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在风景如画的王哥庄湾畔,有一个美丽的村庄,这儿依山傍海,景色宜人,别墅成群,它就是会场村。
会场村包含西会场、刘家窝子两个自然村,位于王哥庄街道东北边,距街道办事处3公里,全村居民448户,1499人,有杜、张、刘等姓氏。据记载,这里曾经树木成林,明朝时,杜氏从即墨的白庙迁到此处烧制木炭,遍地草木灰,因而得名灰厂,后来逐渐演化成“会场”两字。
会场村地理位置优越,东临大海,北傍小蓬莱。传说,八仙不但到过蓬莱阁,而且也到过小蓬莱。远望小蓬莱,似漂浮在白波银涛中的“海螺”。清朝初年,山东巡抚徐绩游崂山,在此看到了海市蜃楼。明万历年间,有一个叫周如锦的人在此建了“紫霞阁”,筑石坊,作为别墅。这里还有“石老人”、“自然碑”等人文景观。
这样优美的地方,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没有逃过日本鬼子的魔爪,1942年,有一游击队员在王哥庄夺日本鬼子的枪时,被鬼子抓到,用铁丝穿进腿肚子,押赴温泉,在经过西会场村时,游击队员趁鬼子不备逃入树林跑掉。鬼子怀疑游击队员躲入西会场村,从劈石口调来大批鬼子,包围了该村,没有抓到游击队员,就将村中所有东西全部抢光。给村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会场村东边的大海里出产一种梭子蟹,个大、味美,成为“会场蟹子”,远近闻名。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为会场村的发展提更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根据这一优势,该村实施了“筑巢引凤”的发展战略,大搞房地产开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资,为保证开发区用水充足,投资钻探了多口80多米深的水井;为保证电力供应,建了配电室;修筑了长2000米,宽18米的进村路;特别是拥军路的建成,使交通更加方便,投资环境更加优越。
“筑好了巢,引来了凤”, 现在,外资天泰饮乐多来村建厂,美国、德国、南非及国内客户来这里建造了度假别墅,使昔日荒凉的海岸变成了黄金宝地。会场村的经济也扶摇直上,夕日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当今人均收入达4187元的富裕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