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第1节:第一集何为《易经》(图)(1)


  第一集何为《易经》

  凝聚着中国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易经》,曾长久地被误解为一本算命的书。随着科技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易经》越来越受到中外科学界、文化界的重视,西方学者称之为“一部奇妙的未来学著作”。

  那么,《易经》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它是一部既古老又新奇,既陌生又熟悉,既高深莫测又简单易懂的书。面对这一组互相矛盾的词语,我们不禁要问,《易经》究竟是什么?我们又如何才能够读懂古老而神秘的《易经》?而懂了《易经》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会有什么意义呢?

  要了解《易经》,首先要从“何为《易经》”这个题目开始。《易经》是什么?所有文献都是这么记载的:《易》是群经之首。因为不管是五经还是六经,都把《易经》摆在最前面。实际上这句话太客气了,应该是“《易》为群经之始”。因为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


1、.jpg
 《易经》是什么?这种问题大概只有中国人听得懂,外国人不太喜欢这样的问题,因为这种问题的答案不管怎么说都对,但是怎么说都只是说对一部分,不可能全对,因为《易经》太大了。就像偌大的北京城(见图1-1),不管是乘坐飞机、火车,还是通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城乡道路都能进得来,可是进来以后,谁都不能说自己真的就算是了解整个北京了。图1-1关于《易经》,为什么总是见仁见智,各执己见?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去看,都只看到一个方面,每一个人只讲对一部分,很难把它讲得很全。所以研究《易经》,一定要有比较宽广的包容性。

  《易经》是怎样完成的?按照一般的说法,叫做“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汉书·艺文志》)。《易经》的完成,经历了三位圣人:第一个是伏羲,第二个是周文王和周公父子,他们一家人算作一个,第三个我们大家更为熟悉,就是孔子。伏羲在上古,周文王在中古,而孔子在近古,或者叫下古(见图1-2)。图1-2
126145202758957.jpg
  明明是四个人,为什么说是三个呢?这跟《易经》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三”是奇数,是阳的,而四是偶数,属阴的,所以我们说是三位。我们看唐装,它的纽扣不是五个就是七个,不会是四个或六个,也是这个道理。

  实际上,《易经》成书所经历的时间非常长,所经历的圣人也很多,应该说,《易经》是我国古圣先贤集体创作的成果。我们中国人,差不多所有东西都是集体创作的,很少有一个人单独完成的。

  《易经》广大精微,无所不包。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吕氏春秋》),这两句话大家非常熟悉。大到没有外面,够大的吧!小到没有里面,够小了吧!我们今天很喜欢讲系统,而世界上最大的系统,就是《易经》。因为所有能列举出来的大系统,像太阳系、银河系等等,都不可能大到“其大无外”;所有能列举出的分子、原子、质子、电子等等,都小不过“其小无内”。
阅读过本帖的圈友还浏览过以下相关帖子:


呵呵,谢谢楼主的分享啊

TOP

看看 不错 支持下

TOP

在遇到你之前,我对人世间是否有真正的圣人是怀疑的;而现在,我终于相信了!我曾经忘情于两汉的歌赋,我曾经惊讶于李杜的诗才,我曾经流连于宋元的词曲。但现在,我才知道我有多么浅薄!

TOP

他在百家讲坛里的节目我非常爱看

TOP

第70节:第十五集 超越吉凶


  第十五集 超越吉凶

  《易经》的奥妙,就在于运用大自然的规律,贯通掌握人类社会的规律。大自然中月圆则缺,潮起潮落,而人类社会也同样存在着这种物极必反的规律。人生就是吉凶悔吝的循环往复,这个叫做无奈的必然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够跳出吉凶悔吝的必然律,立于不败之地呢? 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六十四卦里面的一个谦卦就是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

  人们常说福祸相依,有很多人热衷于算卦,就是希望能够预知未来,趋吉避凶。那么学习《易经》,是不是可以帮助人们趋吉避凶呢?曾仕强教授说:人有了理想,也就没有什么吉凶了。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理解卦象的爻辞中所说的吉凶呢?

TOP

第69节:第十四集 卦的象数理(图)(2)


  《易经》的六十四卦,每一个卦都是由六个爻组成的。其中,连续的一画是阳爻,中间断开的是阴爻。六个爻不是阴的就是阳的,所以一个卦总共只有两个符号。一个卦的六个爻怎么变化都可以,可以有三个阴三个阳,也可以有两个阴四个阳,还可以有两个阳四个阴……但是无论怎么变,无非就是阴阳两种。而阴阳又有一个共同的东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数是有生命的,是活的,不像我们现在所学的数学,是死的。


5.jpg
  我们来看一个卦(见图14-1),这个卦就像是一口棺材。中间四个阳爻像一个死人,硬邦邦地躺在棺材里,两头各有一个阴爻,就像四颗钉子一样钉下去,盖棺论定。这个卦就是个棺材象。图14-1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卦象模拟来的。一个人要刚强,但是过刚的人就会死得很快。假如一个人说,“我就硬脾气”,那他就准备要短命了。我们看自然现象,人活着跟死了的不同就在于活着的时候有弹性,死了就僵硬了。一个人如果生气气到全身都硬了,那就是快死了。我们读了《易经》就应该明白,不要气成那个样子,我们还是要活下去的。

  同样是这个卦的象,我们也可以不把它想象成棺材,而想象成是一座桥梁——它的底下是大河,两边的阴爻都是钉子,一条条的阳爻是木板,我们踩着它就可以过河了。这样一来,这个卦象又变成桥了。一个象,不同的人来想象,会有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才需要卦名。卦名就是给大家一个范围,我们只能在这个范围内来想象,而不能是看到一个卦象,就信马由缰地乱想一气。

  我们上面看到的这个卦,卦名叫做大过。之所以叫这样的卦名,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易经》里阳大阴小,凡是阳就是大的,阴就是小的。这个卦里有四个阳、两个阴,就表示大的多、小的少,是大过于小,所以叫大过。我们应该注意,任何事情只要大过于小,就要小心有类似大过的问题出现。
6.jpg
  依此类推,《易经》里的小过卦(见图14-2),就是中间有两个阳爻,两边各有两个阴爻,总共四个阴爻、两个阳爻,即小过于大。小过的象就是一只小鸟,中间两个阳爻是鸟身,旁边两对阴爻是翅膀,它的意思是飞过去就没有痕迹了,所以我们不会太注意它。当你看到一副棺材时,你不会不在意,而当你看到一只小鸟时,也许你根本不会在意。人之所以会小过不断,就是因为不在意。我们今天总觉得很多事情难以琢磨,就是因为没有按照《易经》的道理去想去做而已。图14-2

  现在我们知道了,《易经》里面有个卦叫大过,有个卦叫小过。孔子曾经讲过“不二过”,就是说,你不要犯大过,也不要犯小过。但是,有的人一听到大过,就觉得糟糕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大过其实是一个让人喜悦的卦,看到这个卦我们应该很喜悦才对。

  象,就是指卦象。卦象原本是自然中事物的形象,所以我们看卦的时候,既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还需要运用《易经》的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那么,大过这个卦象,都代表了什么不同的意思?为什么我们看到大过卦应该喜悦呢?

  很多人读《易经》,只会从文字表面上去解释,所以看到大过就觉得是不好的卦。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易经》里根本没有好卦和坏卦之分。

  我们看到大过卦,就要明白,这其实就是《易经》的理:它要么是棺材,要么是桥梁。桥梁就是成功,棺材就是成仁。所以不成功便成仁,才叫大过。

  大过就是创新,就是改革,是高度冒险的事情。到底要不要做,要靠本人决定。老子曾说“不敢为天下先”,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下定决心要为天下先,心里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成功便成仁,成功了不见得有自己的份,失败了就要死。古往今来所有的大人物,都是准备成仁的。古代的忠诚之士,明明知道讲这句话皇帝会生气,可是职责所在,必须要讲。既然要讲,就要做好死的准备,真正到了皇帝要杀他的时候,他绝不会求饶,因为他死得心安理得,这种结果是他早就想到,并且愿意承受的。

  我们一般人,是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犯大过的,充其量只会犯一些小过。所以世上大多数人都是小过不断,大过不犯。而历代的伟人,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他们在当时都是犯大过的,都跟当时的时代有非常激烈的冲突。现在我们应该明白:犯大过的人,心里要有一个观念和决心,就是不成功便成仁。大过卦告诉我们,一方面,你可以成功地构筑出一条通向未来的桥,为人民谋福利;另一方面,如果不成功,就要准备进棺材了。所以,大过卦是有两个象的,一个是说,人不犯大过比较安全;另一个是说,如果要犯大过,就要有种,要有担当、有责任,预备好要么成功,要么成仁,真到失败的时候,要死而无憾,因为所有道路都是自己选择的。

  《易经》中有一个颐卦,中间四爻全都是阴的,只有上下两个爻是阳的(见图14-3)。这个卦与我们上面说到的大过卦,正好完全相反,大过卦中的阳爻在这里全变成了阴爻,而阴爻全变成了阳爻。这种现象,在《易经》中叫做错卦,即两个卦相错。再举个例子,乾卦里全部都是阳爻,而坤卦里全部都是阴爻,乾卦和坤卦就是相错的。图14-3
7.jpg
  大过卦的上下两爻是阴爻,中间都是阳爻,相错后变成的颐卦上下两爻是阳爻,中间都是阴爻。在颐卦中,上面的阳爻代表人的上嘴唇,下面的阳爻代表人的下嘴唇,中间的四个阴爻代表人的两排牙齿。这个卦讲的就是大小通吃、大快朵颐,所以这个颐卦,是表示养生的卦。

  颐卦由山、雷构成,上面三爻是山,下面三爻是雷。相对来讲,山是不动的,而雷是动的,就像我们吃东西时,上面的牙齿是不动的,都是下面的牙齿在动,上面是阴,下面是阳。有人不信邪,非要下面的牙齿不动,上面的动,试试就发现,那样是根本不行的,因为这是自然的象,谁也改变不了。万事万物总是要一个阴一个阳,两个都动或者两个都不动,都是行不通的,只有一静一动、一阴一阳才是《易经》的道理。

TOP

第68节:第十四集 卦的象数理(1)


  第十四集 卦的象数理

  我们学习《易经》,应该掌握卦的象、数、理这三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其实,《易经》中的象、数、理,一直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不成功,就成仁”,这句话就来自于《易经》中大过卦的卦象。大过卦可以看成是棺材,也可以当成是桥梁,而桥梁就是成功,棺材就是成仁。不成功,便成仁,就是大过卦的象所展示的卦德。

  又比如,每当我们拿不定主意,或者忐忑不安的时候,常常会说心里七上八下的。这个七上八下,就和《易经》中的数有着密切关系。但是,数字七比八小,为什么是七在上而八在下呢?《易经》中的理又是什么?学习《易经》,是不是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加智慧呢?

  人们都说《易经》是从象开始的,实际上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应该说,一切一切都是从数开始的。心中没有数,怎么去画那个象呢?只不过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已经画出来的象,而没有深入了解每个象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数存在。

  中国人常常讲:一切有定数。这句话其实并不迷信,它是告诉我们,所有的事情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宇宙万象都是有定数的。比如,内行的人看到一棵树,就大概知道它能不能继续存活、能活多久、将来会长成什么形状、做什么用途。又比如,我们常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就是看到一个小孩三岁时的表现就能大概知道他长大以后是什么样子,看到他六岁时的表现,这个孩子的一生就差不多能看透了。可能有人会说他看不懂,那也只是他个人的修为没有这么高而已。中国有这种修为的人很多,自古至今,凡成大事者,在识人上都有过人的本领。

  孔子曾经说过,即使是一百世以后的事情,我都可以看清楚。这在《论语》里记载得很清楚:虽百世,可知也。这并不是神通,而是推论,也叫做推理。这样,我们就说到了《易经》中的理,它在象和数的后面,更加难以看清楚。理是象跟数合起来所得到的一个规律,数和象都离不开理。中国人常说,要按照道理行事,就是说只要依理去做事,基本不会出什么大的差错。

  我们提到象,会想到象是现象,还是真相?要知道,现象并不一定代表真相,因为现象是有虚有实的,有真相,还有假象。而《易经》中所指的象,是虚实合起来的。因为整个宇宙也是有虚的就一定有实的,有看得见的部分就一定有看不见的部分,也就是有阴有阳,阴阳是同时存在的,任何人都无法清楚地分开。

  一个会看相的人,根本不会去看人的表面。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给我看个相吧”,其实这时就已经不必看了,因为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全身上下都已经做好了被看的准备,已经全都是假象了。看相,要在被看人不经意的时候去看,才能看出真相,这才是看相的道理。这和综合判断一个人的表现是一样的道理,而并不是迷信。很多事情,其实是我们自己弄不清楚,却说它是迷信。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把《易经》的象、数、理搞清楚,这样才能知道自己的判断是不是合理。

  《易经》本来是来源于自然的,但是由于它艰深难懂,又被一些似懂非懂的人利用来看相算命,于是《易经》不仅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且被打上了迷信的烙印。实际上,只要搞清楚了象、数、理,我们就可以知道《易经》的奥秘。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叫象和数呢?

  最早,伏羲氏找到了两个最简单的象,就是远古先民结绳记事的两个动作:一是打结,一是松开。用今天的话讲,《易经》就是开关,跟电灯的开关一样。所有的电灯都是由开关控制的:开关开了,灯就亮了,开关关了,灯就暗了。同理,阴就是关了,电门不通,因为它是物质方面的东西;阳就是开了,电门通了,因为它是能量,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我们以前一味说,精神就是精神,物质就是物质,等到西方的爱因斯坦证明了物质和能量是互变的,物质的运动速度快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能量,能量的速度慢下来又会变成物质,我们就说爱因斯坦太聪明了。其实我们不知道,我们的老祖宗很早以前就告诉我们,阴极就变阳,阳极就变阴。阴阳本来就是互变的,这和爱因斯坦的话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是数从象来,还是象从数来?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心中有数。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相当主观的,是心中已经有数了以后,才去看象的。

TOP

第67节:第十三集 易经与家庭(图)(3)


  中国人对婚姻是很重视的,大家千万不要受一些人的影响,说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门当户对,都是错的,实际上大家都在这样做,而且也生活得很幸福。天底下狠心把女儿卖出去的父母是非常少的,那样的父母根本就不是人。做父母的都以儿女的幸福、一生的荣禄为重,他们会很谨慎地处理这个事情。两个人交朋友,要经过长期的了解,慢慢培养感情。但是有一个条件,我们看咸卦就会知道,泽山咸,咸卦的上卦是少女,下卦是少男,这个卦象是女的在上,男的在下,也就表示恋爱的时候,男的要去追求女的,女的不可以追求男的。现在很多人说,时代不同了,女追男又有什么关系?说这种话的人,大都是还没有这样做过的,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情况,自然就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男的追女的,是隔一重山,女的追男的,只隔一层纱。凡是女的追男的,那种婚姻都不太可能持久。因为对男人来讲,得来太容易的通常都不会珍惜。但是,男的追女的真正能追成的很少,倒是女的把男的钓过来的比较多,这个才高明。女孩为什么要费心去追男孩?钓他就好了,你追他会把他吓跑的。很多男的跟我讲:“我追上了一个女孩子。”我就告诉他:“你错了,是你被她钓上了。”所以这一个明的一个暗的,也是一阴一阳。

  咸卦后面,就是恒卦。结婚了以后就要走恒卦(见图13-6),才能长长久久。图13-6


4.jpg

TOP

第66节:第十三集 易经与家庭(图)(2)


  《易经》里有两个卦,一个叫做大有卦,一个叫做同人卦(见图13-3),合起来就叫大同。图13-3

1.jpg
  世界只能大同,无法一同。

  ——《易经》的智慧世界只能大同,无法一同。我们是求同存异,大同下面尊重小异,所以叫大同小异,也就是一统天下。我们会变成四海一家,但是每一家还是有每一家不同的家风、背景。我们要互相尊重,不要勉强人家跟我们一样。所以我们教小孩,不要让他跟周围的人比来比去,因为每一家都不一样。如果你的小孩问你:“为什么这件事别家的小孩可以做,我就不可以做?”你就告诉他:“因为我们家和别人家是不一样的,做我们家的子弟,就要按我们家的规矩做事。”一句话就讲完了,还让孩子知道了家家都是不同的。

  我们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然而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我们多读一点西方的书就会发现,西方人一直在说,这是个不连续的时代,英文叫做discontinuous,意思是不连续的、中断的,也就是一段一段分开的。可是我们中国的历史是连续的,只是有些起起伏伏,从来没有中断过。

  埃及跟印度曾经一度亡国,几经努力才终于复国。我们中国只有兴衰,一段时间“隆”,一段时间“没”,但是从来没有亡国。为什么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不绝,中国历史能够一以贯之?我们就是靠这部《易经》,就是靠家庭观念在支撑。

  《易经》中有一个卦叫做家人卦(见图13-4),风火家人,上卦是风,下卦是火。图13-4

2.jpg
  火越旺的时候,上面风就吹得越厉害。上面的风刮得越猛,底下的火就越旺,这表示什么?表示家和万事兴。上面的人做好榜样,下面的人就愿意去学习。中国人了不起的一句话就是:生为陈家人,死为陈家鬼。这在全世界都找不到。既然投到这个家庭,就要照这个家庭的家风去做人做事,不可以破坏和违背。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上下是一团和气,同心协力,所以就能家道兴隆,这靠的就是我们自己一家人。

  虽然中华民族经历多年战乱,传统文化也几经毁灭性的打击,但还是流传下来许多族谱和家训。可见,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家庭的,而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则是来源于《易经》。那么,除了家人卦之外,《易经》中还有哪些卦象是和家庭有关的?又能否对我们现代人有所帮助呢?

  《易经》的下经中有两个专门讲感情跟婚姻的卦。首先出现的一个卦叫咸卦(见图13-5),清朝咸丰皇帝的名号就是从《易经》来的,把咸卦和丰卦合在一起,就叫咸丰。“咸”就是“感”字把“心”去掉,一个人要把心去掉,感情才是纯真的,叫做无心之感。但是现代男女要交朋友,讲究来电,来电就是有心,所以不会持久,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保持持久的电力。图13-5

3.jpg

TOP

第65节:第十三集 易经与家庭(图)(1)


  第十三集 易经与家庭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家庭,曾仕强教授指出,中国人浓厚的家庭观念来源于《易经》,因为《易经》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而且《易经》中还有一个卦,叫家人卦(离下巽上),就是专门讲应该如何治家的。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但是现代社会不仅离婚率越来越高,而且独生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成为许多家庭头疼的问题。那么,家人卦是否能够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婚姻,又该如何教育孩子呢?

  《易经》把宇宙看成一个大家庭,这跟我们中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全世界所有的民族中,我们中国人大概是最重视家庭的。这一点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变,也是我们中华文化能够这么悠久并且不会中断的一个主要原因。

  天就是父,地就是母。中国人用天地来代表父母,其他的六个卦,三个代表男的,三个代表女的。而且《易经》八卦有一个特点,即阳卦多阴,阴卦多阳,也就是阳爻少的就叫阳卦,阴爻少的就叫阴卦。

  一个父亲、一个母亲,三个女儿:风、火、泽,三个儿子:雷、水、山,组成一个八口之家,这是最典型的大家庭。当然,这也必须要跟时间配合,现在人口太多,不允许生这么多小孩了。一个家庭如果有三个儿子,那么依次排行,就是长子、中子、少子。女儿也是一样,长女、中女、幺女。

1.jpg
2.jpg
3.jpg
4.jpg
  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一对父母,构成一个家庭。家庭要怎样?是要富有吗?不是,家庭要美满。美满就是有自己的状况,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有我家的经,你家有你家的经,我没有办法学你,你也没办法学我,所以各个家庭之间也没有必要比来比去。

  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家教,是家风,是家传的一些不可改变的原则。我们的华侨辛辛苦苦到了海外,为什么年纪大了就一定要回家?为什么他再怎么穷,只要回老家,也一定会变卖物品,带一大笔钱回来跟他的邻里和亲戚朋友分享?这就是家风所造成的。中国人第一个要修身,第二个就要齐家,齐家之后就可以治国吗?有那么简单吗?

  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修、齐、治、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只要把自身修炼好了,就可以把家管理好,而把家管理好了,就可以出来治国,乃至平天下。难道可以管理好一个家庭,就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了吗?

  管理好一个家庭,就可以治国了吗?有那么神通吗?可见所谓“齐家”,不是指管理我们现在的小家庭。现在即使你把自己的家管得再好,如果让你去当个县长,你也当不了。这个家是指家族。如果一个家族所有的事情你都能处理好,你就有资格去治国。一个人怎样能够变成家族里面大家都尊敬的人?大家尊重他什么?是辈分吗?不是,是声望。所以作为一个中国人,事业是培养个人声望的地方。我们建议大家要记住,所有的职场,都是帮助我们修身、帮助我们立德、帮助我们养望的。声望是要养的,不是谁官大大家就听谁的,也不是谁有钱大家就都服谁。中国人只相信那些有声望的人,通俗的话叫做有头有脸的人。一个人要做到有头有脸并不容易,一定要大家敬仰你的道德,你讲话大家才会听,才会有声望。

  宗族,是家庭的扩展,我们中国人很重视同宗。你是宗长,又是宗族的族长,就说明你这个人了不起。如果你这个宗族能世世代代把优良的家风传下去,那就表示你的能力是足够了,以这样的能力可以成为一个邦主,甚至可以成为一个国家的元首。

  治国之后,要平天下。平天下是不是要统一这个世界?好像不是。中国人不太讲统一世界,我们讲一统天下,一统跟统一是不一样的。真正能够行得通的,也只有一统天下。所谓一统天下,就是世界大同。

TOP

第64节:第十二集 破解命运(4)


  命是人自己选择出来的。

  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证明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命。

  ——《易经》的智慧 我有一个朋友,他告诉我他很年轻的时候就算过命,算到他能活七十岁,他当时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自己算是长寿的了,人生充满了美好。可是这几年,他越来越闷闷不乐,晚上也睡不着觉,他告诉我:“我今年七十岁了,没有几天可活了,我该怎么办?就这样等死?还不如干脆自己了断算了。”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选择?你会走哪条路?我们学了《易经》以后,知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然后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这才叫做人生。所以,人生摆在我们面前的永远有两条路,一条叫生门,一条叫死门,就这么简单。无论什么时候,你面前一定有一条活路,也一定有一条死路,所以你的命运是你自己选择出来的,不是固定的。

  很多人一听到命就想到命定论,这种人是有问题的,因为命定论根本是不存在的。如果你相信命定论,那就什么事都不要做,躺在床上就好了。我命中有一个亿,躺着就有一个亿了,干吗去工作呢?我命中会当宰相,躺着就可以当宰相了。这些都是不可能的,世界上根本没有命定这回事。但命运也不完全是自己创造的,机会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寿命是有限的,人力也是有限的,样样都有限,命怎么可能完全是创造的?这样想,命是什么就很清楚了。所以一句话就讲完了: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证明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命。

TOP

第63节:第十二集 破解命运(3)


  命就是我们先天带来的人生规划。

  ——《易经》的智慧通过几十年的观察,我可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命:命就是我们先天带来的人生规划。我们现在讲人生规划都讲后天的,却忽略了还有先天的。 “尽人事,听天命”(《中庸》),这句话包含两部分:“尽人事”就是后天的人生规划,即使你做得很好,但是最后能不能成功,要看后半句的“听天命”,即配合先天的人生规划。二者的配合程度,决定着最后的成败。后天的规划跟先天的规划很吻合,达成的效果一定很好;如果后天的规划跟先天的天命根本不一样,结果只会是徒劳无功。这就告诉我们,天命就是一个人的规格,一个人的范围。你这辈子有这个范围,他这辈子有那个范围,这个不同的范围,就叫做各自的命。你在这个范围里面,如果完全没有表现,那个命也没有用。而即使你有再好的表现,也很难超过这个范围,我想这是比较实际的。

  命,它为什么会存在?这需要从现实去了解。很多人每天一早起来就很忙,一天到晚都很忙,累了就睡,很少动脑筋。像这样不动脑筋,又能够一天一天过的人,就是完全照命在走。所以,太过忙碌的人,是没有什么创造力的。每天都一样过,年年都一样过,一晃一天,一晃一年,一晃十年,一辈子都没有改变,还能有什么创造?可是有些人却不是,他每做完一件事,都会检讨,下次绝不照这样去做,要“日日新”,要“又日新”,要每次不停地改善,这样的人创造力就很强,所以他的命也就很难算准。有的人很听从先天的,有的人很注重后天的,这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伏羲当年创造出八卦,是用来预报天气的,后来周文王发现,大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规律是相通的,于是就演化出了六十四卦。现代科学已经证明,天气的变化是可以预报的,那么现代科学是否可以预知人的命运呢?人的命运又是否可以改变呢?

  今天的DNA已经告诉我们,命是存在的,就是那么两条东西,我们中国人叫“父精母血”,就是这个安排人一生的规划,叫做天命。从一个人的DNA里面,可以事先知道他会不会得癌症,会死于什么病症,这就表示命是可以算的。

  那么你要不要算命呢?如果算出来你还剩下三年的寿命,你会怎么办?我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所以很多人知道命是可以算的,但是他不算。因为不去算,每天都有希望。算了以后,就没有希望了,为什么非要去算呢?其实算来算去,结果只有一个,一句话就讲完了:你再怎么努力,最后都是死路一条。事实就是这样,这是人类共同的命!人有共同的命,也有个别的命,但是所有个别的命都不能逃过这个共同的命!人生有趣就在于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到头来是会死的,但是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也不知道会怎么死。如果现在算出某人七十岁那一年会死于癌症,死的时候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那么从此这个人就会觉得人生很乏味、很难过,人生也就失去了乐趣。

TOP

第62节:第十二集 破解命运(2)

  命运,听起来似乎非常神秘,其实就像不同的地区,气候会不同一样,一个人生在不同的家庭,处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性格,肯定会有不同的命运。那么命是可以算出来的吗?我们又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所谓的算命呢?

  我们都知道,所有存在的东西都是可以计算的。有几棵树,一算就知道了。几只羊,一算也知道了。那么人的命能不能算呢?当然可以。但是,在算命之前,我们应该先具备几个比较正确的观念,因为现在很多人虽然到了七老八十,对这方面的认知却还是有误的。

  第一个,算命的目的是什么,这个最重要。我有一个长辈,非常精通命理,我曾经问他:“你算命有没有原则?”他说:“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原则,如果没有原则,那就表示这个人是不负责任的。”我问他:“那你算命的原则是什么?”他说:“第一个,我会问对方多大年纪。”算命跟年纪有什么关系?他告诉我:“如果这个人年纪很大了,我就问他:‘你这一辈子的命运你自己都不知道吗?你都走过了,还来问我,不是成心考我吗?’这样的人我不给算。如果这个人年纪太轻,我就说:‘你是不是想依赖我呢?你要自己去发现你自己的命运才对啊?如果我把你的一生都讲完了,会影响到你整个的心情,会影响到你将来工作的意愿。’所以我也不算。”这是有命不算,不是无命可算。但是当一个人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怎么想也想不通,带着很多的疑惑来请他给算一算的时候,他一定会接受。所以我想,第一个,当你一切很顺利的时候,你何必去算呢?你就这样继续走好了。可是当你感觉到很为难,有重大的事情不敢做决定的时候,算一算又何妨?

  对他接受的人,他会问第二个问题:“你来让我算命,是希望我算得准,还是希望我算得不准?”如果那个人说“当然要准”,我这个长辈跟我讲:“听他这么说,我就知道这个人是没有出息的人。一切都照命走,能有什么出息呢?如果那个人告诉我‘我来算,但是我是希望你算不准’,他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因为他的创造力很强。”所以大家到底是想算得准,还是算不准?我想这就是你整个的人生价值所在。

  凡是服从命令的人,大概一生的成就都不会太高。凡是会创新,不按照命令去走,而又取得很好成果的人,几乎都是伟大的人物。何况现在科学已经告诉我们,测是测不准的。气象台发布气象预报,经常测不准。那么,测不准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呢?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当一样东西是固定的,一测,就会很准;当一样东西是变化的,是有生命的,很可能在你测的时候会测得很准,但是测完了之后它又起了变化,当然就不准了。所以,测不准,是因为你的命有变化,而测得准,则是因为你的命根本就没有变化,这是很容易了解的事情。


TOP

第61节:第十二集 破解命运(图)(1)


  第十二集 破解命运

  人们常说命运就是命加运气,那么究竟什么是命呢?命就是每一个人不同的局限性。什么叫运气呢?运气就是人身上运行的一口气而已。这口气谁在运?我们人在运。为什么每个人的命运会不相同?是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改变的呢?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人各有志就是人各有命。你的命运就是你的意志所创造出来的。

  现代科学已经可以预报天气,那么现代科学是否可以预测人的命运呢?当我们揭开命运神秘的面纱,就会发现,命运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而《易经》所揭示的正是宇宙人生中潜在的自然规律。那么,如果我们了解并掌握了这种规律,是不是就可以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呢?

  《易经》可以用来算命吗?答案是当然可以。只要有任何一件事情是《易经》做不到的,它就不可能称得上是广大精微。《易经》的包容性非常之广大,甚至到了无所不包的地步,所以当然可以算命。

  算命算不算迷信呢?答案也非常简单:懂得道理的人,做什么都不叫迷信;不懂得道理的人,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迷信。迷信是人的事情,不是那个对象本身迷不迷信。

  懂得道理的人,做什么都不叫迷信;不懂得道理的人,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迷信。

  ——《易经》的智慧命是存在的。人一生下来就有命,如果连命都没有,那就叫没命。人没命了,就死了。人只要活着,只要有一口气在,就是有命。那么命是什么?我们从字形去看,“命”就是一个口,一个令,我们可以理解为从嘴巴里讲出来的令就叫命(见图12-1)。图12-1


3.jpg
  实际上,人都是接受命令的,问题是接受谁的命令,这个比较重要。有人接受神的命令,那叫教徒。有人接受自己的命令,因为只要脑袋一动,就会有一个命令给全身,身体就会有行动,这个很科学。因此,命要看你怎么解释,怎么说我们都同意,因为见仁见智,我们都要尊重。

  我们今天要掌握命运,最好的办法是认清我们人的三种特性:首先,人有创造性。人一定有创造性,否则整个人类文明从何而来?其次,人有自主性。每个人各有主张,我们把这个叫做人心不同,也就是各有不同的意志。你的想法和他的想法,不可能完全一样。而且,我们不要忘记了,人还有第三种特性,叫做局限性。人的创造能力不可能是无限的。有很多人一生想要发明一样东西,想要突破一个难题,可是最后却一点成果都没有,这就是人的局限性。所以命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所能改变的却是很有限的。用这样比较理性的态度来了解我们的命,你就不会那么情绪化了。

  人有三种特性:创造性、自主性、局限性。

  命就是每一个人不同的局限性。

  ——《易经》的智慧很多人说人的命是上天注定的,实际上我们自己创造的也叫命,所以懂得《易经》以后我们就知道,命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人自己可控的,一部分是我们自己控制不了的,叫做无可奈何。所以,当我们想尽了办法都改变不了的时候,那就是命。命就是每一个人不同的局限性。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