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论坛广告管理办法·2012青岛啤酒节专题报道·牢记:青岛旅游局投诉电话
·青岛圈论坛广告投放说明·2012最新青岛旅游攻略·2013年1月青岛潮汐表
·青岛旅游景点介绍|图片·青岛旅行社排名及报价查询·青岛旅游就入住中山旅馆
返回列表 发帖

北京奥运会的天气预报和控制系统如何工作?

天有不测风云
对于2006年多哈(Doha)亚运会的开幕式,各位媒体记者最感概的一句话就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多哈地处沙漠,降雨记录是每年平均不到7次。所以在新闻开布会上,当一名女记者问组委会:如果在开幕式时下雨,有什么保障措施吗?台上台下是一片哄笑。但是当开幕式上众多记者怀抱笔记本电脑无处躲雨时,他们感到最可笑的是自己。

有时候,老天爷发脾气谁也无法预料。但奥运会期间的天气,却必须要得到严格的预防和控制。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到北京奥运期间的天气情况,有关部门的天气预报是如何工作的,又有哪些手段来控制不利天气。

1.jpg

火炬手等待好天气登顶珠峰

奥运会的时间(8月8日至8月24日)对北京来说,天气情况并不好。根据常年统计结果显示,奥运期间正值北京多雨季节,每隔两三天就有一次降水,并有四分之一的天数为雷暴雨。与最近四届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总降水量是最大的,降水天数是最多的。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气象预测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不管是区域气象的精准程度,还是气象数据的格式标准,都有一整套完整的规划。因为各项比赛的最终结果,与比赛场地的气象情况有着密切联系,尤其是田径、足球等室外项目,更是会受到降雨、大风等不利天气的影响。这对奥运会期间的天气监控和预报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资料来源:
  • 中国奥委会官方网站
    http://www.olympic.cn/
  •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站
    http://www.beijing2008.cn/
  • 李春霞 王先勇 张京成 主编,《科技奥运——解析北京奥运的科技创意》,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 http://www.bowenwang.com.cn/

TOP

控制:科学应对
说起不利于奥运的天气状况,无非是雨、雪、雾、风、旱等,这些平常看起来很正常的自然现象,在奥运会的时候就变成不受人喜欢的“不速之客”了。让我们来看看北京奥运期间准备怎么应对他们吧!

雨。在奥运体育场馆外围将会有一个“消雨防线”,如果降雨云系就要来了,在它还没有到达防线之前,气象雷达已经监测到了,这些不速之客就会被人工消雨设施进行空中拦截,含有碘化银的炮弹被打入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至5000米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降落,这样迫使雨水提前降临。

雾。如有大雾弥漫,北京市气象局可使用“液氮消冷雾技术”来消除。由于液氮汽化温度为零下195.8摄氏度,喷洒在雾中可形成低于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从而使雾中水滴迅速结为冰晶,冰晶又迅速凝化周围雾滴长成小雪花降落,达到人工消雾的目的。

旱。出现高温干旱怎么办?北京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将利用飞机、气球、发生器、高炮和火箭五种工具进行高空人工增雨作业。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如果云中的水汽胶性状态比较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坏这种胶性稳定状态,通过在云中播散催化剂,扰动云层增加对流,使云中的水汽粒子的碰撞并增大,从而产生了降雨。

冰雹。在形成冰苞的苞云中,因为凝结核比较少,所以容易形成粗大的冰雹。北京市将会通过高炮,把大量碘化银等催化剂集中送到雹云中,这样就会形成大量的凝结核,冰雹就不容易变大,而当冰雹在5毫米以下时,对地面就构不成危害了。

风。在奥运会期间,气象卫星图片将由现在的每小时一张,变成每半小时一张;自动气象站的数据将5分钟更新一次;闪电定位观测资料将实时更新;雷达数据资料将6分钟更新一次。这样即使风来也是早有准备了。

有了以上这些高科技手段,既使奥运会期间天公不做美,我们也有办法从容应对。

TOP

监控和预报
按国际奥委会要求,奥运会期间的气象保障必须要提供连续滚动、具体到场馆的天气预报。

北京市气象局配备了一台每秒运行5000亿次的高性能计算机,基本满足奥运期间每公里/每小时的气象预报需求;建设164个自动气象站,全市范围内新设17个道面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安装在地面的气象监测一起即时记录气象信息,并且每6小时通报一次;北京南郊的多普勒雷达已经开始运行,每6分钟扫描采样一次,它可获得不同高度大气层中各种空气湍流运动的分布情况;风廓线仪、GPS水汽观测网已经完成布网:而从2002年启动为奥运会“保驾护航”的气象卫星服务计划,到2008年5月,有三颗气象卫星发射升空,每隔半小时可以获得一张静止卫星云图。

这样,从天上到地下,北京构建了市区5公里,城郊15~20公里的奥运气象预报系统。
在奥运会期间,北京将实行全程精细滚动预报,每天将4次滚动更新各个赛场的多种气象要素,72小时内每隔3小时发布一次最新气象信息。

以往在日常生活中,为减小预报误差,气象预报员通常使用“降雨可能性”和“降水概率”等模糊词语。而奥运天气预报降雨时,就不能再打这样的“马虎眼”了,要求必须明确说明“是否降雨”,说明具体是“几时几分”,并具体到某个奥运比赛场馆。根据奥运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的要求,到2008年奥运会期间,气象预报要达到每公里、每小时的预报精度。

北京的预报系统可以用来监测奥运期间30多个场馆即时的气象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每个场馆3天以内的气象预报,包括温度、气压、湿度、风力等多项数值的实时变化情况,而且每个场馆提供每三个小时的滚动天气预报。

对于北京夏季容易发生的雷雨、冰雹、大风等突发性灾害天气,北京市气象局也建立了北京地区雷暴识别、追踪、分析客观自动化临近预报系统,在奥运会期间能够在灾害性天气出现前的2小时内对其进行临近预报和预警。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