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第五篇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第三章 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附:专业技术学校选介
附:专业技术学校选介
青岛港湾学校 该校是一所交通部所属的中等专业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75年的青岛水运技工学校。1978年9月25日交通部根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交通系统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决定将青岛水运技工学校改为中等专业学校,定名为青岛港湾学校。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港口交通运输事业培训中级技术人才。十几年来,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已达1000人。
该校校址在黄岛。学校开设港口装卸机械、船舶与港口电气、港口管理3个专业。曾招收过高中毕业生,各专业学制分别为2年、2年半和3年;1986年起按交通部统一规划,3个专业均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4年,面向全国招生。课程系根据交通部或国家教委的规定设置。1987年在校学生279人,教职工171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学校经费由交通部拨给。
学校现有港机模型、内燃机、金相、力学、化学、物理、电工基础、电子及微机等实验室,还有绘画室、图书资料室(藏书9500余册)。
山东省盐业学校 该校是山东省一轻厅直属的全日制中专学校,于1958年创建。学校为山东省一轻系统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校址在青岛市崂山县上马镇。
学校设有制盐工艺、轻工化工、轻工机械、工业企业财务会计4个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4年。各专业课程开设政治、体育、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外,还设有10余门专业课。现场教学、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在教学计划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
学校建有普通化学、金相、制盐、微机等15个实验室,实验仪器价值40万元,图书室藏书4万册。学校占地77.51亩。楼房建筑面积9883平方米。自建校以来共培养毕业生1590人。1985年山东省盐业职工中专迁入该校,挂两个牌子,一套领导班子。1987年学校有教职工178人,专任教师75人,在校学生640人。
1984年以来,根据本系统基层单位的要求不断拓宽专业面,举办了全国盐业海产养殖班和省内财会短训班,对厂方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指导,加强厂校联系;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组织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实践和调查,改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学校的校风是“尊师爱生、教书育人、奋发向上、求实创新”。
青岛机械工业学校 该校1978年开始筹办,始名“青岛铸造机械工业学校”。校址设在鞍山路10号。同年更名为“青岛机械工业学校”,主管部门是山东省机械工业厅。
学校创办时有教师8人,行政人员7人。1978年招生74人,实行走读。至1987年教职工发展到96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在校学生达271人。
学校创办初期,只设机械制造工艺1个专业,1987年增设了工业电气自动化和机械工业企业管理2个专业。设有8个教研组,许多教师自编教材、讲义及教学指导书。设有机械实验室和电工实验室各3个,微机实验室1个。学校实习工厂有固定资产30万元,机床20多台,基本保证了学生实习任务的完成。
青岛轻工业学校、青岛包装学校 青岛轻工业学校是1975年6月将青岛市手工业管理局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改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而命名的。1982年11月18日由省计委批准又在青岛轻工业学校内设包装方面的专业,成立青岛包装学校,实行一套机构两个学校名称、挂两个校牌。青岛轻工业学校和青岛包装学校是多专业的以工科为主的中等专业学校。青岛轻工业学校隶属于青岛市二轻局,青岛包装学校由中国包装总公司主管。校址在青岛市宁夏路。
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青岛市二轻系统培养以工科为主的中级技术人员。学校的专业设置由1978年的3个专业发展为1987年的工业会计、轻工机械、电气自动化、包装设计、包装印刷、包装材料、企业管理等7个专业,学制2年。教职工由1978年的110人发展到1987年的200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在校学生由1978年的209人发展到1987年的322人。学校占地45亩,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
青岛第一轻工业学校 该校是1983年山东省计委批准建立的,主管部门为青岛市一轻局。学校是由1975年筹建的自行车厂技工学校和1979年成立的轻工技校发展而来,主要为青岛市一轻系统培养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校址在青岛市浮山所北山。
学校设电镀、发酵和日化3个专业。电镀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培训,已培养出大批电镀人才。拥有由轻工部投资创建的全省第一流的电镀实验室,拥有较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设有电镀技术研究所,为电镀厂家提供咨询服务。发酵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啤酒、白酒、酒精、葡萄酒、味精生产工艺学及有关的实际操作。日化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化工、化机等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操作技能。
1987年在校学生207人,教职工58人,其中专任教师26人。
青岛纺织工业学校 该校是1979年9月10日经青岛市计委批准,在山东纺织工学院分校的基础上建立的,主管单位是青岛纺织工业总公司,校址在青岛市水清沟大山路,学校占地56.35亩,建筑面积6393平方米。
学校主要为青岛纺织系统培养中级技术人才。建校时设电气自动化、染整专业。1985年设自控、染整、机织3个专业。学生入学条件为初中毕业生,参加统考,择优录取,学制4年。1985年自控专业曾招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学生毕业后由全市统一分配。1987年在校学生320人,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学校校风为:文明、严谨、勤奋、创新。
青岛卫生学校 该校建于1956年7月19日,由原山东省大学医学院附设护士学校、山东省青岛护士学校合并而成。1970~1979年曾更名为青岛医学专科学校,仍为中专性质。1983年又改为山东省青岛卫生学校。1978年经上级批准,在青岛市浮山所大尧村建新校舍,1981年秋迁入新址。该校是一所培养中级医护人员的中等专业学校。
1978年学校设医生、护士、中医士三个专业,学制3年。在校学生602人,教职工141人。1987年设有药剂士、临床检验士、口腔技士、护士4个专业,学制3年,在校学生898人,教职工181人,其中专任教师95人。
学校占地60亩,现有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5 700平方米,学生宿舍楼2 000平方米。自建校至1987年,学校已培养了5000多名中级医药卫生技术人才。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学校 该校前身为建于1946年的国立山东大学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1956~1958年学校一度合并至青岛卫生学校,1958年9月1日恢复原建制,1959年更名为青岛第一护士学校,1962年再次并入青岛卫生学校,1974年又重新恢复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护士学校,学校的主管部门是表生局,经费由省卫生厅直接拨款。校址在青岛市龙口路。
学校为山东各地市培养中级护理人才。课程除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普通课外,还设有解剖、生理、药理、病理学等基础课和基础护理学等临床专业课。
学校占地面积500平方米。1987年在校学生162人,教职工26人,其中专任教师17人。自1974年学校重建至1987年,共培养毕业生600余人,分配在山东各地区、市、县,担任护理工作。
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 该校前身是建于1945年的私立慈济商业学校,1952年被人民Gov接收,定名为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1971年7月,由青岛第一商校、青岛第二商校、青岛供销学校合并成为青岛市财贸学校,由青岛市商业局主管。1973年青岛市商业局将该校移交山东省商业厅主管,改名为山东省青岛财贸学校。1973~1979年一直是和山东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合署办公。1979年下半年与山东省饮食服务技工学校完全分开,并改名为山东省青岛商业学校。1981年下半年又将两校联合起来,挂两上学校的牌子,实际一套机构。校址在青岛市上清路。
学校设有财会、计统、日用工业品、食品4个专业。财会专业和计划统计专业设有商业基础知识、计算技术、商业会计、财务、计划、统计等课程;食品专业设糕点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课程。各专业学制都是2年。1987年在校学生243人,教职工102人,其中专任教师47人。拥有一个糕点厂,设备总值2万元。
青岛市财政学校 该校是经山东省Gov批准于1980年8月18日开始筹建的一所培养财政税收和计统人员的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青岛市财政局,校址在青岛市顺昌路2号,学校设财政税收、企业财会、计划统计3个专业。总人数为600人。1981年暑期开始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2年,毕业生由青岛市统一分配。另设短训班、电大辅导班等。1987年在校学生766人,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学校占地21亩,建筑面积8 255平方米。
山东省对外贸易学校 该校是一所为全省培养对外贸易人员的中等专业学校,始建于1964年,校址在青岛市李村,只设英语专业,学制4年。1966年8月停办,1973年5月恢复并改名为“山东省对外贸易学校”,校址设在青岛市浮山所。1976年7月正式招生76人,设财会和外贸业务2个专业,学生来源是山东省外贸各进出口公司及省内各地(市)外贸部门的青年职工,学校由山东省外贸局主管。
1978年后,学校逐渐走向正轨,1987年设英语、财会、日语3个专业,学制2~3年,在校学生388人,教职工146人,其中专任教师65人。
学校除担负培养中专学生的任务外,还承担外贸系统在职干部的轮训任务。学校占地23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青岛市人民警察学校 该校1981年10月经山东省计委批准建立,是一所培养公安保卫工作专门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主管单位是青岛市公安局。
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招收年龄在22周岁以下的高中毕业生,政治条件按绝密专业的要求政审,身体条件按从事该专业的要求体检。学生学习期间,享受人民助学金和奖学金,着人民警察服,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市各公安机关。学校设有政治理论、法律、公安业务基础和公安专业等课程,学制2年。
1987年在校学生201人,教职工74人,其中专任教师23人。学校占地12.75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校址在青岛市沧台南路2号。
山东青岛工艺美术学校 该校是一所培养中级工艺美术工作者的专业学校,建立于1972年。主管部门是青岛市二轻局。其前身是1962年成立的青岛美术学校。
1987年学校设装潢专业家具专业、服装专业、日用品造型专业、工艺绘画专业等6个专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年龄在18岁以下,学制4年。全省招生和分配。在校学生239人,教职工140人,其中专任教师61人。校址在青岛芝泉路22号。
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 该校是全市唯一的体育运动方面的中等专业学校,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青岛市少年业余体校,1958年曾升格为青岛体育学校。两年后解散。1961年恢复业余体校。1972年改名为青岛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1976年又成为集中学习的少年业余体校。198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在校学生既有中专生,也有业体学生,还有专业体工队员。学校由青岛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管。
学校以专门培养体育运动人才为目标。1986年设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曲棍球6个专业。1986年后主要设田径和足球2个专业1988年又增设游泳和举重专业。1987年在校学生139人,教职工78人,其中专任教师41人(文化教师26人,教练员15人)。
1976~1987年向国家输送了8名运动员,向省体工体输送了164名运动员,向其他省市、大专院校、部队输送了118名运动员。校址在武昌路。占地38.5亩,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含一座教学大楼、一个较现代化的游泳馆和一个400米田径场,有图书资料8000册和价值2.5万元的实验教学仪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