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庞克:
若
非以某种恶趣味来欣赏的话,《盗梦空间》是一部bug遍地的影片。其中最扎眼的莫过于那台简陋不堪的造梦机,一台看上去连芯片都没有的机器,怎么能对梦境
实现如此精密的控制?再看影片的环境设定,完全就是当下的现实世界,除了造梦机这台耸人听闻的机器外,似乎也看不到什么其他匪夷所思的尖端科技。所以乍一
看去,片中对科技背景的设定与科技所能实现的功能是远远脱节的。不过这其实恰好是诺兰的恶趣味所在。这种恶趣味,便是蒸汽庞克。简单地说,蒸汽庞克是一种
基于前电子时代的科技尤其是以齿轮机械和蒸汽机为科技背景展开的科学幻想——诺兰的《致命魔术》便是一部典型的蒸汽庞克作品。只是《盗梦空间》里不见齿轮
也无蒸汽,又怎么会是蒸汽庞克?这是因为蒸汽朋克真正的精神内核其实是对当代电子科技的反动,是一种退回到过去看未来的姿态。对于蒸汽庞克迷来说,当代的
电子科技已太过虚幻,还是过去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让人觉得踏实。诺兰在《黑暗骑士》中让小丑说:“我的品味有点老派,我喜欢的东西是炸药、火药还有
汽油”。如果你熟悉诺兰的作品,就会了解这其实是诺兰借小丑之口表达自己的品味。诺兰也偏爱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他很擅长的,是用现代或前现代的设定
来讲后现代的故事,《盗梦空间》在这一点上也是如此,因此它是一部无其表却得其实的蒸汽朋克作品。于是,以这样的角度来欣赏的话,片中背景设定与故事情节
之间的那道鸿沟,就从bug变为别样的趣味了。
《盗梦空间》以故事取胜
比《阿凡达》更具意义
如
果卡梅隆的《阿凡达》是把电影往3D的路上赶,那《盗梦空间》就是一部四维电影,有立体的空间架构,引入了虚值的时间,可以倒回逆转又可以随意穿越。与卡
梅隆奉行的大片主义所不同,诺兰运用了如此多的电影技巧手法,闪回蒙太奇、连贯剪辑画外空间,应有尽有,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对卡梅隆来说,最不济的情况是
观众可以把《阿凡达》当做3D奇观来看待,可《盗梦空间》则是一部挑选观众的电影,进不去了就等着睡觉,进去了又很难被KICK出来。说白了,影片本身就
是一个精心设置的大梦。
天生爱做梦
常
说年轻人爱做梦,女孩子爱做梦,而在《盗梦空间》里,几个主要人物全部要做梦,他们甚至还要进入同一个梦境,分而享之。不过《盗梦空间》绝不是美利坚出版
的周公解梦,它是一部惊险刺激的犯罪大片,然而一觉醒来,分明就是无凭无证,云过无痕,堪称瞒天过海的完美犯罪典范。莱昂纳多是一名以做梦为职业技能的男
子,他擅长利用梦境来偷窃商业机密。岂不知在他强大能力的背后,梦境中还有一些可怕的负面因素会出来捣乱。
因
此,你若是一名爱做梦的观众,《盗梦空间》会带给你巨大的满足感,什么灵验、鬼压床、梦中梦之类的,在这部电影面前,它们都不堪一击。电影里的梦是高科
技、高智商、高风险,高科技是精密仪器还有用来控制时间和睡眠深度的镇定药剂,当然你也可以把飞机上作案的环境因素考虑进去。高智商是艾伦·佩吉饰演的设
计者,从画圆圈迷宫、巴黎变相到窥破莱昂纳多秘密,她擅长应变总结,能力高深莫测。高风险是你有可能在梦中被追杀,倒霉点死掉话,你就一直醒不过来,陷在
梦的世界里,回不到现实。
锁眉男和愁容女
莱昂纳多依旧憋屈,紧锁眉头,难有笑颜。从《禁闭岛》到《盗梦空间》,他自身精神状况出问题不说,杀妻抛子,身世极惨。当主人公的秘密成为电影的一大悬念,破解它又只能进入莱昂纳多的梦境,化解个人危机和团队合作就成功捆绑在了一起,二者缺一不可。
相比《阿凡达》里的肌肉硬汉上校,《盗梦空间》更是一部没有反派大BOSS的电影。墨菲演的富二代一脸和气,毫无造反的可能,最后打开保险柜还温情流露了一把。他的那些投射跟班也只是添乱,无法构成任何实际障碍。
无
论有什么千难万阻,诺兰作品很容易回归到个人问题身上,比如《记忆碎片》和《致命魔术》。《盗梦空间》也更接近这些偏个人口味的电影,而不是广为人知的
《蝙蝠侠》系列。于是玛丽昂·歌迪亚摇身变成了大BOSS,虽然她已不存在,甚至只是一个意念投射,然而这个投射在梦中出现时往往伴随着杀机。因为这名神
出鬼没愁容女的存在,莱昂纳多被硬生生拽到了第四层梦境。
神作还是神坛
围
绕《盗梦空间》还有一个常见的、永无休止的争论,这是一部神作还是被推上了神坛。如果从电影自身的不断革新上来看,《盗梦空间》的确比《阿凡达》更具意
义。它是可以模仿,可以想象的,而不是完全依赖技术优势。《盗梦空间》的优势不在于场面,不在于华丽的效果,它的故事引人入胜,这些就给了广大编剧们希
望。一个好故事可以吸引到人,这才是电影工作者们的梦想啊。或者用我朋友开玩笑的话来说:《盗梦空间》遏制了美国主流电影观众不断下滑的智商水平,强迫他
们进行思考,利用旋转陀螺的尾声紧紧抓住他们。
同
样的故事,有人会讲得乏味不已,诺兰却讲得栩栩如生。你会觉得,梦境就是那样的不可捉摸,人做梦时的确会出卖自己的东西。梦境里的空间展示和时间递增,这
些本无定律可言,完全属于诺兰编造的一个体系。所有围绕逻辑说事的观众都很绝望,他们分明还陷在了诺兰的圆圈迷宫里头,根本不是在解谜。就简单来说,要从
梦中醒来一定只有失重等KICK体验么?显然不是。
至于神作的说法,世界上本来没有神作。上世纪初的电影一度风靡全球,它们中的多数现在看起来滑稽可笑,稚嫩浮夸。而当电影传入中国时,无数震惊的乡下民众就跪在地上,对着银幕拜将起来。那时候电影就是神,后来才得以慢慢走入人群当中,雅俗共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