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279
- 名望
- 89 点
- 铜币
- 389 枚
- 优惠券
- 0 张
|
《哪来的天才?》书评
这本书的结论确实激励自己,天才不是来源于天赋,也不是勤奋,而是来源于长时间枯燥、强调成长心理和打破习惯的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同于普通练习,普通练习更像是习惯的产物,是重复性和无意识的;而刻意练习需要打破习惯,需要更大的专注力来意识到练习。
在书中,作者提到刻意练习有五种特征:
1、它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设计出来的;
2、他可以重复很多次;
3、对结果的反馈是可持续得到的;
4、它是非常费神的;
5、它并没有多少乐趣。
因为4、5的原因,世界上更多的是平庸或者高水平的人,而缺少世界一流的专家。

刻意练习和普通练习结果的差别可以用思维模式和知识来解释,刻意练习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思维模式和心智模式,积累的知识容是10倍于普通练习。将心智模式比作为仓库,知识比作为货物。普通练习相当于只能盖平房,存储货物有限,而刻意练习则可以盖多层、小高层和地下室,可以存更多的货物。另外刻意练习虽然费神,但是更能激发兴趣和产生成果,所以持续时间也能数倍于普通练习。如果成就=练习效率x时间,刻意练习的成绩在数量级上将是普通练习的平方。
肌肉锻炼就是刻意练习最好的例子,普通人会在健身房做很多种力量练习,强度在舒适区域,但是没有效果;如果有个教练的话,则会让这个人一次只锻炼一两块肌肉,而不是全身,而且锻炼强度要大于这个人的舒适程度,又不会造成伤害,这个人每次锻炼后都会肌肉酸痛,但是效果很多。
所以在工作和学习中,如果每天大脑都很舒适不费神,那一定走向平庸;如果大脑很费神,那表明还在进步成长。另外刻意练习的最好动力来源于内部,刻意练习时不要忘记补充心灵鸡汤。(文/peter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