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积分
- 48769
- 名望
- 1893 点
- 铜币
- 24979 枚
- 优惠券
- 243 张


|
青岛旅游志 | 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饭店、疗养院└疗养院

第三篇 旅游服务与管理
第二章 旅游饭店、疗养院
第四节 疗养院
山东省青岛疗养院 位于正阳关路16号(八大关内)。建于1950年8月,前身是青岛市招待委员会,1953年改为青岛休养区管理委员会,隶属于中央卫生部,翌年更名为青岛疗养院,主要承担中央擎天柱的休养任务,以休养保健为主。1955年建成当时全国最大的理疗大楼。1956年,第二海水浴场阻浪坝竣工。1958年4月,该院下放青岛市管理;10月,中共山东省委青岛疗养院并入,接受对象扩大到行政13级以上国家干部。1979年10月归属山东省卫生厅。80年代开始接待国内外客人。1988年先后接待14批193名来自美国、日本、联邦德国、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和澳大利亚的外宾及台湾同胞参观访问,接收疗养员2866人。1989年接收疗养员1111人。实际占床日数12万个,比上年增长5.2%。是年11月3日,经青岛市Gov批准开展对外康复业务,翌年2月设立了接待海外游客的疗养康复病房,全年接待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香港和台湾疗养客人100多人次,开创了山东省对外开展疗养康复的先例。1993年,该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德、日、法等国建筑风格的花园别墅式疗养楼房60余栋,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床位385张,具有疗养康复、旅游度假、商旅及会议接待四大功能。
中国纺织工人疗养院 位于湛流干路5号,建于1952年。隶属于中国纺织工会和纺织工业部,日常工作由青岛市纺织工业总公司代管。1993年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共有床位600余张,设有俱乐部、游艺室、礼堂、大小会议室、图书阅览室、舞厅等,主要业务为接待疗养、休养客人和来青旅游者,提供治疗、康复、旅游、食宿、娱乐等综合服务,定期组织疗休人员到崂山、市内风景区游览观光。曾接待过苏联、蒙古、联邦德国、法国、瑞典、日本等十几个国家的疗休人员。
邮电部青岛疗养院 位于彰化路8号,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1980年1月筹建,1985年5月1日正式开院。院落布局曾荣获山东省建筑设计二等奖。建有疗养楼7栋,床位470余张,大小会议室20余处,大小餐厅15处,餐位500个。康乐中心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内设600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及卡拉OK厅、台球室、游艺室、健身房等,室外有篮球场、网球场;各种疗养设施齐备。员工140余人,多数经过旅游专业培训。建院以来,主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疗养员,全国邮电系统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有贡献的中青年知识分子、退居二线的老干部,同时向社会公众开放,承接各种会议,接待来青岛度假、疗养、观光游客。1988年,接待疗养员2651人次,其他游客10996人次;接待会议46次,计33449人次,床位利用率为62%,年收入100万元。1989年接待疗养员12期,2620人次;接待山东省、青岛市对外贸易洽谈会、党代会、人代会等各类会议40余个,26900人次;接待其他游客4907人次,床位利用率为55%,收入113万元。1990年投资8万元,对设备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全年接待疗养员10期,2890人次;接待会议48个,15806人次;接待其他游客5396人次,床位利用率为58%,收入130.15万元。开院至1993年,累计接待来自全国30个省、市和地区的休养员28000余人次(含系统外),接待全国和省、市各类大小会议500余个,与会代表及旅游者20余万人次。
机械电子工业部青岛疗养院 位于市南区延安一路223号,占地面积12.42亩,建筑面积8088平方米,隶属于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1982年动工建设,1986年底竣工试营业,1987年4月正式开业。有员工120余人,设有院部办公室、财务科、行政管理科、接待服务科、膳食科、医务室、服务部等7个部门和科室,拥有单、套间客房90套,300余张床位。开业以来,除接待机电部系统和其他方面的老干部保健疗养外,还面向社会承接各种会议和来青游客。经机械电子工业部批准,拟改造申请为旅游饭店。
电力部青岛疗养院 位于市南区燕儿岛海滨的珠海路2号。1977年由国家电力部投资兴建,原名电力职工青岛疗养院,1980年更名为电力工业部青岛疗养院,1982年更名为水利电力部青岛疗养院,1983年5月正式开展业务,主要接收全国能源水利系统的疗休养员,并向社会公众开放。1988年由青岛市外事办公室和青岛市卫生局确定为对外开放接待疗养院。1989年5月,山东电业卫生干部培训中心在该院成立,增加了培训全省电业基层业务人员的任务。1990年1月25日更名为能源部青岛疗养院,全年接待疗养员2672人次,接待会议及培训班33次、2479人次,床位使用率75.31%,收入147.24万元。90年代初因能源部撤消,又更名为电力部青岛疗养院。
疗养院占地104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拥有1座治疗楼、4座疗养楼、120套标准客房、40余套3人间和8套多人间、各种床位500余张,可容纳400余人和260余人的会堂和会议厅各一个,以及各种小会议室、卡拉OK歌舞厅、健身房、多功能厅、商务中心等多种娱乐设施,还备有旅游交通车辆,实行宾馆化服务和管理。
铁道部青岛疗养院 位于太平角二路3号。北靠湛山,南临第三海水浴场。建于1950年,原名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休养院。1954年改名为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职工疗养院。1961年12月更名为铁道部青岛疗养院,由铁道部卫生局疗养事业局事业处领导。1967年隶属于济南铁路局。1983年复名为铁道部青岛疗养院。该院建筑面积4597平方米,床位100张,理疗设施完备,接待全国铁路部门老干部、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慢性病患者的度假疗养,并对社会公众开放,接待来青岛旅游者。
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青岛疗养院 位于太平角景区的岳阳路9号。建于1965年,占地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除各种疗养设施外,拥有高、中、低档客房床位500余张,餐饮可同时容纳500人就餐,会议室及娱乐设施完备,院内建有亭台、假山,种植花草,四季长青,被青岛市Gov授予花园式单位。90年代初该院由原名“航空航天工业部青岛疗养院”更名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青岛疗养院”,主要接收本系统的职工疗养,同时对社会公众开放。1988年接收疗养员1470人,接待游客1650人次,会议23个,1200人次,全年收入559.3万元。1990年接待疗养员及游客5000人次。
化工部青岛疗养院 位于彰化路6号,隶属于国家化学工业部。建于1983年,1986年开院。占地44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院内绿化覆盖率达80%,是青岛市Gov命名的花园式单位。疗养院集疗养、会议、旅游为一体,除疗养设施外,有客房床位960余张及可容纳500余人的大会议厅,配有中、小会议室。大、中、小餐厅可同时接待460人就餐。1988年,被青岛市批准对外国人及海外游客开放,是年接待全国各地休养、旅游人员6000多人次。1989年接待5837人次,接待了全国计划单列城市卫生厅局长会议、中共青岛市第六次代表大会、青岛市十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及其他全国和全市性的会议。
核工业青岛疗养院 位于燕儿岛海滨珠海路4号。建于1959年11月,1962年4月命名为青岛燕儿岛疗养院,1963年8月5日开院,1969年5月改为山东四一八医院。1976年10月易名为第二机械部青岛疗养院,1982年8月又易名为核工业部青岛疗养院,1985年12月经核工业部批准,兼用核工业部青岛康复医院名称。1989年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成立后,易名为核工业青岛疗养院和核工业青岛康复医院,隶属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安防环保卫生局。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疗养床位747张,是集医疗、康复、疗休养、旅游及会议接待的综合性疗养院。1988年接待疗休人员及游客8000人次,1989年接待5900人次,创收143.4万元。
中国科学院青岛疗养院 位于栖霞路15号,中山公园西侧。建于1956年,原为中国科学院青岛休养所,197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青岛疗养所,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独立的县团级单位,直属中国科学院,业务归青岛市卫生局代管,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青岛疗养院。建筑面积5633平方米,疗养床位85张。主要承担系统内8万多职工的疗养任务,并对社会公众开放。1988年接收疗养员512人次,1989年接待11期541人次,1990年接待563人次。
冶金工业部青岛疗养院 位于燕儿岛疗养区台湾路6号。建于1985年3月,1988年3月20日正式开院,隶属于国家冶金部机关服务局。占地70余亩,总建筑面积23600平方米,拥有休养楼3座,综合理疗办公楼、接待楼和餐厅楼各1座,休养床位370余张,大小会议室及娱乐设施齐全。主要接待冶金部系统休养员,并对社会公众开放。是集健康休养、会议接待、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疗养院。开院至1989年底,共接待本系统疗养员及海内外游客13000人次。
国家计委物资储备局青岛疗养院 位于湛山大路60号、八大关景区东侧。成立于1978年12月,隶属于国家计划委员会所属的国家物资储备局。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000万元。市级花园式单位,山东省绿化先进单位。拥有床位350张,餐厅可同时接待300人就餐,疗养楼设有会议室、接待室、娱乐设施等。除接待休养、治疗者外,还对社会公众开放,接待旅游者。
青岛市黄海疗养院 位于栖霞路16号。建于1950年9月,隶属于青岛市卫生局,为综合性干部疗养院。占地932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951平方米,市级花园式单位。拥有床位250张,设有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对社会公众开放,接待旅游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