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125
- 名望
- 4 点
- 铜币
- 85 枚
- 优惠券
- 0 张
|
豌豆(麦豆)
性味:甘、微寒、无毒。
归经:入心、脾、胃、大肠。
功效:益中气,解毒利水,除呃逆,止泻痢,解渴通乳。
主治:泄痢,小便不利,下腹胀满,消渴,妇人乳闭。
说明:豌豆其苗柔婉,摘其嫩苗头,可作菜炒熟食。我国南方还有一种相似豌豆的名叫“雪豆”,又名“荷兰豆”,其性能基本与豌豆相似,其豆荚鲜嫩清甜可口,可炒熟作菜吃。豌豆淡煮食之才显上述功效,因其性寒难消化,不宜多食。
验方参考:
1、青豌豆煮熟淡食,或用嫩豌豆苗,捣烂绞汁,每次服半杯,一日两次,治消渴。
2、豌豆苗一把,洗净捣烂,布包榨汁,每次半杯,略加温服,一日两次,治高血压,心脏病。
3、豌豆煮熟食之,治产后乳汁不下。
4、核桃仁豌豆泥:鲜豌豆仁750克,煮烂后,捣成浆泥状,去皮、渣,核桃仁60克用开水稍泡片刻后剥去皮,用油炸透捞出,剁成细末,水适量煮沸,加入白糖240克和豌豆泥,搅匀煮沸,加入藕粉(先用冷开水兑好)勾成稀糊状,撒上核桃仁末即可食用。有润燥滑肠,补肾作用,适用于贫血、肠燥便秘、肾虚咳喘等症。健康人食之更能增强记忆力,祛病延年。
绿豆
性味:甘、寒、无毒。
归经:入心、肝、胃。
功效:清热解毒,止渴利尿,消肿下气,厚肠胃,除烦热。
主治:绿豆水煎服主治火眼痈疮肿痛,下肢胀满,小便不通,口干,消渴,暑热,泻痢,解药草中毒;生绿豆加水捣烂汁服主治丹毒,烦热,风疹。
禁忌:脾胃虚,肾虚腰痛及体虚寒者忌食,此类体质的妇女尤忌。
验方参考:
1、绿豆60克,生甘草60克,水煎服,可解食物及药物中毒。
2、绿豆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可预防夏令疾病。
3、绿豆30克,研末,每次10克,开水送服,治乳部疮疖肿痛。
4、生绿豆、研末,调米醋敷患处,治腮腺炎,跌打损伤。
5、绿豆、胡椒各等量,共研末,每次5克,一日三次,开水送服,治泄泻腹痛。
6、绿豆60克,车前子30克,水煎分两次服,治热泻,粪便臭秽,肛门灼热。
7、绿豆煮汤饮,或加鲜丝瓜花八朵同煮,温服,治中暑。
8、绿豆芽500克,捣烂绞汁冲白糖服,治小便疼痛、小便频数,尿热尿赤,淋浊。
9、绿豆、海带或海藻、芸香(臭草),水煎加红糖服,治湿疹、皮肤瘙痒。
10、红糖绿豆沙:绿豆100克,煮至极烂,用适量红糖调味食用。夏季可常食之。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祛热毒,消肿胀,利小便作用,可治小儿疮疖,中暑。
11、绿豆100克煮至豆皮开裂时,加入粳米50克,同煮粥,加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清热解毒,止渴除烦,利水清肿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疮毒疖肿,高热口渴,小便不利,食物中毒,以及预防中暑。本品可作为夏季清凉饮料。注意:肾亏体弱消瘦或夜多小便,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宜食用。
13、荠菜粥:荠菜(鲜品)500克切碎,粳米100克,同煮粥,淡食为宜,或少量白糖调味食用。有健脾补虚、明目、止血、利尿作用。适用于脾虚水肿,慢性肾炎,便血,尿血,吐血、咯血,视网膜出血,目赤,目暗,乳糜尿等症。注:荠菜古名护生草、鸡心菜,广东称为菱角菜,四川称烟盒草,上海俗称枕头草。
14、菊花粥: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菊花粉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祛风清热,清肝火,降血压的作用。适用于风热目赤,肝火头痛,高血压,冠心病,眩晕,目暗等症。汗多或脾虚便溏者不宜食用。
15、石膏粥:生石膏30-100克捣碎,水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同煮粥,以淡食为宜。有清热、止渴、除烦作用。适用于高烧不退,烦躁不安,神昏谵语,口渴多饮等发热性病症。注意:非高热患者不宜食用;阴虚发热、低烧、脾胃虚弱者亦不宜食用。
16、薤白粥:粳米100克煮粥,半熟时加入薤白10-20克,同煮熟食用。有宽胸行气止痛作用,适用于冠心病胸闷不适或心绞痛,慢性肠炎菌痢等症。
17、砂仁粥: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砂仁粉,3-5克,生姜3-5片,用香葱、油盐调味食用。有健脾暖胃,调中气,助消化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腹胀、泻痢、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气逆呕吐等症。
18、肉苁蓉粥:肉苁蓉15-30克于砂锅内水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同煮粥,用葱、姜、油、盐调味食用。有益肝肾,补精血,润肠作用。适用于肾虚阳痿,腰膝冷痛,筋骨痿弱,大便干结,性机能减退等症。大便溏稀者或性欲亢进者忌用。
19、葛根粉粥:粳米100克煮粥,葛根粉30克,煮沸即可食用。有清热,生津,止渴,降血压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脾虚泻利,夏季或发热期间口干烦渴等症。
20、磁石粥:磁石50-100克捣碎,于砂锅内水煎取汁,加入粳米100克同煮粥,用生姜、香葱、油、盐调味食用。有养肾脏,强骨气作用。适用于老年肾虚,耳鸣耳聋,头目眩晕,心悸失眠等症。
21、枣仁粥:粳米100克煮粥,半熟时,加入酸枣仁汁(炒酸枣仁30-50克,捣碎水煎浓汁)同煮熟食用。有宁心养肝,安神止汗作用。适用于老年性失眠,心悸怔忡,自汗盗汗等症。
22、杏仁粥:大米250克,南杏仁50克(捣烂如泥),同煮粥食用。有止咳平喘作用,适用于气喘咳嗽日久不愈的患者,亦可作用癌症病人的辅助治疗。
23、生姜炒米粥:粳米50克炒至焦黄,生姜片30-50克,同煮粥,用花生油、食盐调味食用。有温中祛寒,化寒痰,健脾胃,下气止呕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稀,胃寒呕吐、腹胀满,食欲不振等症。
24、茯苓饼:粳米粉、茯苓细粉、白糖各等分,加水适量,调成糊状,摊烙成薄煎饼食用。有益胃,补气作用。可治气虚体弱,心悸,气短,食少,失眠,浮肿,大便溏稀,神经衰弱等症。
[ 本帖最后由 飞侠 于 2007-2-13 11:5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