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可能是高丽人",韩国第二大电视台MBC在3月初的一个栏目中披露了这么一个"重要秘闻",随后韩国主流媒体《中央日报》还发表了题为"明太祖朱元璋是高丽人?中韩历史学家激烈争辩"的文章.据报道,韩国民众看到这些报道后,纷纷表示没想到朱元璋原来是韩国人,并提出"看来应该重写历史".笔者本以为经历"朴芬庆"事件后,这种"重大发现"应该足以让人有"审丑疲劳"之感,不料还是激起了中国网民谩骂的冲动.
笔者对目前中韩历史学界动态不甚了解,不知道中韩历史学家之间是否如《中央日报》所报道的那样就朱元璋是哪国人出现了"激烈争辩",但以笔者跟韩国较为严肃的学者和资深媒体人交流所了解的情况来看,他们认为韩国学术界和媒体热炒这种容易激起中韩民间情绪对抗的话题极不明智,甚至也为此感到苦恼.有位韩国学者曾反复对笔者说,千万别相信那些所谓专家的"最新研究",他们往往都是韩国的三流学者,为了出名弄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来,媒体则为了吸引读者跟风炒作,客观上给中韩民间交流制造不必要的麻烦.
去年在参加一个关于中韩关系的学术会议时,一位韩国问题专家在谈到为何韩国人对中国负面印象严重时说,韩国人在接受有关中国的信息时存在问题,媒体只报道负面新闻,使用刺激性语言以迎合韩国人对中国负面印象的心理预期.以此来看,指责韩国主流媒体炒作"朱元璋是韩国人"缺乏媒体责任甚至不怀好意一点都不冤枉.这种新闻在满足某些韩国人虚幻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显然也在有意无意地刺激他们对中国的负面认知.
中国的崛起使中韩民间情绪正处于极为微妙的阶段:一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中韩建交之初中国民间的"羡韩"情绪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日渐增强的"大国情节";另一方面,韩国民众此前对中国绝对的优越感正变成"优越加自卑"的混合体.在两国民间情感还处于急剧不稳定的情况下,任何亦真亦假的话题都可能激起民间情绪对抗.正因为如此,韩国学术界和主流媒体应该以战略视角来看待中韩间的问题,不要对中韩民间情绪做毫无意义的挑拨,不要做如"逼朱元璋认祖归宗"这种无聊的事情.
对于中国民众来说,我们也应该以更大度的心态来看待"朱元璋是韩国人"这种声音,只要不上升为原则性的问题,不必过于计较.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可以用时间来治愈,但我们周边国家在看待中国时的那种历史自卑感不但难以治愈,反而还会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而强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心态也应该随着国家的崛起而崛起,比如以更包容的心态看待周边国家所发生的事情,这本身也是大国心态应有之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