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九水沟生态园漫笔     作者:于可青

  九水沟生态园最近成为全国首批晋级国家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的园区之一,在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可谓意义重大。

  九水沟生态园其实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南九水河流域。南九水河位于沙子口街道办事处管区境域西部,原名汉河,俗称旱河、猪窝河。发源于柳树台寨上村青峰顶之阳,东西折而北南流向,经竹窝、大石村、东西九水、汉河诸村,至松山后村东转西北东南流向,在沙子口村东,南流入黄海,流程14.5公里,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南九水河为季节性河,水质甘冽,沿河风光明媚,为游览胜地。该河由许多涧水汇流而回转九次,位置又遥对北九水,故在1980年地名普查时定名为南九水河。

  进入九水沟生态园,第一个景点是“将军崮”,这块大石背依高山,面对公路、河谷,就像个顶天立地的大将军站在那里,威风凛凛,守望着南九水的山山水水,和北九水三水停车场南朱德元帅命名的“将军石”有异曲同工之妙。过了“将军崮”就是南九水村,别看这个村子小,过去可是进入崂山的门户,俗称“小衙门”的权力机构就驻扎在这里,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期间在这里修建了带监狱的办公所,解放后曾经作为解放军的办事机构,大裁军后,一度作为学校和Gov的办公用地,后没人管理,现已人去屋破、杂草丛生。村东就是著名的“观川台”,是清朝荪老观川居士——洪述祖的别墅,可惜的是解放前别墅被毁掉,有关的石刻在“学大寨”时开梯田被炸掉了,现在找不出一点痕迹,只有新栽的银杏树布满整个山岗。

  说起九水沟生态园,不得不提台柳路。该路于1903年动工修建,1907年通车,由台东镇到柳树台的台柳路,是山东省最早通行汽车的公路,在全国也是最早通汽车的公路之一。在这条公路上有几座颇具特色的桥,反映了时代的变迁,记载了轰轰烈烈的过去。第一座桥连接台柳路,叫东风桥,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是通往东九水社区的一座桥。第二座桥就是弹月桥,因桥拱似弯月而名,横跨南九水河。这座桥曾几度坎坷。1914年8月,“一战”爆发。8月23日,日本对德宣战。9月18日,日军占领仰口湾,德军与日军激战了一天,最终,寡不敌众的德国人焚毁了疗养院和多处别墅,炸毁了该桥,撤离到市区。有意思的是在桥面有水泥刻字“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桥墩上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重修时刻的“弹月桥”竟然也镶嵌其中,不知道当时是出于对德人的尊重还是为了省工。第三座桥叫大灰桥,是否因颜色灰暗或者是用洋灰修筑的而命名,不得而知,这座桥最大的特点是充分利用了复杂地形,其桥栏杆不等长。第四座桥叫板房桥,据说,当年德人在桥的附近盖有木板房,桥因房而得名。南九水河的桥其桥面都不宽,一般在4米左右,现在还遗留德人设计的痕迹。

  九水沟生态园山舒水缓,峡涧明媚,台柳路顺河而建,时而过河,时而上山,曲折如带环绕山间。农舍沿河依山势点散而建,桃、樱、修竹、山花野草烂漫于河谷,层层梯田布其间,生机勃勃。过去梯田种的是地瓜、玉米或其他粮食,现在种的是茶叶和果树,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路上小巧玲珑的风力发电机不停转动,不知疲倦地把河水提升到高处,浇灌着茶园和果园;而水又把层层山岗染绿,好像成了一个大花园。春天这里各种野花争艳,特别是一种外来的黄花铺天盖地开遍山野,令人震撼。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以及樱花、苹果花等各种花依次开放,南九水河流域空气里到处弥漫着花的芳香。紧接着,红红的樱桃熟了,因这里有高山挡寒,日照充足,果树喝的是著名的崂山矿泉水,所以樱桃号称崂山第一。夏天走进南九水,涧水轰鸣,树林遮地,暑气顿消,奇怪的是河里有水,却没有蚊虫,真是避暑的好地方。秋天这里是如画的世界,芦苇摇曳,瓜果迎客,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不时有通红的大枣压满枝头,发黄的柿子伸出院外。冬天是寂寞的,南九水却是热闹的,被水打磨了不知道有多少年的石头裸露在河间,来自各地的画家和摄影家在这里不停的画呀、照呀。有的艺术学校干脆把课堂搬到这里,年青人在山涧里画风景,风景里的人让南九水更生动。德占时期,德人还在柳树台建立了麦克伦堡饭店,专门接待到崂山旅游的客人,也开创了崂山商业旅游的先河。
                      (作者系原四方机厂退休职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