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德国风情街—曾经的“洋行一条街”“青岛的华尔街”
说起青岛,恐怕不少人都清楚,德国与青岛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青岛最初的城市规划就是德国驻胶市政当局于20世纪初主持制定的,迄今仍有很多历史优秀建筑保存完好。
欧韵建筑是青岛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风格各异的建筑汇成生生不息的城市文脉。
“德国风情街”则是2009年青岛市北区Gov重点打造的又一条特色街。它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馆陶路,南起堂邑路,北至恩县路,与上海路、宁波路、广东路垂直相交,总长度1000余米。以馆陶路在青岛的历史地位和现存历史优秀建筑为依托,本着“积淀历史、恢复活力,整合功能、彰显特色”的原则,按照“修旧如初、修旧如新”的思路,突出中外文化融合,引入德国民族文化,聚积德国特色产业,打造集影视文化、金融商贸、特色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异域风情街。
馆陶路初建于1899年,因为靠近胶海关、后海码头和大港火车站,德国驻胶市政当局将此规划为“洋行区”,各国的许多驻青机构最初也是先在这里涉足。
20世纪初,在中山路北段的延伸部分──馆陶路,建成了“洋行一条街”。
20世纪的头十年内,随着进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多家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纷纷来此设立。20世纪30年代,馆陶路已经成为青岛的金融经济中心,被称作是“青岛的华尔街”,影响着整个华东地区的经济及沿海地区的出口转口贸易。
据史料记载,馆陶路上的洋行最多时有50多家,多为德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丹麦、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大公司的分支机构。
馆陶路现有历史建筑25座,占现有建筑总量的71%。其中现存德式、日式风格的历史优秀建筑共14栋,其中12栋是德式或欧式风格。例如:
馆陶路2号,解放前为英国麦加利银行青岛分行,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馆陶路南侧起始建筑(莱州路1号),原为渣打银行,德式建筑;
馆陶路22号,原为青岛取引所,曾为旧中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建于1920年,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
馆陶路5号,原为英国汇丰银行,建于1917年,建筑面积3150平方米;
馆陶路28号,原为丹麦驻青岛领事馆、宝隆洋行,建于1913年,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
随着建国后岛城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别是政治、经济中心以及人口的东移,曾经的金融街日渐萧条,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条有着辉煌历史的老街已落寞许久。
馆陶路的改造,并不是简单理解为仅仅保护那几座曾为银行和洋行的建筑,而是注重文化的积淀和文脉的传承。从城市设计入手,打造建筑风貌品牌街区。
现在大部分工程已经结束,已经多个剧组安营馆陶路,德国风情街又将成为一个新的影视基地。
[ 本帖最后由 扎亚 于 2009-9-12 00:3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