烦世俗的烦嚣和名利的角逐,自感清贫。为此,他教导儿女后代,只要“收了地瓜,吃的不怕!”勉励后人们要勤劳艰苦,依据山地的特点应以种植地瓜为主,秋时收成,切片晒干,保证一年的粮食。另外,他告诫后代“屋要小,地要少,光读书不用考。”严禁奢侈豪华拥地自重,住房聊蔽风雨和土地仅够温饱而已,但一定要多读书明事理,求得心神的澄明和道德的升华,他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他严禁参加科举考试,不为名缰利索所笼。石湾村人代代铭记先祖的教导,继承了先祖艰苦创业,勤劳勇敢,忠厚淳朴,淡泊自守,礼敬让人的传统和精神,村风正肃,人重德行,很为世人所称羡。
     石湾村民以山人特有的憨厚倔强不屈不挠和渔民的豪爽正直胸怀四海的双重精神,在一穷而白的情况下,造山林、植茶果,养扇贝,搞捕捞……短短十几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变了从根上改变了石湾村的面貌。现今,一排排现代化别墅式楼房的建筑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人们已迈入了小康的生活境界,会客待友已超逾了“丰年留客足鸡豚”的规格。石湾村的大部分山地已退耕还林,漫山遍野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黑松、板栗、山楂、楸、柞、梧、槐等,到处莺歌燕舞,草绿花红。现有40余亩茶地,200余亩的桃树和80余亩的苹果。海上养殖着150余亩扇贝、鲍鱼,有近百条渔船。另外还有四个冷藏厂和鸡场、预制件厂和康瑞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都经营的红红火火,兴隆发达。石湾村有着良好的读书风尚,与四个姜哥庄联合投资700余万元,在石湾和姜哥庄交界的地方,建了一座设施齐全,高标准的完全小学。
     石湾村人把自己的优良传统与现代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在两委的带领下,以坚实有力的步伐迈向绚丽的未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