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二篇 地 貌  
第一章 山地丘陵

第一节 山  地


  侵蚀剥蚀低山,一般海拔500~1 000米,切割深度100~500米,分布于崂山、小珠山地区。崂山主峰崂顶海拔1132.7米,小珠山主峰海拔724.9米。由海拔400~500米以上的花岗岩山地构成了该区内侵蚀剥蚀低山地貌,包括以崂顶、小珠山为主体的滑溜口(海拔1009.4米)、日起石(海拔801.0米)、团崮顶(海拔673.0米)、南天门(海拔596.0米)、北天门(海拔716.1米)、老虎尖(海拔641.2米)、三标山(海拔683.0米)、大台崮(海拔758.7)等山峰。
  崂山和小珠山山体均由花岗岩类岩石组成,岩石致密坚硬。由于山体受构造抬升而隆起,侵蚀剥蚀作用强烈,山峰尖峭,山坡陡峻,多呈尖脊状,沿北东向及北西向构造侵蚀谷地十分发育,主体沟谷呈北东向。小珠山地区的沟谷、山脊以北北西向为主。侵蚀沟谷多为深切割的“V”型谷,在崂顶北面发育有典型的平底箱形谷地。崂山的东、南缘山势特别陡峭,陡崖及花岗岩崩坍岩块,堆积到处可见。
  崂山奇特的山形与花岗岩岩相关系十分密切。较高的山峰山脊多由细晶花岗岩所组成,抗风化剥蚀能力强,故而形成3岩突兀的锯齿状山脊。山脊两侧发育有短小急湍的小河,谷深壁陡,有的形成瀑布。在构造断裂带上,常有花岗岩裂隙泉出露。
  侵蚀剥蚀地形微地貌形态,有挺拔尖峭的锥石(崂山区北九水双石屋村东一带),也有风化残留的球状石、蘑菇石(崂山区卧龙村东一带)、摇摆石等。“V”型谷切割强烈,谷底基岩裸露,并堆积有大块球状石、漂石或山体崩落巨石。低山区边缘地带沟谷渐宽,谷底有少量堆积物,厚度一般小于2米。
  东为临黄海拔海而起的崂山山脉,是青岛市沿海地区的最高山体,主要由花岗岩体组成,因构造抬升出露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风化剥蚀作用形成山峰尖峭,山坡陡峻,岭岫重叠的剥蚀低山,以巨峰为中心向四周伸展,构成五大支脉,谷、脊交错,石蛋累累,奇景迭出的山石景观。岩体垂直节理发育,山景线条优美流畅。因受重力崩塌而形成陡壁悬崖,峰柱直立,难以攀登。岩石叠垒形成的洞穴和变幻造形、形神兼似的景石及球状风化石等,成为崂山的迷人景色。
  青岛市山地面积为1535844亩,占全市总面积的9.43%,多数为海拔小于1000米的低山,仅崂山个别山峰在1000米以上。


第二篇 地 貌  
第一章  山地丘陵
第一节 山 地

侵蚀—剥蚀中低山


  主要是崂山山区,位于该区的东南,面积23957亩,占山地面积的1.56%,占全市总面积的0.15%。是全市唯一的侵蚀—剥蚀中低山。主峰崂顶高度1133米,滑溜口高度1009.4米,其余山峰均在800~900米。山体为燕山晚期花岗岩组成,受两向节理切割,风化后呈立方体状的石蛋地形。整个岩体被后期北东向断裂分割成三大条块,北部条块西北侧以海阳—青岛断裂为界,与胶莱平原相接,自东北向西南为三标山(683米)和老虎山(429米);中部条块的东北为锥子崮(758米),西南为浮山(368米);南部条块是以崂顶为中心的山地主体。物理风化作用和流水的强烈侵蚀作用,形成危岩伴深涧、奇峰与幽谷交织的险峻景色。山地直逼黄海,构成典型的山体海岸。
  崂山山势巨峰干脊突起。其下千岩万壑回环四周,峰峦叠出。山脉自然走向,大致可分4个分支:(一)巨峰干脊主体;(二)石人河以西、白沙河以北的三标山;(三)白沙河以南和张村河以北的石门山;(四)张村河以南黄海北岸的午山。
  巨峰为崂山之主体,在山体东南部,500米以上山峰除巨峰(崂顶)外,还有滑溜口、三人崮子、棋盘石、高石屋、万年船、天茶顶、黄山崮、日起石、蟹子夹、北天门、天柱、南天门、五岔、团崮顶、黄花顶、小崂顶等,组成巨峰干脊主体。
  三标山是崂山余脉,由即墨市南陲之鹤山,南入崂山境。向南行肥儿崮、中华崮,东过劈石口,东南为椎儿崮、大崂崮,转南为土堑岭,又南为柱后高、滑溜口,再南为巨峰,三标山位于李村东北部。
  石门山,位于崂山区境东部。以石门山为主体的山脉,以巨峰西支的茶涧为标,分南北两支。茶涧北支,北行至观崂石屋又分南、北两支。南支在南九水河以西、张村河以东与南,即午山支脉。北支东起北九水,西至柳树台北流水,至峪夼约10公里,其间以钜山为最高,海拔600米的有芙蓉峰、花花浪子等诸峰。
  午山位于崂山区境南部。以午山为主体的山脉,午山山脉由观崂石屋向南西下,南九水河以西、张村河东南,有磨石屋、松山、小崂顶、烟台顶,迤西为午山、石老人,又西断而复起为浮山。北去为错埠岭、大山、孤山、北岭山。西南去为湛山、太平山、信号山,尽为团岛。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一章  山地丘陵
第一节 山 地

侵蚀—剥蚀低山


  面积1511887亩,占山地面积的98.44%,占全市总面积的9.19%。包括胶南县的小珠山、铁橛山和灵山山脉,以及平度市的大泽山山脉。其中小珠山和铁橛山山脉为崂山山脉伸越胶州湾在胶南的延续,岩相与崂山基本相同,相对高度为200~400米,植被覆盖度低,土壤侵蚀较重。大泽山,系莱山山脉在平度境内的延续,山体为元古代黑云母花岗岩构成,山势较缓,相对高度较低,一般在200米左右,顶部岩石裸露,植被覆盖度大于小珠山山区。此外,胶南灵山,孤立于黄海之中,海拔513.6米,山体为白垩纪安山岩和侏罗纪沉积岩构成,除山的下部垦为农田外,中上部多生长着灌木和杂草。灵山岛主峰歪头顶,海拔513米,由青山组火山角砾岩组成,形成南北陡峻的锯齿状山脊,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侵蚀低山丘陵岛,也是中国第二高岛。
  小珠山位于胶南县境东北部,前襟灵山湾,后带齐长城。山势东南西北向。主峰大顶海拔724.9米,崛起于灵山卫西北,与次峰釜台筒南北对峙。大顶南有白石顶,顶上有一天然洞穴,可容200余人。两峰周围有锤背石、直楼、万人井、四角石、瀑布石、抽兜石、穿心石、天门、天桥、纱帽石、仙人迹等。小珠山支脉较多,东部有支脉4条:南边从崂山子至大湾,从老君城子南到花科子,从鹁鸽山经扒山南转至黄山;东边从鹁鸽山经牛王庙东至于家河。中部有支脉4条:从扎营山大黑箭经华山南至朝阳山;从水城北山南至海;从大崮顶过老君塔山北至龙斗山;从报屋顶经石灰山、喜鹊山、庙子埠北至王台东岭。西部有支脉4条:从黄山经团结岭、大苗山,西接七宝山;从茂隆山回旋西南,分支抵别家岭、大陡崖南岭、尚庄东岭和宅科南岭;从黄山南经香炉石西南,再过曹城山、双凤山至平岭;从曹城山、东过虎背山,南经固山,再过隐珠山,南至石嘴子入海。
  大珠山位于胶南县境南部,西北东南走向,三面临海,突出于灵山、古镇口两湾之间,长约15公里,宽约5公里,面积约65平方公里。山势陡峭,林木葱茏,奇峰异石迭生,文物古迹颇多。
  铁橛山位于胶南县境中部铁山和市美乡内。东北西南向。南北长14公里,宽7公里。主峰海拔595.1米。山势矗兀,色黑如铁。北巅滴水崖,山壁悬空如盖,水从石罅中落半腰,滴淅成泉,故名滴水崖。崖顶方广10余亩。铁橛山支脉较多,西南与尹家大山、石楼石、藏马山体连为一体,东南、东北与大珠山、小珠山相连。
  大泽山位于平度、莱州、莱西交界处。大泽山面积为401.6平方公里,东西宽7公里,山脊线在中部。东侧为平度—招远断裂,北为黄县断裂,南有平度断裂,组成北北东向抬升断块。主峰海拔736.7米,向南与西南方向伸展约20公里,其中500米以上的山峰有大姑顶(海拔729.3米)、磨锥山(海拔684米)、葫芦岩(海拔654米)、李崮顶(海拔596米)、荼山(海拔560米)、西大峪(海拔550米)、雀石涧(海拔540米)、立山皮(海拔529米)、燕窝(海拔520.1米);向东和东南方向延伸约20公里,主要山峰有双双(海拔644米)、青山(海拔577.4米)、护天峪(海拔521米)。北峰顶(大泽山主峰),位于大泽山镇南台村东3公里处,峰顶石壁凿有“巨青”二字,周围泉水甚多,有“群山环而出泉,汇为大泽”之称。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一章  山地丘陵

第二节 丘  陵


  一般海拔50~500米,切割深度小于100米。海拔200米以上者称为高丘陵,海拔200米以下者称为低丘陵。
  主要分布于崂山、小珠山侵蚀剥蚀低山地形的四周及薛家岛部分地带。主要的山峰是,崂山周围有虎岭顶(海拔405.2米),铁骑山(海拔338.3米)、卧狼齿(海拔429.1米)、浮山(海拔368.0米)、太平山(海拔149.3米)、午山(海拔398.3米),小珠山周围有大箍顶(海拔381.3米)、龙雀山(海拔350.9米)、镜台山(海拔263.0米)、陡楼(海拔369.4米)及薛家岛大间山(海拔146.0米)。
  午山、大间山岩性为白垩系青山组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熔岩和角砾岩等组成。龙雀山北侧、王台东南、崂山区王哥庄南为胶南群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和浅粒岩等组成。其他山体均为燕山晚期侵入之花岗岩、花岗斑岩、白岗岩及石英二长岩等组成。
  地貌特征表现为,海拔200米以上的侵蚀剥蚀丘陵与侵蚀剥蚀低山地形的特征近似,山势较陡,峰脊陡峭,沟谷发育,切割较深,第四纪堆积主要为残积物。
  海拔200米以下的侵蚀剥蚀丘陵,分布面积广,沟谷切割深度小于100米。经长期缓慢上升和风化剥蚀,形成了连绵起伏的破碎的低矮山丘,山顶浑圆,山坡平缓,常呈现出一些海拔在50~100余米的孤立残丘和孤岭,坡角10°左右。沟谷断面多呈“U”型,沟底纵坡平缓,坡积、洪积和冲积物较发育,以砾石和砂质粘土为主,厚度3~5米。
  崂山向北延伸,为鹤山丘陵,分布有众多可供开发的山石景观。午山支脉向西伸展,至市区东缘为浮山。浮山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山体虽低但相对高度较大,九峰并立,峭拔难登。东部五峰尤为险峻。由花岗岩组成的小珠山,山体垂直节理发育,多悬崖峭壁。
  丘陵是青岛地区的主要地貌类型,面积6753937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1.04%。(一)侵蚀—剥蚀高丘陵总的分布脉络不太明显,山势比较缓和,地貌形态比较单调。主要分布在崂山及小珠山侵蚀—剥蚀低山区的周围地区。崂山低山区的东南端有崂山头(海拔372.8米),北面有四舍山(海拔326米)、姚家山(海拔215.5米)、台子山(海拔310.8米)、黄山(海拔257米),西面有午山(海拔398.3米)及浮山(海拔368米);小珠山低山区的西、北面有镜台山(海拔263米)、建楼(海拔369.4米)、捉马山(海拔237.9米),以及胶州湾以南沿海的高丘陵,以大珠山(海拔486米)为代表,由燕山晚期花岗岩组成,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齐,以西北向南达海岸分布,十分峻伟。(二)侵蚀—剥蚀低丘陵是青岛地区广泛分布的地貌类型之一。由变质岩、花岗岩、火山岩以及砂岩等各种岩类组成,可以与陆域所有的地貌类型衔接。其中海拔100~200米左右的高低丘陵分布更为普遍,表现为起伏和缓的宽谷缓丘地形。该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及北面,即崂山、小珠山及铁橛山、大泽山等低山高丘陵区边缘。由于受构造岩相控制及不同岩性抗蚀差异,呈现出一些海拔在50~100余米孤立残丘、孤岭。低丘陵的下界可直接与各类平原或海滩等接触,沿海岬角地区则直接构成基岩海岸。低丘陵区内,由于第四纪残坡积及坡洪积发育,在海拔30~50米处冲沟等微地貌十分发育。如洪山坡—浮山后一带,佛耳崖村,南岭等地区。丘陵上部土质较差,系剥蚀性风化土,中下部是基岩或冲积土。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二章  平 地

第一节 平 原


  该类型为山地至海的过渡类型。广泛分布于侵蚀剥蚀低山、丘陵与冲积、冲洪积等构成的平原之间,主要位于胶州湾东北、北、西北及西南部。高程一般在海拔40~50米,相对高程一般在10米左右。岩性有白垩系青山组、王氏组火山岩系,侏罗系莱阳组沉积岩系和元古界胶南群变质岩系,部分地带有燕山晚期的侵入岩和第四系坡积层、残积层及残坡积层。
  地貌特征为波状起伏,低矮平缓的残丘垅岗、坡地与开阔宽敞的沟坳相间分布,坡地边缘冲沟纵横,切割零乱破碎。第四纪残积层较发育,多为原岩风化残留的砂质粘土等细粒物质堆积。


冲积平原


  主要分布于大沽河、小沽河、胶莱河、白沙河、李村河、城阳河和洋河等河流谷地和现代河床两侧,崂山区王哥庄、胶南县灵山卫一带等亦有分布。呈带状沿山谷迂回弯曲展布,上游窄、下游较宽,宽度由数百米至数公里。在河流与支流交汇处,往往形成较为开阔平坦的掌心地,或在河流下游山前地带形成小型扇状冲积平原。河床两侧发育有高出河床2~4米的河流阶地,地面坡度1‰~2‰。河流冲积物厚10米左右,个别地段可达20米。具双层结构,上部多为粘质砂土,河床内为砂砾石,下伏为砂砾石层。


冲洪积平原


  主要分布于城阳河、白沙河之间,城阳、流亭一带及胶州市四周地带。海拔高程一般小于20米,由山口向沿海逐渐展开,形成扇状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形平坦,微向河床、沿海倾伏,坡降约2‰左右。堆积物厚15~20米,具双层或多层结构,上部以粘质砂土和砂质粘土为主,下部为砂砾石层。


冲积坡积平原


  分布于沙子口、大河东、浮山所及中韩至王哥庄南等地多条季节性河溪、冲沟交汇处形成的小型掌心地或腹地内及崂山东麓王哥庄西部侵蚀剥蚀丘陵的边缘地带。地面较平坦,坡降较大,一般在2~3‰,往沿海倾。堆积物厚度一般小于10米,具双层结构,上部为砂质粘土、粘质砂土,下部有薄层砂砾石层。


坡积冲积平原


  分布于红石崖南至东南辛庄一带,呈条带状展布于侵蚀剥蚀平原的边缘。地面微有起伏,坡降较大,堆积物厚度小于10米。



坡积洪积平原


  分布于胶州湾西岸法家庄以北、共青团水库东西两侧,呈条带状展布于侵蚀剥蚀平原边缘与冲洪积平原之间,地形微倾向北,堆积物一般厚度小于5米。



坡积平原


  分布于灵山卫以西山间坡地,丘陵坡麓,地面坡降较大,倾向河谷或沿海。堆积物厚度小于5米,岩性为含砾砂质粘土。


冲积海积平原


  主要分布于大沽河下游之大沽河农场至后石龙屯、王戈庄河口里阡、洋河、漕汶河、岛耳河下游王家滩、王家岛耳河一带及薛家岛南段施沟北等地。地面极平坦,微向海倾伏,海拔高程一般小于5米。由冲积和海积层相互穿插叠加而成。第四系堆积物厚度20余米,大沽河口处可达30余米。因中全新世区内受到海侵,全新统海相地层厚达6米左右,地表岩性为粉砂、粉砂质粘砂土和淤泥质粉砂等。


侵蚀剥蚀平原


  主要分布在即墨、崂山西侧及胶州北部地区。在丁字湾、崂山湾的北侧等地,仅有零星分布。岩性主要是白垩系火山杂岩,其构造断裂发育,岩层受强烈侵蚀及风化剥蚀,致使地形微有波状起伏,海拔在40~50米以下,第四系残积坡积广泛发育。在波状起伏的平原上,零星分布着残丘地形,沟壑短浅,荒坡、梯田和近山阶地迂回错落。在即墨境内的侵蚀剥蚀平原,就是“即墨准平原”。


海积平原


  该地貌类型虽分布广泛,但规模较小。主要分布在胶州湾、丁字湾及崂山湾的沿岸低平地区。海积平原的分布高程,一般在海拔5米以内,但个别地段,如潮海附近,可达6米左右。海积平原地势平坦,地貌单调。前缘直接与潮间浅滩相接,内侧多与冲积平原及洪积冲积平原相接。地表盐渍化严重,部分地段地势较低洼,如桃源河下游两侧及林家段河附近等,以及沿岸有海滨湿地、芦草丛生的大片积水小型洼地。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二章  平 地
第二节 洼 地

姜山洼地


  位于莱西、即墨的天然交界线,北、东和南三面均属高地,洼地约占46.8万亩,莱西的朴木、店埠、夏格庄、姜山、绕岭、李权庄、孙受、望城8个乡镇,即墨的官庄、牛齐埠、灵山、瓦格庄、刘家庄5个乡镇。

即墨西北洼


  位于即墨城西北的流浩河、桃源河流域。
  主要分布在即墨的段泊岚、营上、太祉庄、移风店、长直、七级、普东、南泉和蓝村9个乡镇及城阳的赵家堰至山角底桃源河沿岸。洼地总面积42万亩。其中流浩河流域有洼地24万亩,是洼地中心。



平度西南洼


  位于平度城西南,以新河镇三苗家一带为中心。包括南村、兰底、宅科、万家等乡镇。



胶州北洼


  位于胶州城北部,包括大庄、后屯、马店、北王珠、小麻湾、李哥庄6处乡镇,229个自然村。由店口洼、柏杨洼、冲角埠洼、沽河洼、闸子洼、宋家庄洼、柏兰洼、七城洼等多以许多碟形或带形小洼地联合组成。洼地浅平。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三章 河流湖泊

第一节 河 流


  由于受地形地貌的影响,青岛地区发育和分布了大沽河水系和胶莱河水系两大水系,以及沿海一些河流。在所有的河流中,除南胶莱河、北胶莱河、大沽河等少数河流属平原河流外,其他均属于山区丘陵季节性河流。源短流急,自成体系单独入海。夏、秋汛期,水量较为充沛;冬、春季节,基本断流。不利于水资源的蓄存和调配运用。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三章 河流湖泊
第二节 水库与古湖泊

大沽河水系


  大沽河流域位于胶东半岛西部,约在东经120°03′~120°25′,北纬36°10′~37°12′之间,干流全长179.9公里,流域面积4631.3公里。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潴河、小沽河、五沽河、落药河、流浩河、桃源河。流域走向大致与干流走向相同。流域内北部为山区和浅山丘区,南部为山麓平原和平原洼地,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坡度由北向南逐渐变缓,其中山区占11.4%,丘陵区占34.5%,平原区占36.8%,整个流域全部在山东省境内,涉及两市九县(市)。青岛地区范围内有胶州、莱西、平度、即墨和崂山一部分。流域内属于华北暖温带沿海湿润季风区,温差不大。每年平均降雨量为707.4毫米,径流量为22.51亿立方米。由于汛期暴雨多出现在流域北部山区,使洪水下泄,首先占满河槽,使下游平原排水困难而产生内涝。
  大沽河干流 大沽河发源于烟台市招远县阜山西麓偏西方向500米处,流经招远、栖霞、莱州、莱阳、莱西、即墨、平度、胶州、崂山九县(市),在胶州市码头村南注入胶州湾。河道全长179.9公里,总流域面积为4655.3平方公里,河道平均宽460米,总落差约200米,是常年性河流。
  自招远县老马思家至莱西县巨家为上游,河道弯曲较多且冲刷严重,河道变迁范围小;自巨家至该县望壁河口为中游,河道局部有弯曲,但曲率半径较大。莱西水集镇以西的河道是清咸丰年间变迁所成。水集镇潭彪庄到院上镇小清河口大部是平原,河道游荡不定。在该县孙受乡附近改道达7次之多。小清河口以下险工增多,河床多曲折。其中,院上镇的王屋庄至店埠乡程家小里及朴木乡的孙洲庄到朴木庄的两段,历史上曾有8次小改道,遗留柳沟、我乐沟、大横沟、淤沟、朴木东沟数条故道。大胡埠村处堤距1280米,是大沽河干流最大堤距。平度县南村以下为下游,大部分为平原地带,南村至胶济铁路的15公里河道弯曲,险工有10余处。山角底以下为河口段,河床变迁频繁,曲度较大。
  大沽河上游山丘区植被较少,水土流失严重,在水面积仅587平方公里的巨家水文站附近,每平方公里流失土方竟达4.5万立方米。河口段受潮汐影响,大潮时进沙量4000~8000吨,而出沙量为3000~6000吨,河床淤积1000~2000吨。
  主要支流
  潴河 发源于莱阳市西北部之丘陵地带。其源有二:西源出窑山东麓,东源出莱阳市小后洼村北,经大小岔村南两流合一,于河头店镇李家泊子村西北入莱西境,经王家泊子、河头店、高格庄水库、枣庄、果佳园、街东、水集、潭彪庄在辇至头村后北入大沽河。河道全长50.68公里,流域面积420.5平方公里。该河河道弯曲,宽窄不一,此峰较陡,汛期洪水暴涨,枯水季节河水断流。此河蜿蜒曲折,转折处常潴水为泊,故名潴河;又名“老母猪河”。
  小沽河 古称尤水,源于莱州市马鞍山和胡家顶山东麓,于河里吴家乡入莱西境,沿途经北墅、院里、武备、葛家埠等,在平度石家曲堤村东北汇入大沽河。全长84公里,流域面积1028.2平方公里。该河无大弯曲,水宽而不深,暴雨后出现高水位。河水含沙量为33.9公斤/立方米。夏、秋水涨,最大流量达400立方米/秒。建国后在上游及其支流建成尹府、黄同、北墅3座大、中型水库。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黄同河和猪洞河。
  五沽河 曾名五道泊河,是即墨市与莱西县部分地区的界河。五沽河源头有二:主源在即墨段村乡的俞家屯北,流经大荒村、西桥头、三都河村至前张家庄,此段称龙化河;另一源在莱阳市新庄一带,流经莱西西南众水村、郝家寄马埠至前张家庄,此段称干沟子河,亦称张家河。这两源在康家庄东北汇合后称五沽河。在韩家汇村西南北折汇入大沽河。全长44公里,流域面积648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龙化河、花园河、孟沙河等。河道多弯曲,比降大,断面小,源高流急,汇水集中,易阻水,沿河两岸极易漫溢成灾。
  落药河 发源于平度县小古迹山北麓,向东南流经公家、铁岭庄至河北大泊村东纳南王戈庄支水,再折向西南至王家河岔纳三里河,由芦家荒东折向西南至鲁家丘村南纳小方湾河,至胡家庄村北,左岸纳堤沟河,右岸纳东新河,至崖头村后入大沽河。全长35公里,流域面积287.5平方公里。
  流浩河 又名长直河。发源于即墨灵山镇金家湾村北,干流长36公里,西流经营上、长直、段泊岚、七级等乡镇至岔河村北入大沽河。历史上河水渲泄不畅,多雨季节积涝汪洋,流水浩荡而得名。支流有周戈庄河、泉庄河、月河、麦七河、小东河、鸿雁河等10条支流汇入。流域面积400.8平方公里,比降0.77‰。下游河宽30~100米,最大水深2~3米,最大泄洪量210立方米/秒。上游在长直乡道口东村附近河段中有一温泉,严冬不冻。
  桃源河 又称那河。发源于即墨普东乡的桃行村。流经南泉镇、蓝村镇、胶州入大沽河。因为源出桃行村命名为桃源河。全长34.7公里,流域面积308平方公里,是季节性河。1914年前该河无河形,仅在官庄、辛庄一带有条5公里左右的小濠沟。在林家段河、大涧、小涧等村有人工开挖的狭窄河道。上游坡地来水无河渲泄,雨季胶济铁路以下一片汪洋。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三章 河流湖泊
第二节 水库与古湖泊

胶莱河水系


  胶莱河位于胶东半岛沂山脉与昆俞山脉之间。约在东经119°30′~120°6′,北纬36°12′~37°6′。干流全长130公里,总流域面积5478.6平方公里。其中,北胶莱河长100公里,流域面积3978.6平方公里。南胶莱河长30公里,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胶莱河流经昌邑、莱州、高密、诸城以及青岛市的平度、胶州、胶南等县(市)。流域形状呈南北方向长的长方形,而河流是东南—西北向。流域最大宽度64公里,最小宽度8公里,各支流均正交于干流,成羽状河系。胶莱河流域的水流一般是由两旁分水岭向干流集中。流域内平原居多,以堆积地貌为主。侵蚀和冲积台地约占流域面积的75%。火山形成的地貌约占7%,丘陵面积为18%。丘陵区及侵蚀台地分布在各支流的上、中游地带,冲积台地分布在干流两岸。流域内年降雨多集中在6~9月,汛期与枯水期变幅很大。在整个流域中,流域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泽河、淄阳河、白里河、昌平河、白沙河、三苗家、龙王河、现河、胶河、墨水河。
  胶莱河干流 胶莱河干流是一条没有源头的、南北两端通海的人工河。以平度市姚家分水岭为界,北流入渤海莱州湾的为北胶莱河;南流入黄海胶州湾的为南胶莱河。
  北胶莱河,古称胶水,为胶莱河自平度姚家村分水岭向北流入莱州湾的一段河道,经多次改道后,位于平度、高密、昌邑的边界上。流经平度宅科、万家、张家坊、崔家集、前楼、明村、马戈庄、官庄、新河等9处乡镇,至莱州市海仓以北入莱州湾。河道全长100公里,流域面积3978.60平方公里。
  平度姚家至窝铺段是南、北胶莱河的分水岭,河道顺直堤防齐正。洪水期南胶莱河水较大时流向北胶莱河,当北胶莱河水位高于南胶莱河的水位时,则流向南胶莱河;当南、北胶莱河同时涨水时则水流缓慢。降水量多的年月,因水泄滞缓,堤顶会出现漫溢的现象。
  南胶莱河始于元朝,元世祖为南粮北调接济京师,于1280年开凿,历时五年而成,后为胶莱河主要排水干道。南胶莱河向东南流经平度、高密、胶州三县(市)界,在吴家口村南入胶州市境内,穿过胶济铁路在前店口东南与大沽河汇流后入胶州湾。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1500平方公里。该河流向大致西北至东南,流经洼地,河道顺直,断面自上而下由20米逐渐增宽到80米,呈“凹”字形。由于一些支流断面超过干流断面两倍以上,当盛夏山洪暴发时,南胶莱河两岸常发生水灾。
  主要支流
  泽河 是平度为解决涝灾开挖的人工河道。由昌潍地区水利局设计,平度泽河工程指挥部负责于1965年组织施工,1966年竣工。河道在香店乡曲坊南,流经香店、王家店、李园、门村、唐田、张舍、三堤、灰埠、新河9处乡镇,在新河镇北大苗家村入北胶莱河。全长56公里,流域面积848.78平方公里。
  淄阳河 又称阳河、城子河,是北胶莱河下游的一条较大支流,有南北两源。北源位于平度大泽山主峰东南扯麻线口七林顶西麓,长5.6公里;南源出于大姑顶西葫芦岩北麓,长5.4公里。原淄阳河流经大泽山、长乐、昌里、三堤、灰埠、新河6处乡镇,在新河镇阎家村西注入北胶莱河。1965年开挖泽河后,在灰埠镇下刘家村南将该河截断分成两条河流。泽河以上长37公里,流域面积186.10平方公里;泽河以下长7公里,流域面积22.60平方公里。
  双山河 曾称苏村河。源于平度磨锥山西北麓,流经青杨、昌里、张舍、三堤、官庄、新河6处乡镇,在新河镇高家村西注入北胶莱河,全长38公里,流域面积178.90平方公里。因其南源有唐锥、北源有双山,故名叫双山河。泽河开挖后,在姜家村被其截为两段。泽河以上河段长25公里,入泽河;泽河以下河段长13公里,仍入北胶莱河。
  龙王河 是北胶莱河较大支流,也是平度西南洼涝地区的一条主要防洪排涝河道。源于平度唐田乡东北风山北麓,流经唐田、门村、田庄、白埠、前楼、明村等6个乡镇,在明村镇大小河子村南入北胶莱河。全长37公里,流域面积306.42平方公里。泽河在西石河村西将龙王河及其支流大营河截断。泽河以上河段长13公里,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下河段长24公里,流域面积276.42平方公里。
  现河 源于平度蟠桃乡齐家北山郭落崮(裕风顶)西麓,流经蟠桃、城关、香店、王家站、何家店、蓼兰、中庄、崔家集、前楼等9处乡镇,于小召村西入北胶莱河。河长50公里,流域面积204平方公里,是汇多处山涧来水。在大洪沟村被泽河截断,以上河段长20公里,以下河段长30公里。
  昌平河 源于平度蓼兰镇东南部丘西村,向西流经范家、高家庄,至五里屯东折向西南,在崔家集镇东南部陶家堡村南汇入北胶莱河。河长17.80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
  白沙河 河长49.8公里,流域面积228.8平方公里,发源于平度崔召镇西北部上马戈庄村后大姑顶(明堂山)南麓的西涧山泉。流经崔召、香店、麻兰、张戈庄、何家店、蓼兰、宅科、万家等8处乡镇,在刘家口子村东北入胶莱河。在曲坊村南被泽河截断,以上河段长24.8公里,流域面积108.4平方公里,是泽河的一条支流;以下河段长25公里,仍是北胶莱河的支流,流域面积是131.17平方公里。1972年建黄山水库时,将黄山水库以上河长6.8公里、流域面积37.4平方公里的产水径流调到猪洞河流域,归大沽河水系。
  三苗家沟 在泽河开挖前,是北胶莱河的一级支流,河长21.3公里,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发源于平度长乐乡王家庄村,在翟哥庄村西南入莱州市境,流经杨家庄村、丘家村西行进入平度境内;流经灰埠镇韩家村北行又进入掖县境;在太平庄村西南再进入平度境,流经灰埠镇小苗家村于新河镇大苗家村西入泽河。
  胶河 古称胶水,发源于胶南六汪镇孙家沟以南,北流经胶州里岔、张家屯乡的皇姑庵、铺集镇入王吴水库,再东北于胶州、高密、平度交界处的刁家丘入南胶莱河。河长100公里,流域面积608平方公里。胶河的上游河床断面宽,下游河床断面窄,建国前经常泛滥成灾。据《胶县志》载,从1288~1374年的86年间曾有3次特大水灾。胶河是常年性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130万立方米。
  墨水河 简称墨河,古称奴水、墨水、张鲁河、乌池河诸名。发源于胶州南部夼集乡高家艾泊和匡家茔一带丘陵地区,上游流经夼集、南杜村、西祝村、苑戈庄4处乡镇;中下游沿后屯乡西界北流,至刁家屯西入高密县境,于岳头屯西北再入胶州市,经后屯、马店、北王珠3处乡镇,于官路滞洪区下游汇合梁沟、小套二河入南胶莱河。主要支流有养儿沟、十米河、小套河、小新河、苇源河、梁沟河等。河道全长50公里,总流域面积为339.9平方公里,河道上游河床开阔,一般在300~500米;下游堤防窄,一般在50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029万立方米,为季节性河流。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三章 河流湖泊
第二节 水库与古湖泊

沿海诸河


  沿海诸河发源于沿海丘陵区,是自成体系、独立入海的河流。青岛地区滨海河流源短流急,夏、秋水量较丰,冬、春基本断流,属季节性河流。滨海河道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墨水河、白马河、风河、洋河、吉利河、白沙河、莲阴河、甜水河、巨洋河、横河、张村河等。
  墨水河 也称淮涉河。河长41.52公里,流域面积317.2平方公里。主要发源于崂山惜福镇的标山一带和即墨石门乡莲花山西南麓一带,两源在前留村汇流后经刁家烟霞、中障村、即墨城关折向南,经大韩村、崂山西城汇、皂户村注入胶州湾。河道坡度较大,水势湍急,河床变迁不定,直到最近十几年,经过人工加筑河堤,河道才稳定成现在的样子。
  主要支流有横河(又称石河头河),发源即墨牛齐埠乡南部,南流经段村乡、营上乡,在即墨镇庄头村东南入墨水河。长约23公里,宽5~25米,属季节河,流域面积为110.8平方公里。
  洋河 汉代称柜艾水,后又称洋水。是胶南与胶州的界河。发源于胶南的吕家和金草沟一带,于王台镇五河头入胶州湾。全长49公里,流域面积303平方公里。上游胶州建山洲水库,下游胶州建拦河闸引水工程。宝山乡有小张八河入汇。在胶南境内有小干河、八一河、十八道河、月牙河。
  张村河 发源于崂山北宅峪夼东北雾露顶山南诸涧,流经董家下庄、大韩、河东村,在阎家山汇李村河,到胜利桥纳王埠河后注入胶州湾。河长22.5公里,流域面积131.13平方公里,是季节性河。流域内建有多处小型水库。
  白沙河 主要在崂山境内的内河,河长33公里,流域面积215平方公里。源于崂山最高峰,“巨峰”北麓的“天乙泉”。一路流经崂山名景“潮音瀑”、“九水”,中游有三水水库及崂山水库,在西后楼注入胶州湾。河床含石英砂,下游段地下水丰富,水质优良,是青岛市市区的主要供水源地之一,多年平均向市区供水6028万立方米。
  巨洋河 又称漕汶河,古称作巨洋水、朱阳河。发源于胶南薛家庄乡南部小珠山西麓,流经薛家庄、王台两乡镇,于五河头入胶州湾。全长25.35公里,汇水面积128.75平方公里。20年一遇洪流量为653.68立方米/秒。在薛家庄乡有沙沟河、大横河汇入。
  风河 又称“风水河、王戈庄河”。主要发源于胶南的七宝山的张仓东河、铁山西北的张仓西河和陡阳山的溧水河。张仓东、西河至张仓东南合流,至双凤山南与溧水河合流。流经宝山、铁山、胶南、隐珠4乡镇,在胶南城东南大港入灵山湾。全长35公里,汇水面积30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铁山水库。河道自上而下有大小湾道19处,平均1.4公里有1弯;有大小支流24条,这些支流均源短流急,汛期难以安全行洪。
  莲阴河 曾称为周疃河。发源于即墨莲花山北麓,流经石门、大官庄、店集、南阡等乡镇,在周疃东入黄海丁字湾。河长约35公里,宽5~70米,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是性属季节河。
  白马河 该河河长44.2公里,流域面积为585.9平方公里,是常流河水系,流量随季节变化,20年一遇洪流量为1911.06立方米/秒。该河发源于诸城市鲁山东麓,流经市美、大村、大场、塔山、小场5处乡镇,在河崖村南与吉利河汇流,至马家疃村东入黄海黄家塘湾。支流较多,河长2.5公里以上的支流有18条。主要的支流有砚瓦河、小泊河、藏马河、大村后河、东寺河、肖家洼河、旺山河。
  吉利河 原名纪里河。发源于诸城鲁山西南麓千秋岭,流经理务关、大场两乡镇,到河崖村南与白马河汇流,在马家疃村东入黄海黄家塘湾。河长39.85公里,流域面积285.1平方公里。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074.39立方米/秒。上游建有吉利河水库。主要支流有皂户前河、潘家庄河、高家庄河、理务关河、大秃马河、柳沟河、胜水前河。
  横河 河长23.97公里,流域面积158.37平方公里,发源于胶南张家楼乡西北铁橛山南麓,流经张家楼、藏南、泊里、寨里4处乡镇,在泊里镇西小滩入黄海黄家塘湾。上游建有陡崖子水库。主要支流有辛庄河、草桥河、周家村河、小滩子河、大庄河、泊里东河、范家草泊西河、茉旺河。
  甜水河 河长20公里,流域面积109.9平方公里,发源于胶南海青乡后河西村北大缀骨山南麓,纵贯海青乡,于宋家岭村东南入海。主要支流有狄家河、小店子河、显沟河、柳子河。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三章 河流湖泊
第二节 水库与古湖泊

水 库


  青岛地区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库有2座,莱西产芝水库和平度的尹府水库,总库容5.63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41.50万亩;中型水库19座,总库容5.97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0.64万亩,位于平度5座、胶南4座、即墨4座、莱西3座、崂山2座、胶州1座;小型水库428座,总库容2.78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74.66万亩。由于这些水库是在1958~1987年建成,建库时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造成多数水库初建时质量差,防洪标准低,隐患多。其中,停建报废的大、中型水库有13座,小型水库17座。经过以后几十年的续建、改建、维修和加固,绝大部分大、中型水库能抗御300年一遇洪水,少数可达1000年一遇的洪水。
  产芝水库 位于莱西韶存庄乡产芝村东北的大沽河干流中、上游。水库主、副坝均为均土质坝,主坝长?2400?米,最大坝高20米,顶宽7米,顶高程77.5米,坝顶有1.3米防浪墙和照明避雷设施;副坝长600米,其中300米为非常溢洪道挡水设施,最大坝高6.2米,高程77.3米。溢洪闸是10×6米5孔平面钢闸门,由5台40吨手摇电动两用卷扬机控制。最大泄洪量1980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为开敞式,堰顶宽300米。坝内设有6个备应急破坝泄洪的爆破竖井。东西放水洞用于灌溉,最大流量分别为7和15立方米/秒;中间放水洞平时用于放水灌溉,遇急泄洪,最大流量47.2立方米/秒。电站总装机4台900千瓦。
  水库库容4.0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7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879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6万亩。
  尹府水库 位于平度云山乡北王戈庄村西北,大沽河水系小沽河支流猪洞河中游。由昌潍专署水利局初步设计,1958年4月开工,大坝清基、回填结束停工。当年6月,天津大学水利系师生对枢纽工程进行设计。1959年4月,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对水库作了修正设计,11月复工,1960年6月竣工。1964~1985年,先后完成溢洪道加宽,新开挖正常溢洪道并建闸,开挖从黄山水库到尹府水库4公里引水渠,大坝加高培厚,坝后反滤排水、建防浪墙和迎水坡翻修,建自溃坝,泄水闸,启闭机房翻修、溢洪闸前护坡及防汛公路等续建工程。
  水库大坝系粘土心墙砂壳坝,长839米,最大坝高20.20米,顶宽7.50米。溢洪闸设有10×6米2孔,最大泄量885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为自溃坝开敞式,最大泄量1225立方米/秒。放水洞为?φ2米廊道式有压钢筋混凝土管,设计流量14.40立方米/秒,电站装机2台250千瓦。水库总库容1.61亿立方米,兴利库容0.74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78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3.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
  高格庄水库 位于莱西城关高格庄村北,潴河中游。水库大坝是土质坝,长1500米,最大坝高9.5米,溢洪闸后泄水区为矩形断面,溢洪时洪水直接泄入原河道,最大泄量752立方米/秒。放水洞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防洪能力仅达到50年一遇,削减洪峰53.6%。水库总库容12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83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25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4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万亩。
  山洲水库 位于胶州河西郭、冷家村、张应3乡镇交界处。水库库容24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32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68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3.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5万亩。主、副坝均为土质坝,主坝长400米,最大坝高16米;副坝长232米,最大坝高4.5米。溢洪闸最大泄量490立方米/秒,西放水洞、东放水洞的设计流量分别为3和3.5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可达千年一遇洪水,洪水削减洪峰达55%。
  黄同水库 位于平度石桥乡黄同村西北,大沽河水系小沽河支流黄同河中游。水库总库容60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450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26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万亩。大坝是粘土心墙砂壳坝,全长350米,最大坝高20米,坝顶宽7米,溢洪闸8×3米5孔闸门,最大泄量510立方米/秒。输水洞最大泄量11.60立方米/秒。水库达到百年一遇的设计防洪标准。
  崂山水库 位于崂山夏庄镇白沙河中游的小风口与张普山之间。水库总库容560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798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99.6平方公里,是流亭飞机场、胶济铁路及市区3处的水源地,日供水量可达7.5万立方米。水库主坝是粘土砂壳斜墙坝,长672.15米,最大坝高26米,坝基采用圆柱桩帷幕灌浆技术进行了处理;副坝是均质坝,长50米,坝高2.5米。溢洪闸为10×6米5孔平面钢闸门,最大泄量1344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最大泄量1010立方米/秒,放水洞最大泄量5.6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已达千年一遇标准。
  堤湾水库 位于莱西姜山镇西北,五沽河支流堤沟河上。水库总库容28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40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73.5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0.95万亩。水库大坝全长11700米,均是土质坝,最大坝高6米,溢洪闸最大泄量296立方米/秒。东放水洞设计流量4立方米/秒,中放水洞设计流量2立方米/秒,引水涵洞设计流量6立方米/秒。百年一遇洪水可削减洪峰72%,50年一遇洪水可削减75%。
  双山水库 位于平度北部青杨乡南盛家村东,双山河上游。水库总库容11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15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主、副坝均是土质坝,主坝长200米,最大坝高19.28米;副坝长1700米,最大坝高8米。溢洪道为无控开敞式,最大泄量494立方米/秒,放水洞设计流量2.5立方米/秒,水库防洪能力达到300年一遇防洪标准。
  淄阳水库 位于平度大泽山镇东岳石村东,淄阳河中上游,与上游大泽山水库相联。水库总库容148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75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6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0.8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75万亩。主、副坝均为均质坝,主坝长800米,最大坝高14.1米;副坝长2400米,高10.6米。溢洪道最大泄量568立方米/秒,西放水洞设计流量为2立方米/秒,东放水洞设计流量为1.6立方米/秒,防洪能力达万年一遇,校定为300年一遇标准。
  石棚水库 位于即墨三里庄乡石棚村西南的墨水河支流土桥头河中游。水库总库容11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40万立方米,总流域面积54.8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2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92万亩。主、副坝均为土质坝,主坝长527米,最大坝高15.2米;副坝长606米,最大坝高6.5米。溢洪道最大泄量155立方米/秒,放水洞设计流量3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实际达到千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59%。
  王圈水库 位于即墨大官庄乡王圈村东的莲阴河中、上游。水库总库容43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56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为72平方公里。主、副坝均为均土质坝,主坝长200米,最大坝高25.5米;副坝长950米。溢洪道为开敞式,最大泄量730立方米/秒,放水洞为廊道式压力钢筋混凝土管,设计灌溉流量3.74立方米/秒,设计排洪放水能力5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可达到千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58.5%。设计灌溉面积3.7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8万亩。
  挪城水库 位于即墨南泉镇挪城村南,桃源河中、上游。水库总库容122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95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1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1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45万亩,历年最大实灌面积0.66万亩。主、副坝均为均质土坝,主坝长1800米,最大坝高9.54米;副坝长3300米,最大坝高6米,有2处溢洪闸共14孔,最大泄量242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最大泄量735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可达300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49.7%。
  小珠山水库 位于胶南薛家庄乡插旗崖村南,岛耳河上游。水库总库容3111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044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34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7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37万亩。大坝系均土质坝,长517米,最大坝高22.65米,溢洪道为开敞式,最大泄量292立方米/秒,输水洞为廊道式混凝土压力管,内径1.0米,设计水量3.14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实际达到千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70%。
  宋化泉水库 位于即墨营上乡宋化泉村西,流浩河上游。水库总库容27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534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2.7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2.3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76万亩。主、副坝均为均质土坝,主坝长?4550?米,最大坝高12米;副坝长2500米,平均坝高5米。溢洪闸最大泄量86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最大泄量625立方米/秒。防洪能力为300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86%。
  大泽山水库 位于平度大泽山镇团石子村东淄阳河上游。水库总库容106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95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2平方公里。大坝是粘土心墙砂壳坝,总长1400米。其中,主坝长225米,最大坝高16.54米,顶宽5米;副坝长1175米,最大坝高8.75米,顶宽4米。溢洪道最大泄洪量706立方米/秒,放水洞最大泄量2立方米/秒,防洪能力为2000年一遇标准。
  黄山水库 位于平度崔召镇小李戈庄西北白沙河上游。水库总库容143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830万立方米,流域面积37.4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73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电站安装55千瓦机组1台,年平均发电量7.15万千瓦时。水库大坝是粘土心墙砂壳坝,主坝长200米,最大坝高17.1米;副坝长660米,最大坝高8.3米,顶宽4.5米。溢洪道最大泄量223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最大泄量389立方米/秒,放水洞设计流量3.5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可达300年一遇标准。
  陡崖子水库 位于胶南藏南乡东陡崖子村北横河上游。水库总库容564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435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71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6.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7万亩,年均发电量4.2万千瓦小时。大坝是粘土心墙砂壳坝,长780米,最大坝高20米;副坝为均质坝,长150米,坝高4.3米。溢洪道为无控开敞式,最大泄量834立方米/秒。放水洞为廊道式钢筋混凝土压力放水洞,洞径1.5米,设计流量15.9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可达千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64.3%。
  铁山水库 位于胶南铁山乡前石沟村后,风河支流张仓河上游。水库总库容5183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642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8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5.3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0万亩,年均发电量9.76万千瓦小时。大坝是粘土心墙砂壳坝,长650米,最大坝高28米。溢洪道为无控开敞式,最大泄量441立方米/秒,输水洞为隧洞式,设计流量5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实际达到300年一遇。
  吉利河水库 位于胶南张戈庄乡新小庄和洼里村之间,吉利河上游。水库库容为740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3248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03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0.0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04万亩,年均发电10.25千瓦小时。水库主、副坝均为粘土心墙砂壳坝,主坝长666米,最大坝高20.9米;副坝长420米,最大坝高8.4米。溢洪道为无控开敞式,最大泄量1077立方米/秒。非常溢洪道最大泄量985立方米/秒,破坝水位49.6米。东、西放水洞设计流量分别为8.43和2.47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实际达到千年一遇。
  书院水库 位于崂山惜福镇书院村西,墨水河上游的支流葛家河上。水库总库容136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08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1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6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水库大坝是粘土心墙砂壳坝,坝长352米,最大坝高42米,溢洪道最大泄量525立方米/秒,放水洞设计流量3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只能达到维护10年一遇洪水削减洪峰54%。
  北墅水库 位于莱西城西北40公里的小沽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01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43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23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万亩。大坝系粘土心墙砂壳坝,长624米,最大坝高20.2米。溢洪闸上设双曲拱交通桥和“T”形梁式机架桥,最大泄量2008立方米/秒。引水隧洞为无压涵洞,设计流量30立方米/秒。引水入产芝水库。放水洞设计流量1立方米/秒。防洪能力到达千年一遇。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三章 河流湖泊
第二节 水库与古湖泊

古湖泊


  青岛地区主要古湖泊是百脉湖。《水经注》记载,高密、平度间,曾有一大型湖泊洼地,古胶河及五龙河等注入此湖。特别是古胶河自高密城东9公里的于疃向北入湖后,形成向北三分汊的鸟爪状冲积扇,然后出湖北至莱州湾入海。唐代以来胶河冲积扇逐渐将古湖泊分成东、西两部分,西为百脉湖,东为夷安泽。百脉湖,在“高密县北十里”,元初开胶莱新河后,胶河还不时注入此湖,直到清乾隆七年(1742年)胶河东徙后,湖渐淤塞,嘉庆时湖水渐枯,清末即完全消失,变为良田。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四章 海岸带与海岛

第一节 海  岸


  青岛是沿海地区,海岸线北起丁字湾南阡乡金口村东小河口(北纬36°36′17″,东经120°46′03″),南至胶南红石崖镇的张戈庄村。海岸线长730.64公里,滩涂面积375.35平方公里。其中,软质342.55公里,占91.3%;硬质32.80公里,占8.7%。






第二篇 地 貌  
第四章 海岸带与海岛
第一节 海  岸

海岸类型


  侵蚀后退岸 主要表现在基岩岬角岸,分布于胶州湾西海岸(薛家岛至红石崖)、红岛南岸、崂山沿岸(太平角至山东头)及女儿岛南岸,占整个岸线的40%。主要特点是海水直接作用海岸,形成活海蚀崖、海蚀柱等海蚀地貌。潮间带较窄,有明显的分带性,近岸为石块或大砾石,渐变为沙滩及细砂滩,整个岸段多岩滩。由于岩性的差异性,海岸后退速度是不同的,从总体上看,后退速度是相当缓慢的。
  稳定岸 主要分布于侵蚀后退海岸的小海湾,如前湾、大石头湾、团岛湾、浮山湾、沙子口湾、王哥庄湾、胶州湾东岸及丁字湾等,占整个岸线的30%。主要特点是高潮滩上有海蚀陡崖。潮间带有沙堤、沙滩和人工堤的保护。大风浪时海水才能到达岸边,岸线保持稳定。潮间带的沙堤变化较大,如汇泉湾潮间带已形成两道水下沙堤(或沙咀),并呈有增无减的趋势。
  淤积增长岸 这类海岸主要分布于胶州湾大沽河口、红岛东、崂山北湾及丁字湾,占整个岸滩的30%。岸滩地形平缓,多为淤泥及粉砂组成,直接受陆源河流影响,使海岸线不断向外淤长。1958年胶州湾总面积为535平方公里,滩地面积为225平方公里;零线以下水域面积为310平方公里。1973年总面积为423平方公里,滩地面积为125平方公里,零线以下水域面积为498平方公里。1958~1973年的15年内,胶州湾面积少了112平方公里,海岸线向海推进600多米。1959~1971年资料对比,丁字湾内共淤积1177.9万立方米,平均年淤积量为98.1万立方米,主要淤积部位表现在西顶子沙嘴和水下沙州及湾口沙嘴。1954年与1969年地形图对比,丁字嘴—海崖头岸段沿岸沙坝普遍向海加宽50~70米,两河与隐珠河口间沿岸沙坝向南延长250米。王戈庄河口北沙坝向北增长了600米,河口外滩地在4.5公里的范围内平均向海淤进约150米。灵山湾、黄家塘湾及傅疃河口等开敞的海湾内仅产生局部的泥沙运动;较大河流入海泥沙主要是在海湾内就近扩散,部分经波浪再搬运堆积在河口附近海岸。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四章 海岸带与海岛
第一节 海  岸

岬  角


  该区海岸多属基岩港湾岸,岬、湾相间,岸线弯曲,沿岸岗岭起伏,罗列着陆地延伸而突向海中的岬角。
       青岛市海岸线长度与海涂面积统计表
表1
0.jpg

注:(1)海岸线长度系根据海图上的岸线—多年的大潮高潮时所形成的实际痕迹线量算。
  (2)滩涂面积系按海图岸线至零米等深线(理论深度基准面)间的区域量算。
  (3)滩涂性质系按海图注记划分,除将岩性底质定为硬质者外,其余如砂、砾…等各种底质的滩涂均按软质类计算。
  (4)系根据1984年最新测量资料量算所得。
  即墨市的岬角
  小白马 位于丁字湾西岸,雄崖所东1.5公里处,北与白马岛对峙。
  栲栳头 位于丁字河口南岸,在栲栳滩与南滩间,为海拔52米的栲栳岛山延伸入海中的尖角。
  南头 位于丁字河口与栲栳湾间,西接海拔81.4米的王山。
  大嘴 位于洼里乡黄龙庄村南2公里处,横门湾北侧。系羊山间西南突出部分。东、南两面是岩岸,东端太平港岩岸陡峭。
  3山头 位于洼里乡3山村东南2公里处,是3山向南延伸入海部分。介于3山湾和女岛湾之间。岩石直立,礁石密布。
  鳌山头 又名章岛。位于鳌山卫镇东南山向东南延伸入海部分为石岸,海拔22.8米,礁石环绕。
  南嘴 又名嘴子头。位于鳌山卫镇伸向海域部分的南岸,在盘龙庄东南,南接干出礁。
  崂山区的岬角
  小蓬莱嘴 位于小蓬莱山东,向海突出将鳌山前湾与王哥庄湾分开。
  野鸡山嘴 位于文武港野鸡山东海岬,与小管岛相对峙。
  峰山角 位于峰山东南角,20米台地直临海边,北东南三边为10余米的海蚀崖所环绕。
  泉岭角 位于仰口东南泉岭角,西连116.1米高地,形势险陡。
  东嘴 位于尖顶山(海拔159.6米)东南角。
  黄山头 位于黄山村南,向东。与里尖子山一起组成东西向山脊,黄山头高地为海拔62.9米,直接崂山湾。
  崂山头八仙墩 位于王哥庄东南15.5公里,崂山东南端,东西走向,面积约5.5平方公里,主峰在峰顶陡峭如削,海拔372.8米。崂山头为海拔242.1米,最东为八仙墩,其海拔高度为105.1米。是崂山湾与前海的分界。
  莲花尖 位于鲍鱼岛东,是崂山莲花尖山(海拔296米)向南突入海,将流清河湾与太平宫湾分开。
  平顶汪 位于沙子口湾东侧,与大福岛对峙。
  大风台 位于沙子口湾西侧,海拔62.8米。
  石老人角 位于石老人村东南,与石老人海蚀柱对峙。为一20余米的陡壁。
  红岛(阴岛) 其主要海蚀岬角有东洋嘴,位于东大山向东,为红岛东南岬角,伸向沧口水道与胶州湾。与冒岛相对峙。宿流嘴,位于宿流西南,是红岛西南岸最末端。此外还有鱼皮嘴、西嘴子、大富嘴、小港角。
  市区岬角
  燕儿岛角 位于辛家庄西南。
  太平角 位于湛山村正南,海拔18.3米,向西南延伸水下有礁石。
  汇泉角 位于人民广场西南,海拔30.3米,丘陵地,上建有小塔。
  青岛角 它与小青岛对峙。也是青岛湾与汇泉湾的分界线。
  团岛角 位于市区的最西端与团岛相对峙,海拔17米。已筑堤与岛相连。
  黄岛区的岬角
  大石头嘴 位于黄岛西北,海拔11.4米,是突入胶州湾中的岬角。1970年黄岛与海大坝建成后,使黄岛海峡变成黄岛后湾,形势有所减小。
  后湾嘴 位于黄岛后湾村东端,突入胶州湾中。
  显浪嘴 位于显浪村东北,海拔20余米直突海中,将黄岛前湾与薛家岛湾隔开。水下地形周围为5米水深。除西南方向外,三面向海为陡壁。
  倒观嘴 位于薛家岛北庄正北,由村东倒观山(海拔102.7米)走向西北直入海中,与外里孤石礁相对,将薛家岛湾与小岔湾分开。
  窟窿山北嘴 位于后岔湾村北偏东,为窟窿山的北山头(海拔86米)直临胶州湾口,正北与团岛相对峙。
  象嘴 位于窟窿山向东,以18.7米台地直入海中,东北与汇泉角相对峙。
  鹿角 位于鹿岛东北,以32米台地直入海中,东北与太平角对峙。
  张屯嘴 位于凤凰山东南,向东南突入海中0.5公里。东南与竹岔岛相对峙。
  南营嘴 位于薛家岛镇南营村东南角,为10米小台地,退潮时与象脖子三小岛相连,组成象脖子角。
  连岛角 位于董家河东南,为向海突出0.5公里的16米台地,退潮时与里连、连子、中连、外连四岛相连,统一组成向海突出1.5公里的岬角。
  鱼鸣嘴 位于薛家岛西南端,为海拔大于5米的平台,三面为现代海蚀崖,南与老灵石相对峙。
  胶南县的岬角
  丁家嘴 位于灵山卫南2.5公里,系陆地伸入海中的东北—西南向岸角。长800米,宽500米。岸下水深3~20米。
  朝阳山嘴 位于朝阳山南新建村海边,系朝阳山伸向灵山湾的岸角,南北长50米,东西宽250米。下有礁石,水深2~3米。
  大珠山嘴 状如鹰嘴,又称鹰嘴子。系大珠山南伸入海的岸角。南北长300米,东西宽500米。
  鼓楼嘴 又称望海楼嘴。位于古镇口湾西侧,呈三角形。长280米,宽250米,高20米。
  胡家山前嘴 位于琅琊镇最南端,系胡家山入海岸角。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50米。岩石陡立。嘴前水深13~23米。
  小围嘴 位于撒牛沟东南700米,南北长150米,宽180米。
  董家口嘴 位于琅琊台湾西侧,董家口东侧,南北长300米,后部宽约750米。上有灯塔。嘴西南侧有小型水泥码头一座,可泊小鱼船,嘴东、南有礁石和浅水滩,形势险要。
  黄石岚嘴 北距小场4.7公里,西南向,由零散黄色风化岩构成,长600米,宽150米。周围泥滩,产文蛤及西施舌等。

TOP

第二篇 地 貌  
第四章 海岸带与海岛

第二节 海  滩


  全市滩涂总面积56万多亩,其中可利用的面积11万多亩。


第二篇 地 貌  
第四章 海岸带与海岛
第二节 海  滩

即墨市海滩


  从金口河口至栲栳岛为淤泥质海涂,潮流作用为主,水浅滩缓,潮间带宽3000~5000米,滩涂宽广,贝类资源丰富。向南,太平港和鳌山湾北部是以沙为主,内有少量淤泥质滩面,潮间带宽1000~3000米。其余海滩均为坡度较大的细沙、碎石、基岩地带。较大的海滩有9处。
  金口滩 位于丁字湾西部。莲阴、店集等河流入。滩面东西最长约5公里,中部最窄约1公里,面积约6.5平方公里。除南岸中部有小段岩岸外,其余均为拦海坝。岸边底质较粗向湾内变细,为沙泥底,有多种贝类生殖。
  白马滩 位于白马岛周围。中部为泥沙岸两端小白岛和北芦村半岛为岩岸。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公里,面积约2.7平方公里。泥底为主。
  芝坊滩 位于丁字湾南岸,小白马到盐场头一线之内。南北最长约5公里,东西最宽约2.5公里,面积约6.5平方公里。丰城河注入。泥底。
  栲栳滩 位于丁字湾东南部。盐场头至栲栳头一线之内。东西最长约3公里,南北最宽约2.2公里,面积约5.5平方公里。泥底。有韩家河注入。
  南滩 位于丁字湾口南,北起栲栳头南至黄龙港一线以东。在栲栳头部分,因受丁字河河流及潮汐作用,形成了东伸入海的沙坝、沙嘴。南部因波浪作用,依海岸凹面而成的东向宽约1公里,长约5公里的弧形沙滩面。两部面积共约7平方公里。
  泊子滩 位于横门湾西北部。从大嘴至驴岛,面积约7平方公里。西北部为广阔的潮间浅滩,底质多为沙泥质。东北部和西南部为基岩岸发育,潮间带狭窄,多为岩滩间有沙滩。
  大桥滩 位于鳌山湾北部。北沿王村镇,东接洼里乡,为泥岸或堤坝岸,泥底。东西最长约9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面积约16.5平方公里。
  黄埠滩 位于温泉镇东南部、鳌山湾西北部,东北起自风山南麓、西南至钓鱼台一线的西北。延伸入陆约3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社生河和皋虞河注入。堤坝岸和泥沙岸,泥沙底。
  烟台滩 位于小岛湾西北部,从鳌山卫镇的盘龙庄西南海岸至崂山县的望海楼北岸一线以西,凹进陆地约1.8公里,南北最长约2.5公里,面积约4.5平方公里,泥沙底。盛产贝类,其中有名贵的西施舌。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