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光闪烁、五彩缤纷,夜色下的糖球会让人陶醉。
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一年一度的海云庵糖球会在浓浓民俗文化韵味中隆重拉开了帷幕。作为“中国十大民俗节”之一,今年糖球会将以“民俗文化惠四方——人情味、老感觉、新四方”为主题,原汁原味的民俗表演重新展现了500多年前海云庵古庙会的民俗风韵,让观众们重新找回了一份久违的“老感觉”。记者了解到,尽管赶上星期一,很多人都结束假期上班,但糖球会开幕式当天人流量还是达到30多万人,当天成交额为700多万元。
>>>有气势
三百腰鼓齐舞庆盛会
3月1日上午9时30分,在《龙腾虎跃》的音乐中,市委副书记王文华宣布2010年青岛海云庵糖球会在海云广场开幕。王文华等领导为9头金狮“点睛”,点睛后的金狮立即欢腾起来,烟花、焰火齐放。
开幕式一开始,浓浓的民俗年味就凸显出来。由64人手拿“福寿灯”在舞台上预热表演。“福寿灯”是由三盏大红灯笼组合在一起,由金色的竹竿挑起的。正式演出即将开始,“福寿灯”组成长长的迎宾队列,搭起了一条火红的通道。
接着,文艺演出正式开始,64人在舞台上演出安塞腰鼓。富有陕北特色的衣着和激情的舞姿,在开场就掀起了高潮。而在台下,300名从四方区各个社区抽调来的腰鼓队员同时跳起来,整齐的鼓点、大红的衣裳,配合台上64名腰鼓演员的演出,上演了一场气势磅礴的《腰鼓舞》。
>>>民俗味
再现500年前老叫卖声
“磨剪子来,抢菜刀……”这富有生活气息的叫卖声出现在了歌曲中。器乐演出《海云庵小唱》用民歌民乐的形式将500多年海云庵庙会的各种叫卖声串在一起。
记者看到,乐队除器乐伴奏外,还将各种叫卖道具加入其中,涉及的传统商贩包括剃头匠、磨刀人、货郎、染布汉子……风趣欢快、新颖独特的形式,让人们回忆起儿时光景。
“正月十六大潮天,糖球庙会人海人如山。孩子们听见那布布咚,含着个糖瓜把糖稀缠;媳妇们听见染布的锣,旧袄染成了新衣衫;老汉们听见那剃头的铛铛,剃头刮脸真是舒坦……”歌手唱的、演员演的都充满了老庙会的传统气息,让现场观众过足了一把民俗瘾。
四方区文化局副局长张玮介绍说:“这个节目我们光找道具就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跑到李村大集、乡村地头、老居民家中去寻找各种老叫卖乐器,就是要把原生态的庙会场景重新展现出来。”
>>>大杂烩
魔术曲艺齐祝“四方吉祥”
魔术戏曲综艺节目《糖球老光景》让人眼花缭乱。在8分钟的时间里 ,四位魔术师齐登场,古典戏法、现代戏法各异,分别位于舞台前方的四个点上。
再加上四段戏曲吕剧《姊妹易嫁》、茂腔《赵美荣观灯》、山东琴书《借年糕》、京剧《包龙图》轮番“轰炸”,四种伴舞《俏花旦》、《秦王点兵》、《胶州秧歌》、《扇花舞》轮番登场,让魔术、戏曲、伴舞浑为一体,观众真不知道该看哪个地方了。最后,一个魔术师从一束花里变出一块绸布,上面写着“四”;另一个魔术师把报纸揉在一起,也神奇地抽出一团布,上面写着“方”……原来他们四位变出的绸布上写的字连起来就成了“四方吉祥”。
>>>新变化
可去最长仿古街赶庙会
糖球会是由庙会发展而来的民俗盛会,今年去逛糖球会的很多市民,一到现场都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里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这正是四方区投资3000万元全新打造的海云民俗文化街。记者从四方区Gov了解到,今年糖球会主会场范围得到了扩大和延伸,会场面貌焕然一新。今年糖球会在原先糖球广场、嘉禾路民俗小吃街、海云广场的范围基础上,延伸到杭州路、兴隆路和兴元路,道路改造总长度1200余米。
全新的海云民俗文化街是目前青岛最长的仿古特色街,也将成为青岛民俗文化产业最大的聚集区。今后,市民们在青岛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吃着糖葫芦、逛着民俗街”这种原汁原味的赶庙会方式,感受富有青岛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 |